序二
当前,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的不可逆转的严重破坏,是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最大威胁。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实行“全球共治”,对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已形成共识。2015年在巴黎举行的第2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通过的《巴黎协定》,就是国际社会决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正式宣示。
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该在这方面发挥更多作用,做出更大贡献。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的,我们要做好“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应对气候变化,事关国家、民族、社会和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全社会共同参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而要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要使其成为社会共识,则要动员全民共同参与。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倡导,要建构包括政府、媒体、NGO、企业、公众在内的应对气候变化和开展气候传播的“五位一体”的行为主体行动框架,因为唯有“五位一体”中各位成员都积极行动起来,大家齐心协力,才能使得应对气候变化和开展气候传播真正成为社会共识与全民行动。
我们所说的“气候传播”,是指将气候变化信息及其相关科学知识为社会及公众所理解和掌握,并通过公众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开展以寻求气候变化问题解决为目标的社会传播活动。简单地说,气候传播是一种有关气候变化信息与知识的社会传播活动,它以寻求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为行动目标。
气候传播研究主要应该解决以下问题:什么是气候传播;气候传播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气候传播的行为主体与角色定位;气候传播的国家战略与行动策略;气候传播的社会推广与公众参与;气候传播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气候传播的技能与技巧。
气候传播研究需要对气候传播现象进行理论概括和系统阐释;需要对气候传播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需要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对于国家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进行阐释;需要为政府、媒体、企业和NGO开展气候传播做好理论咨询,提供学术支持等。
2010年4月,在各方支持下,我们成立了发展中国家第一个气候传播研究机构——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通过几年的努力,项目中心不断丰富研究内容,拓展研究方法,扩大研究成果,赢得了国内外学界及相关部门的关注和认可,吸引了大批媒体,引起广泛报道。
自2010年成立至今,项目中心采取国际国内“两路并进,双向使力”的原则,完成了一系列项目研究和社会推广工作。
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并主办气候传播边会
自2010年以来,我们先后参加了坎昆、德班、多哈、华沙、利马、巴黎、马拉喀什、波恩的历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2012年还参加了“里约+2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较为完整地经历了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关键阶段。
同时,自中国政府在联合国气候大会设立“中国角”以来,我们举办了多场“气候传播与公众参与”的主题边会,搭建学术平台,让国内外学者、官员、媒体机构和民间组织人士交流研究心得,展示研究成果,表达立场观点,在国内外形成了一定影响力,得到了气候变化领域许多朋友的认可和肯定,也获得了一些奖项。
举办气候传播国内和国际学术会议
这些年我们举办了多次气候传播学术会议和国际会议。例如2010年我们举办了“气候·传播·互动·共赢——后哥本哈根时代政府、媒体、NGO的角色及影响力研讨会”。这是我们中心成立以来组织的首次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学者、媒体和NGO人士,以及政府机构的代表,共同总结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期间,政府、媒体和NGO组织在运用传播方面的经验和问题,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提出建议和意见。正是在这次研讨会上,我们提出了“气候传播”的概念,开启了我国气候传播理论研究的进程。
2013年我们与耶鲁大学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合作共同主办了“2013气候传播国际会议”。这不但是世界上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气候传播国际会议。与会者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如何做好气候传播方面形成了许多共识,为进一步推动气候传播理论研究和社会推广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
2016年,我们又举办了“绿色发展与气候传播研讨会”,探讨如何做好气候传播,促进绿色发展。
开展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调查
为了准确了解公众对气候变化和气候传播的认知状况,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做好气候变化信息传播、知识普及和社会动员工作,2012年,“十二五”期间,我们开展了首次“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调查”,调查结果被收录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白皮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时任执行秘书长Christiana Figueres引用我们的数据并肯定了中国的贡献。
2013年,我们配合国家首次“低碳日”活动开展了“中国城市公众低碳意识及行为调查”,并在钓鱼台国宾馆发布了调研结果。
2017年,“十三五”期间,我们进行了第二次“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调查”,这次调查的结果再次被收录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白皮书。我们在北京和德国波恩的联合国气候大会现场分别召开了中英文发布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现任执行秘书长Patricia Espinosa高度评价了我们的报告,并派出新闻发言人Nick Nuttall先生参加了我们的英文报告发布会。调查结果显示,96.8%的受访者支持中国政府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国秘书长南南合作特使Jorge Chediek先生现场点评我们的报告“为世界带来了好消息”。
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社会推广活动
2012年,我们按照将气候传播研究“内在化”的思路,将工作的重点转向社会发动与推广领域,举办了“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活动”,同时倡导“五位一体”的气候传播行为主体框架,推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
我们还与其他高校合作推动气候变化和气候传播的行动推广工作。目前,中国传媒大学、河南新乡学院、青岛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广西大学等高校都已建立,或正在组建气候传播研究机构,开展气候传播研究和社会推广工作。我们希望参与气候传播理论研究和社会推广工作的人越多越好,影响越大越好。
发表论文和出版专著
在实践的同时,我们也积极开展理论研究。除了在核心期刊发表相关主题论文之外,2011年底,我们出版了《气候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这是中国第一本研究气候传播的专著,在当年的德班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我们发行的中英文对照版得到了国内外与会专家的好评。
2014年,我们受“中欧论坛”的委托,主持起草了《中欧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共识文本》,为将于2015年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传递了来自中欧民间的声音。
2015年我们又出版了《论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并且翻译出版了哥伦比亚大学学者编著的《气候传播心理学》。
2017年,我们最新出版了《绿色发展与气候传播》一书,介绍国内外学者在气候传播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
近些年来,我们努力凝聚各方力量,力图形成研究合力,并通过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等方式不断壮大队伍,提高研究水平,扩大学术影响,希望气候传播能够在中国真正形成气候。
很高兴看到王彬彬的新书《中国路径:双层博弈视角下的气候传播与治理》即将出版。王彬彬是我第一个定向招收的气候传播方向博士生,也应该是我们国家自主培养出的第一位气候传播方向博士。她以强烈的使命感和内驱力开展跨学科研究,而《中国路径:双层博弈视角下的气候传播与治理》一书,就是她多年来所积累的成果。在此书中,她界定了气候传播与气候治理的逻辑关系,明确了气候传播的战略意义,并且结合自己多年的一线观察从多元合作的角度总结了中国参与气候治理的路径。
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时指出,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做贡献的中国”。
我相信王彬彬的新作,能让读者看到“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中国”所提供的路径和经验,能激发读者更多地去思考、交流和借鉴,以期共同探讨和提高,共同为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做出自己的贡献。
是为序。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
学部副秘书长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
2018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