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一带一路”建设与我国对外开放
“一带一路”建设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内容。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离不开“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是在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是党中央在经济新常态下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因此应当结合我国扩大开放的大思路和大棋局来加深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解。
(一)对外开放三大总体目标
大力发展并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交换与国际竞争,利用生产和交换的国际化取代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促进经济的变革,使我国经济结构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1.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陈德铭(2012)主张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开放模式,完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同时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郑新立(2015)提出要积极扩大海外投资,同步推进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
2.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罗洁琳(2015)指出关于“多边贸易体制的前景与中国的发展”这一主题以及“深圳进一步践行国际规则的实践与创新”的讨论,有利于推动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王唯先(2015)指出要优势互补、互动发展,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
3.培育竞争新优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郭楚(2015)建议要进一步优化外贸政策环境,主动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实现进出口比翼齐飞,推动服务贸易加快发展,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建设,进而培育竞争新优势。明绍庚(2016)指出要切实发挥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大力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并且加快补齐短板,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以此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推动内外贸持续健康发展。
(二)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
“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国家倡议,成为我国未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支撑。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具体有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增加互利共赢的企业对外投资、构建自主跨国生产经营价值链、积极参与未来世界经济体系的构建。
1.增加互利共赢的企业对外投资
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中国正由产品输出大国向资本输出大国转变,目前已进入“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双向投资新阶段,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规模日益扩大,市场格局不断调整,对外投资领域更加多元化,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1)落实互利共赢的理念
“一带一路”是互利共赢之路,沿线国家禀赋各异,发展水平不一,比较优势各有差异,互补性很强。廖萌(2015)认为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扩大投资贸易合作不仅将给沿线国家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更广的合作领域,而且也将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巨大的机遇。谭畅(2015)认为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我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应落实互利共赢的理念,将投资与东道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应积极耐心地阐释和平发展的意图,同时推广中国“搭便车”理论,欢迎一切愿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形成整体布局、协调合作、发展互利、团结共赢、睦邻友好、强邻富邻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打造命运共同体。陈传兴(2015)认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应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导向,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创建对外经济开放新格局,推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创国际经济合作互利共赢新局面。
(2)政府和企业共同推进对外直接投资
于露(2016)认为政府既要处理好国家间关系,又要减少对企业的干预,而企业要积极抓住机遇,并注意规避投资风险。何新易、杨凤华(2016)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指出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一带一路”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先遣队”,为顺利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必须进一步提高人均GDP、进一步提高外贸依存度、进一步盘活外汇储备。丁志帆、孙根紧(2016)认为中国应从强化官方及民间国际交流、推进投资当地化、完善法律体系、优化政策环境以及搭建信息平台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对外直接投资世界空间格局重塑。
2.构建自主跨国生产经营价值链
随着中国首次成为“净资本输出国”,资本大规模“走出去”,意味着中国已经有能力重塑本国竞争优势,有能力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构。“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推进将有助于建设利益共享的全球价值链,优化全球资源配置,形成互利共赢的全球区域经济布局和合作网络。
(1)制定跨境产业链建设扶持政策
构建自主跨国生产经营价值链离不开各种跨境产业链建设政策的支持。卢进勇、陈静和王光(2015)提出要落实相关战略规划、投资便利化措施以及支持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政策,同时制定跨境产业链建设扶持政策,并加快建设各类境外园区,加快培育世界一流跨国公司和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加快构建由中国跨国公司主导的跨境产业链。夏彬(2015)提出国家要创新政策,利用战略高度来促进自主创新,同时提高自主创新的基础设施水平,加大技术的扶持力度,构建以产业集群为导向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并成立基于产业链的组合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陈静(2015)认为要依靠企业自身理论和政府的相应政策来促进中国企业价值链的升级,通过要素培养和产业结构调整来创造有利于企业在价值链中升级的环境,促进中国企业的价值链升级。
(2)构建中国主导的全球价值链
构建中国主导的全球价值链,赢得未来全球竞争攻坚战。陈文玲、颜少君(2016)指出价值链的竞争将会成为未来十年全球产业竞争的核心,价值链竞争与中国制造业乃至产业竞争力以及未来经济的前途与命运息息相关,应立即加快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升级战略,以此重构全球价值链体系。张茉楠(2016)提出提高全球价值链分工水平,提升全球经济体生产效率,尤其需要加强国际产能合作,以及重构全球价值链,是扭转世界经济持续性放缓趋势的根本路径。蓝庆新、姜峰(2016)指出我国目前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是推动构建以中国为主体的国际价值链体系,因此建议通过以“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来促进国际产能合作等方式打造以中国为主体的国际价值链体系。孟祺(2016)分析了“一带一路”分区域的制造业竞争状况,并认为应通过“优化制造业贸易结构,促进贸易平衡、扩大制造业产能合作,推动共同发展,根据不同国家要素禀赋特征,差异化进行制造业产业合作”的路径来构建全球价值链。刘志彪(2016)提出要随着中国在世界的崛起,想方设法构建以我国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由此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
3.积极参与未来世界经济体系的构建
“一带一路”是亚洲腾飞的两大翅膀,以经济合作为主轴,以人文交流为支撑,以开放包容为信念,要以“命运共同体”为信念,坚持“亲诚惠容”、合作共赢的基本方针,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重点发挥华侨华人的作用。
(1)以“命运共同体”为信念
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袁新涛(2014)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是构建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必然要求,而且是促进亚欧国家共同发展繁荣的必然选择,各个国家应该努力打造亚欧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出丝绸之路的新辉煌。刘锦前、舒丽娟(2015)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信念为指导,利用不同“跨界民族”之间的“共情”能力构建,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并且引领亚洲人积极建设亚洲,以及欢迎整个国际社会参与进来共建发展等。李罗莎(2016)提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构建以及中蒙俄命运共同体的打造,不仅使我国与周边各国更加和睦友好,追求合作共赢,而且更加促进北亚地区的包容性发展,是一项带动整个欧亚大陆、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2)坚持“亲诚惠容”、合作共赢的基本方针
秉承“真、实、亲、诚”的方针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构想所体现的和平、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体系构建。卢锋、李昕和李双双(2015)指出应该长期坚持“亲诚惠容”、合作共赢的基本方针,并通过持久的合作努力来逐步实现规划目标,以获得国际社会更加广泛、更加诚挚的认同。李扬、张晓晶(2015)则基于长周期的视角,对全球范围内的旧常态、新常态以及更替逻辑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中国应通过“打造创新驱动引擎、构筑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向生态环境改善求增长、实现包容性增长”等方式来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进而更好地参与到对未来世界经济的构建之中。王跃生、吕磊(2016)认为我国之所以主张“一带一路”建设、亚太自贸区、南南合作、RCEP国际经济合作机制与安排,是为了维护我国和其他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为了建立一种更加公平合理,以及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秩序。
(3)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有效地参与国际经济体系变革进程,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占据核心地位。李文硕(2015)指出上海是我国的开放城市之一,与世界经济联系密切,并且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处于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位置,因此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门洪华(2016)提出,中国在经济战略方面,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努力成为东亚经济的主导性力量和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凭借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来推动世界经济,拓展经济战略利益,以确保中国顺利崛起。
(4)重点发挥华侨华人的作用
广大的海外华侨华人是助推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资源。窦勇(2016)指出,在我国贯彻“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的过程中,广大的海外华侨华人是一项宝贵的资源,应在政策的沟通、产业的合作、经贸的往来、民间的外交以及弘扬中华文化等几个方面重点发挥其作用,进而助推中国参与对未来世界经济体系的建设。刘金卫(2016)指出,中国政府要针对华人华侨制定一些参与中国海外投资的优惠政策,来积极引导缅甸华人华侨参与中国企业的对缅投资与合作,以使缅甸华人积极主动地与中国共同参与世界经济体系的构建。
(三)推进自由贸易区战略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离不开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支撑,因此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进一步推进自由贸易区战略:打造战略联盟、提高自贸区水平,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推进双边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共同打造更高水平的自贸区,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1.打造战略联盟、提高自贸区水平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通过建立和发展自由贸易区来为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服务,而自由贸易区的产生和发展也有着深刻的原因和独特的作用。自贸区联盟将有利于提升世界各自由贸易区的整体自由化水平,积极推动世界范围内建立自由贸易区,促进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的大幅度提升。
(1)“一带一路”倡议与自贸区战略相辅相成
“一带一路”倡议与自贸区战略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曾婧、张茉楠(2015)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内的自贸区战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共同构成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前者注重“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而自贸区建设则旨在降低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降低贸易成本。总体来看,“一带一路”建设与自贸区建设是一机两翼,互为辅助的关系,共同形成我国对外贸易开放新格局。
(2)制度创新推动自贸区建设
充分利用各种制度创新来促进自贸区朝着更高水平发展。金瑞庭(2016)主张利用好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撑作用,很好地推进欧亚战略联盟发展,进而推动自贸区建设。冯宗宪、李刚(2015)提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途径之一是制度推动路径,即通过与沿线国家逐步签订优惠性贸易安排建立双边、诸边的自由贸易区来推进区域经济合作。
(3)与现有政策和经济组织结合提高自贸区水平
建设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面,“一带一路”倡议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自贸区水平。张恒龙(2013)建议,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需要和中国的自由贸易区(FTA)战略结合起来,要以上海经合组织为基础依托,促进上海合作组织一体化,从而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申现杰、肖金成(2014)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彼此更好地利用新的外部环境、参与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制定、促进区域合作带来了新机遇。裴长洪、于燕(2015)指出,对外开放要求我国积极实施“一带一路”倡议,而推进亚太自贸区战略也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通过构建亚太自由贸易区,与“一带一路”倡议相互配合,共同构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
(4)探索经贸合作新机制
通过探索经贸合作的新机制来促进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提高贸易区水平。陈建奇(2015)及张国军、庄芮、刘金兰(2016)指出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核心国家,通过在沿线国家开展自贸区来探索经贸合作形式,加快推进与周边的“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签订FTA。通过自贸区建设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并逐步向“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辐射形成具有合作共赢理念的中国国际经贸规则。朱丝翘(2015)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加强经贸合作的重要措施,也是我国与美国主导建立的TPP与TTIP的制衡,而自贸区建设应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加快自贸区建设的速度,提高自贸区建设的质量。匡乃晓(2015)及韩晔(2016)认为,自贸区作为“一带一路”倡议重要的支点,可以充分发挥中国与沿线国家各自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内各生产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和资源配置。就当前经济来看,“一带一路”倡议与自贸区建设结合将会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2.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来已经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未来我们应着眼于“一带一路”的贸易投资便利化,这不仅促进“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投资合作,也势必推动新一轮全球贸易的繁荣增长。
(1)降低贸易成本
贸易投资便利化使贸易成本不断降低,更加促进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推进。孙壮志(2013)和张建平、樊子嫣(2016)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交通、贸易、投资的便利化,是其他合作的基础和前提。建设第二条亚欧大陆桥旨在降低运输成本,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通过创新型融资鼓励更多国家参加“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2)制定相关制度
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推进离不开相关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程欣(2016)指出,在“一带一路”建设实施过程中,中国通过与沿线贸易伙伴国协同联动,从制度改革和制度建设层面真正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推动通关便利化改革,并且积极与沿线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李新(2013)主张,中国应首先促进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发展,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创新贸易方式,提高投资水平,加强金融合作和货币政策协调,实现融资便利化等。
(3)“一带一路”倡议的促进效果
“一带一路”倡议的促进效果是显而易见,一目了然的。汪洁、全毅(2015)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有关数据,测算出贸易便利化水平,并预估出贸易便利化改变后的潜在贸易额,指出为形成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体国家经济利益、政治安全、社会文化共同体,应通过顶层设计和外交推动,充分发挥各个自贸区以及各项合作机制的平台作用,在扩大贸易规模的同时,推进贸易与投资的便利化,加强互联互通。张晓静、李梁(2015)和李晨、杜文奇(2016)通过引力模型,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相关数据,对贸易便利化进行了衡量和测度,得出结论: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不同,会明显影响我国的贸易进出口。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化高标准的自贸区谈判,促成高标准自贸区建立,能够明显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降低贸易成本,促进经济发展。
(4)“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离不开贸易投资便利化
贸易投资便利化是“一带一路”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裴长洪、于燕(2015)指出,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着力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贸易壁垒和投资壁垒,构建区域内良好的营商环境。何茂春、张冀兵、张雅芃、田斌(2015)提出,“一带一路”建设面临诸多困难障碍,解决办法之一就是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应积极推动中乌自贸区谈判的进程,配合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可重点打造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发挥其示范支点作用。
3.推进双边的贸易投资自由化
投资自由化允许资本在国家间更自由地流动,要求各国政府减少对国际资本的监督和管制。各国应本着平等互利、求同存异、积极务实、合作共赢的原则,展开平等对话,使投资自由化与有关国家和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符。
(1)“一带一路”建设目标与贸易投资自由化目的一致
“一带一路”建设目标是坚定的,贸易投资自由化目的是明确的,两者联系紧密且一致。赖满瑢(2015)和迟福林(2014)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是加快推进区域贸易自由化进程的重大举措,区域贸易自由化与“一带一路”进程是一致的。“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实施要求自贸区建设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纲,积极推进贸易便利化、贸易自由化。张恒龙(2013)和王勇(2015)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最终成功,依赖于沿线其他国家经济的发展。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为依托,可推动建设高标准的自贸区网络,为沿线国家的合作推动贸易便利化和投资自由化,可以促进沿线各国家发展。竺彩华、韩剑夫(2015)指出,“一带一路”的务实合作和全面推进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自贸区谈判的坚实基础;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贸易畅通内在要求提高双边和多边的贸易投资自由化水平。
(2)与其他经济组织紧密联系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关系日益紧密。孔庆峰(2015)建议,“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构建互联互通网络,以提高货物流动效率,实现沿线国家的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冯宗宪、李刚(2015)指出,为促进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达到新的水平,中国需要向高标准的自贸区看齐,要与TPP成员密切联系,主动探讨二者并行并且扩大合作范围的可行性,加强与提升RCEP的自由贸易水平。李向阳(2013)提出海上丝绸之路必然要寻求多元化合作机制,这些合作机制至少要涵盖以自贸区为基础的合作机制,其主要目标是推动区域内贸易投资自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