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资宏观分析(科思论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工资分配是收入分配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中的主体部分,一方面是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与保持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紧密相关。随着工资分配的市场化决定机制作用逐步加强,从宏观上观察工资分配运行的整体状况,给予适当的调节与引导成为政府部门应当承担的职责。在宏观层面加强对我国工资分配的系统性分析,有利于把握全局,顺应趋势,针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改进完善现行体制机制。

工资分配宏观分析是国民经济宏观分析在收入分配领域的延伸部分。宏观经济分析在宏观经济学理论引导下,重点关注国民经济的总体规模和总体水平、经济增长状态和增长方式、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宏观政策运用及效果等,并且从经济增长、就业充分、结构优化、物价稳定、供求和收支平衡等方面加以衡量和评估。显然,宏观经济分析有其重点关注的领域,有评估分析的指标体系和较为成熟的经验方法,不仅具有系统性,而且已经形成了一定范式。但在宏观层面,对工资收入分配的整体性分析还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目前,工资收入分配宏观分析的对象缺少系统性,专家学者们习惯于针对某个具体问题展开研究论证,而对于这些具体问题相互之间的关联性以及与宏观经济问题的相互关联性的研究分析还是偏少;工资收入分配宏观分析的指标和方法贫乏且陈旧,衡量宏观经济运行的指标和方法很多,可用于工资收入分析的指标和工具却很少,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在分析方法上也难以突破传统套路,不利于评估现状、剖析问题、把握趋势、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最让人困惑和遗憾的是,现在可用于分析工资收入分配问题的基础数据不仅欠缺,而且适用性较差。比如,权威部门统计发布的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数据尚不能覆盖全国各类工薪就业者群体,使用这样的数据分析出来的结果很可能出现偏差,进而导致人们的认识出现偏差,据此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也可能出现偏差。

我国工资分配宏观分析的对象是与宏观经济运行相关联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当然,工资分配与宏观经济的关注点会有所不同。在宏观经济领域,人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于GDP总量及其增长状况;而在工资分配方面,人们的注意力则集中于工资水平及其差距状况。因此,工资分配宏观分析的对象必然包括那些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观察分析的指标应当有系统性安排。工资分配宏观分析对象应当包括工资水平、工资增长、工资差距、工资总量、工资结构、工资及附加人工成本等,从而让人们能够观察到我国在一定时期内工资分配运行的整体面貌。在工资分配宏观分析中,我们不仅要分析工薪就业者的整体工资水平及其增长情况,交叉分析行业、地区和社会群体工资水平及其增长情况,还要将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分析结合起来,研究判断工资水平及其增长的合理性与适度性;我们不仅要观察分析工资总量的变动情况,还要将其与国民经济总量的分析结合起来,研究判断工资分配在新创造价值分配中的整体分配格局与结构变化,以及就业者分享新创造价值的合理性与适度性;我们不仅要分析经济运行中的工资投入总量及水平变化,还要将其与附加人工成本结合起来,研究判断工资及其附加人工成本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的投入产出效果,以及就业者劳动报酬分享效果。工资分配运行如何,既会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和影响,也会受到工资调控政策的制约和影响,所以工资宏观分析有必要对工资调控体制机制进行分析。为了更好地进行工资宏观分析,我们有必要探索建立一些便于观察分析且具有较好解释力的指数或系数,丰富现有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我长期在政府研究机构工作,主要研究对象是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问题。近几年,我习惯于选择几个宏观层面的小问题,尝试从新的角度或使用新的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因此在工资宏观问题分析方面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也产生了撰写本书的想法。我希望通过本书,向社会公众介绍我国工资收入分配的情况和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与专家学者分享研究工资宏观问题的经验和体会。特别是近10年来,我在研究工作中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困惑,就是我国的工资水平及工资总额的统计数据还是1亿多城镇单位就业者的工资数据,然而全部工薪就业者的工资总额并不只是统计年鉴上的那部分,其绝不是占GDP10%左右的那个比例,工资水平也不会与以前用来做分析的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工资水平等同,各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实际上并不是仅相当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30%左右。从过去研究工作走过的弯路中,我深刻感受到了用来做研究分析的基础数据的重要性。因此,我在本书里特意将城乡工薪就业者工资水平估算放在开始的位置,并在以下章节的分析中也尽可能使用包括各类工薪就业者的全口径数据。不论使用的方法是否合适,我只是希望更加客观地分析情况和剖析问题,以得到更加接近实际的研究结果。衷心希望通过本书能够得到读者的批评和指正。

狄煌

2017年9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