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行为主义理论是基于对行为的谨慎观察而获取的对行为经验的数据评估。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一切内在的情感与思想都是通过外在行为而诠释的,因此,预测和控制观察到的行为数据是最科学客观的计量。无论再复杂的行为都会有它最原始的初衷,而环境是造就行为结果至关重要的因素。应将儿童发展的重点放在如何使环境与行为更好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上,它被建立在强化刺激的学习方式之上,如奖惩、鼓励和调节等。行为主义者认为孩子最佳的学习方式就是制约,父母或教育机构应该严格地控制学习环境。
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斯金纳、巴甫洛夫以及沃森。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了“经典型条件反射理论”(Classical Conditioning),又称“古典制约”。“古典制约”是环境刺激(非条件反射)和自然产生的刺激(条件反射)之间相关联的一个学习过程。它强调环境造就行为,而内在的思想、情感等不是造成行为的根本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古典制约”的条件是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巴甫洛夫以狗为实验对象,用非条件反射(垂涎三尺的食物)和条件反射(发出的声音信号)来观察狗的行为反应。实验证明狗对食物产生天生的唾液分泌,在喂食中加入特有的声音信号可以增强狗的唾液分泌,从而使声音信号也可以成为让狗产生唾液分泌的条件,这就是所谓的“古典制约”。
斯金纳在巴甫洛夫的古典制约理论下又提出了“操作制约”(Operant Conditioning)理论。斯金纳认为内在的思想动机不能被用来解释行为,相反,我们应该通过观察的数据,只着重于人的外在行为本身,从而获得已知行为的原因和方式。例如:孩子努力完成功课的程度取决于从家长或老师那获取的奖励。这种奖励的承诺可能增加或减少行为的维度,可能导致正面或负面的结果。“操作制约”的核心是“(正向、负向)增强和(正向、负向)惩罚”两种刺激。老师同时使用增强和惩罚给予学生提示,让学生反复练习或操作,从而得到正确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