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诞辰五百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海瑞:嘉隆万改革的践行者

综观海瑞的一生,他不论身居何职,都以除弊革新为己任。嘉隆万改革绝不是某一皇帝或某一阁臣的改革,而是上上下下相互配合、相互推进的改革。一项改革措施或许是朝廷的顶层设计,或许是地方官员或职能部门突破条条框框而被朝廷所认可的举措。只有朝廷和地方相互联动、相互启示,才能推进改革,确保改革的持续进行。到海瑞进入仕途时,明朝立国将届二百年,嘉靖革新已届三十年,一些革新举措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事变更逐渐流于形式或被官员遗忘;一些重大积弊仍在延续,无人敢碰,如宗室禄俸等问题;参见田澍《嘉靖革新视野下的张居正》,《学术月刊》2012年第6期。一些新问题不断涌现,需要清醒面对。在这一变革的时代,海瑞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在不同的岗位上竭尽全力,兴利除弊,试图通过革新和自身榜样构建“官不侵民,民不病官”,《海瑞集》,第598页。和“百废具举,百弊刬除”《海瑞集》,第219页。的社会,用毕生精力为嘉隆万改革增加亮丽色彩。

改革之难不在于出台一条又一条的革新之举,而在于如何具体落实革新计划。在信息不畅、道路阻隔的海瑞时代,官场中视朝中政令如儿戏是不难理解的,官员人心各异,不可能急朝廷之所急,而是各自为政,难与朝廷革新同步,致使革新之令在执行中大打折扣,甚至成为不法官吏剥民自肥的借口。如嘉靖前期对学校的整饬应该说采取了极有力的措施,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但海瑞在南平时,发现人们依然轻视教职,“故居此官者,多娖娖不举其职,士习蠹而吏治偷”。《海瑞集》,第550页。海瑞到任后,将朝廷政令与南平实际结合起来,很快制定了《教约》十六条,全面整顿南平县的教学秩序。同时申明:“本职初至学中,某善可兴,某弊可革,尚未尽识,容与诸生会议,并参酌提学道教条别为更定。”《海瑞集》,第19页。从中可以看出,上任之初,海瑞就以改革为己任,具有强烈的革新意识。被人们所冷落的教谕一职,在海瑞的眼中,同样是从事改革的大舞台。在海瑞看来,只要有权有责,不论职位大小,都有改革的使命。海瑞用自己变革的行为展示了一位地方官特别是一位地方部门小官在嘉隆万改革大潮中所应扮演的角色。这应是认识海瑞的基本出发点。

在担任淳安和兴国知县期间,海瑞在新的岗位上又积极顺应嘉靖时期一条鞭法改革潮流,在自己的辖区之内尽可能兴利除弊,推行赋役制度改革,造福民众。在淳安时,海瑞“清查六房积弊,一切陋规严行革除。其有益地方者无不为之。凡劝赈贷、谕里老、禁馈送、止矿徒,广为告示,雷厉风行,吏治肃清。而尤以清丈民田,严饬大户为急”。《海瑞集》,第584页。他在淳安颁布的《兴革条例》和在兴国颁布的《兴国八议》等都是嘉隆万改革时期县级改革的宣言书,此时的海瑞也是县级改革的典型代表。如果说嘉靖时期应天巡抚欧阳铎、广东巡抚潘季驯、浙江巡抚庞尚鹏等人是省区一级探索赋役制度改革代表人物的话,那么海瑞则是当时县域一级尝试赋役制度改革的代表人物,他们都为一条鞭法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样本和经验。

海瑞的地方任职,使他更加了解地方政情和民情,这是担任京官难得的经历。这种经历也是嘉靖革新所提倡和重视的。嘉靖七年(1528),吏部尚书桂萼上疏认为:“州县正官于民最亲,今选途大隘,各处有缺,率多挨次除补,此所以不得实才,而小民之困不可救也。”《太傅桂文襄公奏议》卷三《修省十二疏》。如果京官被那些不谙地方政情和只会舞文弄墨之流所把持,政治之阻塞和民众之怨愤就不可避免。只有确保操守清廉和政绩突出的地方官员的升迁渠道,才能确保统治阶级的活力。这是世宗君臣的共识,在他们的推动下,嘉靖时期此风得到较好的弘扬和切实的执行。海瑞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地方官较快地进入京官序列的。在升任右佥都御史总理粮储提督军务兼巡抚应天十府时,他根据自己在南平、淳安、兴国等地了解的情况和改革的经验,并针对江南富庶之区的实情,先后制定了《督抚条约》和《续行条约册式》,在江南开始了更大范围的改革。在海瑞严厉的督促下,相关规定得到认真的落实,并取得明显的成效。海瑞在南京的改革,主要在于“斥黜贪墨,搏击豪强,矫革浮淫,厘清宿弊。令既严布,飙发雷厉,郡县官吏凛凛竞饬,贪污者望风解印而去。权豪势官,敛迹屏息,至移他省避之。有显者朱丹其门以居,闻公明日将至,一夜遂易而黝。监造中贵某,素骄横侈纵,出入肩舆八人,驺从甚都。一日见公,即内愧贬损,不能自安,所用肩舆,遂减其半。其政治精明,严厉成效如此”。《海瑞集》,第590~591页。

但是,海瑞的改革不可能如此平顺,所遇到的难题和强大阻力,一方面是对海瑞的考验,另一方面又是对朝中重臣的检验。面对江南地区异常严重的土地兼并,海瑞认为要缓解社会矛盾,豪绅必须将强占的田地归还小民。为了显示自己的决心,海瑞便向江南最大的官绅、曾为自己平反的原首辅徐阶家族开刀。在海瑞的弹压下,广占田地的徐阶退了极少部分田地以应付海瑞。但海瑞认为退田太少,要求再退。因海瑞在江南改革强度极大,在江南攻坚克难的局部改革便因各方反对而不到一年被中止。当时的内阁首辅是高拱,随后张居正接任,这两位被一些人描绘成典型的改革家,但正是他们两位特别是张居正的作梗,海瑞被罢官且十多年不被起用。也正是由于张居正对徐阶的保护,才使“富堪敌国”的徐阶“五世其昌”,成为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的望族。参见吴仁安《明清江南著姓望族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第103~113页。正如黄仁宇所言:“如果不是张居正的援手,徐阶本人都会难于幸免。”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第149页。

尽管海瑞因改革触动江南富户而得不到朝廷支持被罢官,但闲居的海瑞仍然关注时政,心系天下,“遇有当道咨询民瘼及行政得失,必侃侃条陈,毫无讳忌,耻为面谀,罔及其私”。《海瑞集》,第594页。同时,海瑞指导海南各县清丈田地,并编写《拟丈田则例》和绘制图样,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多种丈田之法,将自己多年的改革经验创造性地带给了海南,确保了海南地区的清丈工作的顺利进行。

万历十三年(1585),在反对张居正的浪潮中,被高拱和张居正遗弃的海瑞又被明神宗重新起用,时年七十二岁。在南京吏部右侍郎署吏部事任上,海瑞改革之心依旧,到任后即刻颁布《禁革积弊告示》,整顿南京官场秩序。海瑞告知百姓:“不可做刁顽不听法度的百姓”,“亦不可做软弱听人打、听人杀而不言的百姓”。同时警告百官,办事不得收礼,各衙门不得赠礼,禁止一切“彼酬此答”。《海瑞集》,第289页。

总之,海瑞的一生是改革的一生。只要一息尚存,一有机会,在任何职位上和任何环境下,海瑞不仅敢于挑战潜规则,不随波逐流,而且改革不止,勇往直前,是嘉隆万改革的真正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