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13年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中国海洋文化”诸问题研究综述

1.“中国海洋文化”的内涵体系研究

中国既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大陆国家,又是一个海岸线绵长、海洋国土面积广大的海洋大国。在长期的休养生息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对此,宋正海的《东方蓝色文化——中国海洋文化传统》一书,展示了中国海洋文化的“大系”:以贝丘和贝丘人为代表的久远海洋文化生发(新石器时期);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海洋水资源的利用;海洋航运;海洋政策;海洋军事文化;海洋艺术;海洋宗教与民间信仰文化;海洋旅游与风俗习惯;海洋哲学。宋正海:《东方蓝色文化——中国海洋文化传统》,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李明春、徐志良的《海洋龙脉——中国海洋文化纵览》一书除肯定“有中国海就有中国的海洋文化”外,还分8部分列述洋洋大观的中国海洋文化:

(1)中国远古的海洋文化:海洋神话的渊源;中国古代的海神海怪;最古老的中国海神——“倏”与“忽”;黄帝后裔——禺疆;北海之神——海若;四海之神;中国龙;精卫填海;八仙过海;南海观音菩萨;海神娘娘——妈祖。(2)古人的海上活动与历史印迹:河姆渡文化的海洋印迹;贝丘——涉海活动的见证;舟楫——海上活动的工具;指南针——航海活动的先进仪器;万里海塘——古代沿海的雄伟工程;煮海为盐——利用海水资源的伟大实践;徐福东渡——海上活动的先驱;海上丝绸之路——海上活动的结晶;鉴真东渡——唐代卓越的民间航海活动;元代海上漕运——古代南北运输生命线;郑和七下西洋——空前的海上活动壮举。(3)海洋文明的文化传承:中国人与中华“龙”;怪书《山海经》——海洋文化的始祖;渤海现贝丘文化;锚的发展与文化进程;古越人与舟船文化;航海与文化传播;妈祖与妈祖文化。(4)中国古代海洋文学艺术:先秦时期的海洋文学;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海洋文学;唐宋时期的海洋文学;元明清时期的海洋文学;千古绝唱的咏海诗词。(5)中国海洋文化区域:吴越文化;闽台文化;潮汕文化;广府文化。(6)民俗文化中的海洋印记:渔业民俗;渔家生活风俗;渔民服饰习俗;渔民交通习俗。(7)海洋文化代表人物记略:汪大渊和《岛夷志略》;林则徐和《四洲志》;魏源和《海国图志》;李鸿章和洋务运动;孙中山的“海权”思想;中国的第一个“马汉”——陈绍宽。(8)中国当代海洋精神文化的发展。

内涵丰富的海洋文化,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组成部分,黄河、长江与海洋共同孕育了中国的舟船文化。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木桨表明,早在7000年以前,中国人就走向了海洋。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人不仅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而且同时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海洋文化和舟船文明。徐福东渡、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华侨海外创业等等说明,中国人不但习于航海,而且注重利用海洋发展商业贸易。

曲金良主持的国家海洋局委托重大项目《中国海洋文化基础理论研究》,全面梳理了中国海洋文化的相关基础问题。曲金良指出,加强中国海洋文化基础理论研究,对于进一步弘扬中国海洋文化精神,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树立中华民族对自身海洋文化历史认知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全球进入“海洋世纪”的当代背景下大力推进我国海洋事业,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海洋文化,具有重要的关键性意义。该课题研究的宗旨,就是因应海洋事业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国家需要,满足社会各界在重视海洋文化研究、推进海洋文化建设和发展繁荣中对基础理论的广泛需求。该课题研究由曲金良、张开城、刘义杰、柳和勇等共同执笔,同时凝聚了国家海洋局相关领导、中国海洋发展中心和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相关专家、北京大学王晓秋教授、厦门大学李金明教授、台湾海洋大学黄丽生教授以及上海海事大学时平教授等的共同智慧和贡献。该课题成果即将出版。全书阐述了中国海洋文化理论研究的价值意义;综论了中国海洋文化的概念与内涵、中国海洋文化的主体结构、中国海洋文化的主要形态、中国海洋文化的主要特性、中国海洋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机制;分论了中国海洋思想文化、中国海洋社会文化、中国海洋经济文化、中国海洋制度文化、中国海洋民俗文化、中国海洋审美文化等类别;梳理了中国海洋文化的历史进程与发展模式;分析了中国海洋文化在世界海洋文化史上的地位;展望了中国海洋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基本任务、中国海洋文化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中国海洋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与开发利用、中国海洋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保障体系等。

张开城最近发表的《海洋文化与中华文明》一文指出:中华文明是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的统一体。海洋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海而居的中华先民早就受益于海,他们得“鱼盐之利”,享“舟楫之便”。河伯望洋而兴叹、夸父逐日而豪饮、精卫填海而泄愤、八仙过海而显才,徐福东渡而播文、鉴真过洋而弘法、郑和远航而扬威、华侨过海而谋生……既耕海牧海,又发展海上贸易。无论在古代还是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都是了不起的海洋大国。张开城从食海而渔、雕木为舟、结绳为网、煮海为盐、傍海而居、历海而志、卫海而筑、美海而歌、惧海而祭、飘洋为侨、远航而交、悟海而论、识海而述等13个方面对中华海洋文化进行了列述。张开城:《海洋文化与中华文明》,《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2.“中国海洋文化精神”研究

张开城认为,中华海洋文化既具有世界海洋文化的一般特点,又具有不同于西方海洋文化发展模式的中华海洋文化传统。中华海洋文化的特质凸显中华文化“和”的理念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价值取向,中华海洋精神可归纳为八个方面:

(1)协和万邦,四海一家;

(2)海纳百川,开放包容;

(3)刚毅无畏、百折不挠;

(4)开拓探索、尚新图变;

(5)重利务实、吃苦耐劳;

(6)守海卫疆、死生度外;

(7)关注海洋、以海图强;

(8)敬海谢洋、人海和谐。

西方文化中有两个致命的缺陷:囿于一己和侵略扩张。海洋文化的博大和宽容,西方文化是不具备的。塔利班的出现不是证实了亨廷顿的理论,而是回应了西方文化的价值理念。张开城:《中华海洋精神及其现代价值》,《开放导报》2012年第8期。

3.中国区域海洋文化研究

2006年海洋出版社出版了柳和勇的专著《舟山群岛海洋文化论》,从海洋文化资源、海洋文化史、海洋渔文化、海洋民俗文化和海洋文学等八个方面,概述了舟山群岛海洋文化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未来,揭示了舟山群岛海洋文化的特点及特质,并对舟山群岛海洋文化在我国海洋文化中的地位作了定位。由浙江省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主持、张伟主编的《浙江海洋文化与经济》论文集,到目前为止已由海洋出版社出版了三辑,该论文集以海洋经济文化历史研究为核心,也兼顾相关学科的研究,信息较丰富,但缺乏系统性。

2009年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司徒尚纪的专著《中国南海海洋文化》。该书是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资助出版项目成果,被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作者在《序言》中指出,“南海是我国最大的海区,我国人民特别是岭南人民自古开发、资仰于南海,创造了以海洋经济为重要内涵的南海海洋文明,彪炳中华文明史册。岭南文化或珠江文化最重要的一个文化特质和风格就是它的海洋性”。全书分11个部分。(1)海洋文化基本理论架构;(2)南海海洋文化形成环境;(3)南海海洋文化发展历程;(4)南海以海为田的海洋农业文化;(5)南海以海为商的海洋商业文化;(6)南海海神崇拜和海外宗教文化;(7)南海地区涉海语言文化;(8)南海海洋风俗文化;(9)南海海上社会蛋民文化;(10)作为海洋文化载体的岭南华侨文化;(11)南海海洋文学艺术。

2010年国家海洋局立项开展《中国海洋文化》大型丛书的编写出版工作,全国每个沿海省、市(直辖市)、区(自治区)编写出版一卷,沿海省、市(直辖市)、区(自治区)海洋与渔业厅局配套立项支持,组织相关专家编写。截至目前,该套丛书的编写已进入“扫尾”阶段,即将出版问世。届时,全国各大区域的海洋文化面貌将得以呈现,整体和区域的海洋文化系统、深入的研究解读,也将有了系统、翔实的实证基础。

4.中国海洋文化产业研究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是海洋文化产业研究的发起单位。该所主持的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项目《广东海洋文化产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2005),是国内第一个海洋文化产业方面的立项课题;2005国际海洋论坛——“海洋经济·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1月在广东海洋大学召开,这是国内首个以“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化产业”为主题的研讨会。该次会议的论文集《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化产业研究》由张开城、徐质斌主编,海洋出版社出版,是国内第一本海洋文化产业方面的论集。张开城等撰写的《广东海洋文化产业》一书,由海洋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

关于山东海洋文化产业研究,主要有王颖的博士论文《山东海洋文化产业研究》(山东大学,2009);中国海洋大学张胜冰、赵成国、马树华等主持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多个区域海洋文化产业规划和多个文化部多个国家文化产业研究基地课题;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王苧萱等也发表过多篇这方面的相关论文。为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龙头城市的青岛市已立项研究海洋文化产业统计问题(青岛市统计局委托,曲金良主持,课题组成员为赵成国、王苧萱和市统计局相关同志),以具体量化指标展示区域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这是国内首个基于海洋文化产业统计的课题。

浙江省的海洋文化产业研究,主要有苏勇军的《浙江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海洋出版社2011年版)等。该书分六章二十一节,第一章为“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化产业”,第二章为“浙江海洋文化发展轨迹与内涵”,第三章为“浙江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第四章为“浙江海洋文化研究与产业发展现状”,第五章为“浙江海洋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第六章为“浙江海洋文化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包括浙江海洋文化旅游产业、海洋节庆品牌塑造、海洋民俗体育产业、海洋影视产业发展等。

此外,还有一些针对全国性、区域性海洋文化产业方面的论文。

总的来看,我国的海洋文化产业研究,一是尚未形成较大阵容;二是尚在奠定基础的阶段,尚未形成系统、深入并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研究;三是基于促进其发展为主,真正立意高远、针对海洋文化产业现已出现、不容忽视的问题的“治病救人”研究,尚未多见。

2012年,中国海洋大学设置了文化产业管理博士点,自2013年开始招收海洋文化产业管理方向的博士生。自此,我国海洋文化产业管理有了专门培养博士人才的学科平台。


(本报告内容来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海洋文化理论系统研究》[12&ZD113]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