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科技思想(增订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节 宇宙起源论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缺而复圆,浩瀚的太空,灿烂的群星,瞬息即逝的流星,横贯天际的银河,春夏秋冬的交替……这些复杂而神秘的自然现象,必然启发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天、地是怎样起源的呢?又是怎样运行的?它们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非常直观而又很实际的问题,在我国久远的古代就产生了。这些就是宇宙观的问题。《淮南子》中对这些问题保存了许多丰富的资料,留下了一些十分精辟的见解。


天地本源

在关于宇宙本源的问题上,从遥远的时代起,便产生了两种对立的看法。一种是把自然界包括人类本身都看成是上帝、神仙创造的,它们是主宰一切的。一种认为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发展的。在我国古代,前一种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而后一种思想,从春秋战国时代起,经过长时间的斗争,逐渐被人们理解和信服,并且取得了主导的地位。

那么,世界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古人认为,天地万物最早是从一种朦胧不分、无明无暗的浑沌状态中产生而演变出来的。那么这种浑沌状态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对这个问题,古人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国语·郑语》记载西周末年史伯认为:


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战国时期成书的《管子·水地篇》中说:


水者,万物之本原也。


这种观点有正确的一面。水覆盖了地球70%的面积,我们头顶上的云层,实际上是悬浮水库,地球应叫“水球”。

战国时稷下学者宋钘、尹文和荀子认为“元气”、“气”是构成万物的本源。战国时《庄子·应帝王》中有一则寓言,对这个问题采取拟人化的手法给以形象化的描绘:


南海之帝“倏”与北海之帝“忽”,与中央之帝“混沌”是好朋友。南北二帝感谢“浑沌”接待之殷勤,想报答它的恩惠,每天帮助“浑沌”凿开一窍,七天后“浑沌”死了。


七窍开而混沌死,由混沌向明朗转化。这转化的力量就是南、北二帝“倏忽”—即迅疾的时间。时间构成了天地的开辟,也就是自然本身的运动和力量,促进了这种转化。

战国后期的文学家屈原,在《天问》一开头就提出下面一些问题: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屈原在这里提出了天地形成之前,是浑沌不分、无天无地、无日无星的景象,整个自然界都被混沌之气所充斥。但是屈子不是仅仅停留在这个水平上,而是穷追不舍,进一步提出“为什么”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是屈子乃至以后的两千多年没有搞清楚的问题,也是现代科学所要解决的大问题。

《淮南子》继承先秦唯物的天地由“气”生成的学说,具体地描绘了天地生成的过程。那就是:浑沌之气通过阴、阳这两种矛盾的冲突、分化,使“清阳者”上升,“重浊者”下降,天地便分离出来了。《淮南子·天文训》中说:


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故曰太昭。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汉垠。

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者之凝结难。故天先成而后地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

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日月之淫为精者为星辰。


这段话的意思是,天地还没有形成的时候,一片浑沌空洞,所以叫作太始。在那空廓之中,“道”就开始形成了。有了“道”,空廓才生成宇宙,宇宙又生出了元气。元气有界线,清轻之气互相摩荡,向上成为天;重浊的气体逐渐凝固,向下成为地。清轻的容易团聚,重浊的不容易凝固,所以天先成地后定。天地的精气结合而为阴阳,阴阳的精气分立而成为四时,四时的精气散布出来就成为万物。阳的热气积聚久了而成为火,火的精气变成太阳;阴的冷气积聚久了产生水,水的精气变成了月亮。太阳和月亮过剩的精气变成星辰。这就是目前所知道的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天体演化学说。当然这其中有近乎科学的论断,也有属于根据不足的假说。


宇宙演化

在《淮南子》的论述中,它把天地、日月、星辰、万物、阴阳、四时,都看成是从元气派生演变而来的,它们是在元气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上的产物。它们都统一于元气的运动和发展之中。可以看出,元气说的运用和影响是十分广泛而全面的。现代科学认为,恒星和银河系是由“气”构成的。银河系是恒星的集合体。这是望远镜发明以后才知道的,而《淮南子》却早已提出了这个论断。

有人认为,《淮南子》中关于天体演化的“元气”,是从“虚无”中产生出来的,在宇宙本源问题上陷入了唯心主义。实际上,这里的“虚霩”,当指的是一种视之无形、听之无声、嗅之无味的极为细微的物质,在《淮南子》中有时也叫“无形”。它就像“无”一样,但不是“无”,只是凭肉眼直观不到罢了。

《淮南子》用极其生动的语言、非常形象地描绘了物质世界发生、发展及其转化的过程。《淮南子·俶真训》中这样记载:


有始者,有未始有有始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

有有者,有无者。有未始有有无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无者。


这几句源于《庄子·齐物论》。乍看起来似乎在玩弄文字游戏,其实不然。这是对宇宙起源和发展问题用唯物的观点做了非常集中的描绘。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


宇宙有它开始的时候,那也就有了它未曾开始的时候,那也就有了它未曾开始的未曾开始的时候。

有有的情况,也有无的情况。因而也就有了未曾有无的情况,因而也就有了未曾有的未曾有无的情况。


这样就把自然界产生演变的问题,一直向上推到最初的这两对矛盾互相产生和并存的时候。这种探测方法,与现代科学中的原子分析法相类似。

《庄子·齐物论》并没有对世界的起源,由极其微小的物质到大千世界的转变发展过程,加以论述和研究,而《淮南子》对这个问题,却作了非常详尽的解释和发挥。

《淮南子·俶真训》指出,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阶段的,不是一次完成的。书中按照《庄子·齐物论》的说法,把宇宙的发展过程由近及远分为:“有始者”、“有未始有有始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三个时期。并且对每个时期的特点进行了具体解释和描绘。那个“有始者”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繁愤未发,萌兆牙蘖,未有形埒垠堮,无无蝡蝡,将欲生兴,而未成物类。


这是天地已生,万物将要萌生,但是还没有形成各种物类形象的样子。

“有未始有有始者”的情况又向前进了一层:


天气始下,地气始上,阴阳错合,相与优游竞畅于宇宙之间,被德含和,缤纷茏苁,欲与物接,而未成兆联。


这是天地初分,阴阳二气在宇宙间错合缊,万物尚未萌生的样子。

那么“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则更进一层了:


天含和而未降,地怀气而未扬,虚无寂寞,萧条霄雿,无有仿佛,气遂而大通冥冥者也。


这是天地刚分,阴阳二气尚未相接,天地之间,一片冥冥,连万物的影子还没有的情形。

《淮南子·俶真训》中紧接着对“有”、“无”这一组相辅相成的矛盾做了总结:


有有者,有无者。有有者:言万物掺落,根茎枝叶,青葱苓茏,萑蔰炫煌,蠉飞蠕动,蚑行蠕息,可切循把握而有数量。

有无者: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扪之不可得也,望之不可极也。储与扈冶,浩浩瀚瀚,不可隐仪撰度而通光耀者。


这里的“有”,当指草木鱼虫、万事万物这样的大千世界。这里的“无”,是指它们的生存空间,浩瀚无垠的宇宙太空。这里描绘的是“有”、“无”有机统一的宇宙世界的情景。在宇宙之中,始终存在着“有”、“无”这样的矛盾运动,推动和促进了事物的发展。

《淮南子·俶真训》并对“无”的一方进行分析,它与“有始”的一方是相对应的。首先是:


有未始有无者。包裹天地,陶冶万物,大通混冥;深闳广大,不可为外;析豪剖芒,不可为内。无环堵之宇,而生有无之根。


这里指的是在现实世界之前,通过元气的运动,开始形成天地、陶冶万物的情景。其次是:


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无者。天地未剖,阴阳未判,四时未分,万物未生,汪然平静,寂然清澄,莫见其形,若光耀之间于无有,退而自失也。


这里指的天地未分之前,未有一气,光辉闪烁,若有若无的情形。

《淮南子》中关于宇宙起源的这种运动、发展的观点,可以说是达到了当时思想认识的最高度。《淮南子》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把物质世界的组成,认为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这种变化是无穷无尽的,永远不会有开始和止息的时候。另外,《淮南子》中所描绘的物质世界发生、发展的过程,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念来决定的,而是物质形式的“气”的发展变化过程。这就从天命观、上帝造物说之中彻底解放出来,给物质世界的发生发展以实事求是的解释。这种“气”的观点,并不是主观臆测。它实质是地球大气层观念的延伸。因此古代“气”的含义与现代的空气有些相似,这应该就是早期元气理论的内涵。这种理论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诸如风云雷电、日月星辰、四时变化、万物生长以至人体脉络、地质构造等,无不可以用元气之说去解释。

《淮南子》中关于天地起源的理论,得到了后代一些唯物主义思想家和科学家的响应,因而影响就更加深远。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思想家王充,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等人,都从中汲取了这一积极的思想成果,融化在自己的科学成果和作品之中。《淮南子》中关于天地在生成过程中,由于元气阴阳属性不同、轻重的差异,而引起的清浊易位,吸引和排斥引起的变化等观点,都是非常卓越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