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受益匪浅的极简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解释学习过程的社会认知论

社会认知论作为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主要关注的是人们的信念、记忆、期望、动机以及自我强化等认知因素,简而言之,就是一种用来解释社会学习过程的理论。

一、概述

社会认知论始于20世纪20~30年代德国心理学家考夫卡、苛勒和韦特海默等人创立的格式塔心理学。所谓格式塔,即形式或者图形,在心理学中通常被解释为模式或者完形。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观点为:个别因素无法代表整个整体,但是整体的内在特点可以决定局部过程。

二、基本观点

人们并非被动地面对世界中的各种事物,相反,人们会主动地将自己的知觉、思想、信念组织成简单的、有意义的形式。而且并不会受到情境杂乱或者随意的干扰,将某种概念应用其中,并且赋予某种意义。社会认知论认为,对于世界的组织、知觉和解释,常常会影响到人们在所处情境,尤其是社会情境中的行为方式。

社会认知论的具体理论主要包括:场论、心理生活空间论、印象形成理论、社会规范理论、社会比较理论、隐含人格理论、归因理论、社会公平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认知均衡理论等。

1.场论:

即1936年由K.勒温利用拓扑学和物理学的概念提出的心理学理论,用以描述人在周围环境中表现出的行为。他以生活空间为基本概念,认为个人的活动空间就是一个心理场。心理场中的所有情况决定着个人在某一时间内的行为。人的生活空间可分解为个人与环境两个主要成分,其中包含着个人、个人能够感知到的其他人和客体。

勒温的场论被应用于社会心理学范畴。在他的理论中,个人与环境构成心理场,群体与环境构成社会场。虽然,群体内成员之间具有动力的相互依赖性,但是群体具有的凝聚力与破坏力,这也能够成为妨害群体内成员间沟通的最大障碍。而在群体中,我们个人会受到欢迎还是遭到排斥,全都取决于群体内各种效价的性质。

2.心理生活空间论

这是德国心理学家K.勒温提出的一个拓扑心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他认为心理现象是具有空间属性的,人的心理活动是需要在一种心理场或者“生活空间”中产生的。心理生活空间就是心理的动力场、拓扑学和向量学相结合的一种心理学的表现方式。

而他所说的生活空间,指的是一个人的心理世界。它并不是物质客体本身,而是一种心理现实或机能关系的模式。生活空间是一种在特定时间内影响个人行为的因素和力量,包括个人对过去的回忆、对现在的知觉以及对未来的期望等。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人的一切行为都有目的性,目的性主要由内层及运动和知觉层组成。人的需求是内心最深处的内层部分,运动和知觉层处于内层与心理环境之间,代表着人对于外界事物的认知和对自我的操控能力。

3.印象形成理论

印象形成理论最开始在1946年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S.E.阿施在印象研究中提出,论述个体在接触新的环境时,将情境按照以往的经验归类,进而指导自己的行为定向的过程。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将有限的片段信息加工整理之后,形成对一个尚未全部了解的人的初步印象。这个利用有限信息整理的过程分为两种加工模式,即平均模式和累加模式。S.E.阿施认为,所有的性格词综合作用后就会产生印象,而不同的性格词会让人们产生不同的中心作用。

4.社会规范理论

每一个社会群体中都有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定,违反者会很难得到遵守者的认同,甚至会遭到排斥。这种成文或者不成文的规则,即社会规范,是一个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领域的概念,主要以心照不宣的社会暗示、潜规则等形式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代表着一个群体的价值取向。

社会规范主要包括:强制性规范、期望规范、公开性规范、暗示性规范、主观规范、个人规范。社会的规范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交流与融合发生一些改变。

5.社会比较理论

1954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提出了社会比较理论的构思,指的是个体在缺乏客观理论支持的情况下,会和他人比较来做自我评价。在费斯廷格看来,在不同的社会比较中,人们会分别作出向上或向下的比较,如人们对典范人物的模仿行为。这虽然可以提高人们的自信心,进行合理的自我完善,但若比较的标准不恰当,就会失去意义。

6.隐含人格理论

当人们并不确定世界的本质时,就会自行用图式来填补空缺。图式是一种补充空白信息的捷径,让我们迅速形成一个初步印象。这种图式就叫做隐含人格理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属于自己的关于人格特质的理论,让我们可以利用少量信息了解来判断一个人的特点,但有时也会令我们产生误解。

7.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指的是观察者通过对环境的控制和对被观察者行为的激励,来预测和评价对方的行为,并且根据其行为过程进行因果解释和推论。

8.社会公平理论

1965年,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斯塔希·亚当斯提出了社会公平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这种理论主要用来研究人的动机与知觉的关系。亚当斯在《工人关于工资不公平的内心冲突同其生产率的关系》《社会交换中的不公平》等著作中均提及了这种激励理论。

9.认知不协调理论

195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尽管每个人都努力想要让自己的内心世界不产生矛盾感受,但是谁都无法做到。他将“矛盾”换为“协调”来分析认知现象。

认知不协调理论主要包含自身的认知与关于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将认知关系分为无关系、协调一致的关系、不协调的关系。从分析中,他认为引起认知不协调的原因主要由自相矛盾、文化习惯不同、特殊与一般的冲突、已有的经验作怪组成。可以通过改变认知者的相关认知行为、改变认知者对环境的认知、全面增加新认知来拨乱反正。

10.认知均衡理论

20世纪40年代中期,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海德提出了一种关于认知结构、过程和变化的理论假说。认知均衡理论认为人际关系、人际互通与态度变化等自然过程,并非随意产生或消失,而是在人与人的互动作用下出现的,这种互动环节中存在着社会性和复杂性。

三、研究进展

自1970年开始,对于社会认知的研究不断得到规范化调整,而研究的内容也逐渐深化,但时至今日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随着研究的深入,从结构与过程上进行由内容向过程的研究转换。

1.社会认知的结构研究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社会心理会以某种结构存在于人的大脑之中,支持这种社会认知理论的信息结构的解释有三种。

第一种:特征理论

社会现象被存储在人的长时记忆中时,是以其特征来存储的,当人们受到相关的刺激时,这些特征就会引起人们的分析与思考,之后与长时记忆中的特征进行联系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社会心理现象做出反应。

第二种:原型说

该说法认为社会心理形成的认知是社会心理中各种具体现象概括出来的表面特征,是一种社会心理的基本特征。

第三种:样例理论

社会心理现象在人脑中的存贮方式是以一种具体的例子存在的,与外部现象能够产生对应的关系。当人们受到刺激时,刺激的信息就会形成一种类似编码的东西,去将人脑中存储的相应样例激活,来获得对某种社会心理现象的反应。

2.社会认知的过程研究

在研究社会认知结构时,需要注意到社会认知过程的重要性,对于社会认知过程的研究,可以让我们将心理的认知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A.编码:从社会性信息中获得注意和感知,并且从中选取有意义的信息。

B.解释:通过对获得信息与知识经验的比较,来解释信息的意义。

C.搜寻反应:以社会性刺激意义为基础,选择合适的行为反应。

D.反应评估:针对所选择的行为反应,进行有效的评估。

E.执行反应:将行动计划落实在执行上,做出真实有效的行为反应。

3.社会认知模型的建构

研究者们通过对社会认知的结构与过程的研究,建构起四个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

A.范畴模型:社会认知研究对关于社会群体的抽象性与概括化的观念持关注态度。

B.样例模型:大多数的社会认知模型都是以归类过程为说明指向的,并不能仅仅通过客体与范畴原型之间的比较就将其归为一类,而是应当通过对客体与样例记忆集合中的范畴之内的成员之间的比较获得。

C.群体表征的混合模型:无论是范畴模型还是样例模型都具有一定缺陷,所以有些研究人员便认为想要让社会认知模型做到合理有效,其中就必须包括知识表征和具体的样例表征。

D.情景模型:在社会认知模型的构建中,存在情景模型和概化表征这两种知识结构。其中,情景模型为人们对具体事件的理解,这种理解需要得到社会信息传递过程的支持。情景模型的建立,能够为理解新信息提供基础。

四、主要内容

在社会认知理论中有一条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即三元交互决定论的人性假设。所谓三元交互决定论,指的是行为、人的内部因素、环境,这三者彼此之间既相互联系,也相互决定。

关于社会认知理论还有另外一个假设,即人具有主体性能力或意向性能力。这个假设,是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点,其基本观点大致有五条:

1.人具有符号表征能力

人能够接受各种被符号化的信息,比如在电子信息时代中,人们对环境中的各种符号的接受,代表着人们对直接环境的界限实现了超越,能够利用符号来代替直接的学习让自己获得新的知识。

2.人具有预先思维能力

人类的绝大多数行为是由预先思维指导的,都是有目的的行为,或者是受到了某种目标导向作用的指引行为。通过认知表征,我们会使幻想的未来前景成为当前行为的指导。

3.人具有自我反思能力

人类具有一种能够对思想和经验进行自我反省与评价的能力,这让我们不仅有行动,也有对行动的考察。通过反思,我们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合理的调节。

4.人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人的行为通过一些计划和预期来得到激活,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自我调节机制会让人们做出导向性的改变,从而对行为产生影响。

5.人具有主动学习能力

通常,我们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主体因素参与的亲历学习和通过观察来完成的替代学习。亲历学习可以让我们从亲自经历的经验中学习,而传统理论则对强化自动作用的机械学习尤为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