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民警改造力基因探寻:监狱民警修养的新视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守道

《易经·易辞》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上是虚的、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形而上的道就是规律、本质、本源和总则。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上面《易经·易辞》的道之说是一样的,就是认为道是总的法则和最高本源。道家是重道的,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认为世间的事物是“有无相生”的,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他所讲的“无”不是不存在,而是无具象的状态。《道德经》通篇是说大道大理。

关于“道”,《辞海》的解释有16个义项,其中与做人做事有关的,我以为主要一是道路或道理;二是法则、规律;三是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主张或思想体系。人生在世,做人做事,道是至关重要的。从政有政道,经商有商道,行医有医道,为师有师道,从警有警道。崇道、得道、传道者才能功成、绩优、事显、业彰。

监狱民警从事监狱工作的核心是改造人,而改造人更像点悟“迷途羔羊”的传道士,当然这种传道士不是宗教意义上的传道士,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罪犯改造传道士,传道是监狱民警的重要职责,让罪犯通过监狱改造,成为守法公民,实现罪犯的再社会化和再个性化的统一,以彰显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而监狱民警要传好道,前提是守道。

在监狱工作中,监狱民警所要守的道具体地说,至少有正道、厚道、实道、谦道和专道,与之相反的是歪道、薄道、巧道、盈道和贰道。因此作为监狱民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守道忌歪”。为人要正直,不要去搞邪门歪道。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小说《远大前程》中写道,如果你不能顺着直道正路做到不平凡,也千万别为了要不平凡而走歪门邪道。联系监狱民警所处的现实,是否可以换句话说,如果你不能顺着直道得到金钱、职务升迁、荣誉功名等个体利益,也千万别为了这些东西而走歪门邪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苛求监狱民警淡漠个体利益,监狱民警完全有理由、有权利追求自己应得的个体利益。但基本前提是不出卖灵魂和人格,不违背道德与法律,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好罪犯改造工作,以自己充满正气精神的人格影响与感染罪犯。

第二,“守道忌薄”。薄就是轻薄、刻薄。做人做事轻薄、刻薄都是道所不允许的。对于监狱民警来说,也不能做人做事轻薄、刻薄。相反,道是主张厚道做人、厚道做事的。对于监狱民警来说,性情敦厚,举止持重,为人善良,踏实做事而不浮夸、不虚伪、不随意,才是真正有智慧而必将功德圆满之人。特别是对于服刑罪犯,要有一颗悲天悯人之心,有一种包容情怀,充满善意地对待他们,罪犯的犯罪入狱,不仅给国家、社会和他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同时也给家庭、亲人和自身带来难以弥补的伤痛。面对这些偏离正轨正在服刑的人,监狱民警要以改造人、挽救人为己任,在依法惩罚的同时,以厚道的心怀来引导、帮助他们,这样才会引发罪犯的共鸣,深切体会到监狱民警的善意,使其灵魂从人性之恶的苦海救赎到善的彼岸。另外,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注意使用文明规范的语言,态度温和,行为端庄,举止得体,保持一个厚道的形象。

第三,“守道忌巧”。道是厌恶投机取巧的行为的,投机取巧的路是不会长久的。因此古人强调“以天下至拙,应天下之至巧;以天下之至诚,应天下之至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一分辛苦一分收获。做事要踏实,要肯下笨功夫。这里不妨举一个现代人的实例:人类学家李亦园,在台湾大学考古系毕业前,曾请求考古大师李济临别赠言,李济问了一个问题:“假如一个网球掉在一大片深草堆里,而你又不知道球掉入的方向,你要怎么找球?”李亦园一时不知如何作答。李济随即回答:“只有从草地的一边开始,按部就班来往搜索,绝不跳跃,也不取巧地找到草地的另一边,才是最有把握而不走冤枉路的办法。做学问也如找球一样,只有这样不取巧,不信运气地做一些或许被认为是笨功夫的工作,才会有真正成功的时候。”转引自张光芒:“在思考中行动”,载《中国教育报》2012年2月16日。李济的这番话实际上讲的就是反对投机取巧,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这也启示我们监狱民警,在改造罪犯问题上,面对活生生的、有这样和那样罪行、问题的服刑人员,更不可存机变之心,行机变之事。要遵循改造规律,不可急于求成。有时,学会等待,用些“慢功夫”,会使我们更快接近最终的目标。

第四,“守道忌盈”。“日中则昃”这是自然规律,曾国藩最欣赏的就是“酒饮半酣最好,花开半吐偏妍,帆张半扇免颠覆,马放半缰稳便”的状态。“守道忌盈”联系到人生,曾国藩就常告诫后人:“有福不可享尽,用势不可用尽。”最近看到一段网语这样写道,“人生十鉴”对人很有启发:大喜易失言;大怒易失礼;大惊易失态;大哀易失颜;大乐易失察;大惧易失节;大思易失爱;大醉易失德;大话易失信;大余易失命。这“十鉴”也是告诫人们在这十个方面不宜过度。古人为了防止“享尽”“用尽”,一是强调要“勤俭”,以曾国藩为例,他对家属管制极严,家里老妻与子女,没事就叫他们自己种菜供食,自己纺棉织衣。二是强调谦虚,如《易经》里有六十四卦,其中有一个谦卦。汉代有人说谦卦“大可以保一国,小可以保一生”,人们都喜欢谦虚的人,“水谓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而谦虚的反面是自大,目空一切,西谚云,上帝让谁灭亡,就让他先疯狂。这个疯狂就是自大、目空一切的别称,发展下去,将会招致灭顶之灾。作为监狱民警,也要学会勤俭,学会谦虚,这样就可以遏制贪欲和非分之想,活得从容舒坦,心情快乐指数和生活幸福指数感才能达到半佛半仙的境界。

第五,“守道忌贰”。贰就是有二心,不忠诚、用心不专,无恒心。过去常讲不当“贰臣”,明朝的官投降了清朝即使做了大官也被当朝称为“贰臣”。另外,孔子说过“君子不贰过”,是指有了过失不要文过饰非,要勇于改过。对于监狱民警而言,我们要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忠于监管改造事业,要一心一意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不能因为爱哪行而干哪行,要干哪行爱哪行”。换言之,一个监狱民警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必须热爱这个职业,如果见异思迁,频频跳槽,不仅会让自己的心态越来越糟,而且到头来只会落得一事无成。另外,对工作中出现的过失,勇于承担,勇于改过,不诿过于人,这才是监狱民警所具有的真本色。

孔子云:“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为一个有德行的人立身处世,追求做一番事业,只是为了道义所在。道义就在自己的内心里,它需要实现,但却是实现不了,对于这一点,我是早知道的。这就是流传后世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义所在。“道”既然有了,就需要不断地坚守,但“道”的实现却又不是自己说了算的,它需要条件,需要天时,需要地利。这样,一般人脑子里很容易出现“道”大多是虚的,是很难在现实行得通的想法。那么,这样是不是就意味着可以放弃呢?孔子的回答是:绝不!在这种精神的哺育下,这种人虽然认识到了守道之难,认识到行道的艰难曲折,但为了道,毅然决然义无反顾,奋勇前进。他们有点像唐吉诃德,敢与风车作战;他们有点像一把利剑,将它插入水中,虽然知道水很快就会合在一起,但他们还是一遍遍地将水划开。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找到了生命的充实与丰盈,找到了自我存在的意义并且努力去实现它。也许暂时失败了,但精神永存人间,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守道而奋斗。作为以改造人为己任的监狱民警,也应该具备这种守道的精神,改造罪犯难吗,确实很难,有许多不可把握的因素,也可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不尽如人意,有的罪犯又犯罪了,我们的产品又成废品了。但即使如此,也不能放弃道义,仍然要坚守在惩恶扬善这片土地上,继续擎起道义的大旗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