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极高的智慧
“过犹不及”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成语,也是能够体现孔子中庸思想的一个成语。它点明了我们在把握、对待人、事、物时要坚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指出了处理“过”与“不及”关系的问题。原文是这样的: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也?”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子贡问孔子:“孙师和卜商谁好一些?”孔子说:“孙师过头了,卜商则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孙师强一些吧?”孔子说:“过头与不足一样不好。”孔子认为,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孔子有两个弟子,一个叫颛孙师(子张),一个叫卜商(子夏)。前者天资聪颖,但性格急躁,做事情往往超过恰到好处的标准;后者天资较差,性格慢条斯理,做起事情来往往达不到恰到好处的标准。
孔子在这里强调的是“中庸”思想,哲学上叫方法论,这里说的是做事时对“度”的把握。不到这个度不好,超过这个度也会变坏。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后面一段话也写道:“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先进》)高柴愚直,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这句话是孔子对弟子天赋气质的评价。高柴和曾参天赋气质不同。颛孙师思想有些偏激,问题比较突出。孔子对其弟子非常了解,实际上也是为了因材施教;同时,他也告诉我们每个人在性格上各有千秋,应该怎样来把握:对事物充满兴趣的人,你要让他快乐;对急性子的人,要让他学会自我控制;对有些内向的人,要让他大胆尝试,敢于实践。
北宋哲学家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意思就是,不偏于一方叫作“中”,不改变常规叫作“庸”。很多人认为中庸就是平庸,一味地忍让、退缩,其实不然。《中庸》有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表现出来时叫作“中”,表现出来而符合法度常理叫作“和”。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令人生气的事情,如果忍住了,就做到了“中”;实在令人难以忍受,那就发作出来,但要合情合理,就是“和”。中庸并不是让人懦弱、平庸,而是要有理、有节,不冲动、不暴躁。
对于“过”与“不及”的关系,孔子非常鲜明地指出:过与不及不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分寸的把握,过与不及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为人处世的原则。我们有时对孔子的中庸思想有些误读,就是在这种过与不及方面。实际上,孔子对过与不及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对其有着原则性的表述:你一定要“执两用中”,度的把握要非常恰当,非常准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这样才能够有效、正确地处理问题。
所以孔子说,“中庸之为至德,民鲜久矣”(《中庸》)。做到无过亦无不及,做到中庸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就像对一个事物的判断没有一定的依归,没有一定的法则。对此,你要有智慧,有知识,有阅历,有经验,这样才能够把握分寸,“执两用中”,“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