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坚持科技兴农战略方针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20世纪90年代,科技战线面临着要为我国经济全面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这一光荣而又十分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在国内人口压力逐渐增大、资源相对短缺等严峻条件下,要使国民经济实现翻两番的目标,首先是要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搞上去。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使全国农村人民走向小康生活水平。
一 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科技进步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生产力的提高,而生产力的提高,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因此,科学技术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9世纪后期,马克思、恩格斯从天体演化学说、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电学理论、细胞学、生物进化论等一系列成就及其在人类社会实践中的应用,看到了科学与物质生产的内在联系和科学力量的本质表现。揭示了科学的性质、功能及其作用,从而提出了“科学是生产力”的论断。尤其是近10年来科技突飞猛进,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乃至思维科学等都获得了空前的成就,使人类改造自然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极大增强,从而使人类对科学技术作用的地位和认识产生了新的飞跃,当代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同志,高度透析了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也反复证明,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据有关资料表明,1950~1962年的13年间,美国国民收入增长量中,科技进步作用占42%;法国为74%;联邦德国为62%;英国为53%。1961~1965年间,苏联国民收入的增长量中,科技进步作用占40%;目前国民收入增长额的50%以上和劳动生产率增长额的75%是靠科技进步取得的。
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统计表明,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农业增长量中所占的份额从20世纪初不足20%,提高到当今的60%~80%。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取得长足的进步,获得许多重大的成就。到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时全国共取得3000项成果,1979~1989年又获得了部委级以上的科技成果达2000多项。这些科技成果有的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并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据初步测算,1972~1980年,我国农业生产值增长量中,农业科技进步作用所占的份额为27%, “六五”期间上升到35%,现在大约为40%。
1990年,我国农业获得全面丰收,粮食总产达到4.25亿吨,创历史最高纪录,农村社会总产值达16000多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0元,农村存款达3000亿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和农村最令人鼓舞的新局面。这样显著成就的取得,充分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政策稳定的威力,以及投入增加的效果。尤其是科技兴农这一重大战略方针的实施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国有关研究院所、大专院校的科技人员、机关干部,奔赴广大农村进行农业技术服务和集团承包,参与农业区域开发,向农村提供科学技术成果,组织科技人员到农业生产第一线进行技术咨询,向农民传授科学技术,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意识和素质。据不完全统计,1990年有30多万名科技人员参加技术服务和集团承包,承包面积达4亿多亩。吉林省从省、地、县抽调大批科技人员组成了65个承包集团和20多个科技服务小分队,承包农田1130万亩,推广15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粮食比1989年增产18亿公斤。
科技副县长作为技政联系的桥梁、科研与生产结合的纽带,在促进科技与生产结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兴农推进了这项工作的开展。1990年全国已有1200个以上的县配备了科技副县长,2.5万个以上的乡(镇)配备了科技副乡(镇)长。湖南省已有90%以上的县(市)配备了科技副县长,还配备了1500多名科技副乡(镇)长和2500多名科技专干。实践证明,选派科技兼职干部,有利于提高县、乡级领导的科技意识和决策水平,有利于科技人才和智力向农村流动,密切科技、教育单位与农村基层的联系。
科技先导型服务体系在科技兴农热潮中得到发展提高。目前,全国大约有10万个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活跃在广大农村,涉及种植、加工、销售等领域100多个门类,会员达300万人,这些组织大多数是民办、民用、民管,参加人员中基本是土专家、技术能手、能工巧匠、科技示范户,他们把技术开发推广、生产经营和服务融为一体,以生产技术为纽带,技政物结合,产供销一条龙,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实惠的服务,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这些形式不同、丰富多彩的科技兴农活动为农业全面丰收作出了显著贡献,推动了农村的科技进步、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 科技兴农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
预计到2025年,世界人口将增至85亿人。在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上提供粮食生产的很有限的自然资源,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消耗,每年大约有600万公顷的农田面临全面退化,热带雨林每年以170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由于人口不断增长,贫困和营养不良的人口绝对数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3.5亿人增加到80年代末的5亿人。中国以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0%以上的人口,我国农业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1990年农业虽然取得了全面丰收,除政策、科技和投入外,气候因素也给了帮助。但由于农业基础差、底子薄,农业形势依然是严峻的。
(一)资源条件并不乐观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人均年占有量为27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占有量最低的国家之一;耕地资源人均不到1.5亩,世界人均耕地5.5亩;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为1.8亩,而世界人均占有量为9.8亩,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12%;草原人均占有面积3.0亩,而世界人均占有面积11.4亩,我国草原沙化退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7%;国土水土流失面积达160多万平方公里。近几年来,水、旱灾害面积达4.7亿亩。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限制了我国农业的发展速度。
(二)粮棉油单产较先进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
以平常年份1987年为例,我国粮食总产量为4047万吨,居世界首位。但人均占有量只有380公斤,低于世界平均412公斤的水平,单产虽然每亩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达到243.0公斤,但仍然落后于先进国家。水稻亩产360多公斤,日本等国422~444公斤,美国达479公斤。棉花总产量占世界产量的1/4,单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达到每亩58.4公斤,单产达66.6公斤以上的国家有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家。油料、食糖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三)基本国情决定我国农业将长期面临农产品需求不断增长和资源约束的矛盾
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耕地资源,以每年700万亩的速度在减少。据专家预测,到20世纪末,我国人均耕地将下降到1.1~1.14亩,到2000年我国粮食生产要突破两个台阶,达到5000亿公斤,任务繁重而艰巨。即使实现这一目标,人均粮食占有量由于人口增加仍然达不到1984年395.5公斤的水平。因此,农业不仅在当前,而且21世纪都将是国民经济中非常突出的重要环节。40多年的历史证明,我国农业还具有较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关键在于要稳定政策,不断增加投入,真正依靠科技进步。
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无论是资源优势较强的国家还是资源贫乏的国家,无一不把发展农业的希望越来越多地寄托在科技进步上,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样,农业最终还是要依靠科学技术解决问题。要使我国从温饱进入小康水平,实现农业向现代化迈进,最有效的办法是走依靠科技进步、高效集约利用现有资源的发展道路,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经过七八十年的时间,使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份额从20世纪初不到20%提高到当今的60%~80%,我们要赶上这样的先进水平,需经长期的努力奋斗。所以,科技兴农不仅仅是解决我国当前农业问题的权宜之计和应急措施,而且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
三 推动科技兴农健康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一)科技兴农要逐步成为各级政府长期的职能行为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发展,对科学技术的要求和依赖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迫切。大面积农业区域综合开发、大型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建设、规模经营、外向型出口创汇农业等都离不开综合配套的技术措施。如果没有科学技术保障,现代化的农业就不能快速实现。国务院决定“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不单是为解决当时农业徘徊、投入不足所采取的应急措施,而是对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运用,是一项长远的战略决策,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是组织广大科技人员和农民群众进行艰苦奋斗的过程。所以,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科技兴农的紧迫性和长期性。要强化科技意识,树立长期思想,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二)科技兴农要着眼于资源高效集约综合利用,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效益
要紧紧围绕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做文章,抓好多种生产技术综合配套应用,努力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尤为重要的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增产不增收、高产不高效等是目前农业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高产高效的种植业、节水型高产农业、节粮高效养殖业、经济施肥、立体农业等低损、低耗、增产、高效的技术代表着科技进步的方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把这些技术与优良品种组装配套,充分发挥结构功能作用。在抓好生产技术的同时还要抓好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和多层次的深度加工,促进农业向高度集约化和高效益方向发展。在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降低农业环境污染,努力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发展,使集约高效的农业生产建立在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中。
(三)广阔的农村应成为科技人员施展才能的园地
对于拥有11亿人口的中国来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是立国之本。如果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不能大幅度把提高农村的劳动生产率,引导农民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走向新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那么中国就不能富裕起来。依靠科技进步是发展农业和振兴农村经济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科技政策,科技人员到农村服务、承包、领办、技术入股、合资等各种各样符合国家政策法规、有利于农村科技进步的形式都应给予支持。各地要创造新的方式,开辟新的道路,并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待遇,使农村逐步成为大中专院校、研究院所的科技人员施展才能的园地,使他们来得了、留得住。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本地区“永久”牌技术骨干和提高农民的素质,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把未上大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培养成农村专业骨干,培养和造就一批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带头人。
(四)进一步引导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工业化进程
1988年,全国共有乡镇企业1888.2万个,从业职工9545.5万人,总产值7017.8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58.1%。1990年,乡镇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创9000多亿元产值,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更多的机会,同时加快了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在过去几年中,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支持了乡镇企业,在综合利用资源,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示范。乡镇企业在我国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今后发展方向应着重依靠科技进步引导他们由过去的以外延发展为主逐步转移到以内涵增长为主的提高与发展的新阶段。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创新的领域,开拓新的产业、新的产品。不断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五)拓宽和稳定资金渠道,保证科技兴农的基本条件
在科技兴农资金投入方面,各有关部门、地方都做了很大努力,计划、财政、行业主管、金融物资等部门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一些地方由财政拨款、银行贷款、社会集资、农民自筹或从议价粮、生猪等农产品销售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建立了农业发展和科技兴农基金,为科技兴农创造了基本条件。我们要认真加以总结、肯定,推广有益的经验。在资金上除国家增加投入外,各有关单位都应积极开辟稳定资金渠道,继续落实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引导、调动社会和农民手中的自由资金,鼓励他们把钱用在发展再生产上,利用各种渠道以缓解科技兴农经费短缺的困难。
(六)以科技为先导,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是当前农村商品化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双层经营体制逐步建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对进一步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有关单位应积极支持政、技、物结合,产前、产中、产后,技、工、农、贸一体化等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对于10万个各种类型的专业协会、研究会(尤其是对民办的专业协会、研究会),我们要因势利导,积极扶持帮助,使之真正依靠科技进步不断自我完善提高。
(七)技术服务、集团承包要逐步向区域农业经济综合发展方向迈进
活跃在农村的各种技术服务、集团承包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卓有成效的作用。但大多数是单项技术服务或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单一作物、单一产品、产量的承包,而对在一定区域内从整体农业经济的综合发展来考虑尚不够全面。今后的技术服务和集团承包要向区域农业经济综合发展方向发展。也就是说组织多学科、多专业集体承包一定生态区域或行政区域内的农、林、牧、副、渔等方面以及农产品加工,使一个县或更大范围的农业生产、农村经济乃至农业生态环境都得到全面发展。
(八)抓好农业科技推广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成果的储备
科技兴农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突出抓好已有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加速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要充分发挥科技成果的区域示范作用和技术的优化组合、综合配套,挖掘不同地区、空间、时间的潜力,使已有技术成果尽早在祖国大地上开花结果。同时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成果的储备,目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成果大多数是8~10年前研制成功的,如果放松科技成果储备,农业生产将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强化农业科技攻关,为农业生产储备足够的科技成果,不断增强农业后劲。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只要我们各级党政领导部门切实加强对农业的领导,进一步稳定完善政策措施,保证一定的投入,长期坚持贯彻科技兴农的战略方针,依靠各有关部门密切协调配合,充分依靠发挥广大科技、经济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团结奋斗,我们就一定会战胜困难,实现我国农业发展的宏伟目标。
(1991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