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一元论原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经济现象的观察方法

1.行为视角

观察经济现象,我们首先想到它是人类活动或人类行为在一个特定方面的表现。比如根据经验,我们通常会把经济行为分为生产行为与消费行为,或分为生产环节与流通环节,或分为竞争行为与合作行为,如此等等。这些观察方法都是很直观的,许多人都喜欢信手拈来。但直观的观察常常并不足以让我们认识到其中具有规律性的东西。

比如,我们习惯把经济活动分为生产与流通两个基本环节。生产一般是指产品的制造过程,流通则是指产品从工厂制造出来到最后到达社会成员手中的过程。不难看到,如果没有人把产品从工厂运到市场,运到购买者那里,销售就不能最终完成。因此,流通其实也是生产,从事流通工作的劳动者与从事制造的劳动者一样,也创造价值。即使在观察市场差别时可以把制造业、运输业、零售业分开,但是在进行价值规律研究时不宜把生产与流通分开。生产与流通都是生产行为或价值创造行为。

我们还习惯于把经济活动分为生产与消费。前一节已经指出,生产与消费是同一的。不错,生产有形财富是生产,如种谷物、制造汽车、治疗疾病等等,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但休息不是生产吗?没有适当的休息,劳动者就无法正常生存;晨练不是生产吗?没有健康的身体,人类的生存就没有质量;旅游不是生产吗?如果一个人喜欢并且有条件去旅游,不让他旅游,他会满意吗?显然,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同一的,都是生产——人的生产。

人的生产或人类社会的生产,显然也是经济学的一个边界。现代经济学家已经注意到休闲的价值,但是没有对休闲与劳动的同一性予以足够的重视。当然,人的生产不是指单纯的人类肉体的生产,而是指具有一定行为能力、一定文明水平的人类社会的生产。这是一切人类活动的最初原因和最终归宿。对于经济学家而言,所要识别的不过是人类生产活动中与价值有关的现象。比如,哪些人类活动表现出市场价值,哪些人类活动没有表现出生产价值。

分工也是基于行为观察视角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分工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可以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个人生产效率。需要指出的是,分工是一个微观观察视角,在宏观水平上,分工实际上是一种合作。合作表现为为了共同的目的而分工。

在现代经济中,交换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毫无疑问,交换行为也是生产,因为没有交换。生产就是不完整的,或者说是不能完成的。

2.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

分层次研究是一种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提高研究效率的基本方法。经济学一般把研究对象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所谓微观经济学,是指从生产者个人、企业或市场的角度观察和研究经济现象。如市场价格、市场竞争等方面的研究。所谓宏观经济学,是指从整体角度观察和研究经济现象。如国民经济增长、物价水平等方面的研究。

这种划分是有益的,但是还不够准确。微观与宏观划分方法并不是经济学所独有的,它对所有科学都适用。我们常说科学理论是有限真理,许多人并没有注意到,“有限”首先的限制界线就是观察者所选择的系统层次。比如,如果你选择了观察气体分子的运动,所得到的理论仅适用于对分子运动的解释,不适用于解释大气的运动。如果你选择了观察大气运动,所得到的理论不适用于解释气体分子的运动。分子运动是微观的,大气运动是宏观的。宏观与微观的划分是一个观察角度的选择问题,不是几何空间的尺度问题。宏观/微观与空间尺度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当然也不存在有些人所称的“中观”视角——因为是整体就不是局部,是局部就不是整体。

由于没有注意到微观与宏观概念对应的是系统的不同层次,一些人在研究过程中很可能不自觉地变换角度,最终导致找不到问题的确定答案。比如,有人喜欢把政府制定的大范围实施的政策称为宏观政策,如房地产市场调控。但房地产市场其实只是许许多多市场中的一个,这个市场虽然遍布全国,但仍然不是全局,属于微观经济学范畴,相关政策当然属于微观经济政策。再如,许多人认为宏观经济理论应该与微观经济理论一致,也是没有道理的。比如,银粉末是黑色的,但我们无法据此得出银制品是银色而不是黑色的;分子的运动是永不停息的,但我们不可能据此认为气流是永不静止的。宏观理论与微观理论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下一章对“合成谬误”的认识,会使我们有更多的理解。

类似地,根据对每一个人行为的观察,我们无法得到社会的运动规律。在微观水平可以观察到人们通常是自私的,但假设社会是自私的,对于宏观研究就没有科学意义。在观察一个市场交易时可以把参与者分为买方和卖方,但把一个经济整体分为买方和卖方(或总需求与总供给)就没有什么科学意义了。

当然,微观观察与宏观观察是相对的。一般地,对一个国家经济的观察是宏观观察。但如果是研究世界经济,则一个国家的行为就应该视为微观行为。我们一般认为,观察一种产品的价格是微观的,相对于国民经济的观察。但相对于一个具体交易的观察,这种产品的“一般价格”又具有宏观意义。一般而言,微观观察结果仅可能为宏观理论提供部分支持,而宏观观察结果必然应当作为微观理论的约束条件。

3.价值结构视角

正如前面指出的,价值现象是经济学的核心研究内容。无论从哪个视角进行观察,最终观察到的元素必须与价值有关,这样才属于经济学的范畴。经济学中有多种价值概念,比如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市场价格,劳动报酬,生产成本,资本利息,贸易额,外汇汇率,等等。

不同的价值概念,当然反映了研究者不同的观察兴趣和观察对象。不过,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它必须有一个严格的、不变的定义,这个定义就是市场价值,所有我们观察的价值都必须是在市场交易中观察到的,或者以市场交易为依据。既然都是市场价值,尽管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但都遵从相同的价值规律。经济学的任务就是要研究这些规律。

价值观察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价值类型,另一个是价值结构。所谓价值类型,是指与不同观察角度所对应的价值表现。比如从生产经营的角度去观察,常常使用成本、销售收入、利润等价值概念。从流通的角度观察,常常使用进口额、出口额、贸易平衡等价值概念。从资本运营的角度观察,常常使用投资额、利息、利率等价值概念。从产品的用途角度观察,常常使用消费和投资等价值概念。

所谓价值结构,是指在一个特定的观察角度或观察水平上,所观察的价值承载物的构成。价值需要一定的载体,比如劳动、产品、资本、知识产权等等。比如我们观察进口额,会看到不同的产品在进口额中所占的份额不同,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就是一种价值结构。观察劳动者收入,会看到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有不同的收入,或不同技术水平的劳动者有不同的收入,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一种价值结构。或者观察一个经济中不同产业对经济总量的相对贡献,也是一种价值结构。

观察“视角”的意义

科学研究是基于对事实的观察,而观察者在描述所观察的事物时,首先存在一个视角问题。人们观察任何事物,处理任何问题,都有一定的目标或目的性,这些目的决定了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选择一定的角度来观察世界,不是泛泛地观察。比如,人们现在都知道日心说是正确的,地心说是错误的。但是在日常计量时间时,我们把地球分为24个时区,这实际上采用了“地心”模型,是根据太阳在地球上空的位置来计算时间。如果一定要采用地球围绕太阳转的模型,我们计算时间就非常麻烦,甚至是不可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乘坐飞机旅行,用的都是地心模型。

观察者所处的境况不同,观察的目的不同,会选择不同的观察视角和观察方法,以求最有效地解决问题。科学研究的成效与正确地选择观察视角和观察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观察经济现象也应该注意视角问题,否则,理论之间就很容易出现矛盾,对于特定的问题我们就很难找到确定的答案,或者出现同一个问题有多个答案的窘况。


价值结构是观察经济现象的一个重要视角。其实,价值类型也是一种价值结构,只不过由于不同的观察者对观察视角的选择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不同价值类型之间的关系不太确定。

在对价值现象进行观察时,注意价值存量与价值流量之间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流量是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量,比如一个人在1年内挣到多少收入,交了多少税;一个工厂在1个月消耗了多少电力、原材料。存量是在一个时点的表现量。比如一个家庭在2011年底有多少存款,一个上市公司在2012年6月底的市值。

4.统计观察方法

我没说经济学家的任务是解释市场规律或价值规律,指的是对一般规律的研究,而不是针对某一具体事件。要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对每时每刻出现的现象进行观察。将所观察到的事件进行整理归纳的过程,就是统计观察。

比如,广州市不同片区不同时间成交的住房价格可能差别很大,这不是经济学问题。广州市在某一时期住房成交价格的一般水平或统计平均水平是每平方2万元左右或3万元左右,这才是经济学关心的问题。在观察样本达到一定数量时,把所观察到的现象加以概括和归纳,这是一项统计工作,也是对观察结果的一种宏观(总体)表述。我们所说的“经济规律”当然是指经济总体运行的规律,不是指个别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微观经济观察在统计水平上才对宏观经济理论有意义个别观察或案例观察可能出现“合成谬误”。第二章将有进一步解释。

现代经济学中统计分析在研究文献中占据的分量越来越大,数据处理方法也越来越复杂,表现出经济学家对统计分析方法的重视。不过,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统计分析的局限性。对历史的观察当然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但并不一定能够告诉我们未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有太多的其他因素我们没有观察或观察不到。投掷一枚硬币,可能在过去投掷的1000年中有200年出现正面,800年出现反面,这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情况。根据这个统计,我们当然会认为在未来的年份投掷出现正面的概率仍然是20%,出现反面的概率仍然是80%。仅当我们确切地知道硬币的特性,我们才能知道正确的判断应该是正反面出现的概率都是50%。不难理解,统计观察总是在有限的时空中进行的,用概率方法表达观察结果并做出判断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理论分析的科学意义比概率统计分析要高不知多少倍。如果我们有更好的方法观察事物,统计观察方法显然应该排在后面,或者应该作为检验科学理论的一个辅助手段,而不是主要手段。

宏观观察与微观观察的统计关系

观察一个骰子投一千次、一万次的现象,我们认为出现1~6之间某一数字的概率是1/6,这是一种宏观观察;但如果只投几次或几十次,说出现1的概率是1/6就没有了实际意义,因为在这几十次投掷当中,数字1可能一次也没有出现。类似地,假设根据经验统计,从事某项投资的人有60%亏损,40%赢利。这些经验对于一个准备投资的人当然是有意义的。但是在理论水平上,到底有什么意义?宏观观测到的40%赢利概率对投资者的微观决策——比如是投还是不投或者只投40%——并没有决定性意义——更多的更重要的微观因素才有意义。这就是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的区别。二者之间不能说没有一点联系,但的确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5.模型方法

一说起模型,初学经济学的人会感到非常深奥和复杂。但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在使用模型——我们在描述对任何事物的观察结果时就已经构建了一个模型,只是我们平时不太注意。人们所提出的任何一种命题或一个学说,都是建立在某个模型之上。经济学模型就是对所观察到的经济现象的一种刻画,它是对全部观察的一个抽象,体现了观察者的观察视角和观察方法。只要你试图把你的观察描述给他人,你就在构建模型。有意识地构建模型,可能对事物观察得比较全面和细致;无意识地构建模型,可能对事物观察得比较粗略,甚至可能忽视一些重要因素。比如,我们说产品提价可能导致销售额的减少,这一判断就是建立在一个简单的模型之上,一个反映价格与销售额之间关系的模型。如果注意到影响销售额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们会知道这个模型不是很完善,但缺陷的存在并不完全否定它可能是有用的。

模型有定量的和定性的。一般来说,狭义经济学模型应该都是定量的,因为它只涉及价值元素,而价值元素都是数额计量的。广义经济学模型可能涉及许多非价值元素,这些元素在许多情况下可能难以获取确定的数值,或者与价值量之间的关系很难确定,因此常常只能在定性水平上构建模型。

根据一般的认识,科学模型追求准确,所以定量模型在现代经济学中很受推崇。但许多名义上的或形式上的定量模型,其实不是真正的定量模型,或者只是不可能应用的定量模型。涉及价值元素与非价值元素之间关系的模型,大多数是不可能应用于实际的模型。比如,试图刻画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模型(典型的如索洛余值模型),技术进步目前并没有在价值水平上的统一定义。又如反映产品价格与销售量之间关系的需求模型或供给模型,由于销售量与价值之间并不存在确定的关系,这类所谓的定量模型实际上只能在定性水平上解释问题产品数量与价格之间的确切关系仅对具体的生产者有意义,而经济学是研究一般关系的。一些经济学模型“假设”产品销售量与价值之间存在某种关系,似乎这样就可以解决定量问题了。不过假设永远是假设,如果在现实当中不存在,这些所谓的定量模型只能起到数学游戏的作用,锻炼一下我们的智商。

我们可以很轻易地提出一个模型,但这个模型是否正确,或者以这个模型为基础所构建的理论是否正确,只能用实践来检验。这就是所谓“实证分析方法”,它以事实为依据来回答“是怎样”或者“不是怎样”的问题。经济学中还流行一类所谓“规范分析方法”,通常是回答“应该怎样”之类的问题。因为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动物,他们有自己的追求和判断,可以提出世界应该是怎样的。但科学就是科学,如果“应该怎样”的理论与事实不符,就不能被接受为正确的理论。规范分析方法最终应该受到实证分析框架的约束,或者应该统一于实证分析。

构建模型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有时候并不追求十分准确,或者不可能做到十分准确。这些模型通常表现为经验性模型,它们在特定的时空中比较有效。而所谓理论模型则追求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效。至于选择使用哪种模型,可以根据研究者的研究目标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