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一元论原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经济学的几个基本原理

我们已经知道,对事物存在和运动规律“追根求源”,是任何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目标。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有一定的界限,人们在这个界限上构建若干最基本的原理。这些基本原理是人们观察到的最基本、最具普遍性,并且具有不变性的事实。所有其他理论都应该依据这些基本原理得出,至少不应该与这些基本原理相矛盾。经济学也不例外,本节我们对经济现象中的一些基本事实进行观察。

1.劳动的稀缺性原理

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思想或基本假设是资源的稀缺性。相对于人类不懈的追求,物质资源总是稀缺的。这个思想当然是很有道理的,但是把思路再扩展一些就会发现,这种表述是不准确和不全面的。“资源”本身是一个不确切的概念,根据我们的自然科学知识,宇宙是无穷的,自然界中的资源也应该是无穷的,不存在稀缺问题。比如,我们一般认为黄金是稀缺的。然而据科学家的测算,地壳中的黄金资源大约有60万亿吨,如果全世界按60亿人口计算,人均大约1万吨,更不用说还有其他星球。不难看到,黄金并不稀缺,真正稀缺的是人类劳动,因为从地壳中取出这些黄金需要大量的劳动。类似地,飞机不稀缺,是制造飞机的劳动稀缺;手表不稀缺,是制造手表的劳动稀缺;健康不稀缺,是保持健康所需要的劳动稀缺。

我们看到,“资源”概念其实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没有一个确定的范畴。在非专业领域,我们大家可以相互心领神会地用一下。但是在科学模型的水平上,它并不能作为一个准确表达事物的变量。自然界的资源是资源,劳动(力)也是资源。黄金是自然资源,搜集起来的黄金是劳动资源;铁元素是自然资源,用铁元素做成的手表是劳动资源。劳动者的身体是自然资源,健康智慧的身体是劳动资源。显然,自然界的资源无所谓稀缺与否,我们真正关心的应该是劳动资源。我们可以通过图1-3简明地看出不同资源的关系这里我们已经在使用一元二分模型,这种模型是一种高效模型,第二章有专门的讨论。。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劳动资源是有限的。劳动资源又可以分为两类,已经付出的劳动和未来要付出的劳动。经济学家所关心的财富通常是指已经出现的劳动成果,所关心的生产实际上是未来可能出现的劳动成果。

图1-3a 资源的划分

图1-3b 劳动资源的划分

至于劳动为什么是稀缺的,或者人们为什么要劳动,这就超出了经济学的边界。任何人都可以对此进行解释,从哲学的角度、从生命科学的角度,或者从心理学的角度等。可以认为,劳动的稀缺性是建立在经济学边界上的一个基本原理。人类的生存活动看起来是要解决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实质上是要解决稀缺劳动的配置问题。认识到我们面对的真实问题是劳动的稀缺而不是一般资源的稀缺,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观察经济规律。

2.效率原理

我们说劳动资源是有限的和稀缺的,隐含了一个心照不宣的因素——时间。在一定的时间内,人们即使再辛苦、再努力,也只能做有限的事情。换言之,劳动的稀缺是因为劳动时间的稀缺,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人类几乎可以做到任何想做的事情。飞机、电视机、电脑等许多科学成果,都是古人不可能想象的东西。我们现在都做到了。但一个关键问题是时间。即使我们赞赏“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也要考虑哪个时代的后人有望乘凉。明朝的官员等不到今天可以坐飞机巡视黎民百姓,今天的富豪等不到100年后去火星旅游。

考虑了时间因素,可以发现我们配置劳动资源的一个“原则”是效率。

人类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使自己得到尽可能多的满足。个人是如此,社会整体也是如此。至于人们的“满足”状况如何,经济学家曾提出了“效用”概念,其基本含义是指一种产品给人带来的满足程度。在“效用”概念出现之前,经济学家曾用“使用价值”概念来描述一种产品对人类活动的有用性。从基本含义上看,可以认为效用与使用价值是相同的。经济学家在这个方面的认识似乎是一致的,即人类活动的目的是使自己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现在我们考虑了时间因素,可以更准确地将这种人类活动的规律观察表述为:在一定时间内使自己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即

这里U表示效用,T表示观察的时间长度。max的数学意义是求函数的最大值,在这里反映人类的一般精神追求。

式(1-1)可以称为效用最大化原理。这显然是一个效率问题,其基本意义是:人们总是试图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尽可能多的事情,使自己得到最大满足。所谓做尽可能多的事情,包括生产尽可能多的人类需要的产品或物质财富。不过,经济学家们也注意到,必要的休闲娱乐也能够给人们带来满足。至于多少财富和多少休闲能够使人们最满足,超出了经济学范畴。因此,效用最大化原理也是经济学边界上的一个基本原理。

效用最大化原理其实是效率原理的一个表现形式。读书、劳动、旅游、交谈、游戏、探索、长寿等等,样样事情人们都想做。但人的寿命是有限的,结果只能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尽可能多的事情。

不难看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产品越多,其效率越高。但有些人可能不太注意,节约也是效率。节约的标的是劳动产品,如果劳动产品消耗慢,同样数量的劳动产品就可以使用更长的时间,让人们得到更多的满足。

效率法则的普遍性

不仅经济学讲究效率,可以看到,宇宙中所有的生命和非生命物体的运动都追求效率。

效率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人和大多数动物为什么大多在白天活动?因为可以利用阳光或其他能量,提高生命活动的效率。光线为什么沿着直线传播而不是曲线?因为这样传播速度最快,并且节约能量,显然符合效率法则。物理学观察到的惯性运动规律,是非生命物体运动对运动效率的要求——因为不做惯性运动就要额外消耗能量;进化论所观察到的“用进废退”规律是生命运动对生存效率的要求——因为维持不使用的器官,就要额外消耗资源。自然界为什么观察不到反物质,因为反物质的结构没有正常物质结构的效率高,自然中的存在物拒绝以反物质的形式或低效率的方式运动。如果科学家强行制造出反物质,它也将是非常短命的。在效率的水平上,世界是“一元”的。宇宙中的一切事物运动都遵循效率法则。显然,这个法则可以作为一个哲学的基本原理。

3.机会成本原理

由于劳动的稀缺性,在有限的时间内,一个人、一个社会不可能做所有的事情。人们当然试图做尽可能多的事情,但到底做哪些事情,就需要进行选择。

选择是必然的和必须的。一个年轻人如果去上大学,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工赚钱;战争期间,一些人要去打仗,这些人就无法再去从事粮食或玩具的生产。由于某些(某种)选择就需要放弃另一些选择,被放弃的选择意味着一些损失,经济学家称之为机会成本。例如,没有去工作赚钱就是上大学的机会成本,粮食或玩具产量的减少就是战争的机会成本,如此等等。

假设一个经济,可以生产XY两种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能力有限,要想多生产X,就只能减少Y的生产;反之亦然。这种替换关系可以用图1-4中的曲线来表示。曲线上的任意一点,是XY两种产品的数量组合。假设社会原来在Ax1, y1)点生产,现在想增加x的产量到x2,就必然要减少y的产量到y2,新的产品组合在B(x2, y2)点。

图1-4 机会成本的意义

当然,XY的产量存在替换关系是毫无疑问的,但具体存在什么样的替换关系,增加一定数量的x需要相应减少多少y,经济学家对此只能观察,不宜预测,因为他们不可能比生产者知道得更多(或者说这超出了经济学的边界)。换言之,图1-4只是一个定性水平的示意图,主要用来帮助我们理解机会成本的意义。要真正找到这条曲线,单靠经济学知识是不可能的,还需要大量实践经验。

不过,图1-4有助于我们理解一些相关的原理。首先是机会成本递增原理。每增加一定数量的x产品,所必须放弃的y产品的产量越来越多机会成本递增既然是一个基本原理,就不存在机会成本递减的可能,否则机会成本递增就不是一个基本原理。笔者在《经济学:量子观和系统观》一书中也从理论上证明了机会成本递减的不可能性。有些经济学家在构建某种模型时假设机会成本递减,这样的错误实际上属于明知故犯。。比如,苹果和梨子都是人们爱吃的水果,设想我们不断增加苹果的产量,梨子的生产受到的负面影响就会越来越大。另外,一定数量苹果的增加对我们满足程度的影响越来越小,而一定数量梨子的减少对我们的损失越来越大。我们会感觉劳动的配置越来越不合理,效率越来越低。

另外一个原理是机会成本相等原理(推理)。在现实当中,人们必然要做出选择,到底生产多少x,生产多少y。最终的选择应该是得到最大的满足。如果增加一定数量x产品所增加的满足小于减少相应数量y产品所失去的满足,人们就会停止增加x的产量;反之亦然。最终的选择应该是,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某一点,增加x(或y)所增加的满足与减少y(或x)所减少的满足相等。即

式中MU表示一种产品数量的微小变化所引起的人们的效用变化,ΔxΔy分别表示两种产品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某一点的变分。当然,这里我们只能把式(1-2)视为一个近似表达式,因为影响满足程度的许许多多因素我们还没充分考虑一个可能产生的疑问是,我们在做选择时通常并不认为可供选择两个策略的机会成本相等,或满足程度相等。比如,是做公务员,还是做教师,满足程度怎么可能一样呢?理解这类问题,需要知道个别现象与一般现象的关系。包括经济学在内的科学所研究的是事物的一般运动规律,而不是个别现象。第三章关于商品篮子和机会成本的进一步分析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这种关系。

4.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原理

自然界提供了大量的可以直接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如空气、水、可以食用的动植物。但由于人类的欲望和追求是没有止境的,自然界直接提供的物品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对更多物品的需要,必须通过劳动的创造才能满足。猎物不够吃就要饲养家畜,希望得到社会的尊重就要为社会作出贡献。传统的经济学思想把“财富”作为研究对象,不难看到,自然界提供的“财富”是没有经济学意义的,人类在自然材料的基础上创造的“财富”才是经济学真正要研究的财富。

财富的生产或创造是为了让人使用。如果财富直接被用于人身需要,我们通常称之为消费。比如食品、服装、玩具的消耗和使用。如果财富直接被用于生产更多的财富,我们称之为生产。比如机床、计算机、化肥的使用和消耗。

不难看到,生产活动是为了创造更多的消费品满足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消费的目的显然是“生产人”,而生产的目的最终也是“生产人”。因此,消费与生产的性质是完全相同的,二者处于经济学的同一个边界上。消费是消费,生产也是消费;反之亦然。二者的差异不过是生产/消费方式或生产/消费环节不同。

关于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早就观察到了:“生产直接也是消费。双重的消费,主体的和客体的”, “消费直接也是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8页。。比如,当我们使用生产工具在生产汽车时,我们要消耗钢铁,消耗设备,消耗人力。这些消耗与消费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汽车的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钢铁、设备和人力的消耗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力的消耗(或消费),这就是马克思所指的第二重消费。而人们消费汽车,只是单纯的物质财富的消费。不过,两种消费的目的最终都是生产人。

经济学流行的方法是把生产和消费分开来研究,比如分为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或者生产与流通。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原理提醒我们,不能轻易地把同一事物视为不同事物,否则我们很可能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不利于观察到经济现象的“不变规律”。

生产者与生产工具的同一性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消费与生产的同一性,就是劳动者本身与劳动工具的关系。劳动者是一个有意识的存在,劳动者的肢体实际上是这个存在的活动工具。准确地认识劳动者的特性,应该把劳动者的意识与他的身体分离开来。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早有解释:“自然物本身就成为他的活动的器官,他把这种器官加到他身体的器官上,不顾圣经的训诫,延长了他的自然的肢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79页)。人的大脑、四肢,与长颈鹿的脖子一样,在形式上是身体的一部分,生产中的作用是劳动工具,与机器、电脑等工具一样。健康的身体需要维护,就像一般的机器需要维护一样,看起来是消费,实际上也是投资。身体器官是体内劳动工具,产品是体外劳动工具。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我们会发现许多经济现象就变得容易理解了。

5.分配不均等原理

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在生产或生存过程中,每个社会成员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首先,财富的生产是社会性的,是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的。其次,每一个人最终享受到多少,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第二个事实就是分配的不均等现象。

人类的生产活动是社会性的,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得到一定数量的财富。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没有任何一个社会阶段的财富分配是均等的。虽然我们大都相信“人人平等”是一种美好的社会景象,并且不少人也在做这方面的努力,但这样的社会从未真正出现过。我们实际上能做的是追求人们之间发生联系的规则平等,比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财富的分配为什么会不平等?人人都可以给出自己的解释,比如个人能力的差异,机会或运气的差异,甚至性别或种族差异。这些因素最终表现为社会分工的差异。生产过程是一个有组织的社会性活动,不可能每个社会成员都做同样的事情,拿同样的报酬。但任何解释都不足以让我们确定分配差距到底是如何决定的,对这个问题的解释超出了经济学的边界。我们只能通过实际观察来认识分配不平等现象的表现规律,并将其作为一个基本原理。

描述分配状况的一种流行方法是使用洛伦茨曲线。如图1-5所示,横坐标是用百分比计算的人口累计数量,纵坐标是用百分比计算的收入累计数额。如果分配是绝对平均的,收入与人口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条45度的直线(OF)。如果分配不是完全平均的,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条曲线(OBF),这就是所谓的洛伦茨曲线。

图1-5 收入分配的洛伦茨曲线

许多人都相信,大约80%的人口分配到了20%的收入,大约20%的人口分配到了80%的收入。这种所谓的“二八律”当然只是一个非常粗略的说法。实际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制度,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一些差异。不过,一个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洛伦茨曲线的变化不会很大。

除了描述收入流量的分配情况,洛伦茨曲线还可以用来描述财富存量的分配情况。一般来说,有形财富的分配差距比收入分配差距要大很多。比如,据位于瑞士的联合国大学世界发展经济学研究所(Helsinki-based World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Economics Research of the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2006年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2%的富人拥有全世界50%的财富,而占全世界50%的人只拥有1%的财富。这种巨大的分配差距当然让我们感到不公平。不过,我们也不要忽视了财富的社会性。大量的财富在法律的名义上由少数人占有,但这些人显然不可能把财富都用掉。生产的社会性决定了其他人在生产活动中也在使用这些财富。更不用说人的寿命有限,大富翁也不可能把他们的财富放进棺材带走。这些财富名义上或许是由他们的亲戚朋友来继承,实际上也是社会在继承。仅从法律意义上认识财富的私有属性是相当片面的,社会财富的共有性其实也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

6.经济增长原理

在长期的水平上,社会生产力总是在提高的。这一事实可以称为经济增长原理。

至于生产力为什么会提高,经济学家的关注可能比较多,但千万不要以为经济学家关注得多就是经济学问题,任何从事社会生产活动的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见解。比如,我们一般认为,自然环境、人类的智能发育水平、经济制度、科技进步、民族文化等等因素都会影响经济增长。但是对这些因素的研究显然不是经济学家的“独门绝技”。此外,许多因素只是影响一时的经济增长,具有相当的偶然性。因此,经济学家如果要研究经济增长,只能把它作为一个边界,作为一个基本原理。

提出这个原理并不是要否定经济学家所做的工作,而是提醒人们,经济为什么会增长、如何快速增长,不是经济学的专业问题,而是全体社会成员参与的结果。在做经济决策时,经济学家能够做多少,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做多少,研究者心里应该清楚。

科学原理的几个基本性质

在许多学科中我们都会看到一些所谓“基本原理”,经济学家也试图建立一些基本原理,但是在谈论“基本原理”时,必须明确了解它的一些基本性质。

首先,作为“原理”,这个学说不是从某个理论推导出来的,只能从实践观察中得到,否则就不是“原理”,而是“推理”。显然,原理一定是建立在学科的边界上,而不是在学科体系之中。

其次,既然不可推导,原理所阐述的一定是事实,或者说我们只能用事实证明它的正确与否,不能用某种其他理论来求证。当然,如果有两个理论出现了矛盾的情况,必然只能有一个理论是正确的,或者两个都是错误的。

再次,原理应该具有固定不变的特性,至少在可应用范围内,它应该是一个不变规律。这意味着科学原理应该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不存在反例。

最后,根据观察,贫富差距在任何时候任何国家都是存在的,没有例外,可以认为是一个不变规律。贫富差距的原因是不能完全确定的,或者说是没有固定的解释的,显然处于我们知识的边界上。据此,我们可以把贫富差距现象作为一个基本原理。根据一般经验,当一种产品的价格降低时,销售量常常会增加。但有时候也可能减少。因此,我们就不能把产品价格降低与销售量增加的关联性作为一个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