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学及其应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篇
技术经济方法研究

导论执笔人:王宏伟

技术经济学以技术变化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技术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进行评估和评价,为各层级的技术经济决策提供理论和方法论支撑。它是从苏联引进、在我国本土发展起来的应用性经济和管理相交叉的学科,是经济建设科学决策的主要工具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展开大规模经济建设期间,我国就开始运用技术经济论证方法对项目综合经济社会效益及可行性进行论证评估。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到近期的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都进行了技术经济论证,目前所有需经各级政府审批的建设项目都要进行可行性研究。从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价值工程、技术选择、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评价等方法体系的建立,到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生产率变化的本源、产业政策/科技政策、技术创新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再到高新技术创业的研究等方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为科学决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技术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为中国经济建设实践服务。尤其,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在自身经济落后并且技术匮乏,又受到发达国家技术封锁的困境下,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性学科,为中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该时期技术经济学科蓬勃发展,也涌现出一批技术经济领域的大师级人才,例如徐寿波、李京文、傅家骥等学者,引领了整个学科的发展。20世纪末期以来,中国进行大规模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政企实现了分离,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大量在计划经济时期由政府组织实施的工程项目,转由企业进行建设实施,这也使得技术经济学在政府决策层的地位有所减弱。虽然新时期技术创新加速,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剧烈而广泛,技术经济学的应用研究一直也跟随实践有所发展,并对各层次的科学决策起到了较大作用,但是由于国家在技术经济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上严重缺乏投入,导致基础研究队伍萎缩,基础研究成果严重滞后于实践的发展需要。

与此同时,中国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后,当前又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技术经济命题。

第一,在国家宏观经济层面上的重大技术经济命题。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期,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但是随着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经济正面临着一些严峻考验。一是增长方式粗放。这种增长方式是以增加投入品为基础的增长策略,其特征是资本的增长比GDP增长快,而全要素生产率在这期间呈现下降趋势,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不显著。二是随着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中国目前的增长方式越来越不可持续。全国接近70%的河流、湖泊被重度污染,WHO有报告称2/3的中国城市的空气质量不达标,其中一氧化碳的污染尤为严重。此外,中国还受到国际环保组织节能减排的外部压力。三是中国从资本驱动到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按照1990年国际元来计算,201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了7864国际元,中国要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实现成功追赶发达国家,比照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成功追赶型经济体的经验来看,关键转变在于从依靠资本驱动转变到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来驱动经济发展。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创新系统是参与和影响创新资源的配置及其利用效率的行为主体、关系网络和运行机制的综合体系,在这个系统中,企业和其他组织等创新主体,通过国家制度的安排及其相互作用,推动知识的创新、引进、扩散和应用,使整个国家的技术创新取得更好绩效。那么,创新型国家的实施方案和经济效果评价成为重要的技术经济研究命题。

第二,在产业经济层面上的重大技术经济命题。一是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无论从三次产业来看,还是从三次产业内部来看,在产业结构中技术含量少、附加值低和对资源依赖程度高的低端产业仍然占据重要地位,而依靠科技创新占有市场的高端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占有较低份额。二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改造提升制造业。传统制造业面临技术落后、能耗高、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因此,亟须通过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而且,需要推动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

第三,在微观企业层面也面临一些重大技术经济命题。一方面,创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从发达国家来看,企业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然而,中国企业所获得的创新资源远远不足,而且,科研院所和高校与企业之间基本上处于割裂状态,难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产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缺乏支持力度。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创造了大量的技术创新成果,并不亚于大型国有企业,但是,政府在支持研发和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的财税金融政策并没有向中小企业倾斜,造成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综上所述,当前所出现的重大技术经济命题,使得技术经济学面临扩大研究领域以及创新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巨大压力和客观需求。技术经济学作为一门具有中国特色而又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应用性学科,正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上。是继续固守在传统以技术经济评价为基本范畴的学科领域,还是按照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对学科领域进行拓展?本课题组认为技术经济学科,在中国“十二五”时期以及以后较长的时期,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原有研究理论和方法难以应对当前的重大研究命题。为了更好地研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的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技术经济学科迫切需要吸纳宏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创新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前沿理论和方法,将其研究领域拓展到研究与技术经济相关的国家重大命题,不局限于项目技术选择和经济评价等原有的研究范畴,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技术经济理论和研究方法,建立先进适用的研究方法体系。

回顾现有文献,对技术经济理论和方法体系进行系统的研究文献比较少,更鲜见对技术经济理论和方法体系研究领域进行拓展和创新的研究文献,因此,当前研究难以对技术经济学科建设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更难以对当前中国面临的重大技术经济命题形成有效的研究。有鉴于此,本课题的总体目标是对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进行创新,形成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论体系,运用新的理论方法,对当代新技术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评估;对目前及“十二五”期间国家面临的典型重大技术经济课题进行研究,为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建议。本课题是围绕着总体目标展开的,具体研究内容分为三大部分。

一 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创新

技术经济学科理论有待创新与完善。技术经济学科尚未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理论较零散,缺乏技术经济学学科理论上的系统归纳。因此需要对原有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架构进行完善和再创新。一方面,由于目前技术经济研究方法涉及学科较多,在方法体系方面所做的系统性梳理相对不足,研究方法体系总体显得有些庞杂;另一方面,目前的研究方法还不能完全满足实践的需要。因此,应对技术经济方法体系进行系统归纳,并结合技术经济理论的创新发展,构建体现技术经济特点的研究方法体系。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技术经济学需要总结和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丰富和完善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同时,需要进一步处理好学科的中国特色与国际相关学科的融合问题。

(一)国外技术经济理论和方法发展与趋势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发现客观规律,研究解决重大的现实问题,技术经济学需要进一步处理好学科的中国特色与国际相关学科的融合问题。本报告将深入研究近年国外有关技术经济理论和方法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全面吸收先进的成果。

1.技术进化与技术原创

主要研究了技术进化理论和技术原创的方法。其中,技术进化主要梳理了技术进化理论和技术创新进化理论;技术原创的方法是通过该种方法能够提示新的思路,找寻解决问题的新路径,转换思维方式和思维导向,主要包括基于经验的方法——启发法、基于智力交流激励的方法——头脑风暴法、基于组合的方法——形态分析法、基于对比的方法——综摄法、基于设问的方法——“5W2H”法等、基于解决矛盾的方法——1TRIZ方法等、基于变化思维角色的方法——六顶思考帽法、基于公理的方法——公理化设计法。

2.技术预测与技术预见

第一,界定了技术预测与技术预见的概念;第二,分析了技术预见的过程以及方法;第三,分析了技术预见的发展趋势;第四,研究了技术预见的主要方法及其过程;第五,介绍了各国的技术预见活动;第六,介绍了跨国技术预见活动;第七,分析了国家关键技术选择。

3.技术价值评估与技术评价

研究内容包括:①技术价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一方面分析了技术的价值,另一方面分析了技术价值评估方法;②技术价值理论与方法:技术评价的定义、技术评价理论发展、公共政策制定领域的技术评价方法、商业与非政府层面的技术评价方法。

4.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测算

一方面研究了技术进步的概念与分类、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新经济增长理论评述。另一方面研究了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测度,一一介绍了以下研究方法:①Cobb-Douglas生产函数;②Solow余值法;③生产率测算方法;④基于投入产出的技术进步测算方法。

5.技术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

主要涉及四方面内容:①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包括技术创新理论的产生与演进、近10年技术创新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和技术创新理论的新趋势;②开放式创新,包括现有研究和未来研究的方向;③创新网络,包括关于网络多样性的研究和关于网络在创新中作用的研究;④国家创新系统,包括一般创新系统和国家创新系统。

(二)技术经济理论创新与理论框架构建

技术经济学既研究经济领域的重大技术问题,也研究技术领域的重大经济问题。技术经济学科尚未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技术经济学界对它的理论构架、学科体系、学科属性、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存在争论。目前技术经济学已经开创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例如,网络技术经济分析、生产率分析、资源技术经济、环境技术经济、气候变化的技术经济分析、知识经济、循环经济等,但理论较零散,缺乏技术经济学学科理论上的系统归纳。对于技术经济学在实践应用中的多方面的经验,迫切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便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经验水平提高到理论水平。同时对原有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架构需要完善和再创新。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技术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历史演进

主要从五个角度来梳理技术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演进,包括技术经济学发展历程回顾、当前技术经济学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技术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趋势、技术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以及技术经济学的理论流派。通过学科基础理论的梳理,对技术经济学基础理论形成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也为技术经济学理论未来发展明确了方向。

2.国外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的发展和演进

首先,分析了国外相关学科的发展和表现形式,指出技术经济学科只能找到与其相对对应的经济学科,但是没有完全对应的学科。其次,对西方经济学者关于技术经济学理论研究进行了历史回顾。将有关技术经济学的研究阶段以熊彼特时代为基准,分为前熊彼特时代、熊彼特时代和后熊彼特时代,并阐述了不同时代的代表性理论。再次,分析了国外技术经济的研究对象,并按照宏微观领域进行了分类。最后,研究了国外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理论研究重点。

3.可行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首先,回顾了西方项目经济评价体系的演进历程;其次,回顾了中国项目经济评价体系发展的演进历程,经历了国外项目评价学习、引进和有中国特色的项目评价创新阶段;最后,研究了项目评价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时间价值理论、经济效果理论、费用效用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和区域发展理论。

4.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基础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对该领域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而且,一系列重大应用课题取得了重要成果,如“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生产率与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本课题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一方面,总结了技术进步的发展阶段。一是技术进步理论引进时期(1978~1989年)。在这一时期中,技术进步的概念最先被介绍到国内,接着,技术创新、技术转移和技术转让、技术扩散、技术选择理论被引进到国内,同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技术进步的测算也被引入并开始应用到国内技术经济问题的研究。二是技术进步理论的快速发展时期(1990~1999年)。在这一阶段中,一些新的技术进步理论被引入,在此基础上,国内也开始应用这些理论对中国资本存量等问题进行研究。三是技术进步理论应用发展时期(2000年至今)。在这一阶段中,技术进步理论被广泛地应用到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上。另一方面,还梳理了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理论。

5.技术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基础

一方面,分析了中国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阶段。从实践上看,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一是国家创新体系初步发展阶段(1978~1995年),主要表现是探索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模式和创新政策,出台了改革政策和措施;二是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发展阶段(1995~1998年),在这一时期,突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确立了市场经济目标,强化了企业的创新功能;三是国家创新体系形成阶段(1998~2006年),提出了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并通过中国科学院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四是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阶段(2006年至今),提出了创新型国家战略,并通过“十二五”规划进行落实。不过,创新型国家指的是一种国家的发展方式,同时也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以及创新能力的状况。目前对创新型国家内涵、特征及其测度等方面都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有的只是从国家创新能力、创新绩效、国家创新体系等方面来描述创新型国家,但那些只能说明创新型国家的某一个方面,而不能说明其全部。另外,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处于比较薄弱的阶段。

另一方面,阐述了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型国家的理论基础。西方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已形成了新古典学派、新熊彼特学派、制度创新学派和国家创新系统学派四大理论学派。这些创新理论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型国家的理论基础。

6.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经济增长方式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和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增长的方式,其中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核心作用。首先,梳理了转变发展方式的理论和实践过程。其次,阐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新经济增长理论、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关系理论、马克思主义扩大再生产理论和发展经济学发展模式的理论。

7.技术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和学科属性定位

首先,对技术经济学科发展阶段进行判断,指出技术经济学目前还不是一门成熟的经济学科,尚处于发展的阶段,并没有达到库恩所提出的成熟学科的标准。其次,区分了中国和西方技术经济研究的核心。对技术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经济学分析,一直都是中国和西方技术经济研究学者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不同之处在于我国的技术经济学偏重应用性和对实践的具体指导,国外偏重技术与经济互动规律的揭示和理论解释。最后,将技术经济学定位为技术和经济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8.技术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方面,从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视角来构建技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从研究领域视角来构建技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具体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技术经济学的宏观理论基础、技术经济学的微观理论基础、技术经济学的中观理论基础、技术经济学的发展理论基础。

9.技术经济学理论发展展望

中国技术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为中国经济建设实践服务,并在此基础上丰富和完善技术经济学的理论/方法体系。首先,应加强技术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其次,技术经济学应加强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实践的理论提炼;最后,加强技术经济学理论研究队伍的建设。

(三)技术经济方法创新

技术经济问题存在于诸多领域,因此,技术经济学研究方法涉及学科较多。技术经济研究方法早已超越了传统的可行性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费用效益分析法、优化分析方法、对策方法、投入产出方法、预测法、模拟法以及统筹法等在技术经济研究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这些方法还不能完全满足实践的需要,因此必须在不断总结以往应用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突破和发展。

同时,由于目前技术经济研究方法涉及学科较多,在方法体系方面所做的系统性梳理相对不足,研究方法体系总体显得有些庞杂。因此,在借鉴和使用其他相关学科的分析工具的同时,应对技术经济方法体系进行系统归纳,并结合技术经济理论的创新发展,构建体现技术经济特点的研究方法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技术经济方法体系的拓展与完善

从学科发展历史的视角,全面分析了技术经济学创立以来,经济社会环境、学科研究对象以及学科方法体系发生的变化和调整,并对未来学科及其方法体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技术经济方法体系的形成和完善是适应经济社会现实需求及学科研究范畴调整需要的结果。当前,技术经济学与经济学诸多前沿领域形成交叉融合,技术经济方法体系也在吸收各种定量及定性方法工具过程中得到完善。未来,系统论在技术经济研究中将成为重要甚至占主导地位的方法论,微观细化、宏观集成的趋势将逐步确立并强化。

2.技术经济方法创新研究

主要进行技术经济方法创新研究,包括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均衡模型方法、系统分析模型方法、综合评价方法。本研究并没有强调传统的技术经济方法,而是将技术经济研究方法进行了拓展和创新,将计量经济学、均衡模型等经济学主流的研究方法引入技术经济学研究领域。技术经济学科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科,一方面,这些拓展和创新会促进技术经济研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这些拓展和创新是研究当前重大技术经济命题所急需的方法。按照模型概况、原理、特点、应用和展望5个层面展开研究。

第一,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主要研究以下内容:①生产函数模型;②分位数回归方法;③结构方程模型;④协整分析模型;⑤空间计量模型。

第二,均衡模型方法。主要研究以下内容:①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②局部均衡模型;③农户模型。

第三,系统分析模型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气候变化综合评价模型;②能源-环境-经济复杂系统模型;③生态经济模型。

第四,综合评价方法。主要内容包括:①生命周期评价;②技术风险评价;③未来(技术)影响评价;④生命-经济-环境损失的风险测度。

二 建立技术评价的方法体系

由于资源、环境、人口等问题凸现使技术的双刃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技术的负面影响往往要在其应用很长时期后才显露出来,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复杂性,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对技术本身及其后果有直观、明确的认识和把握。为了更好地利用技术,正确评估技术发展对经济社会产生的正面作用,防止或减少其对社会、环境等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必须对技术进行评价,尤其需要对具有重大突破性的科学技术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影响进行评价。

(一)技术评价的方法体系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开拓,都必须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科技进步对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有关技术评价的方法大多在总体上阐明各项技术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技术进步对促进生产系统产出增长的作用,而重大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技术评价体系既要包含技术在一个生产系统中的作用、水平和潜力的评价,也要包括技术对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评价。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产业部门内部,还要包括对地区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评价。

(二)重大高新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评价

具有重大突破性作用的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深刻的、全面的影响。一方面,科学技术增强了人类的多种能力,提高了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科技发展失调也有可能给人类造成危害。为了更好地利用具有重大突破意义的技术,本课题对这些技术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评价。具体包括:①信息技术;②航空航天技术;③新材料技术;④新能源及节能技术⑤资源与环境技术。

1.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评价研究

首先,阐述了信息技术的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分析了狭义信息技术的特征;讨论了未来中国需要关注的关键信息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七大领域。其次,研究了信息技术经济评价的六个原则:技术先进性原则、技术可行性原则、风险可控原则、战略优先原则、全面评价原则和社会、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原则。从信息技术的可行性、先进性和风险性三方面讨论了信息技术经济评价的前提条件。再次,重点从经济评价、社会评价、环境资源评价和战略评价四个方面详细地分析并提出了信息技术评价指标。信息技术的经济评价指标包括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即宏观经济评价指标和财务评价指标即微观经济评价指标,且每大类效果指标都包括效益性指标和效率上的指标;信息技术社会评价指标包括社会质量评价指标、社会公平评价指标、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和社会和谐评价指标;信息技术的环境资源评价指标包括环境评价指标和资源评价指标,其中环境评价指标涉及水环境评价指标、土地环境评价指标、空气环境评价指标、太空环境评价指标、噪声环境评价指标、辐射环境评价指标等多个领域,资源评价指标则包括土地资源评价指标、水资源评价指标、原材料评价指标、能源评价指标、矿产资源评价指标、森林水草资源评价指标、海洋太空资源评价指标等;信息技术的战略评价指标包括政治、国防和国家战略支撑上的评价指标。最后,给出了信息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模型及具体的计算过程。

2.航空航天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评价研究(略)

3.新材料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评价研究(略)

4.新能源及节能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评价研究(略)

5.资源与环境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评价研究(略)

三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技术经济研究的重大战略性课题

实践应用性专题研究进展速度较慢,学科在宏观经济领域的应用需要加强。技术经济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微观经济领域应用较为普遍,但学科在国家宏观经济与重大决策中的应用,特别是在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要素和技术发展的经济规律领域方面的应用研究还有待加强。如技术创新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关系及管理问题,中国可持续发展中的能源、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创新型国家的科技战略、科技政策和科技管理问题,制造中心与技术创新中心的关系问题。这些方面都需要加强研究。

(一)技术创新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关系及管理问题

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是经济周期变动的主要原因之一。20世纪最后10年的信息技术爆炸带来的经济繁荣似乎已经烟消云散,相反,信息技术带来的过度金融创新及其管理创新的滞后,或监管与规制的缺失却导致今天最严重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怎样评估技术创新带来的繁荣与破坏性后果?怎样实现创新的效益最大化而避免创新的破坏性?未来技术创新高潮是什么?它将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如何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化解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平稳发展?这些问题是技术经济必须回答的问题。

(二)制造中心与技术创新中心的关系问题

发达国家在承担世界制造中心的角色时期,它们同时也是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中心和知识产权的创造者。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但却与技术研发中心没有重合,而是以引进技术进行制造为主要模式。因此,中国的制造业在定价权和知识产权方面没有主导世界市场,而是受制于他人。如何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如何正确处理技术引进与技术研发的关系,怎样才能在制造中心的基础上成为技术创新的中心,涉及复杂的经济、体制、技术、文化等因素,需要从多角度进行综合研究。其中从技术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两个角度进行技术经济综合研究十分重要。

(三)中国可持续发展中的能源、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在未来中国的发展中,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是最紧迫、最严峻的问题,解决我国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持续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如何依靠科技促进节能减排,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开发新的替代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解决中国发展的瓶颈问题,是技术经济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四)创新型国家的科技战略、科技政策和科技管理问题

中国政府为加速技术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投入了大量资源。这些投入是否有效?如何进行正确评估?怎样改进投入方式?如何使科技发展战略与世界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国外市场需求相吻合?这些是技术经济要研究的重大问题。

如何在科技创新全球化的背景下,既利用科技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又有效应对挑战,正确处理好知识产权领域的博弈问题?如何加强技术管理,趋利避害,实现技术效益的最大化?也是技术经济要研究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