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国际协调型贸易政策的展开(1974~1989年)
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到80年代前半期,整个世界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各国对外投资的增长比较缓慢。然而,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除个别年份外,出现持续扩大的贸易顺差,为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有力支持。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后,日本与美欧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日益尖锐,导致日本的电机、汽车等重要出口产品进入美欧国家受阻,促使日本选择“以直接投资替代贸易”的战略。日本的贸易立国(出口)战略开始向技术立国和扩大内需的战略转化。此时曾经创造出经济奇迹的日本经济体制,也出现了严重的结构失衡现象,呈现出难以为继的苗头和迹象。
(一)贸易政策的重心转向能源战略
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终结了日本长达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态势,进入平缓增长和调整期。1974年以后,日本对外贸易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日本政府对外贸易政策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转变。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经济发展面临着三大矛盾,即日元升值、石油危机、贸易摩擦。日元升值,使日本在外汇储备上和出口贸易上蒙受重大损失,出口竞争力明显下降;石油危机给能源供给极为脆弱的日本经济以沉重甚至致命的打击,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国内通胀水平明显提高,经济高速增长失去支撑;世界经济陷入低谷,特别是在世界能源的争夺中,进一步加剧了日本与欧美国家的贸易摩擦,导致日本出口环境日益恶化,贸易立国战略受到严重制约。这三大矛盾突出和集中地表现在对外贸易上,使进出口贸易面临着战后以来前所未有的困境。为此,日本政府在对外贸易中采取了下列政策,以确保稳定的能源供给市场及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面对石油危机,日本制定了相应的保障石油供给的贸易政策。
1.抵御“石油冲击”,确保能源、资源的稳定供给
1973年秋季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海湾地区产油国采取了削减石油产品和大幅度提高原油价格的措施,导致日本原油进口价格猛涨3倍,这给严重依赖海外特别是中东地区石油供应的日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日本对外贸易受到了严重影响,开始进入调整期。在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带动下,国际市场其他矿产品等原材料及初级产品的价格也普遍上涨,形成了第一次冲击波,进口成本大幅提升导致日本的贸易收支开始由顺差转为逆差,1975年逆差幅度达到20.4亿美元。随之而来的第二次“石油冲击”的冲击波,对日本贸易形成了连续性打击。在石油危机的背景下,稳定和持续的石油供应成为确保日本经济正当运转和发展的生命线,在这一特殊时期,日本对外贸易政策不得不转到以石油供给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2.以政府为主导,积极开展“能源外交”,疏通石油供给通道
在这一期间日本政府从首相到各经济职能部门的首脑,以及行业组织和经济界知名人士,奔走于世界各地的石油产出国之间,四处拉关系、找门路,动用政治、文化、经济等多种手段,与相关国家建立政府间、行业间沟通与协调机制,大力开拓石油供应渠道,广泛签订中长期石油供应的协定,谋求与石油输出国建立稳定和长期的供需关系。
3.改变石油供应市场过于集中的局面,力求能源进口的多样化
实施能源供给“多边化”战略,避免石油供应单纯依赖中东海湾地区。日本先后与南美、非洲、东南亚及中国等国家达成长期的石油协定。另外,为了改变能源进口过度依赖石油的状况,积极调整能源进口结构,与中东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签订了天然气进口的长期合同,与此同时,扩大煤炭的进口。
4.建立海外资源开发投资损失准备金制度
为确保能源、资源的低廉、稳定和长期供给,日本政府积极鼓励民间企业在海外投资建矿、合作开发、权益投资,大搞资源开发,设立海外资源开发投资损失准备金制度,提升企业海外能源投资能力,降低投资风险。这项制度对保证日本能源、资源的低价和稳定进口,起了积极的作用。
(二)降低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
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开始,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推进下,日本贸易规模急剧扩大,对外出口形成了“倾盆大雨”式的倾销方式,引起了美、欧等长期贸易伙伴的强烈不满,日本与这些国家的贸易纠纷日益激化,贸易摩擦逐渐成为日本贸易出口的重要障碍。日本贸易出口额在1970年仅为193.1亿美元,1975年猛增至558.8亿美元,1979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达到1030.2亿美元。为了缓解与西方各国的贸易摩擦,维持出口贸易稳定增长,为出口企业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日本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
1.通过开放国内市场,改善出口环境
日本政府为有效稳定出口和外需,避免西方各国频繁对日实施贸易制裁措施,积极实施与欧美各国间达成的关于分阶段降低关税税率的协议,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通过一定程度对国内市场壁垒的松动,放宽对欧美等国产品对日出口和对日投资的限制,换取更多向这些国家出口的条件。
2.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谋求出口结构的高级化、高附加价值化
日本政府制定出一系列政策促进企业开发本国特有的高技术、高性能的产品,促使日本的出口结构向高附加价值方向发展,并进一步推进以加工组装产业为中心的国际水平分工发展,引导日本出口产品由国际竞争性产品向国际互补性产品和国际协调性产品方向转换。此外,积极向当时推行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和成套设备的出口,加快产能过剩和低端产业向外转移,充分发挥日本的技术优势。
3.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
日本贸易结构的一个不平衡问题是,与资源拥有国逆差而与发达国家顺差,从而导致与欧美国家贸易摩擦不断并进一步激化。为此,日本政府通过各种经济合作和经济援助等手段,协调国际分工,在稳定欧美出口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市场,在南美和非洲培育新的和潜在的出口市场,进一步扩大三国间贸易规模,实现出口市场的多边化,降低出口贸易过度依赖西方国家的状况。
4.加大资本输出力度,把“促进对外直接投资”作为长期对策
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受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影响,日本原有的“大量生产、大量出口”的模式已走到尽头,迫使日本政府与企业不得不对原有贸易政策和贸易体制进行反思和调整。而最为有效的规避贸易风险和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办法就是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力度,促进企业在海外投资建厂,就地生产、就地销售。为此,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包括:政府通过低税制、补贴、风险担保等多种优惠政策鼓励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连年增长(见表2-6);通过输出入银行发行外债来筹措美元资金,集中贷给出口企业,鼓励、支持其与海外进口商签订以美元计价的延期支付合同。这一时期,日本通过产业转移,较为有效地减轻了与西方各国的贸易摩擦。另外,当时日元升值也有利于企业在海外兴办企业,带动国内商品的出口,对外投资也成为企业发展与开拓国际市场的内在需求。
表2-6 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每年数额)
注:大藏省金额指许可或申报的金额;日本银行金额指以国际收支统计为基础的金额。
资料来源:〔日〕小宫隆太郎著《现代日本经济》,第225页。
这一阶段,日本实行金融放宽与宏观控制相结合的政策。1971年底,日本取消了1美元=360日元的固定汇率制度,美元与黄金脱钩,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由于油价猛涨出现了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国际收支趋于恶化,通货膨胀率高达27%。经过调整,经济一度复苏,但因设备投资与消费需求不足,经济出现了低速增长。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发生,经济再度恶化,1980年国际收支出现100多亿美元逆差。就整个20世纪70年代看,日本为争取国际收支平衡,采取了放宽和紧缩交替使用的货币政策,基本保证了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对外贸易的顺利发展,为80年代经济调整奠定了基础。值得关注的是,整个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日本对外贸易是在与欧美的不断摩擦中寻求发展出路的,并在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有效政策指导下,不断化解危机,对外贸易获得了长足发展。1979年,对外贸易总额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达到2156.9亿美元(见表2-7)。
表2-7 1975~1979年日本对外贸易发展
资料来源:世界贸易组织数据库;世界贸易组织月度贸易统计。
(三)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国际协调型贸易政策的实施与展开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与世界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冲突和贸易摩擦的领域和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在经济增长模式方面,日本逐渐放弃了外需主导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开始向内需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在贸易政策方面,则采取了国际协调型贸易政策。这一时期,有效的政策实施促进了日本贸易规模不断扩大,1986年日本贸易总额达到3383.1亿美元,已超过联邦德国,上升到世界第2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在这一时期,日本贸易政策建立在更为长远和广阔的视角之下,包含了很多新的内容特别是非经济内容,并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具体来看,日本国际协调型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如下。
1.推行金融自由化
在推动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日本政府放弃了对外汇交易的“实际需求原则”和“外币换为日元原则”两条规则。按照新规定,日本的企业和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外汇买卖。由此,日本的货币市场便直接跟国际货币市场连接了起来,日元真正成为国际性货币。从一定角度来看,金融自由化是贸易自由化的重要和实质性的组成部分和内容,是贸易自由化更为完整和全面的体现。
2.围绕日元升值签署《广场协议》
实际上,作为日美协调政策的日本金融自由化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日美贸易摩擦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和根本性解决。为了防止美国对外收支不平衡的进一步扩大,进而损害世界经济平衡发展态势,1985年9月,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英国和法国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共同签署了《广场协议》。协议签署后,为缓解美国收支不平衡,按协议规定日本政府采取了日元升值措施。日本政府的国际协调政策在这一时期开始全面付诸实施。
3.以内需为导向的两次《前川报告》
日本金融自由化和签订《广场协议》之后,日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反而使日本经济出现了“日元升值萧条”的现象。为了促进日本经济健康和稳定发展以及有效解决国际贸易冲突,日本政府开始进行重大的政策调整,确定把“外需主导型”的经济结构转变为“内需主导型”经济结构。由着力开发海外市场,转为着力开拓国内市场;由特别注重出口,转为特别注重进口。“内需主导型”政策主要内容体现在两次《前川报告》之中。在这两份报告中,日本政府分别就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进出口贸易结构的调整提出了具体措施,以确保日本内需主导型经济结构的最终实现。
4.在对外贸易战略中融入了“国际国家”和“负责任的大国”的内容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国力的增强,日本不再甘心做经济大国和政治小国的角色,提出以“美日共霸”为基础的国际分工战略构想,即“环太平洋经济圈构想”。为了实现上述目标,20世纪80年代,日本对相关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海外投资。日本政府以“美日共霸”为基础的国际分工战略构想的提出,大大加快了日本企业海外投资的步伐,同时也改善和平衡了对外贸易收支。在这一时期,日本积极促进和改善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关系,加强双边与多边贸易政策的协调,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更多地依赖技术进步、增加进口和扩大内需,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出口的扩大。日本通过塑造“负责任的大国”的政治形象,将其发展成为“国际国家”。
5.扩大市场开放,对贸易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和变革
在日本的国际协调贸易政策中,协调的对象主要针对作为日本重要贸易伙伴的欧美各国,具体表现为迎合欧美国家的要求,扩大市场开放力度,具体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1)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大力改善市场准入条件,降低欧美国家企业和产品进入日本市场的门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开放度得到显著发展。
(2)加大反垄断政策与措施的实施力度,激活国内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对日本现有的限制竞争的法律法规进行了清除,加大反垄断法的实施力度,强化反垄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欧美的产品和企业进入日本市场提供政策支持和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
(3)促进市场开放,加大吸引外资力度。在松动国内市场限制的同时,制定了相应的优惠和倾斜政策,促进欧美各国对日直接投资。
(4)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不仅在经济上已经实现了赶超的目标,在很多核心及尖端技术上也处于与欧美各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对国外技术的引进、模仿和消化的时代已经过去,并且逐步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技术输出大国。当时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口号,既是协调与欧美国家关系的需要,也是顺应1985年秋以后日元开始大幅度升值、日本加速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海外直接投资步伐、保护日本企业知识产权的要求。
6.积极开发以亚洲为重点的发展中国家市场
政府1986年度制定的对以亚洲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的开发援助额比1985年提高10.4%,为414亿日元。力求以经济开发援助形式的国家资本输出带动大量的商品输出。开发重点为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家。
总体来看,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贸易政策出现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一是由强调独享垄断利润和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优势向强调国际产业合理分工、建立公平贸易秩序转化,通过协调国家间贸易关系,减少贸易摩擦,分享国际贸易利益。二是由默许垄断转向鼓励竞争,以重建日本微观经济基础,活跃企业家创新精神,迎接新产业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在这一时期,由于日本政府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控制了通货膨胀,加之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本经济又出现中速增长(见表2-8),于是逐步放开国内市场,实行更加开放的贸易自由化政策。1985年,由于日元不断升值使日本出口出现了困难,于是日本政府又提出“对外投资立国战略”方针,大批中小企业便转向海外投资,以克服日元升值带来的困境。
表2-8 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贸易发展
资料来源:世界贸易组织数据库;世界贸易组织月度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