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区域经济理论
区域经济理论学说众多,以下是几种主要学说。
一 分工贸易理论
分工贸易理论主要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等。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任何区域都有一定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按绝对有利的条件进行分工生产,然后进行交换,会使各区域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区域生产率,增进区域利益。但绝对优势理论的一个明显缺陷,是没有说明无任何绝对优势可言的区域,如何参与分工并从中获利。
比较优势理论解决了绝对优势理论无法回答的问题,认为在所有产品生产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和地区,没必要生产所有产品,而应选择生产优势最大的产品;在所有产品生产方面都处于劣势的国家和地区,也不能什么都不生产,而可以选择生产优势相对明显的产品。这两类国家或地区均可从这种分工与贸易中获得比较利益。比较优势理论发展了区域分工理论,但它不能对比较优势原理的形成做出合理的解释,并且与绝对优势理论一样,它是以生产要素不流动为假定前提的,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不同,这是国际或区域分工产生的基本原因。如果不考虑需求因素的影响,并假定生产要素流动存在障碍,那么每个区域利用其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就处于有利的地位。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补充了区域分工理论,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该理论舍弃了技术、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别,并假定各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是一样的,从而把比较优势看成绝对的和不变的;二是在分析中所包含的生产要素不够充分;三是完全没有考虑需求因素的影响;四是对自由贸易和排除政府对贸易的干预的假定等与现实不符。
二 工业区位理论
该理论假定:其一,原材料产地是已知的;其二,消费地的位置和规模也是给定的;其三,劳动力不具有流动性,每个有可能发展工业的地区,都有相应的劳动力供给,而且每种工业类别的工资率是固定的,在此工资率下,劳动力可充分供给。该理论认为,假定暂时不考虑劳动力成本和集聚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工业区位就是由运输成本决定的,运输成本会将工业企业吸引到运输成本最低的地点,运输成本最低的地点就成为工业的合理区位,也被称为运输区位或运输指向区位。
三 不平衡发展理论
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过程是不平衡的,强调经济部门或产业的不平衡发展,并强调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该理论还认为,发展中国家应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本,优先发展少数“主导部门”,尤其是“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核心是关联效应。关联效应就是各个产业部门中客观存在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联度,并可用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来度量。因此,优先投资和发展的产业,必定是关联效应最大的产业,也是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最大的产业。凡有关联效应的产业,不管是前向联系产业还是后向联系产业,都能通过产业扩张和优先增长,逐步扩大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带动后向联系部门、前向联系部门和整个产业部门的发展,从而在总体上实现经济增长。不平衡发展理论遵循了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规律,突出了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这个理论被许多国家和地区采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新的区域发展理论。
四 梯度转移理论
所谓梯度,是指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的差异。在全世界或者一个国家的范围内,经济技术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一种经济技术梯度。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程度主要取决于其产业结构,进一步说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与产品生命周期相对应,经济部门可分为三类:产品处于创新到成长阶段的兴旺部门;产品处于成长到成熟阶段的停滞部门;产品处于成熟到衰退阶段的衰退部门。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产业是兴旺产业,则该区域被认为是高梯度区域。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容易接收及转化创新成果,所以现实中的产业创新一般集中在城市。
该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包括创新、发展、成熟、衰退四个阶段。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进行了充实和发展。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区域经济学,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属于高梯度区域。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重要因素,而创新活动大多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在多层次的城市系统中展开的。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五 增长极理论
该理论从物理学的“磁极”概念引申而来,认为一个地区存在若干个中心或极,其可产生各种向心力和离心力,增长极可以是部门的,也可以是区域的。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增长极通过极化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主要表现为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极点聚集;扩散效应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外围转移。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
增长极理论主张通过政府的作用来集中投资,加快若干条件较好的区域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周边地区或其他产业发展。这一理论的实际操作性较强,但也可能忽略在注重培育区域或产业增长极的过程中,区域增长极与周边地区和产业增长极与其他产业的差距拉大,影响周边地区和其他产业的发展。
六 点轴开发理论
该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但在重视“点”(中心城镇或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即增长极作用的同时,还强调“点”与“点”之间的“轴”即交通干线的作用,认为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的建成,使生产和运输成本降低,形成了有利的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集聚,使交通干线连接地区成为经济增长点,使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该理论十分看重地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强调交通条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认为点轴开发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单纯的增长极开发,也更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开发基本上是按照点轴开发的战略模式逐步展开的。中国的点轴开发模式最初由中科院地理所陆大道提出,他主张中国应重点开发沿海轴线和长江沿岸轴线,以此形成横“T”形战略布局。
七 网络开发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个地区形成了增长极和增长轴,增长极和增长轴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在较大的区域内形成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通信网。在此基础上,网络开发理论强调提高增长极与整个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同时,利用网络的外延,加强与区外其他区域经济网络的联系,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将更多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促进更大区域内经济的发展。网络开发理论宜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应用。该理论注重推进城乡一体化,更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八 中心-外围理论
该理论认为,任何国家的区域系统,都是由中心和外围两个子空间系统组成的。资源、市场、技术和环境等的区域分布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当某些区域的空间集聚形成发展之势时,其就会获得比其外围地区强大得多的经济竞争优势,形成区域经济体系的中心。外围(落后地区)相对于中心(发达地区),处于依附地位,缺乏经济自主性,从而出现了空间二元结构,并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强化。不过,政府的作用和区际人口的迁移将影响要素的流向,并且随着市场的扩大、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城市化的加快,中心与外围的界限会逐步消失,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发展。这一理论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九 城市圈域经济理论
该理论认为,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核心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该理论把城市圈域分为三个部分:一个首位度高的城市经济中心;若干腹地或周边城镇;中心城市与腹地或周边城镇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网络。城市圈域经济理论把城市化与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意在推动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协调,对发展城市和农村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