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旅游资源研究进展
旅游作为一项活动古来有之,最早见诸记载的研究文献是1899年意大利政府统计局的博迪奥(L. Bodio)发表在杂志上的论文《外国人在意大利的移动及其花费的金钱》(Sul movimento dei forestieri in Italia e sul denaro che vi spendono)。但是,对现代旅游业特别是旅游资源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K. McMurry在美国《地理评论》上发表了题为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creation and Land-use的论文,他和早期旅游研究者将休闲与旅游视为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开展了旅游资源的调查和评价工作。
1942年,Walter Hunziker教授和Kurt Krap教授发表了专著《旅游总论概要》,在这本书中,作者认为:旅游现象的本质是具有众多相互作用的要素和方面的复合体,这个复合体是以旅游活动为中心,与国民、保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社会中的各种要素和方面相互作用的产物。
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于喷气式民航客机在国际民航交通中的广泛应用,跨越大洋的旅游活动成为价廉、迅速、轻而易举的事项,欧美大陆间大规模游客流动的旅游现象很快就扩展到了全世界,旅游外汇收入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外汇来源,Marion Clawson(1958)发表了他的开创性著作《旅行费用方法》,用以评估自然资源改善所产生的舒适性效益。
进入20世纪60年代,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客流现象有增无减,各门学科的学者也开始在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地理学、环境和生态科学等各自专业领域内展开了对现代旅游现象的研究。由旅游活动的迅速发展带来的问题也远比过去复杂,因而学者开始运用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研究。这时期最有影响的研究是“旅游影响研究”,许多学者都认为应首先着眼于旅游发展对接待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以及所造成的负面影响。Ridker Ronald G.和John A. Henning(1967)在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等刊物上发表了用房地产价值方法来确定环境质量改善所产生的价值。
20世纪70年代,客流量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相对集中,使得接待地社会和环境受到了空前巨大的压力,有的已经超出了它的承受能力,这一时期“旅游影响研究”逐渐形成了旅游经济、旅游社会文化、旅游环境与生态三个影响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成果是Smith于1977年主编的Host and Guests: The Anthropolopy of Tourism,其中包括15篇文献。在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研究上,Burt和Brewer(1971)在论文 Estimation of Net Social Benefits from Outdoor Recreation中建立了一种多景点模型,这种模型可以根据要求方程通过对个体进行观察所得到的数据进行评估。
20世纪80年代,旅游研究的方法问题受到了普遍重视,旅游研究进入了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升到了对内涵本质的研究。Morey在1981年至1985年的一系列论文中开发了一个模型,即在景点价格和质量一定的条件下,人们在各种景点之间如何分配其既定的舒适性时间和货币预算;系统分析方法也由Riddick、Deshriver和Weissinger于1984年引进到了旅游研究中,Bockstael、Hanemann和Stand于1986年建立的随机效用模型(RVM),在景点的价值和景点特性变化的效益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20世纪90年代后期,旅游研究进入了跨国时期。跨国旅游研究组织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the Tourism Studies于1990年出版了院刊《旅游研究杂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该时期的主要热点。美国学者William Theobald于1998年主编出版了Global Tourism: The Next Decade(2nd Edition),该论文集收入了世界各国33位旅游专家的新观点,基本上包括了世界上旅游研究的各个方面,也重点讨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强调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共同发展,特别是作为弱势群体的当地居民的承载力及自主发展。
国内对旅游现象的系统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初大多与旅游地理学相关,逐步包括了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旅游规划、旅游开发等。邓观利(1983)出版了《旅游概论》一书,郭来喜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旅游地理学》,黄辉实(1985)在上海社科院出版社出版了《旅游经济学》,提出了旅游资源的标准——美、古、名、特、奇、用和旅游资源所在环境的七大标准——季节、污染、联系、可进入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市场组成的评价体系。雷明德等(1986)在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旅游地理学》,卢云亭(1988)在《现代旅游地理学》中,提出了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和六大条件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20世纪90年代后期,这方面的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版,一般是从旅游资源的形成、特点、分类、范畴、审美、调查评价、规划、开发及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论述。其中,杨振之(1996)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认为:将旅游资源单向地视为旅游目的是有缺陷的,因为存在着双向吸引(旅游地和旅游者之间互相吸引)和中介吸引(旅游服务与设施也与上述二者互相吸引);旅游资源包括客源市场、旅游地资源、旅游服务及设施几个主要因素。
肖星、严江平(2000)在其《旅游资源与开发》一书中,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各种关于旅游资源的定义后,总结了旅游资源的三个基本属性:①旅游资源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②旅游资源具有激发旅游者动机的吸引性;③旅游资源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该书指出,由于受旅游业、旅游活动、地理环境和人们的审美观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旅游资源具有对旅游者的吸引性、区域性、多样性和综合性、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同时,在旅游资源的概念界定上还存在分歧,包括对旅游资源客体的形成原因是“自然”还是“开发”的争议,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否统一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大效益的争议。
保继刚、楚义芳(2002)在其编著的《旅游地理学》(修订版)一书中认为,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旅游资源的概念包括这样一些内涵:①它存在于旅游目的地这就排除了从客源地到目的地之间的因素;②它应是在客流的恒量中起促进作用的因素;③它应是直接用于欣赏、消遣等的因素;④在不同的地方旅游资源的构成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