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华北平原的气候特点
一 华北平原气候概况
1.华北平原的气候现状
华北平原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季风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季节差别大、热量充足、气温差较大、降水不多但是很集中。
华北平原冬季受蒙古高气压的控制,降雪量少,气温偏低,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海洋气团可直达本区,空气湿润,容易形成降水,可以说本区降水60%以上集中于夏季,尤其是河北平原,夏季降水量竟占全年的3/4左右。夏季气温较高,与亚热带、热带不相上下,温暖期较长。降水与高温同期,利于喜温作物的生长,对农业生产是有利的。但是,华北平原降雨常以暴雨形式出现,且集中在7~8月,强烈的暴雨容易造成洪涝灾害。春秋两季是蒙古高压和太平洋高压的过渡时期,降水只占年降水量的10%~15%。由于降水不足,且气温升高很快(3月以后每4~6天,日平均气温升高1℃, 4月气温超过10℃, 5月猛增到20℃),所以华北平原的春旱往往很突出,旱情往往延续到6月中下旬,影响喜温作物的春播、出苗、保苗,也影响冬小麦在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所以春旱对农业生产危害很大。秋季空气稳定,风沙少,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概而言之,华北平原气候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且大风与沙暴较多;夏季温度高,雨水集中;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
2.华北平原历史时期气候变化概况
根据目前学界的研究,华北平原经历过4个寒暖波动的历史时期。
第一次温暖时期。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估计当时大部分时间内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左右,年降水量比现在多200毫米以上,是华北近5000年来最温暖的时期。
第一次寒冷时期。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之间的西周初期,气候比较寒冷干燥。但这次寒冷期不长,只持续了150年左右。
第二次温暖时期。在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相当于东周秦汉时期),华北平原当时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华北平原中部小麦收获时间提前到夏历四月。
第二次寒冷时期。在公元初到6世纪,相当于东汉、三国到南北朝时期,其中4世纪前半期寒冷气候达到顶点。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载的华北物候现象和农作时间都比现在晚15~28天,可见当时河南、山东一带的气候比现在要冷。
第三次温暖时期。在公元7世纪到9世纪的隋唐时代。据记载,公元650年、669年和678年的冬季,当时的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无冰、无雪。可见隋唐时代比现在暖和得多。
第三次寒冷时期。在公元10世纪到12世纪,尤其是12世纪初南宋时代,气候变冷更加明显。公元1170年南宋诗人范成大于10月20日到达燕京(今北京西南)时,看到西山已经遍地皆雪。这种情况现在极为罕见,可见当时气候要比现在寒冷得多。
第四次温暖时期。公元13世纪气候又开始回暖,这种温暖气候可能一直持续到13世纪后半叶。
第四次寒冷时期。从公元15世纪到19世纪末(明清时期)长达500年,这次寒冷期对应于欧洲现代小冰期,是5000年来最寒冷的时期。其中公元1470年~1520年、公元1600年~1720年、公元1840年~1890年最寒冷。
通过对上述气候变化史料的分析,可见在华北平原近5000年中的最初2000年,也就是从仰韶文化到殷商时期,大部分时间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左右,是5000年来最温暖的时期。自那以后,气候寒暖交错,秦汉、隋唐、元初等时期比较温暖,周初、三国至南北朝、南宋、明清等时期比较寒冷。气候的变化,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影响。明清时期,气温下降,湿度降低,这加剧了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干旱化程度。
二 华北平原历史时期主要气候灾害概况
华北平原由于特殊的气候区位,历史上一直是一个水旱灾害非常严重的地区。
古史中有不少关于这一地区遭受水灾的记载。《孟子·滕文公上》云:“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孟子·滕文公下》又云:“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荀子·富国篇》云:“禹十年水,汤七年旱。”尧舜禹时期,其统治区域中华北平原占主体,这些资料反映了尧舜禹时期洪水泛滥的情况。
夏商时期,华北平原自然灾害仍很严重,主要表现在夏末商初旱灾的长期持续上。《荀子》所言“汤七年旱”已说明商初旱灾的基本情况,且连旱七年说明这次旱灾的严重程度。商代中期,华北平原广大地区,洪涝灾害比较严重。商前中期的多次迁都,都与水灾有密切关系。
商末周初,华北平原的旱灾比较严重,其中西周厉、宣、幽王到东周平王时期的100多年间,严重干旱达25次之多。这说明当时整体气候是干旱的,旱灾在当时的自然灾害中比较突出。
春秋至汉初的600多年间,华北平原旱涝相间,气候灾害复杂。大体而言,公元前719年至公元前662年为多涝灾时期,公元前661年至公元前587年为多旱灾时期,公元前586年至公元前549年为涝灾偏多期,公元前548年至公元前423年为多旱时期,公元前422年至公元前366年为涝灾偏多期,公元前365年至公元前311年为偏旱时期,公元前310年至公元前271年为多洪水期,公元前270年至公元前201年为偏旱时期,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前161年为偏涝灾时期,公元前160年至公元元年为偏旱时期。
汉初至明清时期,华北平原的旱涝灾害更是频繁发生。大体而言,在这2000年左右的历史时期中,华北平原的旱涝变迁呈现4个基本特征:“第一,旱涝灾害的世纪性交替。在2000年左右中黄淮海平原的旱涝灾害有多次百年尺度的变化。第二,旱涝灾害频率变化的准周期值。在百年尺度上黄淮海平原的旱涝频率虽有明显的交替,但这种交替变化不表现为严格的周期值。旱灾频繁时期和涝灾频繁时期所间隔的时间长度并不相一致。如12世纪的旱灾多发时期比其前后两个涝灾多发时期均要短得多。第三,旱涝灾害频率的南北差异。黄淮海平原南北两部分各自的旱涝灾害频率,从大的波动来看,两者基本相同,但具体起伏的时间和小的波动仍有一些差异。如平原北部在8世纪初已进入涝灾多发阶段,而平原南部则要晚一个世纪左右。15世纪初平原北部进入旱灾多发时期,而平原南部要迟至16世纪中叶旱灾频率才相应增加。到17世纪中叶平原南部涝灾增多,但平原北部仍然处在旱灾偏多的时期。第四,黄淮海平原的北旱南涝。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涝灾多发时期一般平原北部略短于平原南部,而旱灾多发时期则有相反的变化。其二,在相同的涝灾多发时期,涝灾频率一般是平原南部高于平原北部,而在旱灾多发时期,旱灾频率则平原北部高于平原南部。这两方面组合的结果是黄淮海平原南部涝灾要比北部为多,而旱灾则南北两部分呈相反的分布。”
所以说从历史和现在的气候条件来看,华北平原并非是农业生产条件最为优越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