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克服依赖心理
一个人不能摆脱依赖性格,就意味着他放弃了对自我命运的主宰,不能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这对于生活和工作都是很不利的。
在当今的社会中,年轻人身上已经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严重的依赖心理。如今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视之为心肝宝贝,自幼孩子就生活在重重的关怀下,这些过度的宠爱往往会导致孩子在生活上严重的依赖家人,即便是长大以后,生活的自理能力也比较差。曾有新闻报道说,一个城市里的孩子面对没有剥好的鸡蛋,不知道该怎么吃,因为平常都是父母剥好后递给他的。这是一个典型的由溺爱导致过度依赖的例子。
依赖,是一个人走向成熟最大的障碍。当你跨进青春的门槛,就应该学会宣布自己的独立,这时,你应该树立一定的自我独立意识,但是对父母和亲人的依赖却常常困扰着你。随着身心的进一步发展,你一方面拥有了比以前更多的自由度;另一方面也担负起比以前更多的责任。面对这些突然出现的责任,有些人感到胆怯,无法跨越由于依赖产生的心理障碍。而一个人不能摆脱依赖性格,就意味着他放弃了对自我命运的主宰,不能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这对于生活和工作都是很不利的。
依赖性格的主要表现就是做事缺乏自信心,放弃了对自己的大脑和思想的支配权,主要表现出以下的几种特征。
没有主见,缺乏自信。这种人总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足,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置于从属地位。总认为自己一个人没有办法独立,经常性地祈求他人的帮助,做事优柔寡断,遇到重大事情总是希望父母或朋友帮自己做决定。
喜欢和独立型强的人交朋友,他们希望从朋友那里得到依靠和帮助,寻求到一种寄托。学习和工作中,喜欢让长辈给予细心的指导,对自己的未来提出一些要求,否则,他们就会没有目的性,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在家里,一切都听父母的意见,甚至穿什么衣服都要由他们决定,自己完全没有想法和主张。
一个具有依赖性格的人,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改变,那么就很有可能发展为依赖性人格障碍。这样的人在独立面对生活和工作时,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时常感到恐惧、焦虑、担心,很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的不良情绪,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依赖性格是怎样产生的呢?这和父母过分的照顾和专制有很大的关联。有些父母对子女有一种过度的保护,无论是什么,都为子女做好,他们总是将现成的东西给予子女,于是孩子的头脑中就没有问题的产生,没有解决问题中存在的矛盾,也没有用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自然就产生了依赖的心理;对子女过分专制的家长,则一味的否定孩子的想法和建议,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一种“父母是对的,自己是错的”的想法,长大后就自然觉得“别人是对的,自己是错的”。然后不敢相信自己的想法,形成了依赖性格。这两种教育方式,都严重的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行动、提升能力、积累经验的机会,都导致了孩子依赖性格的形成,限制了孩子独立性的发展。
依赖型性格有如此之多的危害,所以,我们一定要克服依赖心理。应该怎么做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提高自理能力。应该充分认识到依赖心理给自己带来的危害,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可以训练自己的自理能力,不要什么事情都指望别人,要知道,别人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有自己的人生需要照顾,所以,要相信自己也能做好一切事情;遇到问题时要听从自己大脑的意见,不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一点主见,相信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加强自己对事情的主导性和创造性,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想法。
树立独自行动的勇气,恢复自己的信心。在生活和工作中,凡是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动手做,切不可全部依赖别人,即便是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也要努力试着去做,当你成功以后就会建立很强的自信心,同时,还要正确评价自己,不要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能做,不要认为自己什么能力也没有,过分的谦虚就是一种自卑的表现,只有正确认识自己,你才能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然后就会主动地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会自然而然地克服依赖心理。
向独立型强的人学习。学习他们做人处事时的态度和方法,就会自然地学到一些他们的自理、自信的性格,向他们学习的过程,不是依赖他们的过程,要学习他们的做事方法,而不是要求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帮你做事。
丰富自己的日常生活,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主动去承担一些社会工作,不但可以增强自己的主人翁意识,也会间接的培养自己承担责任的能力,增强对自己的信心,让你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够独立的为自己拿主意,增强自己独立的信心。有意识的对自己的信心和能力进行培养,不要觉得反正做错了也有人帮忙,只有能够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任,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你的依赖心理,建立一个独立、自信的性格。
具有依赖心理的人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只有能够正确跨越心理的断乳期,才能成为一个为自己的一切负责的成年人,才能够真正脱离对别人的依赖。当你真正克服了自己的依赖性格,才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建立属于自己的思想王国,在成功的道路上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独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