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王琪对句《浣溪沙》
晏殊是北宋前期的词作家,年少时被誉为“神童”。有一回晏殊途经扬州,住在大明寺内,见寺内的墙上有许多题诗,很感兴趣,便叫侍从将墙上的题诗念给他听,但不准侍从念出题诗人的名字和身份,等他自己体会了诗意后再说。
直到侍从读了一首诗:
水调隋宫曲,当年亦九成。
哀音已亡国,废沼尚留名。
仪凤终陈迹,鸣蛙只沸声。
凄凉不可问,落日下芜城。
晏殊听到这里直叫好,连忙问侍从:“这是哪位写的?”
侍从回答说:“写诗的人是江都县尉王琪。”
晏殊喜上眉头,连忙让侍从去请王琪。王琪来到后,依礼拜见了晏殊。晏殊请王琪吃饭,席间两人十分投缘,聊得很开心。
王琪博古通今,才气过人,晏殊十分欣喜。饭后,两人一块儿到后花园去散步。正是晚春时节,满地都是落花。微风吹过,花瓣随风起舞,好看极了。晏殊看了,一下子触动了自己的心事,忍不住向王琪请教:“王先生,有个句子,我想了好几年,也没琢磨出个好的下句,今还请王先生指教。”
王琪连忙问:“请大人说说是个什么句子?”
晏殊于是念了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
这是晏殊在花园饮酒时,看到满地落花,留恋春景又无法挽留,一时感伤作的一句词,只是好几年苦思冥想,他也没有想出下一句来。见王琪确实才学过人,便谦虚地请教起来。
王琪听了,想了一下就说:“‘似曾相识燕归来’,大人觉得可好?”
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天气转暖,燕子又从南方飞回来了,这些燕子好像去年曾见过面。
晏殊一听,拍手叫好,连声说:“妙,妙,王先生这下句实在太妙了!”
王琪的下句对得确实好,跟上句一样,说的都是春天的景色。“燕归来”对“花落去”,又工整又巧妙。用“似曾相识”对“无可奈何”也恰到好处,而且音调正好,平仄相对,念起来和谐好听,晏殊非常喜欢。
晏殊当即叫来侍从,取来文房四宝,将这副联语用在了新作《浣溪沙》里。
王琪拍手叫绝,直赞道:“这首词鲜明生动,精炼浑成,定能万口流传。”
后来,晏殊爱慕王琪诗才,请他当自己的幕僚,王琪敬佩晏殊谦和惜才,于是欣然应允。
【诵读】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①。
这首词借眼前景物抒发了春天将逝去的感伤,给人一种哲理性的启迪。
【注释】
①香径:落花满径,留有芬芳,所以说香径。
【博闻馆】
“宰相词人”甲天下
晏殊,字同叔,江西临川人,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晏殊从小聪明好学,五岁能作诗,有“神童”之称。十四岁时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从容应试,才华横溢,受到宋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北宋仁宗时,他升官做了集贤殿学士,在此期间,他极重视书院的发展,大力扶持应天府书院,邀请范仲淹到书院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应天府书院,又称“睢(suī)阳书院”,与白鹿洞、石鼓、岳麓合称宋初四大书院。这是自五代以来,学校屡遭禁废后,由晏殊开创大办教育之先河;到庆历三年,他官居宰相,又与范仲淹一起,倡导教学改革,这就是有名的“庆历兴学”。
应天府书院,位于河南商丘。
晏殊虽多年身居要位,却平易近人。他唯贤是举,范仲淹、王安石等均出自他的门下;韩琦、富弼、欧阳修等经他栽培、引荐,都得到重用。韩琦连任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宰相;富弼是晏殊的女婿,但晏殊举贤不避亲,后来富弼也官拜宰相。
晏殊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他能诗善词,而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他的词语言清丽,声调和谐,写景重其精神,善于赋予自然物以生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宰相词人”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