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历身体的“江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顺时而为,适应自然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强调人体内外环境的整体和谐、协调和统一,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既强调人体内部环境的统一性,又注重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所谓外界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而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命题。

自然界阴阳五行的运动变化,与人体五脏六腑之气的运动是相互收受通应的。所以,人体与自然界息息相通,密切相关。自然界中,四时气候、地理方位等均给予人的生命活动与疾病以深刻的影响。

冬吃萝卜,夏吃姜——应天顺时

“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

——《素问·宝命全形论》

一年四时气候呈现出春温、夏热、秋燥、冬寒的节律性变化,因而人体也就相应地发生了适应性的变化,如《四言举要》列举人体脉象之变化: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

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气候剧变超过了人体调节机能的一定限度,或者身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自然变化作出应性调节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有些季节性的多发病或时令性的流行病有着明显的季节倾向,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

“春善病鼽衄(鼻子容易流清涕或鼻中容易出血),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很厉害的拉肚子),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身体会疼痛麻木)。”

天气炎热,则气血运行加快,腠理开泄,汗大出;天气寒冷,则气血运行迟缓,腠理固密,汗不出。这充分地说明了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此外,某些慢性宿疾,如痹证(对应为西医的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哮喘等,往往在气候剧变或季节更替时发作或加剧。

所以,人必须要去顺应自然变化规律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人要主动地去“与天合”、“与天应”,于是就产生了“顺时养生”、“同气相求”等原则。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是这样解释的: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长之门。”

其实在民间这种顺时养生的道理早已广为流传,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这句熟悉的民谚,正是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原则指导下具体的膳食保健养生措施。生活常识中萝卜有寒凉之性,生姜属温热之品。一般人都认为,夏季酷热理应多食寒凉,冬季严寒常食温热为宜。其实不然,中医认为夏季酷热时人体阳气即外散,阴寒则积于内,过食寒凉易患腹泻之病,而生姜有散寒助阳的作用,可防止过寒伤身,夏季常食理所当然;反之冬季严寒时人体阳气收闭于里,过食温热易助阳生火,易患便秘、口舌生疮之疾,而萝卜能清热下气,生津养阴,可防止过热伤身,冬季食之于人有利。再者,萝卜以秋冬季成熟者为最佳,打霜时节的更是清甜可口;而生姜则盛产于春夏之季。顺应大自然的安排,减少人为食物的食用,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至理,而今也渐渐成为人们指导养生的方法。

今天应如何按“顺时养生”的原则去开展膳食保健养生活动呢?其实很简单,要相信自然“天赐”。生活中以自然生长的时令食物为主体,尽量少食或不食反季节或人工配制、含化学合成物的食品,这也是今天市场上的时令菜、时令水果、野菜、土鸡蛋等卖得很贵的原因。

节律性人生

天地有五运六气的节律性的周期变化,不但有“年节律”、“月节律”,而且还有“日节律”。人体气血阴阳运动不仅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变化,而且也随着昼夜的变化而发生节律性的变化。如人体的阳气,随着昼夜阳气的朝始生、午最盛、夕始弱、夜半衰的波动而出现规律性的波动。故曰:

“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一一《素问·生气通天论》

在病理上,一般而言,大多白天病情较轻,傍晚加重,夜间最重,呈现出周期性的起伏变化。故曰:

“百病者,多以旦慧(早晨神志清爽)昼安,夕加夜甚。”

——《灵枢.顺气一日为四时》

按照人体周期的变化,人体有一套自己的作息时间表,有学者大致总结为以下24小时。

1:00人体进入浅睡眠阶段,易醒,对痛觉特别敏感。

2:00体内大部分器官处于一天中工作最慢的时刻。而肝脏却在紧张地工作,为人体排毒。

3:00全身处于休息状态,肌肉完全放松。

4:00血压最低,人体脑部供血最少。所以,此时老年人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5:00经历了一定时间的睡眠,人体得到了充分休息。此时起床。显得精神饱满。

6:00血压开始升高,心跳也逐渐加快。

6:30起床7:00体温开始上升,人体免疫力最强。

8:00皮肤有毒物质排除殆尽,性激素含量最高。

9:00皮肤痛觉降低。此时是就医注射的好时机。

10:00精力充沛,最适宜工作。

11:00精力最旺盛,人体不易感觉疲劳。

12:00经历了一个上午的工作,人体需要休息。

13:00此时胃液分泌最多,胃肠加紧工作,适宜进餐,人体稍感疲乏,需要短时间的休息。

14:00人体应激能力下降,全身反应迟钝。

15:00体温最高,工作能力开始恢复。

16:00血糖升高,脸部最红。

17:00ェ作效率最高,肺部呼吸迭劫最活趺,遁宜迸行体育鍛煤。

18:00人体痛覚再度降低。

19:00血玉略有升高。此吋,人仞情偖最不穂定。

20:00i化カ最蛋,大脳反立昇常迅速。

21:00脳神径反立活趺,透宜学ヨ和記忙。

22:00呼吸廾始減慢_体温逐漸下降。

23:00睡眠|,身体功能処チ休息状恣,一夭的疲勞廾始煖解。

24:00迸ヘ睡眠状恣_充分恢夏体能。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兼谈藿香正气丸的妙用

地理环境是自然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地理环境包括地质水土、地域性气候和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地理环境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中医学非常重视地方区域对人体的影响。生长有南北,地势有高低,体质有阴阳,奉养有膏粱藜藿之殊,更加天时有寒暖之别,故:

“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

——《素问·五常政大论》

一般而言,东南土地卑弱,气候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体格多瘦削;西北地处高原,气候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体格多壮实。人们长期生长在特定地理环境之中,逐渐形成了机能各方面的适应性变化。一旦易地而居,环境突然改变,人体生理机能难以迅速发生相应的适应性变化,故初期会感到不太适应,有的甚至会因此而发病。所谓“水土不服”,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如常见食欲不振、腹胀、腹痛、泄泻或月经不调等等。《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便有“不习水土,必生疾病”的记载。

对于水土不服,我们推荐用藿香正气丸(水)预防或治疗,藿香正气丸(水)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其主要成分为藿香、茯苓、大腹皮、紫苏、白芷、陈皮、桔梗、白术、厚朴(姜炙)、法半夏及甘草。

在临床上,由于藿香正气丸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所以,一般多用它治疗因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导致的霍乱吐泻、发热恶寒、头痛身重、胸膈满闷及脘腹疼痛等症。水土不服当中,尤以“腹泻”更为常见。水土不服而引起腹泻的常见原因,是饮食上出了一些问题。此时用藿香正气丸(水)来“正气”对腹泻疗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