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形意拳技藝源流索遺
形意拳是中國武術中影響較大的優秀拳種之一。因其流傳年久,以致它的名稱、源流、技法、内容以及理論著作等方面,都出現了許多不同的衍變和分歧。我們研究它衍變的歷程和分歧的内容,對它的發生和發展,以至研究它的不同理論,探索它的不同技法,特别是追求它前後的精華,都是至關重要的,是該多做探索辨識工作的。
正因爲流傳的年代較久和技藝内容的變化,以致關於它的創始人和前幾代的傳人,都出現了不同的説法。不論是譜史所見,還是今人考證,創自明末清初山西蒲州的姬際可,是無異議了。但是他當時所創的拳(形意拳前身)和現在廣爲流傳的形意拳技藝是大不相同的。無論少林寺所傳的心意把十二大勢等還是河南馬學禮所傳的心意拳十大形等,雖都是着重單勢以精於技擊,着重實戰而不講花架,有獨到之處,但都是以側身弓箭步爲基本步型,重動作,講招法,與近代的形意拳有較明顯的差别。而戴龍邦傳於山西祁縣的六合拳或心意六合拳用的也是側身弓箭步,但在技法上却强調了意識、呼吸、勁力和動作的内外相合。以丹田爲本,以意領氣,手脚相合,攻防一體。動作從自然、輕鬆入手,由慢而快,逐步練出内外合一的内勁來。這種内勁發自丹田,運至周身,要練出具有實效的爆發勁來。從這些技法要領來看,戴龍邦已由重視動作和招法的傳統,轉向突出對内意、内勁、神和氣的運用。這一較大的轉折,是戴龍邦先生的偉大貢獻。説明戴龍邦和馬學禮雖同受業於曹繼武,而他倆所傳的技藝却大不相同。而戴龍邦不僅着眼到内意上,還在動作、套路上增加了五行拳,由十大形又增加了七小形,以及樁功等。這些技法和内容的變化,就是促成心意拳衍變到形意拳,形成兩種不同特色的拳術技藝的前提。而李洛能學自山西戴龍邦,傳人河北,曾叫它意拳,後改名形意拳,他就是此拳發揚光大的鼻祖。他不僅充實改進了用似斧、似電(似閃)、似箭、似炮、似彈之形反映劈、鑽、崩、炮、横這五拳之意和生剋制化之理的五行拳,還把十大形、七小形變爲外形内意、象形取意、更趨精煉的十二形,這就是形意拳命名的根據,也豐富了拳意的内涵。并增加了一些單練、對練的拳術套路和一些器械套路。特别是改掉了側身弓箭步,代之以兩腿彎曲、前三後七的夾剪勁的鷄腿,和進身跟後脚的槐蟲步。身體則變爲以似正非正,似斜非斜,具有鷄腿、龍身、熊膀、虎抱頭“四象”的外形和内意的三體式(又稱三才式或鷹捉式)作爲母式。這個内涵的拳意和變化了的步型、步法,就構成了形意拳的技藝特點,打破了武術以弓、馬、仆、虚、歇爲主要步型的慣例,形成了武壇别具一格的步法、步型。無疑這是繼戴龍邦之後,李洛能先生的一大創新。先生正因爲探入精微,窮其奥秘,在技法上達到“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的造詣,能不見、不聞、不意而發步,躋出神入化的高超境地,不愧人稱“神拳”。李洛能先生除使這一拳種的外形内意以至技術理論更加精湛外,還能破除保守,廣開藝門,以至門下名家輩出,傳播廣泛,現已遍及海内外。他的門生宋世榮、車永宏先生等把李先生學自山西的技藝又傳回山西,而且傳人較多,成一支之盛,成爲現在人稱的形意拳“山西派”。而郭雲深、劉奇蘭先生等則成爲河北一支的一代宗師,武藝傳遍大江南北,門下人才濟濟。至今李先生所傳的形意拳,雖僅百幾十年的傳播,已見第九代傳人,且在茁壯成長中,門風可謂盛矣。
近代形意拳技藝雖同出李門一源,但不僅河北、山西兩大支的風格、練法頗有差異,就是一支内的名家、巨擘所傳,亦有剛、柔、長、短、活、實等不同,可以説風格不同,各有千秋;且後代們對形意拳技法真諦、拳論涵義的理解,亦因所學、所識和個人條件的不同,便難免有深、淺、對、錯之别,從一些書文的論述和所練的動作中,可以略見端倪。我們既愛好形意拳,願意研究和提高它,就需要以科學、客觀態度,進行比較鑑别,擇善而從之,不能因其他什麽舊意識影響而貽誤自己和後人,這應是我們新時代的形意拳愛好者的共同態度。
我們研究形意拳的技藝和它的發生和發展,除了得之於師承的心傳口授外,還會從拳經、拳譜和名入著作中找答案。從明末清初到現在的衍變,不僅拳的名稱、内容以及技法和理論,都發生了變化,而且還有許多人爲的紊亂情况存在,因之就給我們帶來了識别上的困難。如果我們不了解它衍變的歷程和内容,爲了研究形意拳的技藝,還去參照衍變前的老經、老譜和著作,雖開卷有益,但會感到茫然不知所從。它和古玩秘籍總是不同,不是越老越珍貴。
比如你想研究形意拳去參照《心意拳譜》就會感到對不上號。甚至參考雍正十一年起又經過幾次修訂的《心意六合拳譜》也會感到有許多理論與形意拳的實際動作和技法也不相符。例如譜中所引述的《六合十大要序》,後來被人們改成曹繼武的《十法摘要》(見圖一),此文曾被人們認爲是形意拳的經典著作,影響亦極爲廣泛。但究其實質,却不盡然。其中就有不少説法不合乎形意拳的技法要求,甚至會混淆是非,起相反的作用。如文中“惟我六合拳,練上法、顧法、開法於一貫,而其機自靈,其動自捷,雖黑夜之間,而風吹草動,有觸必應”。實際練上法、顧法、開法於一貫,説其機自靈,其動自捷是可以的,如果説在黑夜之間“有觸必應”,則這個“應”的效果,輿形意拳比,會有很大差異。我們知道未精練内在的神、意、氣和内勁,是不可能有觸即發的。在戴龍邦以前的心意拳,尚未究及這方面的技術。因之説今天練形意拳仍以練上法、顧法、開法爲主,就等於舍本逐末了。該文講“三節”時説“蓋梢節起,中節隨,則根節要追,三節相應,不至有長短曲直之病,亦無參差俯仰之虞,所以三節貴乎明也”。所説“三節”的起、隨、追與形意所要求的“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腰催胯、胯催膝、膝催足”的這種“三催勁”是兩碼事。一個是以梢節爲主,一個是以根節爲本,這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勁路和技法。形意拳要求練丹田内勁,發揮“拳打三節不見形”的威力,没有“三催勁”而單憑起、隨、追的發力方法,是無法求得的。該文講“四梢”只着眼於外形的發動,而形意却講“驚起四梢”,所講的“驚”,就是還要發揮它内在的精神作用。不難看出兩者技法内涵是不同的。該文講“起落”雖分手法、足法,但突出表現在使用招法上。如雙手“起如舉鼎,落如分瓶也”,又“肘護心肋,手撩陰起,而其起如虎之撲人,其落如鷹之抓物也”。講足法的起鑽落翻:“蓋足起,膝起往懷,膝打膝分而出,其形上翻,如手起撩陰是也。至於落,即如以石鑽物也。”講踩如“宜踩者,即如手之落,鷹抓物也”。這些和形意拳所講的涵義,相差極爲懸殊。形意拳講“起横不見横,落順不見順”是顧中有打,打中有顧。講“起是去也,落是打也,打起落如水之翻浪”,這正是所要求的竅要。只有掌握了它,才能求得形意精華。“摩挲勁”與“以石鑽物”和“鷹之抓物”,則毫無相似之處。形意拳講踩是“脚打踩意不落空”,是爲了追求“卷地風”“鐵犁翻地”拔根的技法和威力,與“鷹抓物”之説又相差何遠?兩者同講“起落”和“踩”,而技法涵義却大不相同了。該文講“顧法、開法、截法、追法”等,又講用什麽“截錘”“掃錘”,用什麽“衝天炮”“掃地炮”等,這和形意拳的動作名稱,亦無共同之處,當然勁路和技法就更不一樣,無法參考,也没必要用來參考。至於“内勁”文中謂“殆實粘勁也”。所謂“粘勁”與形意的“翻浪”“抖擻”“炸”等内勁,更無相似之處。所以説研究形意拳參照《心意六合拳譜》的《十要》或參照曹繼武的《十法摘要》都是不適合的。至於心意拳昔時已被視爲絶技、秘傳,自有它不同特點和發展方向,而與形意拳兩者雖一宗所始,却已衍變分歧,故不該再把兩者混爲一談。如果研究形意拳還引用衍變前的技藝就不太適宜了。
圖一 董秀升先生所著《岳式意形拳五行十二形法精義》手抄本中《曹繼武先生十法摘要》
還有一種傳自山西戴家的《六合拳譜》,這是李洛能先生創立形意拳理論的藍本,内容與傳自河北的附有戴龍邦作《六合拳序》的《形意拳譜》多有相似之處,但在步法上,如坐盤步、人字步等,單式練法上如七炮、七膀等,有許多已不爲形意拳所采用。許多動作和套路以及它們的名稱和實質,亦多改變,有的雖音同而字異,内容也不一樣了。因之,如無選擇地引用,也會造成混淆。一句話,就是技法和内容都變了。
只有傳自河北、附有戴龍邦於乾隆十五年作《六合拳序》的這個手抄本《六合拳譜》稱《形意拳譜》,也有稱爲《岳武穆王拳譜》的,才是唯一正確的形象理論的指南。該譜除尚保留戴家的《六合拳譜》部分内容外(見圖二),又增加了許多技術理論。雖然文字淺顯,但多有隱諱,而内涵深邃。如“起落鑽翻”雖同一用詞,却有顯著不同的技法涵義,因之,不求明師指點,不經過長時期的實踐體會,是難於理解的。如按其他拳種的技法去解釋它,或從字面上去領會它,都必然産生差誤。在這方面我們必需虚心審慎,以免誤入誤己。可惜的是,這個拳譜由於輾轉傳抄,譜文錯誤很多。有的是對譜中技術不識、不懂而誤抄,或遺漏;有的是在傳抄中憑個人認識和需要,就擅加增减或修改,這都是造成紊亂的原因之一。這個譜不僅内容有異,就是戴龍邦寫的序文,也出現了兩樣。這顯然不是傳抄中筆誤所致,而是有人特意修改了的。河北的傳抄本,也是自李洛能先生起,河北這支先賢、名家們過去一再引用的,甚至日本鬆田隆智等所引用的都是“獨我姬公名際可,字隆風,生於明末清初,爲蒲東諸馮人氏,訪名師於終南山,得武穆王拳譜,後授餘師曹繼武先生於秋蒲,時人不知其勇……”這樣寫的序文。由這個序文可以證明,第二代傳人就是曹繼武。而這個序文,多見於用毛筆抄寫的老譜,編者也曾見過許多本。但其後又見太谷董秀昇先生所著《岳氏意拳五行十二形法精義》,所録的《岳氏意拳原序》(實即《六合拳序》)(見圖三),則改爲:“獨我姬公名際可,字隆風,生於明末清初,爲蒲東諸馮人氏,訪名師於終南山,得遇異人,以岳武穆王拳譜傳授,磨練數載,盡得其妙,後將其技悉傳於鄭師,鄭師又授餘師曹繼武先生於秋蒲(安徽池州),時人不知其勇……”董先生把原序的標名改了,説明他不是原文照抄,并在序文之後寫有“時在乾隆十五年歲次庚午荷月山西昭餘戴龍邦書于河南洛陽馬公書室”和“中華民國二十三年六月下旬山西太谷董秀昇録於省垣之寄廬”,更説明他不是泛泛地抄録,而有自己的見地和修改,并表示負責,才這樣注時留名的。同時發現該書還録有《曹繼武十法摘要》,而在這《十法摘要》一文中載有:“然得姬老師之真傳者,只有鄭師一人……予幸得學於鄭師之門,以接姬老師之傳者也……”,這才明白序文的修改,是源於《十法》中多出個“鄭師”的緣故。而董先生又確信《十法》是曹繼武所著,因之如是。現在該序又傳抄甚廣矣,并有人用來作爲佐證。可疑的是:序文異説,是因《十法》,而《十法》又出於王自誠的《六合十大要序》。而王文是在康熙癸酉年聯捷三元,曹繼武當大都督後的四十年,時間間隔并不長,説不定當時曹還健在,如該文是曹所著,而王引述該文,敢不直屬曹名,既可避免剽竊之名,又可獲得標榜之榮,何樂不爲?還有,向以尊師敬藝的曹繼武先生,對受業十二載的老恩師,在寫《十法》時,既揚師道,爲什麽連老恩師的大名、藉貫和身世都不作交待?真是豈有此理,這《十法》是否出自曹手?這“鄭師”是否確爲本宗?都是令人懷疑,姑且棄而置疑,待武術史家們去考證。就技術論,從上述各老譜的情况看,説明問題是够複雜的,讓人們眼花繚亂欲學無所是從。同一拳譜,而譜譜抄的不同;同一序文,而又異説兩樣,因之,切不可見之即爲寶,總該對照比較一番,以免訛學傳訛。我勸形意拳愛好者可不能不明察焉。
圖二 《形意拳譜》手抄本中所列戴龍邦先生所寫的《六合拳序》
圖三 董秀升先生所著《岳式意形拳五行十二形法精義》手抄本中的《岳式意形拳原序》
此外還有的拳經、拳譜和書文,對我們鍛煉身心,養功養道也都是有益的,可供參考。但多不是假借古人之名,便是故弄玄虚,也確實讓人遺憾而頭疼。像《岳武穆九要論》肯定是練心意拳人編寫的,也煞費一番心血,也確對練武有益,可惜偏借岳飛之名,因而大煞風景。再如《内功經》《納卦經》《神運經》以及《地龍經》等,對内外兼修確有補益,并經宋世榮先生愛而傳播,但據客觀史實,并究其功法内容,可斷言之,既非達摩、岳飛所著,也非形意拳門中一脈所傳。當然,前人著作多爲可貴遺産,學悟有益,但也有個别言過其實,把形意拳法説成仙道之術,確不可取。縱觀前人和今人有關形意拳法著作,概多一家之言,其間又多有不同,甚至相互矛盾,因之,我們應該不被假借古人之名所迷惑,不被故弄玄虚、神秘化所影響,要多做比較、辨證,擇宜而用,不能人云亦云,貽誤自己,有害後人。大家都能這樣做,起碼可以减少“以訛傳訛”的危害,更有利於個人學練的提高。
余與芝蓉寫此書,不畏“怪論”之譏,但願供人推敲,所寫雖純爲一家之言,但能揭人不揭之秘,言人不言之言,因之或“有可貴之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