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健身健美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内涵与标准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涵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是健康概念的一部分,对于健康的定义有很多,但都普遍认为是人的身体状态、心理状态和社会生活状态的完好。因此,我们在评价大学生的健康状况时,不能仅仅看其有没有疾病或身体够不够强壮,还要综合考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近年来,有的专家和学者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定义时,又纳入了道德健康的元素,这让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涵更加完善。可以说,心理健康是以生理健康为基础的,但又高于生理健康,对人的成长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界定:一是大学生心理与环境的统一;二是大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健康;三是足够的社会适应能力;四是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准。当大学生的心理满足四个层次的要求时,才是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对健康内涵的界定也变得更加全面和深入,越来越看重生活质量的改善与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综合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笔者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涵界定为:大学生个体内部与外部之间可以相互适应、协调统一,大学生潜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良好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自尊、自信、自爱、智力正常、情绪乐观、人格健全、抗挫折能力强、人际关系良好、社会适应力强等。可以说,大学生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的心理状态来决定的,如果大学生出现心理疾病或心理失衡,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语言和行为上的过激现象,或者出现生理上的疾病,所以高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高等教育是大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时间里,大学生不仅要实现专业知识与能力上的增长,还要塑造健全的人格,拥有健康的心理,这对大学生日后的就业与成长至关重要。可以说,大学生正处于身体成长的中后期,处于从学校向社会的过渡阶段,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容易出现心理和情绪上的波动,如当大学生在面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个人情感与工作之间的矛盾、个人独立与对家庭依赖之间的矛盾时,常常会承受比较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对内心的冲突情绪进行及时的排解,就很容易形成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遭受自卑、畏难、焦虑、惶惑、焦躁、孤僻、敏感、人际关系变差等心理困扰,严重时还会导致大学生抑郁、自杀等行为。因此,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高校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评价,也需要有具体的标准:
(一)大学生要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大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感兴趣的知识领域应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并且想象力丰富,思维敏捷,观察力敏锐,能够科学分配个人的学习精力和生活精力,比较热爱学习,具备自主学习、互动学习和集体学习的意识和素质,呈现出良好的智力水平和积极的学习状态。
(二)大学生要有健全的人格
大学生基本都已经是成年人,所以应当有健全的人格和较强的自我意识,有是非曲直的正确判断力,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行为习惯。同时,大学生脱离家庭在外,应当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具备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及应对各种挑战和诱惑的能力。
(三)大学生要有稳定、健康的情绪
由于大学生会面临就业、升学、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所以需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具有稳定和健康的情绪,在压力面前懂得自我调节,保持心情的愉快、舒畅以及情绪上的稳定;避免在外界刺激下出现过度反应和情绪紧张,要懂得合理发泄和调控自己的情绪;在压力和困难面前能够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情绪,如愉快、高兴、满意、乐观、向上、开朗、快乐等积极情绪应该成为大学生情绪的主导。
(四)大学生要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同教师、同学打交道,所以“良师”“益友”都是在校期间不可或缺的,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形成稳定、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当与别人产生矛盾、冲突时,能够积极、主动地“化敌为友”,避免矛盾和冲突的扩大化。此外,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自觉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以包容的心态接纳自我和他人。
(五)大学生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较强的抗挫折能力
当大学生毕业开始需要独立的生活以后,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多方面的压力和挫折,这时就需要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具备果敢的精神和较强的自制力,还需要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不能轻易受不良社会思潮的误导和诱惑,还要没有不良嗜好,面对困难能积极应对;个人行为上遵纪守法,敢于与社会不良现象作斗争,才能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