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论语》与人生发展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了人的道德修养问题,这对当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人生发展具有现实借鉴意义。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概括了自己人生进德修业的全过程,其中包含着一个人由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到老年的成长成熟的亲身经历,也有着对外在社会由内及外、由小到大的体认,其中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更是对人生道德修养的真实体验,也是对人生发展的高度概括。古语云,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老年人不容易发生大的改变,好就是好,坏就是坏,好人不容易变坏,同样,坏人也不容易改好。毛主席说,青年人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属于青年人的,更是属于少年人的,国家未来的希望在于可塑性强的青少年。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青少年拥有优良的品德,那么未来的中国才有希望,我们国家有什么样的青少年,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本书以此为线索,谈谈《论语》对当代青少年、对当代人的道德修养具有的重要启迪,谈谈《论语》对一个人人生发展的借鉴和意义。
一、有志于学,成为君子
人从成为人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学习,学着吃,学着喝,学着动,学着观察世界,学着思考人生,人们学习的目的不只是要成为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还要成为一个有思想有道德修养的君子。也就是说,人要成才,更要成人。这其实也是人生发展的永恒的主题,更是人在青少年时期的最大的主题。
作为一个大教育家,孔子“十五而有志于学”,对学习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有志于学”主要讲孔子对学习的态度和学习方法方面的独到见解。现在社会常说,“细节决定成败”,意为平时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事业的成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实“细节决定成败”还要取决于态度,“态度决定命运”, “态度决定高度”, “态度决定一切”。态度对于事业的成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关于学习态度,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真正的学习不应急功近利,快乐的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这应该是道德修养中的应有之义。这种学习与今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说法相近。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渊是这种学习的典型代表,“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学习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论语·述而》)。学习要有老实的态度,踏踏实实,讲究循序渐进,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读书的人要志存高远,眼光长远,要有远大的道义和真理的追求。孔子还认为追求学问在达到一定层次后往往是一个艰难艰苦的过程,要勇于知难而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对于冉求在学习上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想法,孔子认为不是能力够不够的问题,就好比走在半路停了下来,自己给自己划了一道鸿沟,自己否定了自己,这其实是有没有信心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没有毅力坚持到底的缘故。在学习上,孔子认为要不耻下问,虚心求教。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严师出高徒,而学无常师,才可能成为大师、名师。每个人不论是长辈,还是晚辈,只要与之交往,就一定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只有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目中无人,高高在上,最终的结果是原地踏步、难有长进,成为孤陋寡闻、盲目清高的孤家寡人。
关于学习方法,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是说快乐学习,知行统一,学习见习密切结合,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学习要注意定时温习,巩固复习,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每一次阅读、温习都有每一次的收获。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一般人都会读书,书有质量高下之分,读书有多少之分,有细粗之别,有深浅之异。有的人读书如过眼烟云,留不下一丁点的记忆。这样的读书几乎没有意义。有的人读书能读出基本义,读出言外之意,能读出感悟,引起思索,化为行动。不仅仅是读书和思考,读书中有感悟、有思考,再养成写作的习惯,把思考、感悟记录下来,这既是创作,又是创新,还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一个人养成读书、思考、写作的习惯定会受益终生。
学习要既专且博,专是专长,博是基础;学习还要注意全面发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依凭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全面发展,才可能成长为君子。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做人要全面发展呢?这体现出孔子对人的社会性的认识以及个人修养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作用。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诗歌可以振奋人的精神,礼节可以坚定人的情操,音乐可以促进人们事业的成功。而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成为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人才。那么君子的标准是什么呢?孔子说:“君子不器。”认为君子必须具备多种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样具有固定的某种用途。君子应“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卫灵公》)。意为,君子应以道义作为做人的根本,按礼仪来实行,用谦逊来表达它,用忠诚来完成它,否则就谈不上君子。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君子爱财,但要取之有道。孔子认为“君子不党”,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意为,君子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君子之间的交往应该“周而不比”,君子讲究团结,不会去相互勾结。君子还要讲究“和而不同”, 《论语·子路》中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是和谐共存,是建立在尊重个性的前提下的一种和谐的共生关系。“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君子要重视声名,君子应心境安宁而不傲慢,态度庄重而不与人争吵,能合群而不结党营私;君子要重视提高自己,在有生之年对社会多作贡献。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君子的修养。
孔子认为君子要严格要求自己,“戒、畏、思”是具体的标准。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少时戒色,壮时戒斗,老要知足常乐。“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这是说为人处世要有敬畏之心,防止放肆过度。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视思明:看要看得明确,分清是非,辨得明真假,不可丝毫模糊。听思聪:听要听得清楚,听锣听声,听话听音,不要听风则雨,要多听多想,要听得聪明。首先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才能做一个好的语者。色思温:脸色要温和,不可以严厉难看。君子应有平和的心态、温润的言语。君子有大量,宰相肚里能撑船,君子要心怀宽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处变不惊,潇洒自如。貌思恭:容貌要谦虚恭敬,彬彬有礼,不可以骄傲、轻忽他人;要真诚待人,无论贵贱;懂得尊敬,也懂得谦卑。不像炭火那么炽热,更不能像冰水那样寒冷;应该如玉般温润让人觉得舒服。言思忠:言语要忠厚诚恳,尽量少有虚假。要学会说话,懂得说话,何时该说,该说什么,都要经过脑子思考。事思敬:做事要认真负责,不可懈怠懒惰;要懂得敬业,对工作要全情投入。人生在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一个人绝不会随随便便成功;只有仔细思考,周密准备,态度认真,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疑思问:有疑惑要想办法请教,不能不去解决,得过且过;只有能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思考问题,才能不断解决问题,才能不断进步。忿思难:生气时要想到后果灾难,不可意气用事。君子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要学会三思而后行,学会忍让。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一时的忍耐可以换来今后长久的平稳。见得思义:“临财毋苟得”,不要见利忘义,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
二、百行孝先,仁礼结合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爱是为人的基础,做人的中心,做人的根本。中国的文人知识分子一般都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国同构的关系需要贯彻两个原则,一个是孝悌,一个是忠恕。君子在家庭家族内部要做到修身齐家,通过孝悌的原则来处理家庭和家族关系,踏入社会,步入仕途,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理想抱负,要坚持忠恕原则来处理组织关系;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则要坚持信义原则与和平原则。
谈孝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相对的,并不只是单方面的顺从、服从与尊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个讲究孝道的民族。“孝悌”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古人云,“百行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孔子就是把“孝”看成是人间各种伦理关系中的第一伦理,把孝所反映的父母与儿女的感情看作人世间种种情感中的第一亲情。中国古代有不少以孝为主题的故事,乃至于形成了集中宣传孝道的“二十四孝”文化。王祥卧冰求鲤为大家所熟知,说王祥为继母卧冰求鲤,孝感天地,鲤鱼破冰而出。拨开这个故事的神异外纱,可以分析出故事本身的合理内核。求鱼是说想办法捉到鱼,绝非拜求之“求”。河面结了冰,王祥要砸开冰捉鱼,只能趴在冰上,所以叫“卧”,鱼儿因为呼吸空气的原因而集中过来,所以王祥能够容易地捉到鱼。还有三国孟宗为母治病在大冷天扶竹哭笋,笋竟然破土而出的故事等,这些故事中,主角的孝顺是前提,是现实,在流传的过程中被人为地加上了一层神异的色彩,其实这也可以从中看出人们对孝道的挚爱和崇敬。这些神异的故事在当代来看似乎荒诞不经,但在神鬼思想占很大市场的古代却因带有神秘的色彩,从而有更大的影响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应该是当代中国人最应具备、最不能丢弃、最不该缺少的品质。父母对孩子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为孩子娶妻、买房、看孩子,背后是中国父母默默无言的付出。在这个问题上,青年人应该早一点成熟,早一点觉悟,早日成才,早日回报自己的父母。在“孝”的问题上决不应该执迷不悟。因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等到觉悟的时候,往往已经悔之晚矣。那种遗憾是永远也无法弥补的。当代社会极其重视功利,在孝的问题上恰恰需要淡化功利性,希望我们全社会能从上到下重新尊崇孝道,弘扬孝道,父慈子孝,涌现出更多的幸福、和睦、温馨的家庭。在对干部人才的考核中,孝应该成为评价的重要标准。很难想象,一个对含辛茹苦抚养自己的父母尚且不孝顺关爱的人,他又如何能爱他人、爱工作、爱社会、爱国家、爱人民呢?一个把自己的父母都不放在心上的人,在工作中不可能敬业,不可能廉洁,也不可能善待自己的朋友,更遑论忠诚为国、爱岗敬业了。所以考察一个人的品行好坏首先应该看他对待父母的态度。孝不仅仅是个人的修养,忠孝一体,踏入社会后,孝就变成了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仁爱、友善、廉洁。
“仁”也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核心。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做人要重视“仁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些是孔子在做人的问题上强调得最多的。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与“孝”一样都应该处于人应该具备的品质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论语·季氏》)这里通过对比充分证明了有无仁德的重要性,历史是人民书写的,高尚的仁德会产生伟大的价值和力量。那么到底什么是“仁”呢?孔子认为“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他还提出实践仁德要做到“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即要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与人交往诚实守信就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做事勤快敏捷就容易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地调动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我们要用“仁爱”之心去处理家庭关系,处理外在事务。简单点说,仁就是爱,爱是奉献,爱是包容,爱是人间最美的语言,爱是天地间最温暖的力量,人生有限,仁爱无敌。
一个人具备了较高的道德修养,等到踏入社会,步入仕途,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理想抱负,就要坚持通过忠恕原则来处理组织关系。所谓“忠”,就是尽力为人谋,合乎别人的要求,故为忠。对今天的青年人而言,要对自己负责的工作尽心尽责,爱岗敬业。“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待己。今天的青年人应该像海一样深邃,如山一样坚毅,似天一样高远。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少关注别人的短处;凡事要看大局、看长远,不要自寻烦恼,不斤斤计较,所以说“牢骚满腹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而“仁”又是和“礼”密切结合在一起的。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的要求才算是仁德。言行一旦做到符合礼的要求,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是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长期坚守的自然而然的结果。那么,“克己”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礼”的原义就是周王朝奴隶主阶级的“礼治”和统治,礼有规章制度和法律规范的意义。我们今天可以赋予“礼”以新的意义,除了法律规章制度之外,这里的“礼”也指礼仪、礼节、待人接物。在青年人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发展中,首先要养成遵纪守法的意识和习惯,自觉适应和接受规章制度的约束,人是有道德的人,这应该是“礼”的基本意义;还应该重视礼仪,对人彬彬有礼,礼应该是道德素养和文明素质的显现。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有较高的内在修养,能克制自己,言行符合法律道德的要求,重视外在形象,懂得如何社会交际;一个有礼貌,有爱心的人,无论是在爱情、亲情、友情方面,还是在家庭、工作、事业方面,都会受到欢迎,更容易获得机会,更容易取得成功,更有条件和资格拥有人生长久的幸福。
三、忠信从政,家国天下
一个人居家孝悌,能够很好地修身治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人才君子;就可以有进一步的追求,实现更高的“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目标。天下国家是由一个个民组成,“治国”就是治民。各级地方也是天下、国家的有机组成部分,“治国”“平天下”也指对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科学、有效的治理和管理。
对于从政,孔子认为从政者必须勤勉忠诚。孔子在谈论郑国贤相子产时说:“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正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正是由于子产的这种庄重、恭敬、恩惠、道义的美德,才能使他长期处于郑国的贤相位置。这其实也表明了从政者的基本标准和要求。陈子禽向子贡问道:“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论语·学而》)说孔子来到一国就一定要知道一国的政事,这不是问求来的,这是孔子通过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五种美德自然而然得来的。而这五种美德也间接地说明了参与国政的道理。孔子认为作为从政者还要言行一致,注意形象。孔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论语·卫灵公》)“忠信”,是说对国家、对事业、对人民要恭敬、忠诚,要有威信,要讲诚信。孔子认为从政者要有远大的眼光,工作中注意循序渐进,不可急躁冒进。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要求人们处理政务要审慎,要有长远眼光,不要只贪图眼前利益,要讲究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贪图小利反而坏事。孔子还认为在处理政务时一定要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要多听多看,才能少犯或不犯错误。
常言道,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男人都有“补天”意识。“补天”正是“治国”“平天下”理想的形象表述。治国之前提在于君子要严于律己。孔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即要治理好国家,应严于要求自己,身正则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了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孔子还认为应重视处理好才智、礼仪、仁德之间的关系。孔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论语·卫灵公》)一个人靠聪明取得了地位,却不能用仁德去保持它,虽然得到了地位,也一定会失去的。靠聪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持它,假若不用严肃的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不会尊敬他。靠聪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持它,能用严肃的态度治理百姓,而不用礼义教化人民,那也算不得完善。可见治理好国家对君主的要求应是全方位、多方面的。另外,孔子还总结了历代圣明君主治国的道理,“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论语·尧曰》)。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要以人为本;民以食为天,要关心民生;民以死为天,要解决百姓的丧葬问题等。“宽”是宽厚仁慈,“信”是诚信威信,“敏”是勤勉敏慧,“公”是公允公平,不因私枉法,不因人而异。这些总结放在今天也是极富有现实意义的。
在治国的方法上,孔子认为要“选才、富国、育人、立法”。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注意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优秀人才的选拔,国家的强大和人民的富裕,教育的普及和提高,法律规范制定的科学和合理。治理国家如此,管理好一个单位、一个地方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孔子到卫国去,冉有给他驾车,孔子说,卫国的人口真多啊!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这里孔子强调在卫国这样一个众多人口的国家,要治理好它,首先要让他们富起来,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然后才能有更高的追求,饿着肚子还要人谈道德、讲奉献是可耻的,也是不可能的。孔子特别重视法制的作用。颜渊请教老师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卫灵公》)鉴古知今,借鉴夏、商、周三代的古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孔子强调了建立健全法制对治国的重要作用,而且他的古为今用的思想方法也很值得今人学习。
孔子认为治国的基本原则是仁爱忠信。孔子认为治理好国家,先要仁爱,要有公心,要关心民生,体恤下属;要讲究诚信,树立威信,这是治国的基本原则。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治理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认真对待政事,并讲究信用,取信于民。同时还要厉行节俭,要爱护人民,不与民争利。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君主与人民的关系。
四、自省慎独,境界高远
自省是孔子提出的重要思想,经后世儒家,特别是宋明理学家的发展,成为儒家一贯的重要道德修养手段。这与他的“仁”和“忠恕”之道密切联系着,其主要目的在于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而自省思想置之今日也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同礼仪一样,自省思想也是一个人内在素养的重要表现。
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意为严于律己,宽于责人,君子要自我勉励,自我警醒。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论语·里仁》)意为,看见道德高尚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讲道德的人就应当自己从内心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犯跟他一样的错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所以,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全面发展显得极为重要。自省是为了监督自己少犯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过错,就要正视之,改正之。孔子说:“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又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孔子肯定并赞美颜渊的“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的美德。有学生问,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怎样才能改正错误,怎样才能辨别是非呢?孔子回答:“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论语·颜渊》)孔子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啊!做事争先,享受在后,不是提高品德了吗?检查自己的过错,不去过分指责别人的过错,不就是改正了过错吗?因为一时的愤怒,便忘记了自己,甚至也忘记了爹娘,不是糊涂吗?他还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品德不加以修养,学问不勤于研究,听到符合道义的事,不能竭力去做,自己发现了缺点却不能勇于改正,孔子非常生气地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却不改正,这才是最大的错误!
一个人养成自省的意识,形成自省的习惯,久而久之,就可能达到或者无限接近“慎独”的境界。所谓“慎独”,就是指人们在独自行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与做人原则的事情。
“慎独”出自《大学》《中庸》,不见于《论语》,但《论语》中有多处论述都与“慎独”要求暗合。《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同为极为重要的儒家经典,对孔子的教育理念也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独也。”大意为,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不要欺骗自己也不要欺骗别人,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不要欺骗自己也不要欺骗别人,这就会让自己心安理得。所以君子一定要在独处的时候保持谨慎的态度。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无所不为,为所欲为。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装出一副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每个人在看他的时候,都像能看到他的肝肺一样,自欺的结果只能是底气不足,那么自欺还有什么用吗?这就叫作内心的真诚会直达外表,所以君子一定会真诚地面对一人独处的时候。
“慎独”是儒家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更是人生发展顺畅的关键保证。曾国藩非常推崇“慎独”,他总结自己一生的处世经验,写下了每日必须学习的“四条”: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四条中,“慎独”是根本,是“体”;其他三条是枝叶,是“用”。青年人要坚持自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只要努力就能达到慎独的境界。欲望之门一旦打开,就很难关上;欲望之火一旦被点燃,将再难以熄灭。千里长堤,溃于蚁穴。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警醒自己,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给人民做实事、做好事、做有意义的事;对天地,对自然,对人民,对手中的权力,对眼前的利益要有敬畏意识,“人在做,天在看”,坚决不要做天理不容、法理不容、人理不容、情理不容的违反原则、超越道德法律底线的事情。
一个人的胸襟的大小,往往决定了其精神境界的高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事业成功之人,无不具有大海一样的胸怀。一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态度也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境界的高低。境界的有无、高低往往体现了一个人的品质、素质和精神的追求。就孔子而言,已经达到了极高的人生境界,在当世就被誉为圣人。唐太宗李世民说,“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钦定四库全书:子部一·帝范四卷》),当代青年人在人生发展的问题上要志存高远,效法孔子,加强自我人生道德与精神的修养,从而走向生命的最高境界。
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快乐学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在人际交往中,应根据交往对象的不同确定交往的内容、方式和程度。交该交的朋友,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对于人生的发展和幸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孔子看来,交友的最高境界,要交三种朋友,不交三种朋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实的人交朋友,与见闻、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有利,这样的朋友会增加我们的自身修养、道德品质和学识智慧;而与喜走邪道的人交朋友,与谄媚奉迎的人交朋友,与巧嘴利舌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这样的朋友会影响我们事业的成功,增加交往的负担和人生的风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孔子家语·六本》)观其友,知其人,尽可能结交有益的朋友,尽可能远离有害的朋友。
人人都在追求人生的幸福,长久的快乐其实就是幸福,那么快乐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呢?“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季氏》)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把称道别人的优点作为快乐,以多交贤德朋友作为快乐,这是有益的。把喜欢骄纵放肆作为快乐,把喜欢纵情游荡作为快乐,把喜欢饮食荒淫作为快乐,是有害的。
人生在世,烦恼多多,究其因似乎都离不了“名利”二字,一个人解决了名利得失问题,往往就解决了人生的基本问题。我们从一个人对待名利富贵的态度往往能够看出其境界的有无、人生幸福指数的高低。孔子教育学生,“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论语·述而》),一个人奢侈就显得骄纵,节俭就显得固陋,与其骄纵,宁可固陋。他还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意为,即使是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臂膊当枕头,乐趣就在这里面了。用不符合道义的手段得到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好像天上的浮云似的那么遥远。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那么,完人的标准是什么呢?“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孔子说像臧武仲那样智慧过人,像孟公绰那样清心寡欲,像卞庄子那样勇敢无畏,像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修养来增加文采,那就是一个完美的人了。似乎这样的标准很难达到,于是孔子又说:“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意为,现在完美的人只要能够做到见利就考虑到义,遇危险也肯献出生命,长期穷困也不忘记平日的诺言,这也可算是一个完美的人了。
孔子一直以来被誉为“至圣先师”,其道德修养的观念历经2500多年依然备受中外有识之士的赞美推崇,孔子的人生发展经历包含了至简至深,又至真至纯的深刻道理。古人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意义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在21世纪的今天,孔子和他的思想文化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我们国内重视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更需要走近孔子,让孔子的思想走向内心,外化为自觉的行动,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持守那份本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梁漱溟说:“在孔子有他一种精神,又为宗教所不能有,这就是他相信人都有理性。”美国哲学家庞德说:“一个人如果没有读过孔子,就不能说他真正受到过教育。”我们只要坚持学习,家孝悌外仁爱,执守忠信,坚持礼义,能廉知耻,习惯自省,自然达于自觉之慎独,达于自觉之慎独,就能达到人生最高的境界——自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止于此境,我们说,他是一个良善的人,他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他是一个让人能记得住的且对历史有影响的大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