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视角下的区域经济运行质量分析
——以威海为例
货币运行和实体经济运行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两条主线,既各具内在的、独特的运行规律,又具有高度相关性。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虽然有时货币运行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实体经济运行,但从总体上看,二者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整体,货币运行不可能长期脱离实体经济而独立存在,其运行状况也总是体现实体经济的活动特征和规律,并从总体上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货币运行作为经济运行的货币表现,主要是通过存款、贷款等多项数据指标来反映其运行状况,这些指标不仅真实性、动态性、跟踪性很强,而且分类具体,较为直观,易于掌控,便于详细分析和判断经济发展情况。因此,从货币视角判断经济发展质量更加真实和具体。对区域经济而言,从货币视角对经济增长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具有更现实的决策参考价值。鉴于此,笔者试图通过对威海市近年来货币运行状况的把握来分析和揭示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情况。
一 从货币运行视角对经济发展特点的定性分析
从理论上讲,经济运行与货币运行中的大部分指标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以GDP与存贷款的关系为例,GDP是一个市场概念,是以一定的货币来衡量的。从收入法核算角度看,GDP是指一定时期区域生产要素总收入之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也就是说GDP增长实质上是指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增长,而这些收入的增长总是可以从货币上(主要是存款)得到体现。GDP同时也是一个区域的总产出水平,而银行贷款作为再生产最主要的资金要素对企业总产出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贷款增长越快,总产出水平越高。从威海1996~2005年GDP、存款、贷款增长情况看,GDP平均增长率为13.35%,存款余额平均增长率为13.2%,贷款余额平均增长率为8.33%。GDP与存、贷款走势基本一致(见图1)。通过相关关系检验,GDP与存款和贷款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5、0.983,均呈强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与货币运行高度正相关性为我们从货币视角判断和分析经济运行提供了理论基础。
图1 威海市GDP与存贷款走势
(1)从存贷款走势分布看三次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一般而言,某种产业如果发展较快,其贷款需求一定增加,投向该产业的贷款也会增加,同时存款也会相应增加,即同一产业的存贷款是同向增减的,威海市三次产业的存贷款情况也证实了这一点(见表1)。但从第一产业情况看,2001~2003年,存贷款占比走势反向变化(见图2),即贷款支持力度增加,而存款占比减少,说明威海市农业生产项目投入产出率降低,反映出威海市农业产业效益低下,农业产业结构有待升级;2003~2005年,存贷款走势基本同步,说明第一产业的投入产出情况良好,农业结构得到改善,效益有所提高。从第三产业存贷款走势看,2001~2004年,存贷款占比大致同步下降(见图3),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经济越发展,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越大,而威海第三产业存款占比下降的事实,说明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力度不足,存在资金供给缺乏或政策扶持不足等问题。2004~2005年,第三产业存贷款走势反向发展,即贷款占比下降,而存款占比提高,说明第三产业投入产出比有所增加,效益提高,产业自生能力增强,威海市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表1 威海三次产业存贷款余额变化情况
图2 第一产业存贷款占比走势
图3 第三产业存贷款占比走势
(2)从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增长、储蓄存款增长及结构变化、货币流动性变化看经济增长因素的协调性。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三者只有协调增长才能保证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投资看,目前威海市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银行贷款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占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45%以上),因此,银行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增长加快预示着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加快。从2001~2005年威海实际情况看,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增幅分别为13.80%、16.55%、34.58%、6.79%、14.68%,情况表明,2003年是威海市固定资产投资高峰期,2004年虽然大幅回落,但2005年又出现反弹迹象;从消费看,如果居民储蓄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增加,说明居民消费或投资愿意增加,如果居民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减少,说明居民实际消费支出也增加。从2001~2005年储蓄存款结构变化看,活期储蓄存款占比分别为12.61%、15.07%、17.77%、19.10%、19.41%,储蓄存款活期化趋势增加,说明居民储蓄意愿减弱,消费和投资意愿增强。但从居民实际储蓄和消费情况看,居民收入中形成银行储蓄的比例分别为10.50%、8.79%、12.32%、14.81%、14.89%,基本上呈现逐年上升态势,表明威海市居民实际消费支出呈现减弱态势,消费市场商品结构失调和供需失调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因素;从出口看,近年来,威海对外贸易中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造成结汇数量迅速增加,使威海市金融机构资金面更加宽松。2001~2005年,威海市金融机构备付率分别为3.1%、3.4%、3.5%、3.9%、4.5%,呈现逐年增加态势,2005年4.5%的备付率水平达近10年最高位,如果加上二级准备金,银行实际备付率达9.8%,银行资金面过宽问题非常突出,对经济发展和银行经营不利。通过以上分析,目前威海市投资增幅反弹,居民消费增长乏力,贸易顺差过大,表明拉动威海市经济增长的三大因素协调性变差。
(3)从银行中长期贷款分布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和结构变化。银行贷款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之一。从威海调查情况看,1996~2000年,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银行贷款占比60%以上,2000年以后,银行贷款占比处于下滑态势,但仍然保持在50%左右,2005年递减为47.6%。所以从银行中长期贷款增长和投向上我们基本能把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以及结构优化情况。从2001~2005年中长期贷款增长和分布情况看,中长期贷款大幅增长,年均增长1.09倍,其中,基本建设贷款年均增长1.08倍,技术改造贷款年均增长12.8%,技术改造贷款占中长期贷款的比例分别为25.53%、7.55%、6.26%、4.40%、2.16%,呈现逐年下降态势。情况表明:自2001年以来,威海市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集中在基本建设项目,而技改投资力度明显不足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盲目扩大生产的现象。
(4)从储蓄存款和消费信贷增长看居民消费倾向。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如果区域消费水平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增强,那么区域经济发展会更加稳定和持久,从威海市居民收入增长和银行储蓄存款增长趋势比较看,2001~2005年居民所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分别为10.50%、8.79%、12.32%、14.81%、14.89%,基本呈现逐年上升态势,即居民年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增加,用于消费的比例减少,居民消费倾向呈减弱趋势。但从消费信贷情况看,2001~2005年,中长期消费信贷余额分别为55843万元、153912万元、310121万元、475631万元、619662万元,消费信贷余额的增长说明居民消费倾向增强,但目前消费信贷的发放对象主要是有稳定收入的企事业单位职工以及其他高收入人群,这部分人因为有稳定的物质保障,消费倾向呈现增强趋势,但毕竟这部分居民占比较小,他们的消费倾向增强改变不了整体消费倾向趋弱的事实。一般情况下,消费倾向与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有关,居民整体消费倾向降低反映威海市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平现象以及社会保险体系还不够健全。
(5)从企业存款变化看区域经济自给能力和吸纳资金的能力。企业存款一般来源于贷款派生、利润留存、其他自筹(如直接融资等)。从贷款的派生性看,银行发放一笔贷款给域内企业用于支付货款,如果区域经济自给能力较差,企业就会向区域外企业购买原材料或设备,使货币流出该区域,这时银行贷款在该区域的派生能力较弱;如果区域经济自给能力较强,企业会向区域内其他企业购买原材料或设备,那么这笔贷款就会在区域循环,经过多次派生,并在货币乘数作用下,使区域内货币供应量数倍增加,主要表现为存款的增加。因此,从贷款派生存款的能力大小可以看出区域经济自给能力的大小(假设影响存款派生的其他因素如信贷政策等不变)。从威海情况看,2001~2005年,银行新增贷存比为1 ∶1.78、1 ∶1.12、1 ∶1.28、1 ∶1.55、1∶1.57。如果把贷款看成是影响存款来源的重要因素,上述数据说明贷款对存款派生性增强,说明区域内企业自给能力增强。从企业户均存款情况看,如果企业户均存款偏低,说明企业总体规模较小,大户企业和上市企业较少,吸纳资金能力不足。2005年,威海企业户均存款只有100.7万元,相比经济发达地区显得偏低,说明区域内大企业或上市企业过少,通过直接融资吸纳资金能力不足。
(6)从不良贷款情况看社会信用环境。从原始经济中的物品赊销发展到现代经济中各种票据、合同、应收账款的产生,信用始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在加速经济发展的同时,为构建和谐和诚信社会奠定了基础。银行作为提供信用的主要中介机构,通过贷款的投放为经济发展提供生产资金,并到期收回贷款本息,形成一条“银行发放贷款—企业生产增值—归还银行贷款本息—向企业投放贷款”的资金链条。如果在一个信用环境好的经济区域,这条资金链条一般能顺畅运行,即使有个别企业出现经营风险导致贷款不良也不会造成多大影响;但如果因社会信用环境恶化,大量的贷款企业故意拖债欠债,甚至逃废银行债务,这条资金链条运行就会受阻甚至断裂,形成大量的不良贷款。因此不良贷款成为目前反映社会信用的主要指标之一。从威海不良贷款情况看,2001~2005年,不良贷款率分别为39.24%、33.68%、37.92%、36.05%、31.97%,呈逐年下降趋势,说明贷款对象拖欠和逃废银行债务现象减少,社会信用好转。
二 从货币运行特征评价区域经济运行质量
目前我们一般是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角度来判断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质量好坏,并通过资源消耗率、环境受损害程度、粮食和能源安全系数等指标反映。但要判断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好坏,上述指标显然过于抽象。从区域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出发,我们可以从产业结构优劣、工业布局的合理性、拉动经济增长各因素的协调性、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程度大小、社会信用状况等方面来判断区域经济增长质量。上面我们从货币运行角度揭示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虽然不能囊括经济增长的各个方面(比如环境污染问题、资源和能源消耗程度等),但货币运行所反映出来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包括了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主要方面。通过对威海市货币运行特点分析,我们可以对经济增长质量做出如下评价。
一是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经济增长包括第一、二、三产业的增长。从货币运行特点看,第一产业效益有所提升,说明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增加,符合经济越发展,第三产业占比越高的经济发展规律。
二是社会信用状况进一步好转。不良贷款率逐年下降的事实表明,威海市企业或个人拖欠或逃废银行债务现象减少,社会信用状况进一步好转。
三是经济增长因素不协调。2005年,威海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扩大,但消费增长乏力,贸易顺差过大导致流动性过剩。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因素协调性不够。
四是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合理。近年来,威海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但从投向上看,主要投向基本建设项目,用于扩大产能,而技改投资力度不足,产品档次升级缓慢,存在盲目扩大生产的现象。
五是收入差距拉大和社会保障制度仍不健全。消费倾向与收入分配制度的公平程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程度密切相关,威海市居民消费倾向降低反映出目前威海市存在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的问题。
六是区域经济自给能力增强但吸纳资金的能力不够。一个区域的生产自给能力增强,区域内资金外流量就会减少,贷款派生存款的能力就会增强。威海市货币运行中贷款派生能力增强的趋势表明,威海市经济自给能力有所增强;企业户均存款偏低,预示着区域内企业规模偏小,辖内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缺乏,吸纳资金能力不足。
三 对威海市经济运行质量的实证分析
通过货币运行情况分析,我们对威海市经济增长质量做出了总体判断,为了验证这些判断的准确性,我们从经济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的角度予以实证分析。
(1)对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的实证分析。近年来,威海市加大了产业调整力度,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第一产业看,逐步增加高效农业的培育。一是加大海水养殖面积的开发。由于近海渔业资源枯竭,威海市不断加大了海水养殖面积的开发力度,2005年末,海水养殖面积达57126公顷,同比增长3.3%,海水产品产量达2483774吨,同比增长3.3%,渔业收入174.36亿元,同比增长8%。二是加大经济作物的种植。近年来,威海市不断缩小低效种植业面积,加大经济作物的种植力度,种植业效益明显提升,2005年种植业收入达58.85亿元,同比增长18.3%。由于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整体农业效益大幅上升,2001~2005年,农村经济收入分别为1090.12万元、1205.7万元、1299.05万元、1529.01万元、1803.35万元,平均增长13.41%。从第三产业看,2005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6.23万元,占GDP的比重达28.74%,同比增高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发展最快的是威海市的旅游业。自2002年以来,威海市依靠独特的地理优势,不断加大新景区的建设和开发,新建或开发成山头风景区、银滩风景区、市区环海路、国际浴场、威海公园、新外滩等旅游景点,旅游业收入明显增加,2005年国内旅游收入796914.55万元,同比增长18.75%。从2001~2005年第三产业占比与存款占比走势比较看,二者发展态势基本相同(见图4),证明上述通过货币运行对第三产业的判断较为正确。结合第一、二、三产业看,2005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24∶62.01∶28.74,与同期相比,有所优化。
图4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和存款占比走势比较
(2)对经济增长协调性实证分析。表面上看,投资、消费和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大因素,只要出现增长,对经济发展都是有利的,但用发展的观点看,经济增长的各因素只有协调性增长才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投资增长过快,可能会形成经济泡沫,净出口过大,可能会增加国内货币压力,这些对经济发展都是不利的。2005年,威海市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6639033万元,同比增长125.1%,在2004年高位增长的情况下继续保持高位增长,但从消费情况看,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847976万元,同比增长115.7%,可以看出,消费和投资增长并不同步,投资和消费增长差距拉大到9.4个百分点。2001~2005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当年GDP的比例分别为12.59%、18.65%、44.33%、55.26%、56.75%,呈现扩大态势,说明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加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例分别为26.83%、26.81%、24.17%、24.80%、24.35%,呈下降态势,说明投资增长速度仍然过快,消费增长相对乏力。从净出口形势看,2001~2005年,净出口额分别为8.2亿美元、9.19亿美元、10.26亿美元、13.1亿美元、19.21亿美元,平均增长23.7%,相对而言,威海市净出口增长速度显得过高。
(3)对投资结构合理性实证分析。从投资分布看,投资一般可分为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和技改项目投资,基本建设项目投资主要用于扩大生产的厂房建设以及配套设施建设,技改项目投资主要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的设备升级改造和新增高档设备。从威海投资分布看,2001~2005年,基建项目投资分别为30.32亿元、49.07亿元、100.67亿元、228.49亿元、486.91亿元,增幅分别为38.39%、37.41%、27.17%、43.07%、73.34%;技改投资分别为20.91亿元、40.28亿元、80.84亿元、113.3亿元、136.2亿元,增幅分别为26.48%、30.71%、21.81%、21.36%、20.52%。可以看出,基建项目投资增幅呈逐年扩大趋势,而技改项目投资却呈现逐年下降态势,2005年,两者增幅差距拉大到52.82个百分点,基建项目过快而技改投资不足问题十分突出,投资结构的不合理性可能导致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和新的投资结构失衡,进一步加剧土地、资金、能源等的供求矛盾,不利于提高投资效益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4)对收入分配制度的实证分析。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必然会引起居民收入增加,从威海市近年收入分配结构上看,不同群体收入差距有所拉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2001~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736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加到1245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146元增加到6083元,二者的比例基本上保持2∶1不变,但如果把城市居民工资性收入中的奖金漏出和其他福利性收入(如实物补贴)计算在内,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3~4倍。近年来,尽管国家采取减免农村税费相关政策,农民负担减轻,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的生产成本上升在很大程度上抵减了政策上的优惠,使农民收入水平实际性提高不大,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却有较大幅度增长,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二是收入进一步向少数人集中。据对威海市2005年不同组家庭人均收入情况统计,10%的最低收入家庭人均收入4732元,而10%的最高家庭人均收入达34712元,后者是前者的7.34倍。上述情况说明,威海市实际收入差距有所拉大,收入分配制度还存在欠缺。
(5)对区域经济自给能力和吸纳资金能力的实证分析。近年来,威海市经济自给能力有所增加。2005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640个,同比增加553个,从企业结构看,投资品生产企业351个,同比增加94个,消费品生产企业854个,同比增加258个,中间品生产企业435个,同比增加201个。工业企业数量增加和工业生产种类更加丰富使区域原材料供给、投资设备供给和消费品供给能力增强,提升了区域经济自给能力。从吸纳资金的能力看,目前威海市经济吸纳区域外资金的主要途径有区域外银行贷款、外资输入、股市筹资、中央拨款(包括机关单位职工工资和建设项目拨款)等,近几年,区域外银行贷款、外资输入和中央拨款都有所增长,但工业企业相比发达地区上市筹资力度明显不足。目前,威海市只有上市公司6家,筹资额14.69亿元,只占银行贷款的3.1%。区域经济吸纳区域外资金的能力不足。
四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路径选择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确保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针对目前威海市存在投资和净出口过快、需求不足的实际,有关部门应该从政策、融资等方面加大对投资的控制,逐步减少和消除鼓励出口贸易的优惠政策和措施,防止贸易顺差的进一步扩大,在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优化消费市场的商品结构,增加居民消费倾向,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树立做大做强观念,加快企业上市进度。根据威海市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优势,重点扶持效益好、有潜力的企业,从人才、资金、管理模式和政策等各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使企业短期内做大做强,并在适当的时候创造条件支持企业上市融资,为区域经济发展吸纳更多的资金。
优化投资结构,走集约化增长道路。从生产和消费的情况看,目前许多行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减少规模扩张和提高产品档次成为投资基本要求,具体地说应该加大技改投资的比重,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减少基建项目投资比例,防止盲目扩大,走集约化增长的道路。
完善分配和社保制度,提高消费水平。一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发挥工会监督作用,切实维护职工权益,确保企业职工合理工资性收入。二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三农”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城市化进程,切实提高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三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居民在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领域的保险制度建设,消除居民后顾之忧,增加居民消费倾向,推动经济发展。
加强信用制度建设,优化投资环境。近几年,威海市不良贷款率呈下降趋势,但总体上看,不良率还很高,如果剔除剥离、核销等因素,不良率达12.57%,而且新的不良贷款仍在产生。因此,信用制度建设任务十分艰巨。目前,在建设信用制度方面应该着手于政府宣传引导和惩戒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政府部门要通过各种媒介广泛开展“信用社会”宣传引导工作,引导居民树立信用观念;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当借助司法系统和“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使投资环境不断优化。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威海分行 课题组成员:邵明志 陈明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