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2030:中国减贫与全球贫困治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如何认识和评价一切形式的贫困

(一)如何认识“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

“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是人类社会认识贫困的一次本质性飞跃。过去,世界各国以及国际组织,通常是用收入或消费指标测量贫困。把“一篮子”商品和服务作为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按照当前的市场价格折算为用货币表示的贫困线。当人们没有足够的货币满足这些基本需要时,被确定为贫困人口。以收入(或消费)表示的贫困标准确实提供了十分有用的信息,但与贫困人口自己的感受以及真实的贫困世界却相去甚远。《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虽然身揣一百零九个法郎十五个苏,却经受着饥饿和寒冷,因其“身份”而找不到一个栖身之处,受到了社会排斥。可见,贫困不仅仅是个收入问题。我们有理由认为,“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既包括收入不能满足基本需要的“贫”,也包括不能获得基本的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住房、就业等带来的“困”。我们需要从以下几点来理解一切形式的贫困。第一,穷人所受的剥夺是多方面的,而且每个方面都很重要。Sen, A. K. , Inequality Re - examined,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1992.第二,任何单一维度的贫困测量与贫困的多维度本身是不匹配的。例如,对印度和秘鲁的研究表明,许多在教育、健康等方面能力贫困的人口并不是收入贫困。第三,虽然收入是多维贫困的一个很好的代理变量,但是仅仅用收入不足以反映其他方面的剥夺和社会排斥。第四,多维度测量贫困,能够使公共政策找到优先干预的领域。第五,多维贫困测量是对收入贫困测量的一个重要补充,而不是代替。中文“贫困”一词比英文“poverty”对贫困内涵的表达更加深刻而准确。收入可以测量“贫”,而非收入的其他维度可以捕获“困”。王小林:《贫困测量:理论与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二)如何测量一切形式的贫困

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形成的过程中,当“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这一目标提出后,围绕如何衡量一切形式的贫困,引起很大争论。其中,萨比娜·阿尔基尔(Sabina Alkire)领导的全球多维贫困同行网络(MPPN)见http://www.mppn.org。立即组织同行网络专家学者,在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边会、统计边会上进行广泛的游说。多维贫困同行网络认为,用每天1.25美元的收入(消费贫困)标准难以捕获真实的贫困,多维贫困指数(MPI)是一个最适合反映人们经历的多个维度贫困的工具。而且,SDGs关于饥饿、营养、健康、教育等大多涉及人类发展的指标都可以用多维贫困指数测量。

但SDGs减贫目标的5个具体子目标,最终还是没有明确采用多维贫困指数衡量一切形式的贫困,而是用目标1.1“到2030年时,在全世界所有人口中消除极端贫困,极端贫困目前是指每人每日生活费不到1.25美元”来评价全球消除极端贫困的标准,用目标1.2“到2030年时,各国按其标准界定的陷入各种形式贫困的不同年龄段男女和儿童人数至少减半”来评价一切形式的贫困。到底各国“一切形式的贫困”如何定义和测量,把这一政策空间留给了各国政府自己制定。恰恰是各国自己制定的“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标准,将成为2030年能否真正推进全球消除一切形式贫困的关键。因此,提升对贫困测量的认识,推动多维贫困指数付诸各国减贫实践至关重要。

(三)基本需要与基本能力相结合衡量一切形式的贫困

目前,世界上对贫困的定义和测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基本需要(basic needs)为理论基础,即贫困是收入或财富不足以满足基本需要的一种福利被剥夺现象。因而,定义极端贫困就转化为如何定义基本需要。基本需要包括食物基本需要和非食物基本需要。将满足两部分基本需要的货币量,定义为收入或消费贫困。关于贫困的定义和测量的详细讨论见王小林《贫困测量:理论与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世界银行正是基于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理论,根据15个低收入国家的贫困线中位数确定世界极端贫困标准为每人每天消费低于1.25美元(2005年购买力平价)。

另一类是以基本能力(basic capabilities)为理论依据。阿马蒂亚·森提出,我们有很好的理由认为贫困是一种基本能力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基本能力剥夺可以表现为过早的死亡、明显的营养不良(特别对于儿童)、持续的发病、普遍的文盲以及其他不足。Sen, A. , Development as Freedom, Anchor Books, Reprint edition, 2000.阿尔基尔(Alkire)和福斯特(Foster)根据基本能力理论,提出用AF方法测算多维贫困指数(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Index, MPI),评价多维贫困状况。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采纳了阿尔基尔和福斯特用AF方法测算的全球多维贫困结果,并于2010年开始,在每年的《人类发展报告》中公布全球多维贫困状况。全球多维贫困指数,包括教育、健康、生活水平3个贫困维度,共10个指标。全球多维贫困指数与世界银行的收入(或消费)贫困标准形成互补。为了实现“到2030年时,各国按其标准界定的陷入各种形式贫困的不同年龄段男女和儿童人数至少减半”目标,笔者认为,各国需制定衡量“各种形式贫困”的多维贫困指标体系。

为了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需要融合现有的贫困测量理论,把基于基本需要理论的收入贫困线与基于基本能力理论的多维贫困指数相结合,既测量收入方面的“贫”,也捕获非收入方面的“困”,才是有力的工具。经济学家通常认为,测量收入贫困线的基本需要清单(shopping basket),包括食物基本需要和非食物基本需要,二者都可以用货币衡量。但事实上,在很多的贫困山村,因没有小学,贫困儿童上学就十分困难。没有诊所,贫困人口就医也十分困难。这些由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不是个体消费者可以简单用货币购买的。我国提出的“两不愁、三保障”减贫目标,就是多维贫困标准。2016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明确贫困人口退出以户为单位,主要衡量标准是该户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这就是根据本国国情制定的多维贫困标准,可以理解为到2020年我国消除一切形式贫困的评价标准,该标准既包括收入,也包括“两不愁、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