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化基因”解码(全2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伦人”与“缘人”

从心理文化学角度看,中日社会属于“间人社会”的两种亚类型,故“缘”在表述中日社会的人际关系方面亦有不同。这种差异是我们区分中日基本人际状态的基础。

(一)“伦人”:中国人的基本人际状态

在各种联结人的“缘”中,中国更强调“血缘”。中国人的“生命包”的特点是亲属至高无上,因而十分稳定。宗族(clan)是最重要的社会集团。人际关系特化为“伦常”。中国人认为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有五种,称为“五伦”(或“五常”),即父子、夫妻、兄弟、君臣、朋友。其中,前面“三伦”(父子、夫妻、兄弟)最重要,称为“天伦”,其他“两伦”(朋友、君臣)分别是兄弟、父子关系的延伸和比拟。这样,表达人际关系的“缘”在中国实际上特化为“血缘”,人际关系是一种以血缘为核心的伦常。中国社会就是一个由伦常相联结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虽然属于“间人社会”,但它是一种与日本不同的亚类型。笔者认为,中国人的基本人际状态用“伦人”指称比较好。

“伦人”一词由“伦”和“人”两个汉字组成。《现代汉语词典》中“伦”字的基本含义有三:一是人伦,二是条理、次序,三是同类、同等,由此引申了一系列表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词语,如人伦、伦比、伦类、五伦、伦常、伦理、伦次、伦绪等。“伦”字承载着中国文化对“人”的基本认知,它恰当地描述了中国人基本人际状态的以下特点。

第一,作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伦”,蕴含的是传统中国文化对人际关系的理解。五伦中,父子、夫妻、兄弟三伦是自然形成的,也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故称“天伦”。中文中的“人际关系”一词是从外语中翻译过来的,指代独立个体之间的关系。中文语境中的“人伦”表达的不是独立个体之间的关系,而是对一种“关系体”的描述,反映了中国文化传统对人的认识和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设计的基本价值取向。

第二,作为条理、次序(此为本义)含义的“伦”,体现了中国人的基本人际状态的最主要特征。根据古辞书对“伦”的解释,“伦”这个字的含义源于“沦”, “水小波曰沦。沦,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这道出了中国人根据年龄、性别、角色等形成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秩序特点。

“伦人”的“生命包”的结构及PSH模式的特点是:父母、兄弟和近亲是第3层中的永久居民,亲属关系至高无上,构成“生命包”的恒定内容。对中国人而言,父母、兄弟、近亲、熟人是第3层中的永久居民,个人与他们频频交往。近亲集中了个人大多数的注意力,并根据个体在亲属之中的地位不同,对于近亲有尊重或得到其尊重的两种结果。由于在“伦人”的情况下,个人对第3层投注了绝大部分感情,使之能够在这层中获得和保持亲密的关系,并得到感情慰藉,无须借助偶像崇拜等手段,也无须动用外部诸层(第2、1、0层)和内部层次(第6、7、8层)的内容就能保持PSH平衡。个人能够在与双亲、兄弟、亲戚等近亲的联系中(第3层)显示自己的生存依赖,家庭、亲属可以满足个人对亲密关系的要求。中国人在第3层的人际关系中注入高度感情,确信对方对于自己的行为会做出预期的反应,并且会对这种反应给予适当的还报。中国社会本来就存在“恩”“报”等文化规范,亲密的关系具有自动、连续、恒久的性质使其PSH能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为安定的水平上,因而无须以契约的形式强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比喻:“伦人”的“生命包”不仅牢固,而且密闭性强,它没有开口,“生命包”里的东西不易变动和散失,人与“生命包”里的东西融为一体。

“伦人”与“人伦”不只是简单的词序上的颠倒,更重要的是其内容有着根本意义上的不同:“人伦”指中国人所理解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指中国古代五种最重要关系(称为“五伦”),而“伦人”则是一种人的存在系统,即基本人际状态,同时也是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伦人”是“间人”的一种亚类型,此类型在传统中国社会占优势地位。中国社会可称为“伦人社会”, “伦人主义”推崇的价值观几乎都与协调人际关系有关,如孝、忠、仁、义、礼、信、耻等。“伦人主义”在儒家思想中有最完整的表达。中国文明可以说是人类在“伦人”这种基本人际状态下结出的最灿烂之果实。

(二)“缘人”:日本人的基本人际状态

从心理文化学的视角看,亲属成员在日本人的“生命包”中并非至高无上,日本人的血缘集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日语中用来表示人际关系的“缘”,含义也比较广,包括所有的机缘,如血缘、地缘、社缘、学缘、好缘、趣味缘等,血缘并没有被特别强调。图2-1中,三个圈子的分界都用虚线表示,表示“身内”、“仲间”和“他人”之间都是可以转换的,如果把“缘”比作联结人的纽带,中国人的这根带子是特制的,专门用来联系亲属成员,联结牢固、有效,但缺点是通用性差,即它只能联结特殊的人群,不能用来联结陌生人。在这几种类型中,通用性最好的连带是“契约连带”,以契约的形式几乎可以联结任何人,但这种连带的缺点是牢固性差,很难形成一个稳定的“生命包”,任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都趋于“公事公办”,无法为个体提供更多的安全感。日本社会也强调“缘”,但这根纽带不是那么特化,它既具有血缘的性质,又具有契约的性质,故有一定的通用性,亲属集团不是至高无上的,它不仅用于联结亲属成员,也用于联结在一个“场”中生活、密切接触的有不同资格的人,即因各种机缘走到一起的人,血缘、地缘、职缘、社缘、好缘都具有重要作用。这种特点使日本人更容易与因某种机缘走到一起的人缔结亲密的集团。故笔者提出以“缘人”这个概念作为一个子级概念专门描述日本人的基本人际状态,以与中国人的基本人际状态区别开来。

图2-1 “缘人”交换关系的三个圈子

“缘人”与“伦人”两种类型相类似,二者生活的重心都在于人与人的互动。亲属成员也是“缘人”的“生命包”中的重要成员。“缘人”的“生命包”结构及心理社会均衡模型有其特点:“生命包”中的亲属成员不像“伦人”那样恒定,PSH模型的第3层与第2层的界限较为模糊,即第3层中常有第2层的住客,这表现为非血缘关系者如仆人、雇工、老板、上司等有时也会进入第3层。也就是说,“缘人”的“生命包”中拟亲属关系者占了很重要一部分。许多时候个体将第3层中亲密的感情关系带入第2层,或者说较容易把家庭的感情关系拷贝到其他层中,并在那里与拟亲属关系者建立感情性联系。亲属成员与非亲属成员之间不仅可相互转换,有时后者比前者更重要。“缘人”PHS模型的第2层与第1层也没有严格区分。这表明“缘人”的感情也较容易被投注到第1层。第1层包括国家事务以及上级领导人(如公司领导、天皇等)和文化规范(如类似民族主义之类的意识形态)。对第1层的感情投注意味着个体较容易将国家以及民族层面的意识形态等当作某种绝对或神圣之物而对其献身。不过,这个过程通常不是主动的。“缘人”也是一种重视相互依赖、注重人际关系和谐的基本人际状态,其崇尚的价值观与“伦人主义”类似,大都与发挥人的“相互性”属性有关,但与“伦人主义”相比,较强调对天皇、主君、优位者的忠诚和献身,在人际关系中更强调与他者协调,强调“和”,强调他人本位。

“缘人”是间人的一种亚类型,这种基本人际状态在日本社会占优势地位。“缘”字更能体现日本人的人际关系模式的特点。笔者认为,滨口惠俊等许多学者所探求的所谓“日本特性”(日本らしさ),确切地表述应是“缘人社会的特性”。日本社会可称为“缘人社会”,阐述缘人价值观体系可称为“缘人主义”,日本文明可以说是在“缘人”这种基本人际状态下结出的最灿烂之果实。

日本社会中人际关系缔结的一个重要特点不强调共同活动的“场”,而是具有不同资格的人走到一起的某种偶然的原因。除了血缘、地缘等因素外,业缘(以职业为缘)、社缘甚至一次旅行、一次偶然的聚会等皆可成为缔结密切关系的机缘,并可能长期延续这种关系。这样的社会缔结人际关系比强调“资格”的社会具有更大的随机性观察日本社会,有各种“道”(如茶道、花道等)的组织、各种“同窗会”、各种各样的集团,不仅名目繁多,而且极具活力。笔者看到这样一篇材料,1984年7月31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这年4月,成立了一个“八高会”。“八高会”的成员是乘坐日本旧国铁(JR)八高线(从八王子到高崎)的一些乘客,每天7∶20从群马县的藤冈站出发去高崎上班的人,其中有公司职员、大学教员、工人等,共80人。在这个时段乘坐这趟车的人,走在一起,结为一个集团。据说,成立这个集团的契机是:大家每天都见面,但不说话,这很奇怪。同乘一辆车,一定是有某种缘分,所以成立一个组织,让大家认识一下。井上忠司“‘縁’ の人間関係—文化心理ノート” 书肆クラルテ、2012。

使用“缘人”这个概念指称日本人的基本人际状态,还有另一个原因,即日语中用“缘”指称人际关系的词语、惯用语、谚语较多。日语词典中虽没有“缘人”一词,但似乎它比“间人”更易被接受。例如,2004年10月,日本电视台开始播放一个电视系列节目《缘人》,主要讲成功人士背后的支持者或与成功者关系密切的人。该节目的开篇词是:“人,单个人一事无成。在那辉煌光环的后面,定有不可缺少的另一个人的存在,以一种强烈的关系相连接,灵魂彼此融合,内在的力量,内在的头脑。正是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缘人’。”据笔者的了解,与“缘”字有关的惯用语有:


縁と浮世は末を待て 缘分和机会都需要等待

縁なき衆生は度し難し 无缘众生难超度

縁につける 嫁女

縁につながる 有血缘关系

縁に繋がれば唐の物 缘分之事不可预料

縁は異なもの味なもの 男女之缘不可思议

縁もゆかりもない 无缘无故

縁を切る 断绝关系(尤指血缘关系)

縁を離る 脱离世俗生活

縁を結ぶ 结缘(夫妇、养子或者其他关系)

袖ふれ合うも他生の縁 人生何处不相逢,皆因前世因缘定


另外,日常会话中,诸如“これも何かのご縁で”(这也许是由于某种缘分……)、“これも腐れ縁か”(这是恶缘)等都是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方式。相比之下,日语中用“间”来描述人际关系的词语却少得多。根据笔者的初步调查,只有“人間”和“間柄”(あいだがら)两个。这说明“缘”字是一个使用范围更广、具有更多的社会学意义、更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一个词语在中文语境中“缘人”也是一个比“间人”更易懂、更易接受的词。但根据笔者的研究,中文语境中“缘”的使用范围比在日语语境中小,用在人际关系方面的“缘”多专指男女在婚姻或者感情方面不可思议的联系。,日语中与“缘”字结合的描述社会形态的词语有很多。例如,日本著名评论家堺屋太一认为,传统日本社会是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社会,战后日本社会是以工作单位——会社为纽带的“职缘社会”,今后日本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以个人爱好、兴趣为中心缔结的所谓“好缘社会”。此外,日语中还有许多类似的词语,如以知识为媒介缔结的“知缘社会”“学缘社会”等。该字极强的造词能力所表明的可能是这样的事实:某种带有偶然性的因素是日本缔结社会集团的重要机缘。“缘”字可突出这些特点,故此“缘人”概念更能准确地描述日本人的基本人际状态的神髓。

有学者注意到“缘”字的社会学意义并尝试用它表述日本人际关系和日本社会的特征,“缘人”这个概念与他们的探讨相兼容。滨口惠俊除了阐述佛教“缘”的社会学意义外,还认为日本人的人际关系是由“缘”结成的。浜口恵俊“日本らしさの再発見”、119頁。学者增原良彦也提出,相对于西方的“契约社会”,日本是“缘社会”。増原良彦“‘縁社会’ と人間関係:仏教と共に生きてきた日本人の思考と行動原理” PHP研究、1983。增原良彦在“‘建前’ と‘本音’”(講談社現代新書、1984)一书中也阐述过这个概念。用笔者提出的概念来看,“缘社会”即“缘人社会”(相对于西方的“个人社会”)。“缘人”概念也与许烺光提出的日本社会集团的缔结原则——“缘-约原理”(kin-tract principle)概念有很好的兼容性。根据许氏的说法,“缘-约原理是根据托马斯·罗伦(Thomas Rohlen)的提议使用的”。Thomas Rohlen, “The Company Work Group, ”in E. F. Vogel ed. , Modern Japanese Organiz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5.“缘-约”(kin-tract)是一个人造词语,它的前半部分取自“血缘”,后半部分取自“契约”。根据许氏的解释,“缘-约原理”是这样一种原理:一群人为了某个共同的目标,在共同的意识形态下采取共同的行动、遵守共同的规定并自发地结合在一起。这个原则部分根植于亲属组织,部分根植于契约。故家元既有家族组织的特点又有契约组织的特点。日本学者滨口惠俊在征得许氏的同意后,给这一原则下了这样的补充定义:“不管组织方面是否遵守了事先的约定和安排,仍对拟亲属组织(pseudo-kinship organization)无限定地、自发地尽忠。”F. L. K. シュー(Francis L. K. Hsu)著、作田啓一·浜口恵俊訳“比較文明社会論”(Clan, Caste and Club)有斐閣、1971、375頁。这个特点也与“缘人”概念相一致:在“缘人”状态下,个体更趋向于自发地服从或献身于其因某种偶然机缘结成的群体。

“缘人”这种基本人际状态的许多特征已为包括滨口在内的许多学者加以描述,这里需要根据一定的理论框架将这些特征加以概括和系统化。笔者认为心理文化学提出的“心理社会均衡”和“基本人际状态”是两个有效的分析工具。心理文化学把“缘人”这种基本人际状态视为日本的“文化基因”,将其四个维度视为“文化基因”的编码结构,对“缘人”四个维度的剖析,就是对日本“文化基因”的解码。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中国人和日本人虽然外貌上高度相像,但两种人群之间存在高度表达差异的基因。2013年6月4日,《医学遗传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徐书华研究组对中国汉族和日本人的基因组检测的结果。该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某些差异的表达基因与人体血液和生化特性有关,还有一些基因与人体身高以及某些疾病相关。结果显示,对于在汉族人和日本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基因表达,单个遗传变异的贡献为7%~43%。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汉族和日本人的差异,不仅是地理、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区别,在生物学上也存在系统性的差异,这些差异有可能通过自然科学研究手段精确量化和客观描述。详见《计算生物学所揭示汉族和日本人之间的基因表达谱差异》, http://www.cas.cn/ky/kyjz/201306/t201306173867320.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6月10日。虽然“文化基因”不像生物基因那样具有可观察的物质基础,但中国人和日本人在心理、行为以及社会的许多方面表现的明显差异,使我们相信也存在着与生物基因相类似的“文化基因”,这个“基因”就是“基本人际状态”及其维度。我们可以从“缘人”这个日本人的基本人际状态及其维度上解读日本人心理和行为的奥秘,揭示其不仅与西方“个人”,也与同属“间人”类型的中国人之间的差异。

以下各章将分别分析“缘人”基本人际状态的自我认知、情感控制和交换三个维度,集团维度则在下卷《中日“文化基因”解码:社会集团、行为方式与文化心理的比较研究》中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