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岛礁争端凸显日本民族主义
岛礁主权问题的产生、发展贯穿于近代以来日本国家发展战略的全过程,而民族主义则是岛屿主权争端爆发、演变的重要推动力。在日本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受国际国内因素的制约,形成了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各有侧重的民族主义,而无论哪种形态的民族主义,对领土主权的诉求都是首当其冲的。
一 领土扩张是日本民族主义传统与核心诉求
基于日本民族的单一特性,日本民族主义属于典型的国家民族主义。其基本特征是与国家利益相吻合,通过国家的形式加以表现。在实践中,它以作为民族国家的日本为基本单位,以日本国家利益为核心内容,是一种在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甚至可以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力量或因素。
有西方学者认为,“民族主义的战略各有不同,但在本质上都是领土战略,这就是说,与其他社会现象不同,民族主义在思想上显然要靠领土滋养”。这一理论套用在近代日本国家发展历程上非常合适。
早在16世纪中叶,日本军阀丰臣秀吉实现日本统一时,就曾构想过“大日本”的宏伟蓝图:首先要征服朝鲜,然后渡海占领中国,进而征服东南亚以及天竺,建立一个定都中国北京的“大日本帝国”。并发誓要“在有生之年,将唐国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可以说,丰臣秀吉把日本的神国思想、把“大日本”的国家构想推向了一个顶峰。
明治维新继承了这一领土扩张思想,并在实践活动上开始掠夺和奴役邻近国家的领土和民族。1868年4月,明治天皇发布的《安抚亿兆·宣布国威宸翰》宣称:“朕与百官诸侯相誓,意欲继承列祖伟业,不问一身艰难,亲营四方,安抚汝等亿兆,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置天下于富岳之安。……汝等亿兆,当体认朕志,相率除去私见,采纳公义,助朕之业,保全神州,以慰列圣之神灵。”这种“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海外”的战略方针,既是近代日本对外扩张思想的延续,亦是近代日本国家民族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总动员。
此后,日本策划发动了一系列对外战争,并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地讨论一些岛屿的所有权问题。例如,1873年至1875年,日本与美国谈判并从其手中收回小笠原群岛所有权。而对于亚洲的邻国,日本则是采取了强行侵占或窃取的手段。1874年日本借口琉球漂流民被杀事件,迈出了侵略台湾的第一步;1875年日本强迫琉球断绝与中国的一切关系,并于1879年4月将琉球藩改为冲绳县,完全吞并了琉球;1875年9月,日本制造“江华岛事件”,侵略朝鲜。此外,明治政府还于1891年占领硫黄岛;1895年将钓鱼岛划归冲绳管辖;1898年占领南鸟岛;1900年占领冲大东岛。这些被日本或以武力强行侵占或偷偷占领的岛屿,有的已成为日本的“四至点”,有的则成为日本与邻国间领土主权争端的根源。
可见,日本民族主义者策划和制造的岛礁主权争端和由此升级乃至演变成为的主权危机,不过是日本民族主义承袭领土扩张传统,并以之作为国家利益诉求的一种自然延伸而已。
二 日本极端民族主义者(个人)在岛礁主权危机中发挥了助推器作用
生存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民族,因其所居的客观地理环境和生存状况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感情习惯,从而积淀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日本民族当然也不例外。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如是描述日本民族的特点:“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他们十分介意别人对自己的行为的观感,但当别人对其劣迹毫无所知时,又会被罪恶所征服。”这些看似相互矛盾的特点,实际上正是日本民族最真实、最具体的写照。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个民族的特征与构成这个民族的每一个个体,既是相互关联的,又是有区别的,并非是对应的关系。某一个民族具有某种优点或者某种缺点,并不见得在这个民族的每个人身上都会找到。在日本,正是由于有像石原慎太郎这样掌握话语权的极端民族主义者,才使得钓鱼岛主权争端被推到了危机的边缘。年逾八旬的石原慎太郎非常崇拜福泽谕吉,常引用福泽谕吉的话:立国需要个人精神,没有独立之心,就无法深切地为国家着想。这是他的个人信条,也是他的施政理念。他常说:对于国家的事,每个人都要有“我来做”的气概,每个日本人如果没有独立之心,国家就无法进步。
石原非常喜欢海,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关于海的,比如1958年他出版过《海的地图》,还曾获得过日本海洋文学大奖的特别奖。对于海洋领土,他更是个急先锋。关于钓鱼岛,他率先带领一部分“青岚会”会员登上钓鱼岛,建立了灯塔。他还利用运输大臣的权力,不断用各种方式加固钓鱼岛上的灯塔,并一直想方设法将其标记在海洋图上。他甚至宣称:为了保卫钓鱼岛,日本可以打类似英法马岛战役那样的战争,并且多次扬言要把自卫队派到钓鱼岛上去。
三 日本挑起的岛礁主权危机迎合了国内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
在谈到领土主权争端的问题时,日本学界、媒体动辄把争端升温的原因归咎于他国的民族主义,却没有看到或者是忽略了本国民族主义情绪日益强烈的现实。
一般而言,衡量一个国家的民族主义主要依据两个指标:一个是民族自信心;另一个是爱国心。近些年来,日本国民的民族自信心不断下降。据调查,1998年认为“日本人与其他国家相比,有极其优秀的素质”的比率占51%,比1988年降低了11%。认为“日本是一流国家”的比率占38%,比10年前降低了12%。认为“即使现在日本还有很多东西要向其他国家学习”的比率占13%,比10年前降低了2 %。日本人民族自信心的发展轨迹与经济发展的轨迹基本是重合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国民的爱国心并没有因经济的衰落而有明显的减退。这一时期的民族主义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此时的民族主义不是战前极端排外的民族主义,承认日本仍有向先进诸国学习的地方。第二,谋求大国地位。第三,在历史问题上试图尽快翻过战败这一页。第四,试图修改宪法,重建大规模武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