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与文化研究工作坊(2014)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试论《讲话》话语的转换

——以周扬、胡风、冯雪峰为对象

陈泓印文艺美学方向;指导教师:王德胜。

1942年是中国共产党党史甚至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也是20世纪中国文艺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延安文艺界,针对当时存在的错误的文艺革命方向等问题,毛泽东在1942年5月主持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并发表了后来被称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的演讲。《讲话》可以被看作中共文艺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是引领革命文艺家创作的指向标,为知识分子的创作方向和创作方法提出了标准和要求,终结了之前知识分子创作方向的混乱局面。

具有权威思想话语的《讲话》出台以后,需要将《讲话》的创作主张以不同的话语形式进行宣传,即将《讲话》的政治思想话语转换成灵活的学术话语,然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传播和普及。为这种话语转换而努力的革命文艺家有很多,其中包括胡风、冯雪峰、周扬等知识分子,他们都曾把《讲话》的精神转换为学术话语进行传播,但他们彼此在这种转换的过程中存在差异,从而形成了各自的话语转换机制:以阐释为主导;以突破为主导;以拓展为主导。这三种话语转换机制分别以周扬、胡风、冯雪峰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