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青春家庭伦理剧的概况
电视剧《奋斗》的播出,开启了青春家庭伦理剧的发展之路,“都市80后群体”也逐渐作为一种具有新鲜感和感召力的形象,引起电视剧行业的关注。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青春家庭伦理剧逐渐成为一种内容稳定、艺术特色突出的电视剧类型。本文对其的概括为:以生活在大都市的80后青年为表现对象,以他们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者职业生活中的位置和角色为内容,以时尚靓丽和轻松俏皮为审美风格,展示青年在当代社会环境中的成长历程的电视剧作品。青春家庭伦理剧脱胎于家庭伦理剧,又借鉴了偶像剧和行业剧的元素,既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延续,又折射出转型期中国社会物质水平、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变迁。因此,笔者首先对青春家庭伦理剧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分析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探讨青春家庭伦理剧婚姻家庭观的特殊性。
(一)青春家庭伦理剧的分期
自2007年《奋斗》登陆荧屏,青春家庭伦理剧的数量开始持续增加。其在审美风格上延续了《奋斗》的表现路径;在内容上根据社会热点和时代特征,对原有的主题、题材进行了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在此,笔者将其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草创阶段、突破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和瓶颈期。
2007~2009年,是青春家庭伦理剧的草创阶段。这一时期,青春家庭伦理剧的艺术风格和特征开始形成。在形式上,融合偶像剧和家庭伦理剧的元素;在内容上,一方面尝试表现80后一代人从学生到社会人的成长过程,另一方面也尝试以新的视角切入80后的婚姻生活;从电视剧的语言风格来看,青春家庭伦理剧多运用喜剧、幽默、诙谐、搞笑的元素,不仅剧中人物对白既机智又充满哲理,而且有不少成为当时社会的流行语,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此阶段虽然青春家庭伦理剧作品的总数量较少,但是仍然产生了一批收视率高、影响力大的作品,如《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媳妇的美好时代》《蜗居》等。
2010~2011年,是青春家庭伦理剧发展的突破阶段。这一时期,青春家庭伦理剧在原有成果的路径上不断突破。一方面,以80后为表现对象电视剧作品数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更多社会热点问题引起电视剧创作者关注,例如裸婚、闪婚、剩女、丑女等均被纳入青春家庭伦理剧的表现范围之内;此外,80后的婚姻生活困境得到呈现,大量以“结婚”为主题的青春家庭伦理剧产生。因此在这一阶段青春家庭伦理剧虽然仍带有偶像剧的风格,但是在思想上开始靠近家庭伦理剧的传统,尤其是2010年的《裸婚》和2011年的《裸婚时代》,将青年的婚恋问题、家庭成员关系问题推向高潮,所以这一阶段的电视剧在反映现实的广度和思考现实的深度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
2012~2014年,是青春家庭伦理剧的平稳发展阶段和瓶颈期。这两年内,虽然青春家庭伦理剧作品的数量持续增加,题材内容有所丰富,但其在艺术风格、审美倾向上均延续了第二阶段的成果,并无开拓。在这一阶段,这类电视剧逐渐出现简单化、雷同化倾向,在情节结构、人物形象、作品名称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对前期作品的模仿复制。与此同时,青春家庭伦理剧对呈现社会热点的兴趣降低,转向追求画面精致度、表现都市生活优越性、呈现消费快感等。
(二)青春家庭伦理剧的艺术特征
青春家庭伦理剧作为新兴的电视剧种类,经过市场选择和电视剧行业自身的探索,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特征。
第一,从人物形象来看,青春家庭伦理剧集中关注和呈现的是生活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80后群体。电视剧主人公大多拥有较高的学历、良好的个人素质和拼搏进取的精神。他们正处在人生的起点,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与快节奏、高效率、时尚的都市生活交相辉映。
第二,从审美倾向来看,青春家庭伦理剧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偶像剧的风格——主人公外形青春时尚,性格活泼开朗,大多是在广告公司、大型企业,或者极具小资情调的酒吧工作,与中规中矩的公务员、老师、工人等职业形成反差,形象充满张力。
第三,青春家庭伦理剧始终表达着对社会环境的思索与评判,其生命力就在于对都市青年生存状态、人生价值观的反映。随着80后一代人逐渐离开父母的庇佑,成为真正的社会人,毕业、就业、创业、恋爱、结婚、生子等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然而,面对转型期中国社会多种思想价值观的并存与碰撞,青年一代需要面对长辈不曾面对的诸多问题,例如拜金、裸婚、“车子房子票子”、父母养老等,都与《渴望》《金婚》《大姐》《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传统家庭伦理剧所承载的内容有巨大差异。青春家庭伦理剧尝试展示新的就业观、生活观、择偶观,并且试图给出较为妥帖的应对策略。
第四,青春家庭伦理剧作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其生产和流通也带有文化工业产品的特征。其运作更加商品化、标准化、市场化,导致产生了许多以利益为导向的跟风之作,这些作品非但缺少对电视剧内容的关注与发掘,而且桥段雷同,演员群体局限,人物形象单一,剧情、细节都缺少打磨。反映出以青春家庭伦理剧为依托的电视剧投资者、创作者逐渐对经济利益的诉求超过对精神价值的探索。
(三)青春家庭伦理剧的价值观分裂
青春家庭伦理对都市生活和80后群体的演绎,既是我国电视剧行业内容题材的开拓,又是一次关于当代青年婚姻家庭观的思考与呈现。青春家庭伦理剧以都市80后青年群体的创业、婚姻、家庭生活为对象,将婚姻价值判断标准融入电视剧情节、人物形象之中,所以把握青春家庭伦理剧的情节模式,将是剖析青春家庭伦理剧价值观的途径之一。通过总结发现,青春家庭伦理剧通常有这样的一个模式:在反映当下都市中的婚恋问题和家庭观时,将包容、和睦、平等、完整作为幸福的最终实现要素,因而矛盾冲突的解决、人际冲突的化解常以“情感感化”统摄全局。然而,通过对电视剧文本的细读和分析,笔者发现在看似以情感至上、家庭和睦、非功利、反对物质主义为旨归的青春家庭伦理剧中,却存在着双重的价值态度,导致了电视剧内含的婚姻家庭观的分裂与对立。
表面上看,积极、正面的婚姻家庭观念是青春家庭伦理剧的思想基础。如在恋爱、择偶和婚姻关系中,力图反抗“门当户对”的“落后”婚恋思想,批判(至少不赤裸裸鼓吹)当下“一切向钱看”“有车有房”的观念,认为“情感”“真爱”是择偶、婚恋中的首要前提。在代际关系问题上,虽然家庭伦理剧中的婆媳矛盾、父母子女矛盾是电视剧的主要表现内容,但是父慈子孝、家庭和睦仍然是电视剧所要表现的终极价值追求。此外,青春家庭伦理剧对出身寒微的青年给予了巨大的关注和同情,并以凤凰男、励志故事为蓝本,鼓励来自底层、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只要通过个人的不懈追求与努力,就能够获得事业的成功。因而,纵观青春家庭伦理剧的内容,不难发现其在价值追求上致力于展示家庭生活中的美德,反对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充分肯定了情感在家庭生活中的维系作用。
然而,值得反思的是,青春家庭伦理剧在传达一种以非功利性的情感的婚姻家庭观的同时,也隐藏着与这种价值观相反的力量,形成了对现代婚姻伦理道德观念的冲击与解构,其不仅否定了电视剧努力营造的善良、美好、和睦的婚姻家庭氛围,而且为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提供了合理存在的空间。在此,我们以2011年播出的《家,N次方》为例,解读这部电视剧在重组家庭快乐翻倍的宏大主题之下所隐藏的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的价值倾向。
《家,N次方》是赵宝刚拍摄的以都市80后青年的婚姻家庭生活为主题的力作。这部电视剧以重组家庭的生活为蓝本,以家庭中的矛盾和冲突为起点,以N次重组的家庭也可以有非常快乐和幸福的结局为追求,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尊重与关爱是构建幸福家庭的基础——“如果你可以用爱去接受重组家庭的话,很可能你就等于拥有了N个快乐的家庭,你的家人也随着增加”。
整部电视剧放弃了传统家庭伦理剧的苦情叙述模式,以多元、包容、乐观、诙谐幽默的态度传达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温暖。从人物形象来看,《家,N次方》“塑造了如文楠、薛之荔和齐齐等集传统美德和现代智慧于一身的理想女性形象,满足了中国当代大众对理想女性的想象和期待。赵雯作为当代拜金主义、物质主义的人物形象,主创者在其事业发展顺利的同时,安排了其情感的失落与孤独,以表达对这种人生观的否定和批判”。但是,在这部电视剧中,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最终在生活的历练、情感的召唤下,获得了精神的蜕变与成长。电视剧通过对人物内心和情感的呈现,发掘他们心灵深处的隐秘和灵魂的闪光点;通过展示人物脆弱、无助、孤独的一面,表达对他们的同情;通过对人物的情感感化,最终打破了物质迷恋对其个人精神的束缚,使他们获得了亲情、友情和爱情。全剧以家庭伦理剧情感追求为目标,使剧中所有成员都在经过人生起伏、价值取舍之后,重新认识到了亲情、友情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剧情走向了大团圆的结局。而这一结局正是导演、编剧隐藏在剧情起伏中显性婚姻家庭观的体现——发掘人性之中的善良与美好、营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的大家庭、塑造快乐幸福的重组家庭。
然而,从另一层面上看,《家,N次方》虽然从未直白地表达创作者对奢侈物质生活的渴求和推崇,但是电视剧通过对人物的形象、职业特征、衣食起居、生活环境的呈现,以及对洋房、豪车、奢侈品的展示,不断确认丰裕的物质生活的优越性。而这些带有炫耀性意味的洋房、汽车、财产等物品本身就带有一种诱惑和解构的力量,颠覆了电视剧通过“情感”建构幸福家庭的意图。其中薛之荔就是一个典型带有双重价值观的人物形象。薛之荔是薛家长女,是整部电视剧中唯一一个集善良、美丽、智慧、理性于一身的人物形象,是整个家庭陷入危机后的拯救者。电视剧在塑造薛之荔的形象时,一方面,强调其常年在发达国家学习生活的经历,从逻辑上建立起她在学识、气质、道德水平均高于普通人的观念;另一方面,呈现薛之荔物质生活的优越(如,在她与家人视频聊天时,可以观察到其居住环境的精致、高雅)。因此,在薛之荔身上,带有物质丰富和精神高尚的双重标签。电视剧中,薛之荔一方面凭借自己经济优越和道德高尚的优势,成为当之无愧的拜金主义批判者、经济危机的化解者和婚姻情感自由的追求者;另一方面她又凭借自己所控制的巨额资产轻而易举地帮助父亲化解商业帝国的危机。可以看出,作者试图通过薛之荔这一人物,凸显道德在尔虞我诈的商业竞争中的感召力量,同时表达对电视剧中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批判。然而,薛之荔的形象事实上正是凭借一系列的物质符号建构起来的——富豪家庭出身、优质的国外教育、可靠的商业伙伴等,薛之荔对家庭、朋友甚至是对手的拯救行为,实质上恰恰成为“金钱万能”思想的佐证。
此外,电视剧的叙事经常以酒吧、派对、豪华汽车和气派的办公室为背景。而这些充满意义的酒吧、派对、汽车、别墅充分发挥着渲染暗示的作用,共同构筑了电视剧主人公奢华、优越的物质生活,也暗示了重组家庭的快乐和幸福依赖于高档的别墅、商业竞争中的胜利、事业的成功等。所以整部电视剧虽然从人物宣言中表达了对物质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批判,但实质上充分展示了物质、消费、奢侈的合理性和优越性,而人物本身所具有的才华、智慧、善良只是锦上添花的陪衬。
在《家,N次方》中存在的婚姻家庭观的分裂与对立,实际上是青春家庭伦理剧在价值观方面的共同特点。电视剧一面采取以情动人、情感至上的话语逻辑,建构了一幅时尚、温馨、和睦的家庭生活画卷,而在另一面却否定了其所努力呈现的淳朴的人性和对“真善美”的追求,并通过物品、环境、职业、消费能力的反衬渲染,充分肯定了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的优越性,导致了青春家庭伦理剧在婚姻家庭观上的自我分裂与对立。
通过对电视剧内容的分析不难发现,青春家庭伦理剧的主导价值观并非积极正面的,而是通过转化、隐蔽的方式,肯定了物质、金钱的重要性远远高于情感的付出,从而解构了电视剧极力营造的非功利的价值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