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红利:寻找中国新平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放松计划生育的影响本节内容源自中金公司宏观经济周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迫在眉睫》,作者彭文生、林暾和赵扬,2013年1月28日。

在计划生育政策逐步推广的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总和生育率迅速从6下降到3(见图2-7)20世纪70年代,基于庞大的人口数量给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带来沉重负担的担忧,中国政府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1980年9月发表了《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开始在全国范围正式执行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计生政策(俗称一孩政策)。信中称三十年以后将调整人口政策。但是一孩政策真正得到严格执行的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在大部分农村地区,长期以来所实行的是二孩政策或者第一个孩子是女孩的家庭允许生二孩的政策(俗称1.5孩政策)。2000年代初,第一批独生子女已达适婚年龄,计划生育有一定放松,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开始允许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二孩。到2011年,中国大陆所有省份均放开了双独夫妇生二孩的政策。根据计生委发布的各省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现行生育政策可以概括如下:①城市居民基本采取一孩政策,但父母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可以生育二孩。②农村地区大体分为三类,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江苏、重庆6省区(市)农村以一孩政策为主,满足一定条件(比如父母单方为独生子女)允许生育二孩;新疆、青海、云南、宁夏、海南5省区农村采取普遍二孩政策;其余19省区农村基本上规定第一个孩子是女孩的家庭允许生二孩,即1.5孩政策。③少数民族普遍允许生二孩,但满族、壮族除外。西藏藏族农牧民没有生育数量限制。④此外,再婚、残疾、特殊职业、生活困难等特殊情况下,给予特殊照顾,允许生育两个或更多孩子。。此后,总和生育率进一步下降。根据世界银行估计,201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为1.6根据国务院发布的《2011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一五”时期,“妇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8以下”。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总和生育率是1.18。有关我国人口的学术研究一般认为总和生育率在1.5~1.6,参考Cai(2008); Goodkind(2011); Morgan et al.(2009); Retherford et al.(2005); Zhang and Zhao(2006);蔡泳(2009);郭志刚(2000,2009)。我们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分年龄妇女人数和分年龄生育率分布,倒推不同生育率假定下2000年以来出生的人口数量。结果发现,按照1.18的生育率估算的2001~2010年新出生人口比实际出生人口少3700万,1.8的生育率估算结果比实际出生人口多2900万,1.5~1.6的生育率与实际出生人口接近。再考虑到出生人口存在漏报的可能,我们认为当前总和生育率为1.6左右。,不仅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维持人口正常更替需要的2.1的水平,而且已低于英法等欧洲低人口增速发达国家的水平(见图2-8)对于生育率的下降是否由于计划生育导致,存在争议。一般而言,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婴儿死亡率将下降,妇女社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提高,二者都导致总和生育率的下降。就我国而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总和生育率的下降肯定有所作用。但是,我国婴儿死亡率大幅下降的时期主要在20世纪50~60年代,70年代下降幅度不大。我国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也主要在50年代。因此,70年代我国总和生育率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应该是计划生育的推行。相应地,我国的人口增长率从70年代开始快速下降,并在此后的30多年里持续下降。因此,计划生育政策对于70年代我国人口增速大幅下降的作用,以及由此对于人口总量的控制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图2-7 总和生育率大幅下降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DI、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2-8 目前中国总和生育率已低于英法等发达国家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DI、中金公司研究部。

总和生育率下降带来了人口结构的变化。由于婴儿出生率(新生婴儿占总人口的比重)被政策人为压低,我国的少儿抚养比(14岁以下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也随之下降,这是过去十几年人口红利的主要来源。但是,少儿比重下降的同时,我国的老龄人口比重上升,老龄化问题将随着新中国成立后的婴儿潮一代逐渐进入老龄而日益突出。

计划生育政策现在面临的已经不是要不要调整的问题,而是早改还是晚改、快改还是慢改的问题。先实行“单独二孩”政策,然后过渡到普遍的二孩政策,是政策调整的可能路径。那么生育政策放松,会对未来的生育率、人口增长和结构有什么影响?最直接的,政策放松将影响政策生育率政策生育率是现行人口政策所允许的总体生育率,与实际生育率有所不同。我们根据现行人口政策,以及各省区城镇、农村户籍人口和各民族人口比例,估算全国的政策生育率约为1.46。。如果完全放开二孩政策,再加上各种特殊照顾政策的影响,总体政策生育率有机会上升到2或以上。

但政策放宽以后,实际生育率会提高到多少并不确定。实际生育率不光取决于政策生育率,也受生育意愿和其他客观条件的影响。如果生育意愿低于政策规定的育孩数,即使完全放开二孩政策,实际生育率也不会达到预期为2的政策生育率。一些调研结果显示,即便放开二孩政策,我国妇女理想的生育子女数目以及最终实际生育子女数均低于政策生育率根据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2006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育龄妇女的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73个。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妇女的平均理想子女数分别为1.78个和1.60个”。江苏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组成的课题组曾对江苏六个县5705名符合二孩生育政策的已婚妇女进行了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调查。调查发现,对于符合二孩生育政策的家庭,其理想子女数为1.7,生育意愿为1.5,参见郑真真(2011)。。鉴于此,我们估算了生育率上升到1.7、1.8、1.9和国际公认维持人口正常更替需要的2.1的水平的几种假设情形下人口的变化,假定生育率的变化在5年内完成。作为对比参照,我们也估算了生育率维持在目前的1.6不变的情形下人口的变动趋势。

根据5年内生育率上升到不同水平的估计结果显示,生育率变化0.1对未来10年新出生人口的影响是700万,对2022年抚养比的影响是0.7个百分点。具体来讲,如果现行生育率保持1.6不变,未来10年(2013~2022年)将出生1.6亿人。相比之下,如果生育率未来5年从目前的1.6上升至1.8,并在之后保持这个水平,则未来10年将多出生1400万人。由于儿童数量增加,10年后(2022年)抚养比将比生育率保持1.6不变的情况下多上升1.4个百分点(见表2-1)。如果生育率上升到政策生育率允许的2.1,人口总量和抚养比将会有一个显著的上升,10年多出生3500万人,10年后抚养比多上升3.5个百分点。

表2-1 不同总和生育率路径下人口增长和抚养比变化

资料来源:《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

总体来讲,计划生育政策放松应该会增加总和生育率,尽管幅度不确定,未来出生的婴儿将增加。出生率的增加意味着社会抚养率的上升将比现在预期的快,也就是说,放松计划生育政策将在未来一段时期(20年左右)加快人口红利消退的速度。但是,从更长期的角度看,这将有利于人口的均衡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