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调查(总第4卷/村庄类第3卷/华南区域第3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章 福岭村陈氏宗族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文化是凝聚宗族的内在力量,对于福岭陈氏而言,经济形态的多元性和社会形态的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都冲击着福岭陈氏的凝聚力。但是族人对于祖先、神灵的尊崇则成为凝聚宗族的内在力量。本章重点从文化信仰、文化习俗、文化教育几个方面分析福岭陈氏的文化形态。

第一节 信仰

信仰是支持人类行动的精神动力。本节通过祖宗崇拜、生育崇拜和神灵崇拜分析福岭陈氏的传统信仰形态。

一 祖宗崇拜

福岭陈氏的开基祖作为知名的地理先生,用独特的眼光选中福岭双方第开基,并且在与其他姓氏的竞争中获得胜利,逐步占领了福岭,这在族人眼里完全归功于祖先保佑。

(一)祠堂

祠堂是供奉祖宗神位、寄托祖宗灵魂的地方。对于福岭陈氏而言,迫于生存压力,当时陈赒公来到双方第最先建造了双方第祖屋。但是三代以后,人丁逐步增加,各房支有钱的子孙便纷纷各建自己的祖堂祖屋。最先的祖屋——双方第——只留下一小部分人居住。在这种情况下,福岭陈氏便修建陈氏宗祠,以此将分化的一支支族人凝聚起来。

1.祠堂的管理

宗祠的修建时间已经失考,但是其两边楹联“淑气积名乡山连泽玉韫珠藏德门端踞金杯地,徽声丛望族春及秋实蕡华灼福岭长成锦洞天”为赒公十三世侄孙中顺大夫陈鹗荐所题,由此可以推测大概在明末。民国时期,据族人回忆,宗祠的门平时是锁上的,钥匙由专门的人管理,一般是福岭陈氏宗族的父兄头商议,请族内比较穷苦的人管理,主要是逢年过节上香、清洁卫生,以求祖宗保佑后世子孙。管理的人会获得一些费用,主要由开基祖陈赒公的尝产支出。

有五种情况需要开祠堂门:一是七月半、初一、十五这种节日或者节气要开祠堂门;二是祭祖和收尝租的时候要开祠堂门;三是族内遇到事情需要调解时,要开祠堂门;四是遇到与族外纠纷,集中开会时要开祠堂门,因为要在祠堂集体议事;五是有陈氏迁出者回乡时,要给祖宗上香,要开祠堂门。陈氏宗祠布局形式见图5-1。

图5-1 陈氏宗祠布局

2.祠堂的功能

相比于其他祖堂,宗祠无疑是最具神圣性和代表性的,主要有四点。①供放所有赒公后裔子孙牌位。福岭陈氏人丁兴旺,分祠较多,但是只有宗祠是供放所有赒公子孙后裔牌位的地方,其供放了陈氏历代列祖列宗到八世开基再到如今子孙的牌位(如图5-2所示)。据族人介绍,陈氏宗祠的牌位不是谁都能上,以前只有男丁可以上,并且只有在修祠堂中做出贡献的人才可以上。②不具有居住功能。相比分祠,宗祠不是围龙屋,是供放族人香火的地方,所以不能用来住人。③只做公用,不做私用。与分祠不同,宗祠多是用来办全族之事,比如祭开基祖,但不能用于某家办事。④联宗,背楹联。由于福岭陈氏分化较早,很多子孙在外面择地开基,迁出去的子孙或者常年在外的子孙回乡时,首先要到陈氏宗祠点香、敬祖。根据老人的回忆,陈氏宗祠的楹联就是联宗的纽带。

图5-2 福岭陈氏宗祠牌位

 

小时候我阿公告诉我如果到外面碰到姓陈的,只要能背会宗祠的楹联就是我们赒公太的后代,所以楹联我们从小都会背。……听老人家讲,以前抓壮丁,很多陈姓人到广西那边,只要会背楹联的,那边陈姓人的尝会就会出钱帮助他们回家。所以当时有很多不是我们陈姓人也要背会这个楹联,可以获得帮助啊……福岭老岭下陈永兰老人访谈。

 

3.祭祖

毫无疑问,祭祖是祠堂的主要功能。福岭陈氏受到分化的影响,在民国时期有围龙屋式的祖堂25座(楼屋未算)。但是这些祖堂多是供放各个房支开基祖牌位的,而陈氏宗祠就成为专门供放开基祖牌位的地方,所以其自然成为祭祀开基祖的唯一场所。尽管分支很多,但是福岭陈氏祭祖时,各分支的子孙都要从宗祠开始,先宗祠然后到自己的小祠堂,再到自己的楼屋。祭祖时,各个房支的人由父兄统一领导,敲锣打鼓挑着三牲过去;祭祖前都要沐浴更衣、肃冠裳,以示对祖宗的尊重;由房支内的长辈喊礼“陈氏列祖列宗,XX世子孙前来祭祖”,三献茶、酒和肉;男丁按照辈分站位,女子也可以参与祭祖,因为女子要负责挑三牲,摆放三牲,但是出嫁以后的女子不可以来祭祖。

4.立祠

除了陈氏宗祠和开基祖祠外,福岭陈氏从第三代就开始建分祠。其建分祠的主要动因有三个:一是人丁多;二是财富盛;三是内部竞争压力大。其中财富又是最主要的因素。

立分祠的规矩。除了上述动因之外,立分祠是有讲究的。首先是地形因素,立分祠一定要在土地开阔的地方;其次是规模,立分祠一般规模不能太小,花费较大,所以一般分祠不是某代子孙巨富,就是几代子孙积累所建;最后是风水要好,一旦风水做坏了,即使是建筑已经建成,也不会立牌位。

据说当初石鼓潭州司马第那块地方风水很好,是七星伴月,本来是用来建祖祠的,但当初请来的风水先生听说周围的子孙是曾姓,与此位风水先生同姓,为了维护同姓的风水,便在建祖祠的时候做了一些手脚,坏了风水,所以就不能立牌位做祖祠了,不然子孙不旺。所以陈氏族人就没有在州司马第立牌位,而是到田唇前重新做了祖祠,而州司马第只作为私厅。

从功能上说,分祠也就是所谓的小祖堂,与宗祠有差异。宗祠的祭祀和议事功能突出,而分祠的居住和办事功能突出,因为分祠都是围龙屋结构,集居住、祭祀和公用于一体,厅堂主要用于屋内各家各户操办红白事。从规则上说,分祠选址以风水为重,但是新祖堂不能位于老祖堂的上方位。如果要立牌位,则需要置办三牲,由长辈从老祖堂“请”牌位,所立牌位多为修建祖堂子孙的父亲或者阿公(如表5-1所示),主要是为了孝敬上代。

表5-1 祖堂牌位为修建者上代的统计情况

相比于长房的祖堂分立,福岭陈氏很多围龙屋不涉及方位问题的分支也不立祖宗牌位,除了敬祖以外,其不立祖宗牌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收族。二房的祖堂尽管都是围龙屋的结构,但除了九世岭下开基的璞公祖堂之外,都没有牌位。其主要目的就是倒逼分出的宗族大家去祖堂参加公共活动,比如祭祖等,以此维护整个房支的团结和强大。据传其是留下祖训不单立祖宗牌位的,主要是为了实现分家不分族的目的。

不管是立分祠还是修祠堂,其仪式主要有几个关键步骤。

(1)测日子。修或者建祖堂都是非常神圣之事,一般人是没有资格提议修或者建祖堂的,都是族内或者房支内的长辈提议,通过一个族或者一个房支的商议取得一致意见后,就找一个地理先生选一个好日子开始动工。除了选日子外,还要选择从哪个地方开始动工,甚至细化到从哪片屋瓦开始动工。

(2)请牌位和抱香炉。在修祖堂时,请牌位和抱香炉格外重要。在族人眼里,牌位就是祖先灵魂的象征,所以在修祖堂时要点香、献三牲祭祖,告诉祖先要修祖堂,让祖先的灵魂先移开,以免沾到尘埃。祭祖完毕之后,要找房支内辈分高、寿命长、子孙旺盛(最好是几代同堂)的男丁移开牌位和抱走香炉,其中人丁兴旺是第一要素,即使辈分再高、年龄再大,如果家中人丁不旺也是没有资格移牌位和抱香炉的,因为这象征着整个祖堂人的香火。虽然福岭陈氏基于对人丁的需求,对血缘并未过多要求,但是在修缮祖堂时请牌位、抱香炉的必须是本族内嫡亲的血统,也就是说女子、外来招婿、买来的儿子是没有资格的,按族人的话说:“他们是外人,血统不正……”(当地人称“过路客”)。这些完成后便可以开始动工了。

(3)上梁。在修缮祖堂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过程就是上梁,因为这关系到一个祖堂内子孙后代的发展。上梁时需要一个房支内每家派出一个男丁,其中年纪最大、辈分最高的男丁,首先要往正梁上挂上文笔墨砚,象征书香门第,然后要在梁的两侧各挂上一个五谷袋,里面装五种米,代表着希望以后五谷丰登。在上梁的时候,需要房支内的长辈喊礼,说好话。

 

之前我们德星第修祖堂的时候,由每家找出的男丁上梁,总共找了16个男丁抬柱子、上梁,放书香和五谷袋是辈分高、年纪最大的人挂……福岭德星第陈福金老人访谈。

 

(4)“登位”。祖堂修缮完毕后,请祖公正式进祖堂,需要房支内辈分高、寿命长、子孙旺盛(最好是几代同堂)的男丁将香炉和牌位抱回来。同上面请牌位一样,人丁兴旺是最主要的,辈分次之,年龄是最不重要的。在这些仪式过程中,“登位”是最隆重的,要请大锣鼓,一个祖堂的族人要集体祭祖,为了显示隆重,祭祖时三牲需要全猪全羊。之后在祖堂聚餐,请祖公进祖堂。

(5)开大门。一切仪式完毕后,第二天早上一早就要正式开祖堂的大门,在放完鞭炮之后,由房支内部辈分高、年龄大、命好的长辈去开大门。

(6)转火。修完祖堂三周之后,就需要转火。这时整个祖堂的家家户户都需要献三牲祭祖(与之前的点香不同,之前只需要集体献一副三牲,现在是家家户户都要献三牲),然后大家在祖堂中聚餐。

5.上牌位

(1)牌位的构成和类型。牌位代表着先人的灵魂,在福岭牌位主要包括几个部分:子孙的世代、名以及谥号。世代即是辈分,所有的子孙都要按照辈分来排。谥号是子孙死后族人给予的评价,需要各房代表(族中长辈和有地位的人)进行评议,每一个字都需要根据此人生前的功绩以及品德给予,不能随便起。

 

以前起谥号很隆重的,到时会在灵前摆一张四方桌,最高辈分的人坐在最中间,其他人坐两侧,开始讨论。有人先提出几个字,比如“谦恭德惠”,每个字都要评议,谦是否为人谦虚,德惠有什么德,是否惠及他人。评议后,最终什么谥号需要中间的长辈点头。主家会有谢仪,感谢给予如此评价……福岭石鼓潭陈曾荣老师访谈。

 

牌位的类型分为主牌位和一般的牌位,主牌位主要供放全族或者各房支的开基祖(宗祠的主牌位供放全族开基祖——陈赒公,各支祠则供放各房支开基祖),在主牌位上面还有开基始祖以上祖先的牌位。两侧按照左昭右穆的次序,单数辈的子孙在主牌位的左边,双数辈的在主牌位的右边。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是无主牌位,即“左昭历代列祖伯之神位”和“右穆历代列祖叔之神位”。这些不仅代表着牌位上有的人,还代表着一些因故牌位上没有名字的人,在祭祖的时候可以一起祭祀。

(2)上牌位的门槛。为了显示人丁兴旺,福岭陈氏对于上牌位基本没有什么门槛,只要是族内的男丁都可以上,即使是顶房或者买来的儿子也可以上牌位,但前提是要其本人以及其子女改姓陈;嫁进来的女子随夫君上牌,只有姓,没有名;还有一些不知道姓名的就用大孺人替代。当然如果族人获得功名或者有官名,在牌位上一定会体现出来,标识其身份。

 

以前我们祖堂有一个顶房过来姓温的,最初上牌位的时候,他说他要上牌位,我们说好,你改姓就可以,最初他同意了,可是后来在他死的时候又反悔了,但是那时名字已经写在牌位上了,又没法动了,只能就那样了。但是死后他的灵柩不能停放在我们祖堂……福岭岭下陈永兰老人访谈。

 

(3)上牌位的时间。对于福岭陈氏而言,上牌位没有门槛限制,但并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牌位。在过去老人去世出殡之后,先做一个临时牌位放在神龛上,等到修建祖堂时才能统一写在牌位上。在过去上牌位不需要钱,子孙都可以上,因为有尝田支持,如果尝田费用不够,则是由子孙“按牌”出钱。

(4)要到大祖堂上,也要到小祖堂上。福岭陈氏不断分化,但是尽管这样,子孙在上牌位时会既上在自己的小祖堂上,也上在大祖堂上。比如德星第是从和泰岗岗的祖堂分迁出来的,凡是文翰公的子孙都要在和泰岗祖堂上牌位,之后和泰岗的十六世子孙迁出来建了德星第祖堂,其子孙去世后需要在两个祖堂都上牌位。

(5)“鼎炉”。如上文所言,以前修建祖堂费用很多,某一世不一定有足够的钱财修祖堂,这时就可以鼎炉的方式集资让其兄弟或者子孙出钱。鼎炉的子孙可以在祖堂上牌位并获得房间的分配。

(二)族谱

1.修谱

族谱是记载一个宗族渊源、人丁、辈分、祖宗善举以及祖宗埋葬地点的,以便后人谨记。福岭陈氏的最新族谱是四修谱。

(1)第一次编谱。最早一次修谱是在十三世的时候,由学元公(三房文盛公之长子)、初南(文峰公之孙)以及井寰(希顺公之子、玉寰公之弟)会同修订。福岭陈氏之所以在这个时期修谱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人丁始盛。在十二世到十三世(第五代约明万历四十三年)的时候,福岭陈氏的人丁已经有70多个。二是财富积累。正如前面所讲,十三世的时候长房的子孙已经开始积累财富,组织修族谱的井寰公就是玉寰公的胞弟,修谱有了财力支持。三是有了入学之人。经商起家的福岭陈氏,最初几代忙于生存,鲜有读书之人,而十三世的井寰公是福岭最早入学之人,为本族最早进庠之人。四是尊祖的传统。根据族谱序文记载:“……先谱失于兵祸,恐世远而祖记难寻,续修族谱以记统宗载历代之祖宗序百代之昭穆,生而品行藏身,死而龙穴,坐向人人备载,代代悉举。”

修谱本为族内之事,但是经商起家的福岭陈氏最初就在国家的政权下一直变动,这种变动性也体现在修谱上。根据福岭松树下族人手迹:“公元一九二八梅子树厦心如伯到新铺丰源当馆与先伯倬汀(汉详)闲谈,言赒公族谱改仲海作五世,为了矮车出陈绍禄土霸。恐同宗受累,改谱不与合流……”此言真假已无从判断,但是陈氏宗族这种避难意识以及重族意识体现无疑。

(2)第二次修谱。福岭第二次修谱始于民国二十七年,由族人陈佩衡所查编订的蕉岭县福岭村陈氏世系表,是福岭陈氏族谱的基础。此次谱牒主要依赖族内返乡的文人志士,出版费用出自子孙的捐助,尤其是在外族人的捐助。

 

吾族佩衡先生,从政二十余年,不遑宁处。前岁返里养疴,依然清风两袖。其经验操履,识者同钦。年来乡居有暇。辙亲往各屋,调查世系。……惟是吾族聚居一村,经过四五百年。尚无一全村同村之谱牒可查。……将表付印,不日即可出版。惟年来物价暴涨不已,印刷工料,需费颇巨。爰酌拟资助查编印刷费办法,还请查阅,务祈鼎力提倡,并即就近转请旅外同族,一体协力资助。以期集有成就。俾得继续查遍,务近详尽。再版重印,讯臻美善。同族亦得借此益加敦睦团结,奋起努力复兴民族,不胜后幸。资料来源于1938年陈佩衡编修世系表。

 

2.入谱

经商起家的福岭陈氏,开放性强,所以基本上所有的男丁都可以入谱,对族内有特殊贡献的人则会专门在族谱中标注出来。“以前一般男丁都可以入谱,不论是从外面买来的,还是顶房过来,都可以入谱,只要改姓陈得到大家认可的就可以,都是我陈氏子孙,一视同仁,也不用交钱。不过女子是不能入谱的……”福岭岭下陈永兰老人访谈。

但是有三种情况不能入谱:一是女子不入谱;二是早年或近代因徙居而改籍者不入谱;三是触犯族规,被开除族籍的人不入谱,尤其是族内通婚者是严重触犯族规的。

3.族谱的管理以及仪式

福岭陈氏最早的族谱修缮完毕后,被抄成三本供瑀公、璞公、玮公三大房珍藏。族谱编撰完成后,会置办三牲祭祖,并三次举酒祈福:“南山当户镇幽幽。江水环带绿悠悠。兴族之福寿山高水长。又酌而祝曰:善贻孙谋兮!纯暇克绍兮!箕求兄弟萃聚兮!式相好而无相忧兮!三酌曰:士各以诗书自立。人各以德行自修。科第兴历数连芳。终始福泽同天长地久。三祝酒各起拜。”在族谱保管上,各房由长子保管,一般是放在各房祖堂的正梁上,平时族人一般不翻阅族谱,只有在外出时才要拿下来手抄一份族谱带出去,以表念祖,勿让子孙后代忘本。

4.族规、祖训

(1)族规。福岭陈氏并没有留下族规的记载,族人能回忆的也只是同姓人之间不能通婚、男女之间不能通奸而已。族人之所以能够记得是因为福岭陈氏对于违反此规定的惩罚是严厉的,一经发现,族内的父兄都要将族人召集在一起观看,将违反此规的子孙绑跪在祖宗面前,轻则赶出宗族,重则取其性命;对于女性则是沉潭,沉潭之后若是还活着,便要赶出宗族。所以对于族人来讲,这种场景无疑会给其心灵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我记得小时还小,很多人在那里围观,我挤进去,看到那个男的被绑在那里跪着,他的祖母也跪在那里一直磕头,父兄手里拿着刀,要砍他的头……。当时我还小,又是好奇又是害怕,现在想起来都心慌……福岭岭下陈永兰老人访谈。

 

(2)祠规。虽然福岭陈氏没有留下族规,但是有祠规的记载,主要记载了祖尝田的由来,如何管理经营祖尝田,如何分配祖尝,如何给祖尝纳粮等。

 

早冬随粜其银照牌次第各领六两,写田为凭,功利一两二,冬季领银并减利,不论先后俱于八月初一日在祥云盖月坟前完明,如无银完,即将其田为尝……

 

(3)祖训。根据迁到中国台湾一支系族谱记载的陈氏祖训有以下内容。读书为重,次为工商,取之有道,工商何妨。克勤克俭,毋怠毋荒,孝友睦敦,六行皆臧。礼义廉耻,思维举张。处于家也,可表可坊,仕于朝也,为忠为良。神泽佑汝,汝福绵长。乖舛伦常,贻羞宗祖。得罪彼苍,神则殃汝,汝必不昌。最可憎者,分类相戕,不念同气,偏论异乡,手足干戈,我心忧伤。愿我族姓,怡怡雁行,通以血脉,泯厥界疆。根据其内容可以看出,陈氏祖训既有对个人行为的规范,也有对宗族之间相互争斗的禁令,并且以神灵庇佑的外衣警示族人要遵循祖训,不然会受到神灵的惩罚。

(三)祖坟

1.选址之因:风水为重

自古以来,坟地不仅是安放祖先骨灰的地方,更是庇佑子孙后代香火的圣地。因为陈赒公上代宅第虽好,但是阴居未善,所以陈赒公上代几世单丁。作为地理明师的陈赒公,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跋山涉水,走遍各地重新为祖上几代人选择墓地埋葬。为了抢占更多风水宝地,赒公并没有将祖上合葬在一块地方,而是将每代分别葬于平远、油坑等不同地方。

赒公除了为祖上选墓址、谋划坟墓之外,还为自己选好了墓地,为福岭村大坪上祥云盖月形,俗称“眠羊倒草”。据说此处风水生千丁,此坟因为带来福岭陈氏兴旺,被称为蕉岭的名坟之一。从表5-2可以看出,福岭最初几代多是葬于本村,但是并未在同一地点,其主要原因就是希望占领好的风水宝地。九世瑀公、璞公、玮公三子分葬于不同地方,其墓址也是赒公所选,就是为了各自房头子孙后代人丁兴旺。到十一世的时候,有钱的子孙在墓地的选择上也逐步向外扩张,比如文峰公就葬在隔壁彭坑,玉寰公墓地更远,选在白渡。除此之外,其他房支的祖先墓地也有的在白渡等地。可见,福岭陈氏在墓地选择上并不固定,而是呈现一种向外扩展的态势,其主要目的是占领更多的风水宝地。

表5-2 长房世代祖墓址

2.祖宗为上:严格护坟

虽然并未有明确的祖坟地,但是族人对于祖坟的保护是严格的。

首先,明确坟界。房屋和田地都有界限,坟地也有界限。福岭的习俗是凡做墓之后都会立一块“陈氏后土”和“陈氏伯公”的石碑以标明界限,除了用灵神守坟之外,主要目的是禁止其他人在此界限内再建坟墓。而对于开基祖赒公坟墓的保护更是严格,每次修坟都要重新确立界限。如图5-3所示,以赒公墓碑为中心,确定了四周的界限,并且四周都有明确标志,防止后人侵占。

图5-3 祖坟以及周围边界

其次,方位选择。对于福岭陈氏而言,赒公坟地是风水宝地,为了求得祖先庇佑,很多子孙也在赒公墓地周围做坟,但是其有一种内在约定就是不能在陈赒公墓地的上方向做坟,不然是对祖宗的不敬,后世子孙会受到祖宗的惩罚。

再次,修坟。赒公祖坟最早重修于1596年,如果按照25年一代计算,是十二世到十三世的时候,第二次重修于1760年,是在十七世左右。两次大的修坟皆是在宗族强大之时,修坟费用则是按丁收钱。

3.迁坟。福岭陈氏很少迁坟,因为涉及子孙后世风水,一般不敢轻易动。但是也会有因风水迁坟的,赒公祖上就是因为风水不旺,所以重新建坟。整体而言,迁坟一般发生在三代之内,迁坟要由当时子孙都同意,一般很难说服大家同意,都怕影响自己小家的风水,所以年代越久迁坟发生的概率越小。

 

我们奇信公的墓地最初在本村,但是有一次碰到一个风水先生说白渡有两块风水极好的地方,又恰巧奇信婆是白渡人,所以由其子将坟墓迁到白渡。一般说,迁坟只停留在三代以内,其儿其孙迁坟可以,一旦子孙人多,就不敢轻易迁坟了。福岭文魁公祖堂陈其宏老人访谈。

 

(四)祖屋

福岭陈氏的开基祖屋位于双方第,主要由三房使用和管理。各个支系到各地再开基,经过几代的繁衍,各个房支都有自己祖屋。

1.祖屋的两种形式

在福岭,陈氏祖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围龙屋;另一种非围龙屋的私厅。

在居住规模上,围龙屋居住人数更多,私厅相对较少。在祭祀功能上,围龙屋一般都会立牌位(二房的围龙屋除外),祭祖功能突出;而私厅只有神位,没有祖宗牌位,所以主要用来祭神。在办事需要告祖的时候,最初都要专门去祖堂办理,随着人丁的增多,宗族便开始将祖堂的祖宗牌位请到私厅,在私厅办事。

2.祖屋的维护

对于福岭陈氏而言,祖业不能废,不然对不起祖宗。所以尽管不断分化,不断另建房屋,但是祖屋很少荒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留子守业;二是近者守业。

留子守业。祖屋都是祖先所置,在分家时依照平均原则公平分配,即使后代有子孙迁出也必定会留下一个子孙守祖业。以梅子树厦祖屋为例,最初梅子树厦由文峰、文猷、文侃合建,后来文峰公又在新屋厦开基,建了自己的围龙屋,但是其长子省吾及其后裔依然留在梅子树厦守祖业,二子和三子则多迁到新屋厦居住。

近者守业。除了留下子孙守祖业之外,如果地形条件允许,一般新建房屋都在老屋的旁边,一是为了敬祖,二是为了就近守业(如图5-4所示),便于维护祖屋。

图5-4 长房祖屋分迁示意图

二 生育崇拜

对于福岭陈氏而言,人丁是其发展维系的基础,而生育又是延续人丁的基础,这种生育崇拜影响其婚姻、添丁仪式以及信仰等多个方面。

(一)婚姻

婚姻是生育的基础,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福岭陈氏嫁娶之前的查人家,首要标准就是其家族人丁是否兴旺。如果自己家族人丁兴旺,对方人丁稀薄,这种婚姻往往是不会被同意的,因为他们担心其生育能力。二是娶二妻或者纳妾。为了人丁繁衍,娶二妻或者纳妾在福岭是常见之事,女子无出便成为娶二妻最好的理由。三是仪式。嫁女儿时,娘家都会陪嫁一对“公鸡婆”,寄寓着父母对于子女早添人丁的期盼。在结婚做酒时,红枣、花生、莲子都是必备的,象征着早添贵子。女子在入门时,牵新娘的妇人必须是多子多福之人。

(二)添丁

子孙添丁之后,除了做满月酒时祭祖之外,每年在元宵节节后正月十三到十五这三天,添丁家庭要到祖堂升灯(“灯”同“丁”音相近),只有升完灯后,该男丁才正式成为陈氏子孙。升灯的丁有两种,一种是老丁,一种是新丁。新丁就是上一年的正月半以后,当年正月半以前出生的男孩。老丁就是因外出或者其他原因出生多年后才升灯的男孩。

1.升灯的次序

以前福岭升灯是非常隆重的,凡是当年有添丁者,都是以祖堂为单位集体办,敲锣打鼓、舞龙舞狮。锣鼓队和舞龙舞狮队从祖堂出发,先到“头丁”(第一个出生的男丁)家里接灯,这时有男丁的家庭就要在家中祭拜天神、准备三牲,用鞭炮迎接。

2.接灯

生男丁是一件荣耀的事。锣鼓队在陆续接上要升灯的家庭后,在全村绕一圈,并放鞭炮。其他家庭则会自备鞭炮和香,待升灯队伍路过时点鞭炮接灯,希望借着升灯家庭的喜气早日添丁。

3.祭祖

升灯时的祭祖仪式与祠祭仪式大体相同,其不同之处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祭品的选择。除了常见的三牲、果品之类,升灯时一定要有柚子和甘蔗,柚子象征“有子”,甘蔗象征“节节高”。二是祭品的摆放。祭品要按照男丁出生顺序来摆放,各自摆各自的,头丁在第一位。三是祭祖人的选择。升灯时,祭祖都是由添丁家庭的父亲来完成,由房支内的长辈喊礼,房支内的父兄组织,房支内的长辈都要参加。四是上香。上香时要先洗手沐浴更衣,灯头先上,左手插香,以示对祖宗的尊重。先在神台前的香炉插香,然后到祖宗神位的香炉插香,接着到神龛下土地伯公的香炉插香,最后到龙厅背后的金、木、水、火、土五星石以及龙厅上香。

4.升灯

祭祖完成后,就开始升灯,升灯时有礼生喊礼。升灯的家庭要挂上一对灯笼,横梁上左右两边各一个,挂灯主要由父亲完成,不能假别人之手,按照出生顺序上灯。灯笼上写着男丁的名字,背面写着“财丁兴旺”。以前的灯笼是油灯,所以每家升灯时都要捐香油钱给祖堂。

5.入位(上名册)

升灯之后,要按照仪式入位(上名册)。这个“位”是神龛两个侧面的碑刻,与正面的牌位不同,正面的牌位是神位,是已故之人的牌位,而两侧的碑刻则是祖堂男丁的名字。升灯之后,将新添子孙之名刻上,即相当于上名册。这不仅代表着该子孙正式成为该祖堂的人,更代表着以活着的子孙护卫先人。

6.放生

升灯之后,就要放生。升灯的家庭要将事先准备好的鱼放入通海的大河里,希望子孙以后向外发展,不要拘泥在小鱼塘里。

7.摆酒

添丁之后,满月要摆酒,有做大也有做小,主要取决于家庭的财力。一般而言,长子的仪式更隆重些。

(三)过继

1.过继原则

过继在福岭称为“过房”。在福岭发生过继的情况也比较多,主要有四个原则:一是过继双方自愿,如果跨房支需要征得房支长辈的同意;二是必须是同辈之间,如果当辈没有过继,那么直接跳过,过继嗣孙;三是关系由近到远,先从兄弟的儿子中过继,以此往外推,也有房与房之间的过继,但还没有发生过族与族之间的过继;四是独子不过继,一般长子也不会过继。

2.过继形式

在福岭过继存在真实过继和形式过继两种,真实过继称为“过房”,形式过继称为“卖乖子”。

过房。过房就是真实过继,无论从财产继承上还是从香火继承上都只继承入嗣方,无权再继承原来家庭的财产和香火,并且男丁需要在入嗣方的抚养下成长。过房时需要在自己祖堂以及入嗣方祖堂祭祖、摆宴,方礼成。

“卖乖子”。除了真实过继之外,还有一种就是形式过继。过去在福岭,生下男丁要问神卜卦,有些男丁的生辰八字和父母不合,放在家里不好养,便会找合适的人家“出嗣”,俗称“卖乖子”。这需要到入嗣方的祖堂祭祖,称作“入门”,但是不需要到其祖堂升灯,不是真正成为入嗣方的子孙,也不继承其香火,更不具有财产继承权。此外还要写下过继贴,立嗣的父母会给孩子准备碗筷和一套衣服。当然因为八字过继给外族的事情也有发生,多是女方亲戚家里,形式都一样。

除了“卖乖子”之外,还有一种形式上的过继,主要是用来顶香火,比如在族谱、牌位、墓碑上承接入方的香火,并不具有入方的财产继承权。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形式过继只存在于约定者本人,并不涉及子孙后代。比如宾吾公的后裔——十八世的方焕,其生了四个儿子,其中四子帮华无子,便让邦荣公的小儿子——菁义帮忙继承,但是菁义的儿子仍然属于邦荣的子孙而非邦华的子孙(见图5-5)。

图5-5 形式过继与真实过继的族谱差别

两房子。两房子就是兼祧。兼祧源于独子出继,在传统社会独子是不得出继的,清朝中期,独子出继现象增多,对于“兼祧”地方政府也开始默许,乾隆四十三年第一次提出“独子兼祧”的概念,并写入《大清律例》,即“如可继之人亦系独子,而情属同父周亲,两情相愿者,取具合族甘结,亦准其承继两房宗祧”。郑小悠:《清代“独子兼祧研究”》,《清史研究》2014年第2期。对于福岭而言,在两兄弟只有一子的前提下,家庭关系好或者相对贫穷的兄弟,便会出现一子顶两房的情况,可以娶两个妻子,生子后各属于两兄弟,各子孙分别继承两个兄弟的香火和财产,这种情况下发生在兄弟没有嗣的前提下,如果兼祧的兄弟家后面又有了子嗣,兼祧便可以取消,或者成为形式上继承,只继承当代香火,不继承下代香火,更不继承财产。但是此种情况在福岭是不多见的。

3.过继的程序

在福岭,过继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一是择子,家庭内若是没有儿子而考虑过继时,其便会开始从近亲中找合适的儿子,主要依据有几个:最好是近亲,但是兄弟关系要和睦,家境状况相当;在择好之后,则拜托中人介绍并拟定双方条件。二是写过继单。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择吉日请双方亲生父母、母舅、叔伯等人到场写过继单,一式两份。三是签字后,关系生效,讲究的家庭可以一起吃饭,也可以不吃。四是到入嗣方的祖堂告祖。过继后需要到入嗣方祭祖,双手合十,戴礼帽,跪拜,接谱,然后在祖堂请客告知族人,如果家里贫穷,不请客也要去告诉房支的人,家里有人丁入。入嗣方也要告祖,对出嗣方不做严格要求,但是入嗣方一定要告祖。

过继单一般如下:

 

尝思根深叶茂,源远流长。可知奕叶祖绳,所以光宗耀祖。为世代相传,不断流源,为椒衍为螟蛉,宗族世代有之,今有立继书人XXX,同妻XXX,生下男XXX,本命X年X月X日X时建生。情因胞X未生有儿(若算命要过房的就写“星相推卜,理应过房”),愿将孩儿过继予同宗XXX为儿接嗣,或情因其相属与亲生父母不合,经XXX介绍协商,我夫妻愿意将儿子过继给XXX为子,言明哺乳银XX元,此子自过继后由接继人抚养教育成人长大名标金榜,财禄大旺。成家接嗣,世代兴隆。

空口无凭,立此帖为书据。

 

(四)买儿子(收义子)

在福岭陈氏,没有男丁的家庭,除了过房之外,更多的是从外面买儿子收义子。福岭陈氏之所以出现买儿子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避免过继产生的财产纠纷

在福岭有一句俗语是“人教精人”,这个词产生主要是因为过去在福岭很多男丁过继之后,继承了入方的财产,待入嗣家主去世之后,又回到原来的家庭继承香火,由此引发了很多财产纠纷。此种情况太多使大家都学精明了,所以有能力的家庭更愿意买儿子。

2.增强本族本房支的竞争实力

除了避免财产纠纷之外,促使本族人丁兴旺,提升本房本支在宗族的影响力也是买儿子的重要原因。正如上文所言,作为后来者的福岭陈氏能够后来居上的重要原因就是人丁迅速增长,而其他宗族人丁不是递减就是在某一时期大幅度减少。福岭陈氏整个宗族内部更是如此,强势房支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趋向于对外买男丁,尤其是有钱的房支通过买男丁进一步实现“财丁兴旺”。比如二房上新屋祖堂,其开基祖超元公是遗腹子,但是家中略有财富,担心人单力薄,其母亲就买了一个儿子,所以该支系形成两房人。

3.提升自己房族的自我保护能力

人单自然势弱,所以在福岭有些家族为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也会尽量买儿子。据说二房十九世的润文公在与钟姓人的斗争中受累,事后怕被报复寻仇,就买了6个儿子壮大自己的势力,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正是由于以上三个原因,福岭对于买儿子没有资格限制,但是必须经过房支父兄同意。在买子的选择上,主要由入嗣方的家长决定,父兄不会干预。一般是由中间人介绍,多选择年龄小的幼子,其本人及其子女后代都需要改姓陈,并且按照辈分起名。买来之后在祖堂升灯、接谱,便正式成为此房支的子孙,与其他子孙无异。用当地的话就是“入养有功”,即“为本族添丁增口只有功,没有过”。

(五)“顶房”

对于家中无男丁有女儿的,福岭陈氏也多有招婿的情况,当地俗称“顶房”。相比于买儿子,顶房年龄相对较大,主要发生在没有儿子的家庭,需要父兄点头同意,其本人可改姓也可不改姓,但是其子孙后代必须要改姓。顶房相当于招婿,但是也要看其女儿的意愿,如果不合意,也可以当作儿子养。在财产继承上,顶房过来的男丁也有财产继承权,但其前提是要赡养父母,并且要完脱离其原来家族和宗族,不然房支内的长辈或者父兄就会来干预。

顶房的男丁都可以上谱上牌位,因为这样会显得人丁兴旺。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又具有一定的排斥性,比如祭祖等活动,抱香炉这种仪式顶房来的男丁都是没有资格的,还有些顶房来的男丁死后是不能进祖堂或者厅堂的。“顶房子”是对顶房男丁的称呼,其社会地位都低于本族的男丁,被认为是“过路客”,主要任务是为宗族添丁增口,所以在福岭顶房过来的男子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多会回到其原来的宗族。

当然除了“入”也有“出”,尤其在1949年前后,福岭陈氏有很多房支都有“出嗣”。根据现有族谱的记录统计,至少有8人出嗣到外族。其原因主要是两个:一是家里男丁太多,难以养活,便过继或者卖给人家;二是八字不合,卖给人家养。

三 神灵崇拜

与所有客家地区一样,福岭陈氏对于神灵的崇拜有多种类型且是实用性的,每种神灵都有明确的功能分工,包括公王、土地神、天神、关爷、观音甚至还有人化的药婆。纵观福岭陈氏对于神灵的崇拜,整体上可以分为家庭个体的崇拜、同业行会的崇拜、房支的共同崇拜以及宗族的整体崇拜。

(一)家庭个体的神灵崇拜

在福岭由于家庭之间的差异性,神灵崇拜与祖先崇拜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

1.本土神灵与祖先崇拜

福岭陈氏的个体家庭主要信奉的是本土天神、土地伯公伯婆、井神、财神等。这些神灵崇拜与祖先崇拜是相容的,有内在的一致性。首先是祭祀时间,一般而言,个体家庭祭祀天神、土地伯公伯婆等神都与祭祖的时间相近或者相同,春节、正月十五等节日,在祭祖前个体家庭会提前或者在当天在家里祭天神、地神。其次是祭祀仪式,与祭祖一样,祭神仪式也是点香烛、献茶酒、献三牲、三跪九叩、烧财宝、点鞭炮。再次是祭祀目标,对于族人来说,天地人合一的观念使族人认为信奉这些神灵和信奉祖先是互补的,神灵比祖先大,并且能够庇佑祖先。这种观念尤其体现在祖堂周围或者祖堂内部都有很多神灵牌位,有的管土、管路,有的管池管井,有的管香火等,这与族人祈求祖宗保佑子孙后代兴旺是一样的。

2.外来神灵与祖先崇拜

以家庭为单位的神灵崇拜虽然与祖先崇拜有一致性和相容性,但是这种一致性会受到外来神灵崇拜的挑战和排斥。在清末,随着广东口岸的开辟,外来宗教迅速在中国遍布,对外相对开放的福岭村,其对于儒教、对于祖先的信奉随时可能被外来宗教所取代。在福岭教案发生后,天主教堂周围的家庭都加入了天主教,这些家庭世代不祭祖,生丁不升灯而是到圣堂点圣水,平时不点香而是到圣堂做礼拜,死后不去祖堂而是去圣堂。

(二)同业行会的神灵崇拜

职业分化也会影响福岭陈氏的神灵崇拜。福岭陈姓人很多在新铺做生意,在过去新铺大多数商户都信奉郭仙人叔婆。

1.信奉起因

供奉郭仙人的郭仙宫坐落于圩镇北端马鞍山南麓,面临石窟河,马鞍山形似一条卧着的大象,而郭仙宫正位于象嘴间,被誉为石窟河的风水宝地。据说郭仙宫门楼向北,可望见石窟河水流来,不见水流走,圩上人认为此象征着财来财藏,是保佑他们发财的风水宝地。围墙外竖两石柱,柱间竖起旗杆。据传新铺圩傍山沿河筑店,长长的像条木筏,靠这条旗杆护住,不致被洪水巨浪冲散。而稳住旗杆的便是仙人叔婆,她保护了新铺圩的安全和兴旺。所以圩镇人信奉其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旺财;二是提供保护。除此之外,郭仙宫主要供奉“法妙仙人”的牌位,主要是保护船家的安全。上文多次提到,新铺圩紧邻石窟河,很多人依靠撑船、航运谋生,所以信奉法妙仙人。

2.郭仙宫的建设和管理

郭仙宫建于1800年前后,最初郭仙宫之地只有一个小神牌,为同福曾姓人所立,后来福岭陈某自认为获得了神的庇佑,挖煤赚了大钱,便出资建郭仙宫。建宫之时,曾氏的祖婆姓郭,据说是“神明附身”,所以地方、方向都由其指定,郭仙宫世代由曾姓人管理,并且只能由媳妇世袭。

3.祭祀活动

除了初一、十五、除夕,商户和船家来郭仙宫上香、点鞭炮热闹之外,七月十三仙人叔婆生日更为热闹,主要活动包括仙人出巡和演大戏。仙人出巡时,绕圩镇各街巡游,各店户在门前摆放桌子为香案,放上祭品,神轿经过时,点香祷告放鞭炮;演大戏则主要由筹备负责人安排,因为新铺多为福岭陈氏人,所以1949年之前筹备负责人多为福岭陈姓人,由其向圩镇的各家店铺筹资,发动大户或者商铺认捐。

同业行会对于郭仙宫的神灵崇拜超出了某个宗族的范围,是以行业为基础跨宗族的共同崇拜,这增强了福岭陈氏与其他宗族的交往。

(三)房支的神灵崇拜

福岭陈氏除了家庭的神灵崇拜之外,还有房支的神灵崇拜,这种神灵崇拜有其客观原因,通过集体的祭祀强化族人的信仰。

1.关爷

关爷作为民间普遍信奉的神,是忠义的代表。福岭玉寰公在建自己的房屋时就建了关爷厅,其目的主要是抢土地。但是其将信奉关爷和信奉房支的祖先融为一体。首先,关爷厅成为玉寰公子孙后代的居所;其次,关爷厅神龛旁边的对联“玉寰公十三世开基英才繁衍千秋瓜瓞承祖志,贤子孙数百载创业忠良万年俎豆继宗功”记载了玉寰公的功绩。每年除夕,玉寰公子孙集体到关爷厅祭祀,三跪九叩,献茶酒和三牲。有子孙升灯也会来这里祭祖。

2.观音

墩子下十八世南鸿公的祖屋供放观音,据子孙介绍,是祖上出南洋观音佑其平安,所以就供奉观音。每年的初一、十五、七月半等节日都会给观音上香,除夕要整个房支的人来献三牲祭祀。

3.土地神

土地神就是伯公伯婆,在福岭的祖屋中,信奉土地神的较多,主要保佑一个屋内的人平安,其祭祀和上面相似,这里就不赘述了。

(四)全族的神灵崇拜

在福岭,全族的神灵崇拜就是接公王活动。公王宫位于村北石鼓潭的寨顶山南麓,坐北向南,过去福岭村常年受到旱灾的侵害,村民便抬出公王求雨。接公王主要有三个步骤。

1.抓阄定日期

农历每年四月二十八到五月初三为接公王的时间,若四月小月则提前到四月二十七开始。因为福岭还有其他姓氏,人数众多,并且头阄和尾阄最为隆重,为了避免纠纷,主要采取抓阄的民主方式。全村先按组抓阄,因为公王宫为福岭全村出资所建,也包括村内的其他姓氏,所以接公王时也有其他宗族的参与。整体上全村分为七组,分别为石鼓潭、新屋厦、瑶前、园背曾屋、梅子树厦岭下、松树下,一组一日。四月二十七抓阄,头阄为四月二十八,按照抓阄顺序轮到五月初三,一个周期叫作阄眼。抓阄之后,各房支内部也会抓阄,分成上午和下午分别摆放。抓阄的人多为房支内父兄。

2.接公王

当天抓到头阄的房支到公王宫迎公王,声势最为浩大,房支内父兄组织房支的男丁抬轿出巡,路过时村民手拿香火,趋前上香。之后便把公王带回自己的祖堂(这种祖堂必须是有牌位的大祖堂)安放,如同祭祖一般,家家户户置办三牲集中在祖堂敬公王,还要准备酿酒、蒸粄备菜,接待六亲。在族人眼里,为了避免“别人看衰”,这天需要搞得相当隆重。有的房支上屋过上午,要抬到下屋过下午。过了一夜之后,便由下一阄的村民来抬至其祖堂,为了显示公平,公王在各祖堂的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夜,没有祖堂大小之分。

3.转宫

抓到尾阄的房支要在当日午夜抬公王转宫。因为头阄和尾阄都象征着大吉大利,所以仪式尤为浩大,在转宫时,锣鼓、鞭炮齐鸣,每人手擎一支火把。

在接公王的这天,每个房支都井然有序,抓阄者和组织者多为房支内的长辈或者父兄,他们从房支内选择适合的男丁抬公王,买鞭炮香烛的费用由房支的尝费支出,有祖堂接完公王后,还会组织全屋的人聚餐。

第二节 思想观念

在宗族社会中,观念是在长期的生活互动中形成的。在福岭陈氏中,与宗族生活相关的观念主要包括“长幼有序、尊卑有序、光宗耀祖、发家致富”等,本节重点从这些方面展现福岭陈氏的观念形态。

一 长幼有序

长幼有序是宗族规制族人行为的首要观念,并且从出生到死亡贯穿生命的全过程。整体而言,这种观念在家庭事务以及宗族事务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一)家庭生活中的长幼之分

1.出生的长幼之序

上文也提到,长子是家庭第一个男丁,其出生就与其他人不一样,长子出生必做满月酒。升灯时,也按照长幼之序依次告祖、上灯。

2.婚姻的长幼之分。

在过去,家庭中的长幼也体现在婚姻选择上,长子为大,长子未成婚,幼子不可成婚,这在族人中称为“伦常”,不然会被别人笑话。在婚礼上,虽然家庭财力有所差异,但是长子总归是家里第一个男丁,其婚礼操办得一般相对隆重。

3.家中事务的长幼之分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去世或者外出后,一般由长子当家,同时承担家中的主要劳动。分家一般也由长子提出。分家时按照一般习俗,长子为尊,分到左边的房屋,并且老厨房、猪栏等都会分给长子。在父母去世后,从祠堂请牌位以及端祖宗牌位的也都是长子。

4.家祭中的长幼之分

在给父母上代扫墓中,也有长幼之分。首先,在立碑的署名上,长子的名字放在中间,按照左昭右穆的原则排序。其次,长幼辈分,长辈的名字位于墓碑中心位置的左边,而下一辈就要位于右边(比如曾孙位于左边,玄孙位于右边)。祭祀的仪式也由长子主持。在家祭过程中,对于上代的祭祀以分家后儿子的家庭为单位,摆放的斋盘以及香火等也是如此,其中长子的斋盘和三牲摆在左边;而点大香烛等事宜也是由长子或者长孙来做,祭拜时也是长子领头。

(二)族中共同事务的长幼之分

1.辈分的长幼之序

在宗族中,男丁出生后,辈分便是对长幼之分最明显的标签。见长辈要问好,辈分高的人在族中都要受到尊重,即使没有什么实际权力,也有名望上的尊重。当然对于经商起家的福岭陈氏而言,随着财富在宗族的作用越来越大,辈分在宗族中的地位已然式微,还要取决于辈分高的人人品如何。

2.祭祖的长幼

祭祖时最讲究长幼之分。站位时主祭人在最前面,长房主祭人在中间,是主祭中的主祭,二房在长房的左边,三房在右边,称为“羽祭(依祭)”,就是两边的意思,届时礼生会喊:“良辰已到,主祭、羽祭(依祭)到位……”主祭人由各房按照辈分年龄选择,族中有名望对祖堂贡献多的,也可以成为主祭,站在最前面,但是由于其辈分不够,因此不能站在最中间,只能是“羽祭”。在点香时,按照长幼顺序,长房在前,二房在次,三房最后。

3.红白事的长幼

族内家庭在办红白事时,必定会邀请房支的长辈参加,因为长辈是一个家族福气的象征,并且为了突出对长辈的尊重,辈分高的单独一桌,其中辈分最高的坐在最中间。

4.话语权的长幼

最早在福岭,长辈在族内拥有话语权,因为他们年龄较大,阅历丰富,即使在后期财富取代长幼左右族内的公共事务后,财富对于辈分和年龄的替代依然是以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为外衣的,比如房支中父兄的更替,权势较高的父兄逐渐声名鹊起,但是其也要到原来辈分较高的父兄那里送一碗肉,告诉长辈,族人要将这种权力重新赋予,而非公然的不敬或者对抗。

二 光宗耀祖

传统社会中,光宗耀祖的观念根深蒂固。在福岭陈氏中,光宗耀祖观念的践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宗族对于子孙光宗耀祖行为的奖励;二是子孙对于宗族的回馈。

(一)资助读书

自古宗族大都崇文重教,尽管福岭陈氏做生意起家,但是其对于子孙读书的资助也不小,主要目的就是宣扬祖训,光宗耀祖。其资助内容包括入京科考的路费、取得功名的花红银等。除了族内的奖励和扶助外,各房支内也设立学田,鼓励子孙读书。

(二)谢祖

福岭陈氏取得功名者一直较少,但凡有人取得功名,便是整个宗族的荣耀,都会回来谢祖,给房支或者宗族捐钱或者捐田,并且要到宗祠祭祖,宴请全族人。除此之外,取得功名后,其在族内必定有标志其身份的府邸,比如陈展云的刺史第等,并且担任族内的大父兄。

据说如果有当官的子孙衣锦还乡,其要在轿子或者马离祖堂一里之外下轿或者下马步行到祖堂门口,然后有人喊礼“本祖堂XX世孙XX名XX进士XX科,以大例,开中门……”中门乃中堂之门,打开中门后,荣归子孙从中门进上堂在蒲团上跪拜祖先,躬身、复位、叩首、起,届时族人都来观看,共享这种荣誉感。中门平时不开,因为上堂供有祖宗牌位,不能打扰祖宗,平时只走掖门,中门要上锁,钥匙在父兄手里,要在族人有大功大典时才能打开。

(三)挂匾

在福岭,很多子孙外出后,尽管在外地生活入学,但是光宗耀祖的观念根深蒂固。长房文翰公的十六世子孙随上代迁到广西,参加考试高中进士,便将进士匾从广西送回祖堂,一直挂在房支的祖堂中,以感谢祖宗保佑。

三 发家致富

福岭陈氏由于人地矛盾特别突出,所以鼓励族人向外发展。上文也提到宗族和房支都会从尝费中发一部分银钱用作族人在外的安家费。所以子孙在外发家致富后,抱着光宗耀祖的观念都要捐私产、大兴土木。

(一)捐私产

福岭族产皆是子孙日益积累所得,所以捐己田和私囊者不在少数。对于族产,族内规定子孙按份收钱,而房支的公产则主要是某代世祖捐的一部分私产。十一世的文峰公建立家业后,除了将自己的田产分给三个儿子外,还存尝田30余石。

(二)大兴土木

福岭陈氏族人外出较多,其在外发家致富者,必先到陈氏宗祠告祖,然后出钱修建自己房支的祖堂以及自己家里的祖屋。长房文翰公的祖堂就是在其子孙世荐公到台湾赚钱后出资修建的,其主要原因是“其他文字辈的房支都有了自己的祖堂,文翰公作为长子自然不能落下,不然祖上颜面无光……”福岭村德星第陈福金老人访谈。

第三节 文化习俗

习俗是在反复学习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共识,根据其内容可以分为生活习俗与节日习俗,即家庭生活中与宗族公共事务中的习俗。本节就从生活习俗与节日习俗分析福岭陈氏的习俗形态。

一 生活习俗

生活习俗主要包括婚丧嫁娶。尽管在福岭陈氏,这些多属于家庭内部事务,但是其规范与仪式依然烙上了宗族的色彩。

(一)红事:“要请”

1.嫁

在福岭,过去嫁娶要按照六礼进行,即提亲、相亲、问卜、查人家、下聘和择日迎亲。根据老人回忆,过去嫁女儿要摆轿下酒。在摆酒的前一天,出嫁女儿家庭的全家人要先去祖堂摆三牲祭祖。男方迎亲队伍在摆酒前天下午到女方家,当晚在祖堂宴请女方亲戚,摆轿下酒。在福岭,办红事是需要主家邀请的,不邀请的不会来。一般办酒时女方家中的近亲必到,再就是房支内的长辈也要邀请,仪式办得盛大的家庭,要邀请一个房支的人参加。当然有的家庭贫穷,就在家里亲人简单吃个饭。出嫁当日,房支内的长辈喊礼,新娘要从祖堂正门出,由家中长辈扶着新娘拜别祖宗。女方的舅舅要坐轿压阵,称“上宾”,并随之到男方家。

2.娶

相比于嫁女儿,娶媳妇仪式要隆重得多。新娘由男方家族中60岁以上、两公婆都在、子女旺盛、光景极好的老妇人牵入祖堂,要从祖堂正门进,俗称“牵新娘”。新郎、新娘先拜天地,再拜祖宗、高堂,再对拜。新娘入门时先从祖堂正门入,再从侧面厅廊回到自己屋中,一路不走回头路。男方家中设午宴款待,送嫁的“上宾”为上客,坐首席。整个仪式由男方房支中的长辈主持,帮忙者主要是男方家族中的亲戚。因为仪式多在祖堂举办,所以举办仪式时便告祖。有的房支是私厅,没有祖宗牌位,便会从有牌位的老祖堂请牌位下来,要娶媳妇的父亲到老祖堂点香祭祖,将香炉和牌位抱到自己的私厅。

3.马头亲和娶二房

马头亲就是二婚再嫁的意思,与初嫁者不同,再嫁者要在竹林下梳头换衣,步行至男方家而不能坐轿。若男子再娶,二房只能住在外面,不能在祖屋居住。马头亲和娶二房都不能办酒,更不用祭祖,也不能入祖堂厅堂,只能从侧面进,不能祭祖,也不办酒。

在1949年以前,福岭男丁太多,贫穷的家庭出于经济的考虑,多养童养媳和等郎妹。童养媳是指家中已生养男丁,经人介绍收养小女孩;等郎妹是家庭的男丁未出生,预先收养小女孩。不管是童养媳还是等郎妹都在除夕之夜成婚,不必花钱请酒。

整体而言,正式嫁娶行六礼的家庭只占少数,因为花费较大,多数家庭请酒仪式大大简化。没钱的人家因为规模太小不能在祖堂办就在家里办,有钱的人家如果大办,就要在祖堂办,会请一个屋内所有的男丁吃饭,甚至还会请屋外有名望的人。结婚后父母也会带着媳妇去拜见全屋的人,每家都要带上糕点。如果在祖堂办就会邀请父兄参加,如果在家里办就不会邀请,因为父兄是大人物,太小父兄是不会来的。

 

做大做小主要取决于家庭的财力。如果家庭有钱,就会在祖堂办得相当热闹,会请全祖屋的人吃饭,甚至还会请外面的人参加;如果家庭一般,没什么钱就在家里亲戚吃一顿饭。如果只是几桌是不在祖堂摆的,一是在祖宗面前太冷清,二则会被别人笑话,做小配不起这么大的祖堂……福岭德星第陈福昌老人访谈。

 

(二)白事:“不用请”

1.丧

福岭陈氏的丧事有以下几个特点。

(1)非邀请。在福岭,办白事与办红事不同,红事主要是主家自己操办,并且参加者都需要主家邀请,但是白事则主要是一个房支内的人互相帮忙,不需要邀请,房支内每家每户都要派一个人来帮忙,并且每家每户都要包“香仪”。

(2)房支主办。白事主要是房支内的长辈或者父兄安排操办,花费由主家负责,如果做大,则需要请和尚、礼乐。如果家中没钱就可以做小,再不济父兄出面帮忙卖土地,这样可以卖一个好价钱用于安葬费用。也有的房支会从尝田中支出一部分来办白事,但并非所有的房支都有此项开支。

(3)告天告祖。房支内凡是有人去世,一定要告天告祖。在成服之前,其子孙要到祖堂外面,面朝天空叩拜,和尚需要在此念经;告天之后则由其儿子(如果没有儿子就是侄子)举着上代的灵位到祖宗牌位前下跪,房支内的长辈会喊“陈氏XXX世子孙XXX于X月X日X时因XXX去世……”。如果房支内的厅堂没有祖宗牌位,则需要从祖堂请牌位。

(4)送葬。在祖堂办完事后,就要择日子送葬。送葬时,如果去世的是男子,就需要不低于死者辈分的人来举灵幡,如果族内没有比死者辈分高的人,就需要从其他房支中挑选辈分最高的;如果是女子,就需要女方家里挑出辈分最高的人来举。送完葬之后,要由长子将请来的祖宗牌位放回祖堂,意味着死者的灵魂随着祖宗回到了祖堂。

(5)在祖堂办事的资格和规矩。在过去福岭陈氏在祖堂办白事也有讲究。棺木一般放在上厅靠近祖宗牌位的地方,如果是男丁去世则放在左边,女性去世则放在右边。60周岁以下死亡的、死在外面的、因事故死亡的都不能进祖堂,小孩死亡被视为不详,棺木要放在厕所、猪栏中,也不做事。入祖堂时棺木要从侧门入,正门出。

2.葬

与所有的客家人一样,福岭陈氏也遵循二次葬的习俗。二次葬时在墓地的选择、收骸以及圆坟上都有自己的讲究。

(1)初次葬。初次葬称为“埋死佬”,主要包括择墓、还山、落棺、掩土、做墓头等步骤。

择墓。择墓主要是请地理先生来看地方、朝向等,一般在山坡东西向的方位,之后就有专人来打坑。

还山。还山就是将棺材抬到埋葬地。这个时候就需要“跑福”,也有的叫“跳放”,主要是死者的儿媳妇要跳到坑里去将坑里以及周边的土抚平,但是并非所有的儿媳妇都可以去,必须符合日子的生肖才可以,不符合的不可以进。在族人眼中,能去平土的都是去抢福气的,所有会有儿媳妇争着跳进去,并念念有词:“踏着爷(娘)的放,有食又有放;踏着爷(娘)的窟,有食又有出;身家发福,都是爷(娘)的福。”

落棺。需要和尚和尼姑在坑高处念经,撒米粮,子孙用衣服接着,越多越好,带回家放在谷仓,以求辟邪。然后掩土盖棺。

做墓头。做墓头时需要子孙担着三牲到墓前,用石块垒成半月形的墓头,然后点香摆三牲祭祀。在墓周围开排水沟,以避免雨水冲刷。一次葬的墓头相对简单。

(2)收骸。收骸俗称“改死佬”,在初次葬的三年或四年后,一般男四女三,时间多在八月。子孙肩着“金罂”三牲到墓前,先点香祭墓,然后由工人撬开棺木,如尸骨未化,则盖回下年再来。若只剩骸骨,则由工人捡起。最后检查颅骨,有时牙齿仍在颅骨内,则要由亲人拔,据说由死者最喜欢的子孙拔,如果一个拔不掉,则轮流拔。全部清理好后,则按照顺序放在“金罂”里。至于为什么要拔牙,族人给的解释是“怕先人吃掉后人,拔掉主要是为了去煞气”。

(3)“二次葬”。二次葬程序多,主要包括选点、开土、砌坟、夹碑、安葬、圆坟等。

选点。在福岭选墓地,以风水为主,需要地理先生跋山涉水,跨乡过县,找风水好的墓地。其要求严格,如要有来龙之气势、向家要有尖峰等。

动土。选好地方之后,需要地理先生用罗盘测定“山头”,画出中线,安上陈氏龙神,便可动土。

砌坟。坟墓的形状与围龙屋类似,呈半圆形,前低后高,有的坟地还有一块聚水池,犹如围龙屋前的池塘。

夹碑。择好时辰把刻有坟主的石碑嵌在坟门。过去碑文有一定的规矩。正中用大字刻上坟主的世辈、谥号、家名、某名某公,女称孺人。按照尊卑左边刻有儿子、曾孙名,右边刻孙子、玄孙名。在碑刻中,名字是极有讲究的,因为上代墓地代表着风水,一般有儿有女的死者,只上儿孙的名字,女子的名字是不上的,因为害怕女儿带走本家的风水,更不允许侄子等上名字。只有没有儿子的死者,依靠房亲打理,便会在碑刻上写上助理者的名字。

安葬。安葬就是将“金罂”放到坟塘里,这时需要家里的儿子买来新裤包着“金罂”,以保后代富贵。然后地理先生念口诀、撒粮米,最后封坟。最后要在周围立陈氏后土的石碑以及岌子,一则用来守墓,二则确定坟墓范围,在此范围内,他人不得再修坟。

圆坟。择日子到墓前敬三牲,主家邀请亲戚好友到墓前祭香,敲锣打鼓,列队前往,行祭礼,放鞭炮,回家后摆宴。

二 节日习俗

对于福岭陈氏而言,最大的节日便是祭祖日。祭祖分祠祭和墓祭,两种祭祀多有不同。

(一)春节祭祖——祠祭

对于福岭陈氏来说,春节最大的共同活动就是祭祖。由于分支较多,其春节祭祖具有自己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祭祖次序、祭祖规矩以及祭祖仪式上。

1.祭祖的次序

福岭陈氏春节在祠堂的祭祖是以房支为单位集体参加的,但其顺序是从远到近,由上至下。先从陈氏宗祠开始祭起,因为宗祠主要供放开基祖陈赒公的牌位,福岭陈氏人丁众多,在祭开基祖时容不下全族祭祖,多只能以房支为单位,长房先祭,二房再祭。长房内部分化比较明显,其内部又以不断分化的小房支为单位祭祖,而二房由于没有分立祖宗牌位,所以就集体到宗祠祭祖。祭完开基祖,各房就分单位。长房主要分为文峰、文礼、文猷几支,以文峰公分出的五云楼为例,祭祀顺序是:陈氏宗祠(八世开基祖)—上阳祖堂(十世积贵公)—新屋厦(十一世文峰公)—关爷厅(十三世玉寰公),其祭祀顺序就是其分化过程。每个房支都按照其分化顺序来祭祖。

2.祭祖的规矩

在福岭,房支是宗族的基本单位。首先,以支为界。长房分支明显,所以在祭祖时其支与支之间的界限最明显。在摆放三牲以及祭祖时,要按照房支摆放三牲,长房的摆在左边,在祭拜时也是按照房支进行。其次,房支内部按照辈分。分好房支后,一家一户的三牲摆放按照辈分来,辈分高的摆在最前面。对于房支分化不明显的二房来说,辈分的规矩性更强。二房祭祖时所有子孙都要到岭下祖堂,除了长房先祭祖之外,其他房支一起祭。但是在摆三牲斋盘以及站位时,要按照辈分,左昭右穆,单数辈在左边,双数辈在右边。

3.祭祖的仪式

陈氏祠祭分两次,除了年三十白天祭祖之外,年初一下半夜一点要去祭祖,年三十是除旧岁,年初一是迎新,拜新年。福岭陈氏祠祭包括进门、摆三牲和茶酒、上香祭拜、烧财宝、点鞭炮等流程,整个过程由房支内的长辈喊礼。首先进门,由小支系的带头人带领一个支系集体出发敲锣打鼓走到祖堂,住在祖堂的子孙只要定时到祖堂门口集合便可。按顺序依次而入,支系内辈分最高的人或者组织者要把最大的香烛插到香炉中点燃。然后各家各户依次而入摆放三牲斋盘,之后就开始依照辈分顺序去点香,然后集体祭拜、献茶献酒,香烧到一半的时候就烧财宝,最后放鞭炮。结束后各家户要带一支香回去插到自己家门前的香炉中。整个仪式由礼生主持,最早女子是不能参加的,但是在1949年之前已经出现了女子参加祭祖的现象。

(二)春秋墓祭:“酾众地”和“酾地”

除了除夕的祠祭之外,祭祖还有墓祭。墓祭分为春祭和秋祭,一般在每年的三月以及九月前后进行。在福岭,墓祭分为祭远祖和祭家祖,祭远祖称为“酾众地”,祭家祖则称为“酾地”。

1.组织者和参与者

福岭的墓祭以房支为单位,由房支内的父兄组织带领,主要是房支内的男丁参加。除了具有血缘关系的子孙外,买来的男丁或者顶房过来的男丁,只要改名改姓获得宗族的承认也可以参加墓祭。如果墓地在外地并且要祭祀多个祖公,则需要根据房支情况由父兄选择裔孙代表参加(下文详述)。

2.费用来源

墓祭的费用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子孙捐;另一种是祖上遗留。子孙捐主要是福岭最初的几代世祖或者没有尝产的房支采用,开基祖陈赒公的祭祀费用由子孙按份捐62文,十世积贵公的祭祀费用也有114人分资。从十一世开始,子孙陆续有家业,便开始购买田地置尝田,以此支持祭祀费用。

3.祭祀顺序

祭祀顺序也是由远及近,多是上延至十一世。比如长房十六世的连秀公,其墓祭顺序就要从十一世文翰公开始一直到十六世连秀公。因为福岭陈氏做墓多注重风水,所以祭祀耗时极长、耗资巨大。在福岭墓祭有“大祭”和“小祭”。

(1)“大祭”。福岭做墓主要看风水,所以墓地分散各处,所谓大祭就是从十一世开始每一世祖公都去。比如上文十六世连秀公的房支,大祭需要六日,有的甚至需要乘船才能到。由于“大祭”花费巨大,尤其是子孙增多后,乘船、吃饭费用都对尝田的承受能力提出了挑战,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子孙都可以参加大祭,需要父兄组织邀请选择才能参加。

(2)“小祭”。因为“大祭”费用高,所以并不是每年都会“大祭”,有时也会“小祭”。“小祭”就是集中在几个祖公墓前祭祀、献三牲、聚餐等,由房内辈分高的男丁到其他祖公墓地点香烛,然后将点燃的香带到祭祖的地方一起祭祀。点香的主要目的就是将“祖灵”引到一起。

 

以前我们祭祖分三日、六日。六日就是要做大,要六个地方祭祖,由尝上出钱。三日就是做小,到其他祖先的墓地点香将祖先请到三处,献三牲祭祖。福岭德星第陈福昌老人访谈。

 

4.墓祭过程

墓祭的过程主要由父兄组织操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出发。祭祖时,被邀请的男丁在祖堂门口集合,由父兄带领,青年敲锣打鼓扛“郑”,盛全猪、全羊以及果品、香烛。屋内男童负责举彩旗,一般是要12个,敲锣打鼓、鱼贯而行。

(2)摆放。到达后,先由房支内的长辈插香烛,然后摆放祭品,依次为三杯茶五杯酒、全猪、全羊、鱼以及果品。墓头用泥草盖鸡血纸,周围放12张黄纸。然后开始祭礼。

(3)祭礼。行祭人员有礼生2人,一人在墓头边通唱,另一人在墓塘边引唱。主祭人多为房支内长辈或者父兄,执事由年纪相对较小、辈分相对较低的人担任,主要负责传递祭品给主祭人。礼生指挥主祭人先敬天神,需要背祖坟向天,三叩首。之后到祖坟前行祭礼“敢昭于陈氏后土之龙神位前,致祭于XX公前跪”。之后就是三献礼。

(4)分肉聚餐。祭礼结束后,按照参加祭祖的男丁人数分猪肉,不祭者不分食。之后就将祭祀的三牲在坟前煮食聚餐,不过吃饭的依然是参加祭祖的男丁。如果墓地较远,其聚餐时会邀请当地的父兄以及周边的村民吃饭,希望他们能够保护祖坟。

5. “酾地”

祭远祖称为“酾众山”,祭家祖称为“酾山”。在福岭,祭家祖主要在清明前后,分家后的几家合在一起给上代扫墓。或者称为“拜山”,都是祭家祖的意思。祭家祖和祭众祖仪式类似,不过在祭家祖的时候,“家”的特征体现得更明显。与祭众祖摆一副三牲不同,祭家祖以分家后的小家庭为单位,虽然是一起祭祀,但三牲、果品以及坟头纸是按照分家后儿子的个数分别置备,比如家里分家后有两个儿子,各家都会准备三牲、茶酒果盘等,当然如果没有分家,则只需要置备一副即可。在三牲、茶酒的摆放上,长子在左边,是长为尊的意思;点香和跪拜时,按照长幼顺序进行,长子先点先拜。如果祖上三代坟墓比较远,需要长子或者长孙点香去引灵一起祭祀。

(三)其他节日

在福岭还有七月半、八月半、五月节等节日。其中最重要的要属七月半。这天各户要宰鸡、割肉、买祭品来祭祀祖宗、准备宴席、招待亲朋。其他节日则以家为单位,主要是外嫁的女儿以及四门六亲团聚在一起吃饭。

第四节 教育

传统时期崇文重教是宗族的社会传统。虽然福岭陈氏多做生意,但是也十分注重教育,设书院,置学田、学谷,以此鼓励子孙努力读书、光宗耀祖。

一 书院(学堂)

福岭陈氏的书院(学堂)是以房支为单位的,一般而言,有尝产的房支都会设置书院。据说福岭陈氏的书院不少于10个,用于所属房支的子孙读书。

(一)所有单位

《石窟一征》中有记载:“每村俱有家塾,有一二百户者即有塾六七处。盖二三千金之产,苟建居室必立家塾,以训同姓子弟。”福岭陈氏的私塾从十三世就开始存在,是玉寰公所建的上学堂,归玉寰公子孙所有。后来随着房支的分化,在置公产时书院也成为公共部分,所以在福岭书院数不胜数,但主要是以房支为单位(见表5-3)。书院结构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教室,位于楼中间的大厅;二是休息的房间;三是厨房,老师煮食的地方。

表5-3 福岭陈氏部分房支书院或者学堂

(二)授课老师

以房支为单位的书院一般只有一到两名老师,主要由本房支的秀才担任,如果本房支没有,就到其他房支找,再没有就从外面请。在民国时期,主要是找房支内的读书人。教有两点好处:一是尝田有一定的谷子发给老师;二是可以免兵役。民国时期,兵役比较繁重,如果是教学生,由族内的父兄出面可以免其兵役。

(三)费用

书院是由房支内远祖出钱所建,维修费用也来自房支的尝田,教书先生的费用几斗米,也由房支尝田支付。学生是不用出钱的,只需要轮流给老师带些菜即可。

 

以前读书都不用出钱的,尝上有尝田、尝店,收到租谷给老师支付一些,书院也是祖宗盖的。以前只要爷爷有书读,孙子就有书读,是不会变的……福岭州司马第陈霖昌老人访谈。

 

(四)授课内容

书院只能提供基础教育,据老人回忆,民国时期书院只能够上到四年级,四年级以后就要到外面的公立学校就学。授课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规训类的,比如四书五经、《三字经》等,主要教导为人处世的原则;另一类是应用类的,主要是识字、写字、珠算和记账,因为福岭很多人在店铺谋生,有了这些技能就能够在新铺当账房先生。

二 进学奖励和资助

福岭不同房支对于教育的资助办法不同,有的是以田的形式,有的是以谷的形式,有的是以资助学费的形式。

(一)资助内容

福岭陈氏最早以族为单位,对进学的奖励和资助力度较大,主要包括童子试的卷金、入庠的膏火钱、考举人时发的路费。奖励额度与参加考试的等级相关(见表5-4)。

表5-4 福岭陈氏对教育的资助

资料来源:陈氏族人手抄家谱。

(二)资助形式

以全族为单位的资助额度比较大,但是其资助门槛也比较高,以所在房支为单位的助学资助门槛相对较低,以秀才为主,有以下几种形式。

1.书田

前面也提到,福岭陈氏学田是以房支为单位的,最早长房十一世的文峰公就设书田八石一斗,由秀才和监生均收。二房也有祖上留下的八石谷书田,凡是考上秀才的人都能够终生无偿耕种。

2.学谷

除了田以外,福岭很多房支以谷的形式奖励进学。凡是家中有子孙读书的,都可以分到谷。谷分等级奖励,读书越多、年级越高奖励就越多,文魁公祖堂考上大学生的,尝上会奖励50石粮食。

3.学银

对于一些需要外出就学的族人,房支尝店收到的尝租也会另拨一部分银子用于其学费和生活费,学费和生活费也是依次递增。至于奖励多少,老人已经回忆不清。

三 国家和宗族的结合

民国时期,由于社会变迁,新学兴起,政府鼓励办学,但是主要以宗族办学为主,政府适当资助,兴办公学,与福岭陈氏相关的主要有两所,分别是福岭公学和新铺公学。

(一)福岭公学

民国时期,由于新学的兴起,政府开始在三乡一镇设公学。福岭作为人口大村,成立了福岭公学。福岭公学属于民办公助性质,主要由当地的绅耆之人(既有陈姓人也有其他宗族人)筹办,政府适当支持。公学所在地是福岭陈氏的公地,教师由筹办方聘任,主要从福岭本村以及邻近村选择,但是报酬较少,主要来源于学生入学交的米,据说一个月三升米。入学男女不限,主要是福岭、油坑、潘田的学生。教授课程主要是语文、算数等基础课程。据族人回忆,最多时有50~600人,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个年级有两到三个班。在福岭,公学对私塾的冲击比较重,当时因为福岭公学的存在,很多子孙就读于福岭公学,而去书院读书的人就比较少,一般是家里没钱或者年纪比较大的人。

(二)新铺公学

新铺公学是福岭村陈芝邺创办的,位于新铺圩下横街,是一间初级小学(只能上到四年级),面积为210平方米,设4个班,有学生100多人、教工6人。新铺公学与福岭公学性质相似。在1947年的时候,由新铺商会集资,在新铺圩重新筹建642平方米的新校舍,并改为完全小学,增到6个班,学生增至200多人。

第五节 福岭村文化变迁和实态

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系列政治运动彻底改变了福岭村的文化形态,但是宗族的内在张力始终发挥着作用。在改革开放之后,宗族复兴给福岭塑造了新的面貌。

一 政治运动的消解

1949年以后,土地改革、集体化等运动对宗族传统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宗族的象征性建筑被摧毁、宗族的文字记载被销毁,宗族的仪式也被禁止。

(一)土改时期的福岭村

土地改革运动通过没收公田、重新分配、重新定位动摇了福岭文化延续的经济、空间和领导基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福岭文化形态的延续。

一是没收公田,文化延续失去经济基础。土地改革对于福岭陈氏最大的影响莫过于没收公田。1949年之前,福岭陈氏祭祖的主要费用来自房支内的公尝,但是土地改革以后,尝田和尝店被作为“死地主”的财产没收,祭祀费用消失,福岭陈氏的公共活动自然也无法持续。二是重塑了社会结构,文化活动的组织者没落。在福岭,祭祖、接公王等文化仪式或者活动的组织者多是父兄,但是土地改革时,管理尝田的父兄作为伪政权遭到打击,文化活动缺少了组织者。

(二)集体化时期的福岭村

土地改革之后,福岭村的祖堂、族谱等遭到严重损毁。首先是祠堂和祖堂。宗祠和祖堂作为旧政权的象征被破坏得最为严重,宗祠和祖堂的牌匾、柱子、牌位等都被用来烧火,宗祠和祖堂的内部结构根据当时的工作需要被改造,各个房支祖堂前象征功名的石柱被捣毁用来铺路。其次是族谱等全部被烧掉,至今福岭陈氏没有保留一份完整的老族谱。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子孙将祖宗的一些东西保留了下来。

 

我们文峰公祖堂的牌位是以前的老牌位,当时有一个“过番”的人在外面收到消息说这里要开始搞运动了,昼夜赶回来,提前将牌位藏起来,谁都没有告诉,连他老婆都没有告诉,这才保留下来,只留了这一块,其他都已经被烧得七七八八了……福岭新屋厦陈宇明访谈。

二 改革开放后的陈族复兴

20世纪80年代前后,随着政策的转变,福岭陈氏开始重修祠堂、祖屋和族谱,以此复兴宗族。

(一)重修祠堂

陈氏宗祠于1985年修缮。首先,修祠的发起者是各房的长辈代表;其次,修祠的资金来源是重子孙筹集,主要是靠族内资产巨富者认捐;最后,修祠结束后的首要任务就是上牌位。

 

又我塘福岭陈氏宗祠,位于本村中心,建筑原是肯堂肯构,美轮美奂,但年久失修,墙壁剥落、桁桶腐蚀,颓败之状,实堪痛心!似此情况,岂止全族人蒙羞,亦辱及祖先。我辈有鉴及此,乃秉族中长辈会同修谱之便,以出席诸人为筹备委员,……拟先发动各房癸权梓叔自由认捐,但因宗祠破坏太甚,须费多资,村人财力有限,难以完成,非仰仗外出之梓实不为功。夙念台湾一贯深于慎终追表之思,木本水源之念,祖德庇荫,日善经营,巨拥财富,对于修葺宗祠,光耀祖德,定必极端热忱鼎力赞助,共勉善举,合族幸甚,桑梓幸甚!

——倡议人:陈氏赒公三大房裔孙代表

(二)重修祖屋

在建好宗祠之后,各个房支也开始修缮自己的祖屋。20世纪80年代以后,已经有族人陆续从祖屋迁出,其修缮过程也是一个从私到公的过程,主要有三个表现。一是捐资,有的是按照户捐资,有的是按照人数捐资,有的则是按照男丁捐资。一般人数比较多的祖屋按照自愿原则,按户捐资,捐资金额不限;人丁比较少的祖屋则采取半强制原则,按人数或者男丁捐资(参见图5-6)。二是捐厢房。很多祖屋在修缮的过程中,其子孙将分到大厅的厢房捐出用作公用,比如十四世的日佑公,其三间公共厢房就是由其子孙将自己的房屋捐出的;三是捐私地为公地。文翰公祖屋的子孙就捐献了自己的自留地来重新修缮祖屋前周围的道路。

图5-6 儒林第修缮纪事

(三)重修族谱

1985年除了重修宗祠之外,陈氏也开始第三次修谱,是在第二次修谱的基础之上修的简明族谱。此次修谱目的非常明确。一是追根溯源。“吾辈离乡多年,客居异地,虽际遇不同,然繁衍子孙则一,族谱乃追根溯源,奠繁世,辨昭穆,相传后裔,而今重修谱牒,为光祖德,美吾故乡。”二是辨辈分,定昭穆。“福岭乃吾族赒公肇基之地,依族谱序以文、希、奇、日、世、硕为辈,脉络分明,然其后因各自取名排辈,莫衷一是,致尊卑相讳,名字雷同颇多,有念及此敢将吾村开基祖楹联攀做后世辈分顺序……”三是后世入牌入谱。自第二次修谱后,二十六世的子孙已经没有虚位可供添注,二十七世、二十八世自难入谱。来源于1985年第三次修谱序言。

第四次修谱是2010年,由塘福岭续赒公族谱委员会所修,是基于国家对于编修家谱、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视。整体而言福岭陈氏的修谱主要取决于三个要素:一是财力;二是有人牵头;三是族内文人热心。

三 福岭陈氏当前的文化实态

经过一系列的复兴,福岭陈氏的文化似乎都回到原来的样子,但是支撑以及维系宗族的内核发生了变化。

(一)祭祖

当前福岭陈氏虽然依然有祭祖活动,但是失去尝田的经济支撑,墓祭已经成为非常态事件,而祠祭已经从以房支为单位转向以家庭为单位,其祭祖次序和规矩已经逐渐流失。

1.墓祭

当前福岭的墓祭最大的莫过于祭拜开基祖陈赒公的仪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资金来源上全部是族人不分男女捐款;时间上并非常态化,并非每年都祭;参加人员不分男女,甚至还有联宗的人来参加。下面是1999年9月9日的祭祖纪实:

 

一九九九年农历九月九日,新铺塘福岭陈氏宗祠装饰得绚丽多彩。门坪彩楼上贴着“福星高照”的横额及“一九九九念祖数百年星光灿烂;二〇〇〇启后从今起锦绣前程”的直标,大门两侧“基开八世;泽及万家”的古对联特别醒目。墙上贴着旅居美国、东南亚、香港、台湾等地裔孙发来的贺电。祠堂内又贴着“裔孙聚会言祖训扬祖德树时代新风;宾客云集提建议倡建设创世纪乐园”的长联。彩旗彩灯,鲜艳夺目,十分气派。始祖赒公坟堂前,红旗飘飘,正面悬挂着“福庇后人”的巨幅横额,两边分别贴着“立壮志迁广东财丁兴旺裔孙及环球成望族;绘宏图绣山河文武创全人才济世界扬国威”的长联。“望族”“国威”说明赒公裔孙显赫的社会地位。

早晨六点,祠堂内外早已经人山人海。七时整,主持人宣布:良辰已到,祭祀队伍浩浩荡荡出发了。队伍中有旅居国外及港、澳、台的裔孙;有迁居江西、福建的裔孙;有迁居梅县南口枫树窝村、花树窝村的裔孙;迁至本县文福淡定、金沙新面前、象岭沙子角的裔孙;还有从深圳、广州、佛山等地赶回来与本村群众一道参加活动的裔孙。又特别邀请梅县南口念一公的裔孙共同活动。万人空巷,队伍之庞大、声势之壮观,人流车流汇合成一字长蛇阵,场面异常热闹。赒公的神圣形象产生了多么巨大的凝聚力啊!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擎着“祭始祖陈赒公”六个工整大字的少年,紧接着是十九担箩格,九扛郑,各房代表以及来宾组成的九个主祭人,九十九个和平鸽,九十九个气球的队伍。南口念一公裔孙带来的金狮队,更活跃了祭祖的气氛。两副大锣鼓一前一后,锣鼓声铿锵有力,丝竹之音悠扬、和谐入耳,群众都沉浸在弦歌鼓乐之中,多么愉快!赒公坟堂周围早已站满了人。九时九分九秒,主持人宣布良辰已到,祭祖开始。司仪喊礼,按风俗习惯进行祭祀。整个活动秩序井然,用时一个多钟头,然后放鞭炮、放和平鸽,放气球。群众的欢呼声、鞭炮声、锣鼓声汇成了声的海洋,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中午宾客欢聚一堂,又是一番热闹。晚上在祠堂门口放烟花,烧烟架,这种新鲜事,许多人从未听过,故吸引了远近乡邻。是时,祠堂门口站满了人,马路上站满了人,甚至河堤上也有许多群众观看,这种庆典活动,气氛之热闹,影响之深远,可想而知。

 

2.祠祭

当前在福岭最大的文化活动莫过于年三十的祠祭,祠祭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出于便利的考虑,祭祖顺序已经从以前的从远到近变为从近到远,先到自己私厅祭祖再到有牌位的祖堂,有的家庭甚至只到自己的私厅祭祖,不到有牌位的老祖堂祭祖。祭祖规矩已经不复存在。在三牲、斋盘的摆放上先到先摆(有的房支依然按照房支分开摆)。祭祖时间各不相同,人数多的大祖堂从早上开始,时间不一,人数少的小祖堂一般是中午以后开始。由于没有尝田的支撑,在祭祖时每家每户都会捐一些钱用于祖堂或祖屋的维护。祭祀仪式主要的承担者是女性,女性负责挑担、摆三牲、点香等。祭祀结束后就各自回家,也不会有聚餐等。对于陈氏子孙来说,祭祖目前更多是一个祖堂人聚会聊天的机会,祭祖也并非全家人都去。

(二)上牌位

1949年之前,凡是陈氏子孙都可以上牌位,按照辈分依次排下来。但是当前为了筹集修缮祠堂的经费,上牌位需要收费。尽管如此,上牌位也不是随时都可以上,也是要等统一上,所以遇到上牌位的时候,符合上牌位的世代就会一起上牌位,在世的子孙就写成“XXX之禄位”,已经去世的就写成“XXX之神位”。一旦牌位上好之后,后人就不能随便动,只有等到下一次修祖堂的时候。往往这一等也许就是几十年,有的甚至就不上牌位或者只在自己的小祖堂上牌位。

 

以前上牌位都不要交钱,你看哪个子孙都不缺,但是后来就要交钱了,并且还不少钱。……以前上牌位是按照辈分排下来的,但是后来就变味了,有钱的就能上主牌位。我记得最早上牌位交钱,以前去世的20元,活着的男丁30元……

 

1985年的族谱附言也有记录。“修祠落成后,入鼎炉牌位分为四级:一级牌位每名叁仟伍佰港元,二级牌位每名贰仟伍佰港元,三级牌位每名贰仟港元。四级牌位每名壹仟伍佰港元。”具体位置如图5-7所示。

图5-7 新修陈氏宗祠的上牌位示意图

(三)婚丧嫁娶

1.通婚

以前福岭陈氏最重要的一条族规就是同姓不能通婚,但是当前婚姻自由,只要出了五服,皆可以通婚。

2.红白事

当前福岭婚丧嫁娶已经逐渐脱离了宗族的味道。婚嫁作为好事已经不在祖堂举办,多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或者饭店办,邀请对象也多为同一个小组的亲戚、邻居,传统留下的告祖习俗已很少有人遵循。

但是丧事作为白事依然在祖堂或者私厅举办。每个祖堂也有一个操办白事的人,但是此人并不一定是辈分高或者年龄大的人,而是热心人。在祖堂办白事已经没有什么规矩,都可以在祖堂放棺木。20世纪80年代初,60岁以下或者死在外面的入祖堂必须要黄牛带着犁耙牵进来,到现在则是什么人都可以在祖堂办白事。尽管如此,在办白事的仪式中,请牌位告祖祭天等仪式依然保留下来,因为需要祖宗知道自己的子孙去世,要祖宗的灵位带子孙回到有香火的祖堂。

3.顶房、过继

以前人丁在福岭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顶房来的男子本人及其后代都要改姓改名。当前依然有顶房的事情发生,但男子是否要改姓主要由其家庭内部决定,多数男子都没有改姓,并且其孩子也没有改姓,有的甚至在有能力的时候,将媳妇孩子带回男方家里。此外,随着男女平等观念的普及,没有男丁的家庭也极少采取过继这种形式。

(四)升灯

当前福岭陈氏依然会在每年正月十三到十五到祖堂升灯,但是也有以下三点变化。

一是顺序,以前升灯如果自己的小祖屋没有牌位,需要先到有牌位的老祖堂升灯,再回自己的私厅升灯;而现在则是先到自己的私厅升灯再到祖堂升灯。二是单位,以前升灯以房支为单位,一个房支出生的男丁一起升灯,先出生的头丁在升灯上具有优先权;现在则是以家庭为单位,升灯的家庭各自祭祖、升灯。三是仪式。以前升灯仪式烦琐,比较隆重;现在则比较简化,家长带着孩子,带着三牲、柚子、甘蔗、金鱼等祭祖,然后挂上灯笼即可,接灯这种全族人的庆祝仪式已经消失。当然也有的房支如果当年男丁出生多,约定好一起升灯,就会请锣鼓办得热闹一些。

(五)教育

当前福岭陈氏对族人子孙的教育也颇为重视,在1985年开始筹划成立教育基金,对于考上大学的陈氏裔孙,不分男女皆有2000元的奖励,届时考上大学子女的父母可以与其一起参加聚餐。

教育基金倡议书

溯我塘福岭陈姓自赒公开基创业依赖,垂数百年之久,后代裔孙繁衍昌盛,人才辈出,兹为使我赒公裔孙能多长新苗,广结硕果,我赒公三大房裔孙代表爰向外出梓叔倡议,募集奖学基金,对赒公裔孙学习成绩优异者奖掖其升上初中、高中、大学以至留学,素仰我外出赒公裔孙热爱家乡,关怀桑梓教育,敬希各位伯叔兄弟姊妹热心捐助,慷慨义囊,万世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