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南昌职业学院教育教学与科研论文精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红色艺术经典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探究本文为学校自选科研话题研究论文(课题编号:2017-09)。

——以歌剧《党的女儿》为例

王业平 周萍

红色艺术经典文化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文化,在国家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不忘历史,做好红色艺术经典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传承红色艺术经典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时候,究竟该如何开展这项工作呢?下文笔者将根据自己的教学方向,从歌剧《党的女儿》入手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 红色艺术经典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必要性

1.传承革命前辈的优秀品质

所谓的红色艺术经典文化多诞生于抗战时期,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小说、戏曲、诗词、歌剧等。这些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化渗透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以歌剧《党的女儿》为例,该歌剧讲述的是女共产党员田玉梅在抗战时期不畏艰难险阻,始终坚持革命理想,保护游击队并找出党内叛徒的故事。在这出歌剧中女共产党员田玉梅舍己为人、不畏生死,敢于坚持自己理想的高贵品质,不论在任何时代都是值得人们学习的优秀品质。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真正建立,教师在教授知识的时候,做好红色艺术经典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不仅是为了完成教育部门规定的教学任务,更为重要的是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还能够传承革命前辈的优秀品质,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在未来成长为对祖国真正有用的人才,强化他们的核心价值认同。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红色艺术经典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学生认为红色文化是属于革命年代所特有的,由于没有亲身经历,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难以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红色艺术经典文化的认识还存在较多的不足,比如,有的学生在教师讲解红色歌剧的时候,虽然能够列举出《江姐》、《洪湖赤卫队》和《党的女儿》等剧目,但是他们很难真正感受到红色艺术经典文化的魅力。如果教师在讲解音乐知识,帮助学生学习歌剧的时候,能够将红色艺术经典文化融入教学中,就能促进学生对红色艺术经典文化的理解与欣赏。比如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解《党的女儿》这出剧目,举办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活动;在学生们观看歌剧之后,让他们分析剧中“田玉梅”以及“老支书”等人物的闪光点,让他们明白在今天他们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感受红色艺术经典文化的魅力,认识到了身处革命年代,革命志士为国家甘愿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较大的作用。

二 当前红色艺术经典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陈旧单一

一直以来,我国十分重视红色艺术经典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工作的开展。每年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开展这方面的传承教育工作,如投资影视剧、编排歌剧、举办红色艺术经典文化讲座等,通过多种方式宣传红色艺术经典文化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红色艺术经典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开展并不是很理想。由于学生们身处和平年代,他们未曾经历战乱,难以真正地从教师的语言描述中感受到红色艺术经典文化的魅力,更遑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而且,大部分教师也没有认识到红色艺术经典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多是以完成任务的方式将相关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教学方式陈旧单一。以《党的女儿》为例,许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先让学生们观看歌剧,然后教师进行人物分析,讲解歌剧创作的一些特点,最后让学生简单地分析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给红色艺术经典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带来较大的难度。

2.学生对红色艺术经典文化的认识不足

当今时代是多元化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思想不断地碰撞交会,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兴起,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对于同一件事物人们可以在网上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时代的变化对于人们的思想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比如说,近年来,“抗日神剧”在荧幕上泛滥,在影视剧中,革命志士可以说是无所不能的,但革命年代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四处奔走流亡的事迹频繁在荧幕上展现,这些影视剧的播放也会对学生的认知产生一定的影响,容易使他们对红色艺术经典文化产生认识误区,如有的学生认为红色艺术经典文化传承与自己无关,因此在教师讲解这些知识的时候,他们往往不以为然,学习积极性较差。

三 红色艺术经典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策略

众所周知,红色艺术经典文化多是在革命年代诞生的。以《党的女儿》为例,为了宣传革命,使人民认识到勇敢地站起来反抗敌人,积极地捍卫国家主权的重要性。该歌剧突出“田玉梅”“老支书”“桂英”等人物正义、高大的正面形象。但是,俗话说得好,“人无完人,金无赤足”这些正面的人物形象虽好,却容易使人觉得失真。由于人性的多面性,一个人再怎么成功,理想信念再坚定,他们也可能会有动摇的时刻。学生从小就接触了较多的红色艺术经典文化,如爷爷奶奶讲述的革命故事,小学课本中的“小英雄雨来”“放牛的王二小”等,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难免也会产生质疑,英雄是否都像艺术作品中描述的那样无所不能呢?

基于这样的原因,笔者认为在传承红色艺术经典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在旧题材中挖掘新内容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教学《党的女儿》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如“如果田玉梅没有拖住敌人,保护游击队交通队员小程,而是选择了临阵退缩,最后故事的结局又会如何”,通过逆向思考,让学生们感悟革命年代,战士们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坚持自己的伟大理想,在旧题材中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寻找合适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承及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和平年代来之不易。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法,传承红色艺术经典文化。可以在课堂上让班级里的学生扮演《党的女儿》中“田玉梅”“老支书”“桂英”等人物,通过自己的演绎更为深入地挖掘故事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思想内容,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开展得有声有色。

总之,红色艺术经典文化的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对于学生的成长及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传承的过程中,由于思想文化的差异,红色艺术的传承效果也并不尽如人意,红色歌剧既是一种重要的音乐表现形式,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知识的时候,不仅需要做好文化课教学,还需要传承好我国传统文化,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张锐、李颖、夏鑫:《新媒体时代高校红色经典传播与教育模式探索》,《云梦学刊》2013年第2期。

郝玉超:《高校红色经典音乐的传承与教学之我见》,《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30期。

李君:《引入“红色经典”》,《中国青年》2010年第9期。

周素勤:《红色经典作品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通俗歌曲》201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