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城市批判与当代价值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大卫·哈维城市理论的概念阶段

20世纪70年代后,哈维出版了一系列关于城市的著作,研究的重点集中于对资本的批判和对空间正义的探索上,对城市的研究从感性阶段走向了理性。他开始阐释资本主义城市的本质内涵和发展规律,逐步搭建起了城市思想的基本框架。

一 社会空间:大卫·哈维城市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社会正义与城市》(1973)被认为是哈维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它被广泛关注有很多原因。书中在地理学的基础上插入了意识形态、政治问题和社会关注,同时还加入了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书中通过加入一种新的分析元素——社会空间,确立了哈维未来研究的发展模式。另外,书中对城市研究价值进行了阐述,被很多学者称为马克思主义论调。哈维明确将“社会正义”引入地理学研究,并在研究中不断注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资源,推动着激进地理学向马克思主义地理学进一步转变。《社会正义与城市》一书由三个部分组成,这种研究思路也反过来表征了哈维在从社会科学研究向意识形态研究转变的过程:第一部分:自由主义构想;第二部分:社会主义构想;第三部分:综合。前面一部分处理了通常的社会科学中的社会和空间想象,同时指出逻辑实证主义和价值割裂的缺陷。正如后面所描写的,自由主义构想并不只是反映了真实世界的纯粹自由,也包含着对社会主义构想的憧憬。另外,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也进入了讨论的范畴。社会主义构想部分的开头对贫困问题进行了地理学分析。哈维在这部分的论证中受到了马克思辩证法的十一个命题的影响,落脚点在改变世界上。理论和解释都没有脱离价值的概念,代表了阶级对立基础上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的选择。社会主义部分并没有仅仅处理再分配的正义问题,而且还关注了生产和分配的全过程,这与马克思相一致。当然,打破生产和分配的二元论可以让政治和经济的意识形态区分变得没有意义。更重要的是,这种资产阶级二元论在分析的最开始就假设事实和价值都是孤立存在的。最后,第三部分是前两个部分的综合。应该注意到,通过本书的第三部分的论述,正式的辩证法转变发生了。

二 资本批判:大卫·哈维城市理论的基本视阈

在《社会正义与城市》完成后,哈维致力于寻求解决城市问题的办法,并关注了传统马克思主义专著,特别是马克思的《资本论》,这本书被他进行了系统的解读和研究,他发现并填补了马克思主义城市研究的空白,也逐步实现了由实证主义方法论向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转变。随后,他出版了《资本的界限》(The Limit to Capital)(1982)一书。他对《资本论》感兴趣主要是因为他急迫需要一种有力的和全面的理论研究模式来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复杂城市过程。《资本的界限》的出版,完成了他以空间为切入点对政治经济学的重构,赋予了资本主义以具体的空间视角,角度之新颖成为当时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哈维提出,都市社会已经主宰了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组织有着巨大的甚至是革命性的力量。他在考察了当今城市的发展规律后,敏锐地发现:城市创造出的空间并不是来自城市的内在发展逻辑,相反它创造出的空间是工业资本主义的;都市化进程依然受到工业资本主义限制,因此是为资本的再生产创造了有效的需求;产品、占有和剩余价值的循环没有屈服于城市主义的内在动力,而是继续受到来自工业社会的调节影响。因此,他得出结论说“工业社会和容纳它的结构会继续统治着城市主义”,因此要打破这个“魔咒”,创造一个全新的城市模式。

马克思的《资本论》描述了一种资本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但是缺少空间维度,它有很多空白领域需要填补,很多封闭的观点需要打开。《资本论》中的空白领域在《资本的界限》中的危机理论中被填补,过度生产的问题作为危机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同时导致了剩余价值和剩余劳动,可以通过空间途径得到解决。但是,这种解决方法会创造资本主义生存的新问题,矛盾是通过制造更加深刻的矛盾为代价被解决的。资本主义生存需要创造自己的空间,但是,同时也需要破坏曾经创造出的空间。资本有创造性毁灭的力量,解决的办法会限制未来的发展,因为被创造的空间为未来的资本循环设置了障碍。这里,哈维抓住了资本的空间维度,并且分析了资本主义地理转变的逻辑。城市空间的再建设和资本循环的需要是相一致的,这是城市再构现象的本质维度。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的概念,如过度生产、剩余资本、剩余劳动和贬值在空间现象方面被重新解读和加工。

对于这本书名字中的“界限”一词,应该与马克思的《资本论》中的资本,还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一个过程中的三个角度去理解。危机是现实资本主义生活跨度的延伸。尽管资本主义的生活范围没有被说明,但维持自身发展需要一定的限度是有足够依据的。因为只有经过更加毁灭性的建设才能替代矛盾。在书中,工业资本向金融资本或垄断资本的转变被广泛关注,金融资本是最有破坏性的表达,或者说垄断资本,会导致为了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竞争的战争。这事实上,就是马克思和列宁所说的,竞争导致垄断,反之亦然。

《资本的界限》为我们提供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制度城市进程理论化的马克思主义框架,因此资本主义如何在城市化中生存或通过城市化得到发展的问题有了解释。这里应该注意到,哈维的主要目的也是将历史和理论结合起来。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框架不能被认为是照搬了马克思的研究思路,因为书中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研究内容和框架还进行了丰富和细化,甚至是完全的改变。事实上,马克思强大的理论变得更加有说服力了。

三 资本的城市化:大卫·哈维城市理论的基本论断

随着对城市问题研究的深入,哈维意识到有必要构建一个新马克思主义的城市理论以解决城市面对的新问题。1985年,哈维同时出版了《资本的城市化》(The Urbanization of Capital)和《意识与城市经验》(Consciousness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两本书。这两本书有着前后承接的关系,集中探讨了资本主义城市的历史和理论,也成为哈维捍卫马克思主义在城市研究中地位的重要代表作。两本书的副标题是一致的:资本主义城市化的历史和理论研究。这是因为在哈维看来,“理论”和“历史”直到当时还从未被完美地融为一体。他试图通过城市化的历史经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战斗力。在他看来,城市不是一个物而是一个过程,它并不独立于资本主义生产,“因此城市化研究必须关注资本积累过程;劳动力、商品以及货币资本的变化流动;生产的空间组织和空间关系的变革;以领土为基础的阶级联盟之间信息和地理的冲突等问题。正是从这些角度看,地理作为自然景观,是具有某种特殊空间构型的人工环境的‘第二自然’,这种‘第二自然’是在资本的控制下生产出来的,因此直接体现了政治权力”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8~9页。

《资本的城市化》在很多方面可以被看作《资本的界限》的延伸,首先,资本逻辑的驱动力是主要的分析对象和对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理解方式。和《资本的界限》相对比,差异作为政治经济学的新特点被运用于分析城市空间和政治问题。通过这本书,地租、阶级结构和居住差异,规划的意识形态、城市政治或阶级联盟,这些在城市政治构想中出现和消失的元素都被详细思考了。哈维在书中还回到了列斐伏尔《城市革命》的主题,尽管当今的资本主义出现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多的城市,但是劳动的价值理论仍旧有效。这本书以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城市化进程为起点,以资本的城市化结束。

《意识与城市经验》(1985)使用了《资本的界限》中发展而来的理论武器,并细化了《资本的城市化》的主要论点,主要分析了巴黎第二帝国时期(1850~1870)的真实历史。其中,第三章:巴黎(1850~1870),一共157页,占据了全书的半壁江山。阶级斗争和资本积累的历史和理论都被联系在了一起。另外,时间和空间在金融资本霸权形成中不断交织。对阶级斗争的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观性分析,对资本的积累和循环的研究是客观性情况研究,书的本体论遵循着这样的区分。但是,在认识论方面却反对这种人为的分割,并试图克服二元论。书中第四章:纪念碑与深化,提到圣心大教堂在第二帝国时期的建设也受到关注。在那里,意识形态的斗争和阶级斗争的象征在空间的结构中有所表现,因此圣心大教堂成为论述的中心。

笔者认为,如果说哈维城市思想启蒙时期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客观的理论,换言之,资本的积累和资本主义的次结构、意识形态等,那么多部著作占主导地位的是历史、主观的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的超结构。另外,其城市思想概念阶段强调了主观与客观两种内在联系的分析方式都很重要。最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展起来的强大理论被重构和更新,这要感谢空间现象被植入了研究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