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欧盟的相互认知:媒体的视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数字时代:沟通过程的空间与时间边界已被改变

通过传达和共享信息,因特网已经成为一种新型交流方式,同时也是一种获得在线服务的新方式。因特网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在不断扩展,而且也在不断加强整合,此外,由信息与通信技术带来的机会也在不断增加,使得政府不得不制定旨在对信息、服务和数字设备的获取进行控制的政策框架。这一现象改变了沟通过程的时间和空间界限。

对于很多国家的政府而言,透明和开放都已成为关键问题。因特网的应用给各国政府和社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这项技术使得透明政策动议(transparency policy initiatives)和公民动议得以与政府部门直接互动。欧洲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特别是关于其执政党的报道,往往充斥着诋毁中国的负面因素,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状况,正在努力改善其形象和沟通战略。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实证研究,以便探讨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将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具有潜力的出发点,以此提升中国和中国政府在国外公众眼中的形象及可信度。

从前开展的绝大多数此类性质的研究都是以新闻学和沟通方法及其理论为基础。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笔者尝试以电子治理视角下的公共管理方法为切入点。电子治理的目标有5个。电子治理的5个目标是:优质和具有成本收益的政府行为;改进公共服务;增强公民的参与度;及时更新信息政策框架;以及行政改革与机构改革。但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对这5个目标中的两个进行深入探讨,即电子治理在改进公共服务和获取信息方面的作用。本文将通过分析中国政府官方网站的质量以及是否方便用户获得信息和服务等问题,来探讨电子治理对于欧洲民众对中国政府的看法及信任程度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本文提出的问题包括: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出于什么原因,以及通过哪些方式改进官方网站?欧洲用户如何看待中国的官方网站?我们从中国政府在欧洲的形象这一问题中能够得到哪些经验教训?中国的电子治理战略在改善欧洲民众对中国政府的认知和信任度方面能够发挥哪些作用?

本文认为,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应用,为中国政府提供了改变欧洲公民认知的机遇。电子治理的实施有助于提供公共服务与管理,也有助于公众获取信息。此外,如果能够让公众更加便捷地获得信息,则有助于增强欧洲民众对中国政府的正面认知,同时有助于改善中国的形象。

本文分为9个部分。第二部分通过整合一些主要概念和理论,解释了本文的概念框架。第三部分描述了本文所采用的模型和假设。第四部分解释了此项初步实证研究采用的方法。第五部分简要分析了中国互联网和电子治理的发展情况。接下来,第六部分阐述了欧洲人对中国形象的认知。第七部分说明了从这项实证研究中得出的数据。第八部分对实证研究的发现进行了分析。结论部分指出了现有研究的缺陷,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