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战略研究(第1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中国经济很有可能重蹈1998~2002年通缩和经济增长快速下滑的覆辙

目前,中国的价格状态与1998~2002年的状况非常相似。1992年,通胀开始迅速上升,中国央行立即采取了从紧的货币政策。1995年,中国的基准利率上升至12%; 1994年,中国的利率水平到达顶峰(超过25%)。之后,CPI涨幅开始回落。到1996年,CPI通胀率已经下降至10%以下。然而,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增长也开始减速,并在1996年下降至10%以下,低于1994年的12.8%和1995年的10.5%。

图2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外贸增长

资料来源:香港环亚经济数据有限公司中国经济数据库(CEIC)。

货币政策的快速收紧,加上不良贷款的大幅上升,使得经济增长减速超过市场预期。在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在泰国爆发之前,中国的PPI在1997年6月就第一次出现负增长,在1998年6月之后CPI通缩开始出现。此后,2000~2001年的CPI出现小幅上升,直到2002年年底CPI才开始快速上升。从1998年到2002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放缓至平均7.9%,远低于10%左右的潜在增长率。同时,人民币坚挺和外部需求放缓也加剧了通缩的势头(见图3)。

图3 中国的CPI, PPI和GDP增长

资料来源:香港环亚经济数据有限公司中国经济数据库(CEIC)。

与此同时,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也开始大幅上升。到了90年代末,国有企业由于激励机制落后无法与私企和外企竞争,企业的亏损使得国有银行体系的坏账开始大量上升。1999~2000年,中国的不良贷款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虽然官方没有透露具体数字,有学者的研究和估算显示,中国银行体系内的不良贷款水平已经达到同期贷款总量的30%~35%(见图4)。

图4 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

资料来源:赵毅《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与处置》,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第8页。

在通缩时期,由于国内经济的持续不振和外部需求疲软,私营部门开始囤积大量现金,但是银行却越发惜贷,因为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企业的信用风险不断上升。这使得信贷增长大幅放缓,尽管在1997年10月至1999年6月中国央行实行了5次降息,但信贷增长率仍从1998年的16%左右下降至2000年的3.1%(见图5)。

图5 中国的贷款增长(1998~2015年)

资料来源:香港环亚经济数据有限公司中国经济数据库(CEIC)。

1999年以后,中国开始实施一系列经济改革方案。在此过程中,大量中小型国有企业被私有化,数以百万计的工人下岗。“China Fights Zombies As ANZ Says State Debt May Mean 3% Growth, ”Bloomberg News, September 30, 2015。1999年中国政府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并将大量银行不良贷款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转移到四大资产管理公司。Guonan Ma and Ben S C Fung,“China's Asset Management Corporations, ”BIS Working Pa-pers No.115, 2002.同时,财政部发行债券来为“四大银行”进行资本重组,为它们在香港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铺路。国家将“四大银行”20%的股权出售,并用募集资金和银行之后所获的利润来偿还债务。这一部分私有化举措使中国重获健康的银行体系,也促进了随后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稳固的银行体系也使得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后能够快速复苏。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贷款的快速增长,也为随后几年中不良贷款迅速上升埋下了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