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鉴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宝玉石的性质

宝玉石之所以受人喜爱,主要是由于它们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包括光学性质、力学性质、热学性质等。人们经常利用宝玉石的性质进行鉴定。这部分就介绍宝玉石常见的一些性质。

一、光学性质

光学性质是宝玉石最突出的性质,人们喜欢宝玉石,首先是因为它们有迷人的外观,比如颜色、光泽、透明度等。所以我们先介绍宝玉石的光学性质。

1.颜色

宝玉石的颜色有多种,但即使是同一种颜色,不同的产品也经常存在一些差别。比如红色有深红、鲜红、粉红等,绿色有墨绿、翠绿、蓝绿、淡绿等。

为了对上述情况进行客观、准确地描述,专业人士一般用色质(也称饱和度,用纯度表示)、明度(也称为亮度)、色调三个要素来表示颜色的特征:色质指颜色与标准的光谱色的接近程度;明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色调指颜色的深浅、浓淡。

2.光泽

光泽是宝玉石的表面反射的光线,光泽越强,宝石显得越亮。宝玉石的种类不同,光泽的强度也不同,具体和化学成分、显微结构、表面的光滑程度等因素有关。

宝玉石的种类不同,散发的光泽也不同,具有有多种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金属光泽 指金属材料发出的光泽,如铂、金等。金属光泽是所有光泽类型中最强的。

(2)金刚光泽 也是一种比较强的光泽,钻石发出的光泽就属于这种类型,如图1-20。

图1-20 金刚光泽

钻石的光泽与其折射率有关,钻石的折射率是2.42,是折射率最高的宝玉石之一,表面散发的光线很强,所以光泽的强度很高。

(3)玻璃光泽 很多宝玉石的光泽属于这种,就是看起来和玻璃很相似,如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水晶等。如图1-21。

图1-21 玻璃光泽

(4)油脂光泽 就是表面看起来好像有一层油脂,闪闪发亮,实际上这是一种特殊的光泽,人们称为油脂光泽,如图1-22。很多玉石都有这种光泽,最典型的就是和田玉,在和田玉中最吸引人的就是羊脂玉,其表面洁白、质地细腻,发出羊脂般的光泽,给人的感觉就像一块羔羊肉一样,引人入胜。

图1-22 油脂光泽

(5)蜡状光泽 比油脂光泽弱,温润感较差,显得发干,看起来像蜡一样。

(6)树脂光泽 指树脂发出的光泽。树脂属于高分子有机物,比如塑料发出的光泽就是树脂光泽。在宝玉石里,最典型的是琥珀发出的光泽。

(7)珍珠光泽 即珍珠发出的光泽,这是另一种特殊的、迷人的光泽类型,柔和、自然,人们常说的“珠光宝气”就是指这种光泽。除珍珠外,贝壳的内壁、月光石也具有这种光泽。

人们一般都喜欢光泽比较强的产品,就是看起来很亮。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很多产品尤其是玉器的表面都进行了抛光,很多还涂了一层蜡,另外,珠宝柜台里安装了专门的宝石灯,这种灯发出的光线很白、强度也很高,照到宝玉石表面后,宝玉石会反射出很强的光,显得光泽很强,所以人们喜欢购买。但买回去之后再看时,经常会感觉不如在商场里时那么亮。

3.透明度

指宝玉石的透明程度,分为透明、亚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等类型。

对多数宝玉石来说,透明度越高,价值越高。比如翡翠,质量最好的翡翠叫玻璃种,就是透明度很好,看起来像一块玻璃。作者在北京玉器厂看到过一个翡翠戒指,好像一块绿玻璃一样透明,只有黄豆那么大,但标价39万元人民币!平时我们很少看到这种翡翠,平时见得最多的是微透明度或完全不透明的翡翠,所以它们的价格比较低。

影响透明度的因素很多,一方面包括其自身因素,比如化学成分、显微结构;另一方面,外界因素也会影响其透明度。比如,当产品的厚度比较厚时,透明度会比较低,但如果把它做成薄片,透明度会提高;另外,当光线比较弱时,透明度显得就比较低,但入射光线的强度较高时,透明度就显得较高。所以,大家去商场时,经常感觉珠宝柜台里放的珠宝透明度也很好,但买回家后发现透明度好像降低了。这还是因为宝石灯的原因:它发出的光线很白、强度也很高,宝玉石的透明度就显得很好。回家后,在自然光下观察,透明度自然会下降。

4.特殊光学效应

有的宝玉石具有一些特殊的光学效应,从而显得与众不同。常见的有星光效应、猫眼效应、变彩效应、变色效应、夜光效应等。星光效应指有的宝石表面具有像星光形状的线条;猫眼效应指有的宝石表面具有像猫的眼睛一样的线条;变彩效应指有的宝石表面的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颜色;变色效应指有的宝石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不同的颜色;夜光效应指有的宝石在黑暗的环境里会发光。如图1-23。

图1-23 具特殊的光学效应的宝石

这些特殊的光学效应和宝玉石的化学成分和显微有关:比如夜光效应是由于宝石的一些化学元素从外界吸收能量后,以光子的形式发射出来,在黑暗的环境中就显示发光现象。另几种效应是宝石内部的晶体缺陷、包裹体、特殊的原子排列等对光线产生干涉、衍射、散射等现象,从而产生特殊的光学效果。

5.折射

折射指光线从一种物质(比如空气)以一定角度照射入另一种物质(比如玻璃、水)后,传播方向会改变的现象,如图1-24。

图1-24 光的折射

折射现象对宝玉石的颜色、光泽等很多性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大多数宝玉石进行鉴定时,都需要测试与折射相关的参数。下面对这些参数进行介绍。

(1)折射率 折射率指光线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在宝玉石中的传播速度之比。

折射率对宝玉石的光泽具有重要影响:大家都知道,钻石具有很强的光泽,即金刚光泽,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钻石的折射率高,照射进入钻石内部的光线损失很少,最后大多数都照射进入观察者的眼中,从而显得特别亮,即光泽很强。更详细的原因在钻石那一章中再介绍。

(2)光性 指宝石的光学性质的方向性:即有的宝石的光学性质具有方向性,就是在不同的方向,光学性质不一样;有的宝石的光学性质没有方向性,在任何方向都相同。

根据这点,人们把宝玉石分为了两种类型:光性均质体和光性非均质体。光性均质体指宝石的光学性质没有方向性,即在任何方向都相同。这类宝石包括高级晶族的宝石和非晶质宝石,因为它们的性质是各向同性的,光线在各个方向的传播速度相同,所以各个方向的折射率值相同,也就是只有一个折射率值,所以人们把它们称为光性均质体。

光性非均质体指宝石的光学性质有方向性,即在不同的方向,光学性质不同。这类宝石包括中级和低级晶族的宝石,因为它们的性质是各向异性的,光线在不同方向的传播速度不同,所以如果在不同的方向测试折射率值,得到的值互不相同,就是说在不同的方向有不同的折射率值,所以人们把它们称为光性非均质体。

人们经常利用光性进行宝玉石鉴定。比如,有人用蓝宝石冒充蓝色钻石,其中一种鉴别方法是在不同方向测样品的折射率值。钻石是光性均质体,在不同方向测出的折射率值相同,而蓝宝石是光性非均质体,不同方向的折射率值不一样,所以就可以鉴别出来。

另外,比如有人用蓝色玻璃冒充蓝宝石,也可以通过测折射率的方法来鉴别:玻璃是光性均质体,在不同方向测出的折射率值相同,而蓝宝石是光性非均质体,不同方向的折射率值不一样,所以可以把玻璃鉴别出来。如图1-25。

图1-25 蓝色玻璃做的宝石仿品

(3)双折射 光线照入非均质体宝石后,除特殊方向外,会分解成两束光线,人们把它们称做偏振光,如图1-26。

图1-26 偏振光

这两束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互相垂直,但是传播速度不同,所以它们的折射率值也不同,这种现象就称为双折射。

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单折射和双折射的区别:在桌子上放一根绳子,然后隔着宝石观察那根绳子。如果宝石只发生单折射,那隔着它和隔着玻璃看到的绳子一样;但是如果宝石会发生双折射现象,那隔着它观察时,会看到那根绳子有两个影子。

(4)光轴 刚才提到:光线照入非均质体宝石后,除特殊方向外,会分解成两束光线。而如果光线沿这些特殊方向入射时,光线并不会分解。这些特殊方向称为光轴。

中级晶族的宝石只有一个光轴,这类宝石称为一轴晶宝石;低级晶族的宝石有两个光轴,称为二轴晶宝石。

(5)正光性与负光性

①光线在一轴晶宝石中会分解为两束偏振光,其中一束与光轴方向垂直,称为常光线;另一束与光轴方向平行,称为非常光线。

②这两束偏振光的折射率之差称为宝石的双折射率。当非常光线的折射率值大于常光线的折射率值时,称为正光性;反之,如果非常光线的折射率值小于常光线时,称为负光性。

③在二轴晶宝石中,光线有三个振动方向,所以二轴晶宝石有三个折射率值,折射率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二轴晶宝石的双折射率。

6.多色性

指有的宝石会呈现多种颜色。

具有多色性的宝石主要是一些非均质体宝石,这是因为它们在不同的方向上,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对各种颜色光线的吸收率不同,所以就呈现不同的颜色。

入射光在一轴晶宝石中会分解为两束偏振光,所以一轴晶宝石会出现两种颜色,称为二色性;入射光在二轴晶宝石中会分解为三束偏振光,所以二轴晶宝石会出现三种颜色,称为三色性。

7.色散

色散现象和大家很熟悉的三棱镜实验有关: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被分解成七种单色光。

这是因为,白色的可见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这七种单色光的波长各不相同,宝石对它们的折射率也不同。所以,当白色的可见光以一定的方向照射入宝石内部后,七种单色光的入射角相同,但由于宝石对它们的折射率不同,所以这七种单色光的折射角也不同,所以白光会被分解为七种单色光,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色散。

宝石的品种不同,发生色散的程度也不同。有的宝石能使白光分散的角度很大,所以七种单色光显得很清楚;有的宝石使白光分散的角度比较小,七种单色光显得并不清楚。

人们一般用“色散度”来表示白光发生色散的程度,具体方法是分别用波长为686.7nm的红色光和波长为430.8nm的紫色光照射宝石,测出这两种光线的折射率,二者之差就是这种宝石的色散度。

在珠宝界,色散现象经常被人们称为“火彩”,如果宝石被加工成特定的形状,白色的可见光照射入宝石内部,最后再返回到空气中后,就会分解成七种单色光,人们就会观察到宝石的表面五光十色、色彩斑斓。如图1-27。

图1-27 宝石的火彩

在所有的宝石中,色散度最高的是钻石,为0.044,所以钻石的“火彩”最强烈、最漂亮。当钻石的颗粒比较大时,用肉眼就可以看到这种奇妙的现象。商场里销售的钻石一般都比较小,但很多商场都提供放大镜,用放大镜也很容易看到钻石的“火彩”。

其他很多宝石的色散度较小,火彩不太明显。

基于这一点,人们研制人造钻石时,主要选用一些色散度较高的材料,比如二氧化锆(色散度为0.066)、莫桑石(色散度为0.104),用它们做的仿钻的火彩特别强烈、漂亮,所以能够以假乱真。如图1-28。

图1-28 人造钻石

8.发光性

有的宝玉石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光,比如加热、被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等,这种现象叫发光性。有的宝石甚至白天被阳光照射后,晚上也会发光,这就是大家经常听说的夜明珠。

宝玉石发光的原因和化学成分有关系,研究人员对一些夜明珠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含有一些稀土元素,正是它们的存在才使夜明珠在黑暗中能发光。

前几年国内展出了一颗号称世界上最大的夜明珠,直径达1.6m,重6.2t,估价22亿元人民币!

现在,有的公司利用这个原理制造人造夜明珠,但产品的性能互不相同,比如光的颜色、亮度、持续时间都不同。

宝玉石的发光性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叫荧光;另一种叫磷光。这两个词大家可能都经常听说,但是很多人应该不知道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

其实,它们的意思并不难:荧光指促使宝石发光的外界因素消失后,宝石的发光性也随之消失,这种情况发的光就叫荧光;但是对有的宝石来说,当外界因素消失后,它们还能继续发光,这种光就称为磷光。

二、力学性质

宝玉石受人喜爱的另一类性质就是力学性质,比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的高硬度等。本部分即介绍宝玉石的力学性质。

1.硬度

硬度是材料最基本的一种力学性质。人们衡量不同材料使用的硬度指标不一样,比如金属材料经常使用洛氏硬度、布氏硬度、维氏硬度等。然而,衡量宝玉石使用的硬度指标叫莫氏硬度。

莫氏硬度是德国矿物学家F. Mohs在1822年提出的,他用10种典型矿物的硬度代表10个硬度等级,然后用它们衡量所有物质的硬度。

这10种典型矿物及其莫氏硬度等级如表1-1所列。

表1-1 莫氏硬度

测试宝玉石的莫氏硬度时,使用的工具叫莫氏硬度计,莫氏硬度计包括10支硬度笔,每根笔的笔尖镶嵌着一小块标准矿物样品,如图1-29。

图1-29 莫氏硬度计

测试某种宝石的硬度时,按照从软到硬的顺序,分别用10支硬度笔划样品的表面,如果用某支笔不能划出痕迹,就说明样品的硬度比它高,继续用更高一级的笔来划,直到找到能划出痕迹的笔为止,说明样品的硬度介于这两根笔之间。比如,如果萤石笔能划动,磷灰石笔划不动,就说明样品的硬度是4至5之间。

这里举几种材料的莫氏硬度的例子:钻石的莫氏硬度是10,红宝石和蓝宝石的莫氏硬度是9,水晶的莫氏硬度是7,玛瑙的莫氏硬度是6.5,翡翠的莫氏硬度是6.5~7.0。

日常生活中一些物品的莫氏硬度:玻璃是5.0~5.5,钢锯是6.5~7.0,铜板是3.0,人的指甲是2.5。

这里提一点很多人的误解:一般人都认为宝玉石的硬度都很高。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有的宝玉石的硬度确实比较高,比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但是,有的宝玉石的硬度并不高,比如和田玉、寿山石、昌化石等。

2.韧性

指宝玉石受到外力的撞击时不发生断裂或破碎的能力。

有的宝玉石的硬度很高,但韧性却不高,比如钻石,它的硬度是最高的,但是韧性却比较低,受到外力撞击时很容易碎,这就是典型的“宁折不弯”。

有的宝玉石的硬度不高,但韧性却比较好,比如和田玉、岫玉、寿山石等,正因为这种性质,人们才经常把它们雕刻成形状很复杂、尺寸很精细的产品。

3.密度

宝玉石的密度一般指相对密度,就是宝玉石与同体积水的质量的比值,主要有两种测量方法。

(1)静水称重法 先称出宝玉石在空气中的质量m,再称出浸在水中的质量m,然后按下述公式算出相对密度:

相对密度=m/(m-m)=m/同体积水的质量

(2)重液法 用一些化学试剂配置不同密度的溶液,然后将宝玉石放进去,看哪种溶液能使宝玉石悬浮,它的密度就是宝玉石的密度。

密度在宝玉石鉴定中应用很广泛,很多人都知道一个常识:购买宝玉石时,几乎所有的品种,包括翡翠、和田玉、玛瑙、水晶等,用手掂量几下,如果感觉沉甸甸的,就说明很可能是天然的,或“真的”,如果感觉轻飘飘的,就说明很可能是玻璃或塑料仿造的。这是因为,天然宝玉石多数是晶体,原子排列比较致密,所以密度高;而玻璃是非晶体,原子排列比较混乱,密度较低。塑料的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与无机成分的天然宝玉石差得更多,密度更低。

4.解理

指有的宝玉石受到外力时,容易沿一定的方向破裂,而且断面比较光滑。这种现象称为解理,产生的光滑的断面叫解理面。

产生解理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有的宝玉石的性质具有各向异性,在不同的方向上原子间的作用力不一致。互相平行的解理面之间的原子间作用力比较小,容易发生断裂。

宝玉石的品种不同,解理程度也不一样。有的很明显,有的比较明显,有的一般,有的基本不显示。所以,人们把解理分为不同的类型: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极不完全解理。

在宝玉石行业中,解理具有两方面的作用。

(1)在宝石加工中的应用 对解理现象较明显的宝石,比如钻石,应尽量沿解理面设计其形状并切割,这样需要的力较小,而且容易得到光滑的切割面。如果沿其他的方向施加作用力,一种情况需要的力比较大,得到的切割面也比较粗糙,另一种更坏的情况是原石除了沿着受力方向发生断裂,还可能沿着解理面断裂,那样就得不到大块产品了,宝玉石的总价值会大打折扣。

基于上述原因,宝玉石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在解理面的方向进行保护。

(2)在宝玉石鉴定中的作用 首先是钻石鉴定——钻石的解理现象很明显,所以钻石成品加工好后,在本来没有受力的解理面方向上也经常发生破裂,产生细小的裂纹,如果放大观察,可以看到这些裂纹或小解理面;而很多假冒产品的解理现象可能不明显,所以没有小裂纹和小解理面——这是鉴定天然钻石的一个方法。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翡翠。翡翠的解理现象也很明显,很多时候,用肉眼观察翡翠表面,可以发现上面有很多闪闪发亮的小块,尤其是对着光线观察时,这种现象更明显。在翡翠行业中,人们把这些闪闪发亮的小块称作“翠性”。具有“翠性”的原因是因为这些闪闪发亮的小块就是翡翠的解理面。在众多的玉石品种里,其他品种的解理现象都不明显,只有翡翠具有很明显的解理,所以具有这种特征,所以这是区分翡翠和其他玉石品种的很重要也是很简单有效的方法。

三、热学性质

宝玉石的热学性质主要指导热性,衡量指标是热导率。

导热性在宝玉石鉴定中应用很广泛,很多人都知道一个常识:购买宝玉石时,几乎所有的品种,包括翡翠、和田玉、玛瑙、水晶等,用手抚摸时,如果感觉很凉,就说明很可能是天然的,或“真的”,如果感觉比较温,就说明很可能是玻璃或塑料仿造的。这是因为,天然宝玉石多数是晶体,原子排列比较致密,热量容易传导,所以导热性好,而玻璃是非晶体,原子排列比较混乱,导热性低。塑料的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与无机成分的天然宝玉石差得更多,导热性更低。

此外,在钻石鉴定中,导热性测试是最有效、简便的方法之一。这是因为,在几乎所有的固体物质中,钻石的热导率是最高的,见表1-2。

表1-2 常见宝石的热导率

数据来源:廖宗廷,周祖翼.宝石学概论.第三版.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63.

钻石的导热性用热导仪进行测试,如图1-30。

图1-30 热导仪

鉴定时,先打开热导仪的开关,热导仪内部有加热部件,会对热导仪的笔尖加热;将笔尖和样品接触,如果样品是天然钻石,由于导热性很好,笔尖的温度会迅速下降,热导仪的信号灯会闪烁或发出蜂鸣声;如果是其他材料仿制的钻石,它们的导热性低,热导仪笔尖的温度变化小,信号灯或蜂鸣器就没有反应。

四、其他性质

除了前面介绍的性质外,人们也经常利用导电性、磁性、放射性等进行宝玉石的鉴定。比如,有的天然宝石具有导电性,而仿造品或优化处理品是绝缘体;或者相反,有的天然宝石是绝缘体,而一些仿造品或优化处理品却是导体。

还有的宝玉石具有磁性,但仿造品没有磁性;或者反过来,有的宝玉石没有磁性,但一些仿造品却有磁性。

此外,有的宝玉石采用辐射处理技术改善其颜色,其内部会残留一些辐射,所以,通过测试宝玉石内部是否存在辐射,可以对它们是天然产品还是辐射处理品进行鉴别。

另一个例子是鉴定古玉时,目前很有效的一个办法叫加速器质谱碳‐14测年法,利用的是碳元素的一种同位素——14C具有的放射性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