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中国哲学的智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那一抹乡愁

油然而生的乡愁,这是一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无法理解的。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三十多年巨大变迁的乡村,让生活在乡村里的每一个中老年人拥有了一段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这段经历以鲜明而深刻的轨迹刻画在这两代人心中。春节返乡过年的传统习俗,就成为这种情感集中爆发的时刻。在乡村,乡愁最严重的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他们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散落在乡村与城市由钢筋混凝土隔离开的各个角落。他们习惯于乡村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集体劳作,习惯于你来我往的互相帮助与互相照顾,精神世界一直还停留在农业文明的时代,一切现代工业文明特别是虚拟的网络世界,根本与他们格格不入。现代人讲的他们不懂,他们讲的现代人不感兴趣。外面的世界在他们看来,虽然精彩纷呈,却是眼花缭乱,虽然热热闹闹,却是与己无关。现代生活方式与环境日新月异,这种异化让他们找不到自己心灵熟悉的归宿,仿佛置身于一个魔幻世界一样不知所措。即使有些农村老人被自己的子女接到城市里生活,也因为更加异化了的生活方式与环境而慌乱得像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所以常常在空荡荡的房间或者更加空荡荡的乡村,在来来往往的城市街道或者更加人头攒动的商场,都可以看到一些这样的老人,没有衣食温饱的忧虑却在漫无目的地游走,他们常常自言自语地哀叹:自己为什么不早一点死去,活着还有什么乐趣,有什么意思?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孤独,已经成为乡村老人难以言状的精神之痛。开辟一方土地建设有着田园风光的乡村敬老院,在设备设施方面按老年人的生活需要配备齐全,让他们就这样聚集在一起重温旧梦,感受到仿佛回归了属于自己本真的精神家园,能否成功则期待有识与有为之领导者的实践予以检验。

01

新年到,吉祥到!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在城市里,“年”是越来越没有原来的味道。

以前眼看着长辈们忙东忙西筹办着年货,为新的一年做准备。现在的年,只看见街上家长带着孩子,随处逛着买新衣服,就算是换了一身新气象!人类的发展,真的是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容易满足了吗?

这次过年,我们带着对城市“年味”的失望,去了趟乡下。还未到村口,就听到了鞭炮的响声,到处充斥着生机,人们的欢笑声,脸上洋溢着幸福。乡下的家畜也似乎欢迎新年的到来,小狗在村里到处奔跑。我以为乡村的年也和城市一样,只是一时沸腾。却没想到会如此丰富,小孩子放鞭炮、去爬山、去邻里家串门拜年,大人们在厨房里包饺子、做好吃的……

在乡村体会到了城市逐渐消失的年味,就像小时候,哪怕家里没有那么富裕,可还会有精彩的新年。以后的新年,也想要丰富多彩!

02

是什么烘托出了那份萦绕于怀、挥之不去的乡愁?大概是过去的积淀,当下的繁杂和对将来的祝愿期许甚至担忧……三种时间意识相互联系,乡愁一直都有。

乡愁对于当今追逐功利的社会而言是奢侈品,是一种带着酸涩又或是甜蜜的基本情感,是你转身或是低头沉思便可拾起的心灵归属。纷繁喧闹的城市生活能让人迷了眼、乱了心,而凝聚着花香鸟语、炊烟袅袅田园牧歌的记忆和期待之下的乡愁则能为人心寻觅到一片安稳而有根可寻的栖息地。

城镇、工业、信息解放了人却也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心,有多少的真实情感是被压制在现实利益之下。生活一直在往前,幸好有乡愁这一平凡而又真实的存在。乡村的事简单而透明,依附在乡村上的情感也是干净诚挚的。潮湿的心除了要去感受生活的美好,也该去拥抱这一份乡愁,记住它,把它放在离心最近的地方。

06

家乡的年是热闹的。离过年还有一个月的时候,不知道从哪儿就飘来了过年的气息,虽是楼房,却还能从窗户上看到晒得满满当当的香肠、腊肉。街边的小店也忙活着——炸着肉丸、鱼饼,香味扑鼻。这一个月是会一直忙碌,市场也是不会闲下来的。市场街道两边摆着糖果和梨子、香蕉等水果。商场里来来往往的人,手里提着大大小小的商品,到处都是红红火火的。

到了三十那一天街上反而冷清下来,大家都在家里等着过年了,这时的餐桌上会有鱼、蒸腊肉、香肠……这些都是家乡的特色。晚上大人们一起看着春晚,小孩好像是被手机吸引住了。屋外烟花十分绚烂,为节日更增加了喜庆氛围。“年”这个节日不仅仅意味着新的一年到来,还意味着人的团聚、情的团聚,更意味着一大家子对于美好未来的期待。

对于我这个在外读书的学生来说,家乡的年也是一个美好的记忆,独自在外,有时会想起家,想起过年时热闹的气氛,想起那些为了“年”忙碌的身影。“年”虽说每年都会过,每人都会过,但是对于不同的人,“年”在心里都是独特的。

07

在2014—2015年的这一年里,是我上大学第一次回家过年。这一次过年,大家的话题都变了,以前家里的亲戚一直都希望你能考个好大学,现在大家都围绕着“结婚”这个词。表哥已经开始张罗着结婚了,姨夫总是说现在结婚的礼金太贵了。不仅如此,在今年的同学聚会里,同学们也是感慨家里的大人老是催他们去相亲,害得他们都不敢回家了。为什么大家对“结婚”如此感慨?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农村结婚的礼金太贵,一般的家里难以承受其重。

据调查研究,现在各大农村结婚的礼金一直在增加,许多家庭越来越担心将来自己的儿子因不能支付起高昂的礼金而娶不到媳妇。为何农村结婚的礼金越来越高?有很大的原因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逐渐与城市接轨,农村的人民也发财致富了,但是城市化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如城市里的浮夸、奢侈风吹向了农村。农村的人互相攀比、爱面子。第二个原因就是女方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因而身价也跟着提高。

总而言之,对于中国农村这种现象,值得人们思考,这到底应不应该呢?

10

踏上返乡的道路,心中怀着对家中温暖的向往。生活在城市的我们没有袅袅炊烟的清晨,也没有噼啪作响的柴火,但对家的向往却从未有过一丝的减少。

随着城市水平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脱离了逢年过节大家庭团聚的喧闹与热烈,有的只是小家中三口人的温馨与相守,这是我们不可避免的窘境。发展随之带来的是改变,改变的是家中的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我们不再走街串巷的挨家挨户拜年,不再午夜奔跑于小小的庭院围着烟花笑闹,没有高档饭店的家庭聚餐,也没有巨额红包的尾随而至,我满足于这种改变,虽有些小小的遗憾,但小家的团圆在我心中是弥足珍贵的。

在这个传统的日子里,我们遵从习俗扫房、守夜、包饺子,生活中依旧充斥着满满的年味,只是分享的人少了,但习俗就是习俗,它不会因人口的减少就被摒弃于家门之外。作为传统的中国人,习俗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它因大家而浓烈多彩,但也不会因我是小家而黯然失色。发展带给我们改变,但不变的永远是源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归属感。

18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多少的期盼在过年这一刻因家庭团聚而变得越发幸福,所有的守候在这一刻也是值得的。今年春节与往年不同,表姐因为有了小孩不能回来,看着手机中那个“萌萌哒”的小孩子,家庭中又多了一个成员,我在脑海中勾勒着明年大家相聚的场景,欢声笑语无限。但由于表姐的缺席,大家难免有那么一丝遗憾,当表姐的电话打过来的时候,我姨忍不住眼泪掉下来。我姨家里就只有她一个女儿,把她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到大什么事情都顺着她,起初的时候我姨不愿意让她嫁到那么远去,而且姐夫还比我姐大六岁,在我们农村人的眼中这是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不过后来,他们还是在一起了,而且姐夫还把户口迁到了这里,并且保证要对我姐好,包容我姐一辈子,也许是被姐夫的这份诚挚所打动,我姐姐同意了这门婚事。由于计划生育的政策致使现在农村里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对于父母而言,都希望孩子能在眼前,但是孩子也有长大的一天,他们渴望自由,渴望飞翔,家长却也只能含泪慢慢地放开了对孩子的束缚,让他们由着自己的内心去追逐自己的方向。可无论飞向何处,总有人在背后默默地温情地关注着这一切,而这些人就是我们的父母,无论何时何地,家都是我们温柔的港湾和温暖的期盼。多远都要记得问候父母,告诉他们:你想他们而且你过得很好,就这样简单而朴素的话语就足以让他们开心和欣慰。

21

家乡,曾经是个美丽干净而沁人心脾的词语。冰雪消融的春天,我们可以漫步在百花争妍的花海世界;骄阳似火的夏天,我们可以聆听阴阴夏木里发出的阵阵蝉鸣;凉风习习的秋天,我们可以享受硕果累累的金黄喜悦;白雪皑皑的冬天,我们可以嬉戏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世界。然而,春天的花香、夏天的蝉鸣、秋天的硕果、冬天的雪人,却成为我们再也回不去的从前,只是永远留在了记忆深处的童年时代。

生于乡村、长于乡村的我,着实见证了自己家乡从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到垃圾成山、草木枯荣的衰变。那条陪伴我一起长大,与时间一同老去的河流;那条曾经清澈见底,鱼虾成群的河流;那条哺育了全村人,造福了全村人的赣江支流,已不再有昔日的光景。鱼虾离它而去,村民弃它不顾,只留下堆积成山的垃圾寂寞地陪伴着它,不时还散发出一股怪异得让人恶心的味道。河岸上一排醒目的大字“请自觉将垃圾倒入河里”狠狠地讽刺着我们每一个人。这几个字,重重地砸在我的心头,终于懂得了家乡之所以日渐衰退,甚至惨不忍睹的缘由了。总是不免听到有人抱怨如今的空气质量变得越来越差,水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村里的环境大不如从前。却不曾看到有人反省,为什么会变成如今这副模样,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归根结底,都是我们自己作孽。是的,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这不该成为我们破坏自然的借口,自然不该是我们的战利品,进步不代表我们就能征服自然。如果不尊重客观规律,不以客观规律为前提,爱护自然、保护自然,迟早要受到自然的惩罚,这是我们初中课本就教育过我们的。家乡环境的衰弱,是在预示着自然正在以它对人类的不满,“回报”着人类。如果不是我们肆意燃放烟花爆竹、大量使用煤油天然气等燃料,乱砍滥伐,空气质量就不会变得如此不堪一击;如果不是那所谓的无知的“请自觉将垃圾倒入河里”,河水就不会恶心到无人问津。

想说爱你不容易,我的家乡。希望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想要改造自然,首先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希望有一天能够还我一个昔日山清水秀的家乡。

27

带着喜悦的心情回家,却不想经历一场家“变”。

今年爸妈说把家里重新装修一下,于是爷爷也在一起帮忙,当把电视机接收头像的有线拆下来装上新的时候,爷爷发火了,大声叫我妈的名字,说为什么要扔掉他的线,以后他还怎么看电视。我妈解释说已经买了新的,可以看电视,原来的不会扔,但是爷爷根本就不讲道理冲上三楼要把我妈买的新的砸掉,我妈也一下子爆发了,说出对爷爷的许多意见,以前从未提过的小矛盾也旧事重提。我没有想到他们彼此之间藏了那么多的不满,我妈就说分家,让叔叔把爷爷接到他家去住,一刻也不能这样相处下去了,这次矛盾最后由家族长辈出面解决,事情的后遗症就是直到我来学校之前他们都还没有说过话。

在我的印象中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似乎丝毫不顾家人的情面与身份,只是将心中的不满全都宣泄出来,这件事情的发生或许是太久没有沟通过彼此内心的想法,或是怕说出来有损家人的感情,从而选择了假装没事不提起。却不曾想到坦诚、理解、包容才是家庭幸福的关键。

愿我的大家、小家忘记不愉快,现在、未来会越来越好。

43

以前,我的家乡好美!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整个村子充满了欢声笑语,随处可见小孩子追逐打闹。一片祥和,好不快乐!山上树木郁郁葱葱,为全村人输送着新鲜的空气。

那个时候村里好落后,全村也就一两家有电视,大家都跑到他家里看电视。我就是典型的例子。那时候的我经常与发小一起嬉戏、玩耍。放假时就一起去砍柴。想起以前,我都常常偷笑。我们经常一起发誓:苟富贵,勿相忘!谁有钱的时候买点零食都是大家一起分,感觉好有爱。那时候每个人家境都差不多,没有贫富差距,乡里乡亲的,关系好不和谐。

眨眼间,那些发小都已长大,或打工,或读书。好多人已成家立业!山已不再是青葱翠绿,而是黑乎乎的,被人用火烧了;水已不再清澈,里面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整个村子笼罩在黑云之中!

十几年了,已物是人非!回到家乡,看到儿时的发小已没有共同语言,他们身上散发着阵阵铜臭味,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每次聊天,他说的最多的无非是钱,眼里流露出讥讽,在他们的眼里我只是穷小子。从此他们不再与我做朋友,我不知道是啥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是什么让他们忘记曾经的誓言。以后我只会把我们曾经的友谊深深地埋藏在心底。

朋友,再见!永远怀念的儿童友谊!最纯粹的情感!

年过得很无聊,只希望家乡的风气能够改变,只希望能再找回曾经的友谊!只希望整个村子能再恢复以前的美丽。

曾经最美,只能怀念!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2

以前总认为离开家是越远越好,如今第一次离开家乡那么久、那么远,才真正明白了“近乡情更怯”这句话的真切含义。时隔半年,家乡的一点一滴变化都在我心中。

不知从何时起,一栋栋新房拔地而起,人们开始流行起了装修房子,里外都装修得很漂亮,家具也是齐全得很,一些不必要的花费都无所谓,看不到节约。以前只要一下雨,泥泞的马路是难以通行的,更不要说是小汽车。如今路面可以说是堪比国道,各种车辆来来往往,全国各地有名的车都开回来了,因此就算是十来分钟的路程也要开车去,向大家炫耀一下自己多有钱。大家过年回来不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团圆,而是寻找娱乐场所,除夕过年也是一群人聚在一起赌博,出手十分大方。我在春节初一看到一个青年,年龄和我相仿,本来如花的年纪应该在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而他却和一群大人一起打牌,输了就破口大骂,这是一年的第一天,他就说脏话。我想说:这素质去哪里了呢?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许多人只在乎赚了多少钱,和别人攀比、炫耀,却忘了提升自己的内在素质。有一个小孩读了一年书,连1、2、3都不会写,就不是块读书的料,他的奶奶跟邻居说:“现在读书有什么用,大学出来也不安排工作,还不是打工。就算不会读书,长大了能像村里的某人一样当老板赚大钱,不是很好吗?”没有读书的人都能当老板,这是多么可笑的托词,但就是真正存在的。社会经济在进步,我们的文化素质也要跟上,只有这样国家才能真正发展,实现强国梦,走在世界前列。

24

上大学后的第一次返乡,我望着家乡的一草一木,既觉得很熟悉又觉得有点陌生。想来我离乡也有半年了,忽然又见到家乡的一草一木有种久违的熟悉感,又对一些因现代化的需要而被改造的景物有点陌生。不过不管家乡被改造成什么模样,都不能改变家乡对我的重要性和我对家乡的感情。

清晨,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呼吸着混杂着泥土清香的空气,心里油然而生出一种安全感,让人感觉很温暖、舒适。那时,我就在想:要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那份温暖,都能坚守自己心中的那方净土和最初的意愿,都能坦诚相待他人,这样的乡村里的人会不会更加相亲相爱,不会为了眼前的一点小利益而蒙蔽心智,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翻脸吵架、弄得人尽皆知。要是真如我想的这般该多好啊。

然而,事实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需要,乡村的面貌发生了许多变化。与此同时,我也感觉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也随之越来越淡。现在的乡村,许多村民一过完年就外出打工,留下父母和孩子在家。正是因为村民对钱的需要,许多村民背井离乡到东部沿海的发达省份打工。这种现象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也造成了许多问题。例如:城市人口快速增加、乡村人口快速减少,城市拥挤、住房紧张,加剧乡村人才的流失,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等等。

针对这些现象,有人提出这种观点:中国人“未富先老”。我觉得这种观点亦对亦错。对在: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越来越多,然而中国大多数人并不富裕;因而说中国人“未富先老”也符合中国现阶段的现状。错在: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政府对社会的回馈力度不断加大,人们受益颇多,况且青壮年仍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且随着一批批青年学业完成后,许多青年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实践到现实生活中,造福人民。所以,我觉得中国人“未富先老”这种观点亦对亦错。

返乡后,我看到家乡的变化,感悟颇多。但不管怎样,我都希望家乡能够变得越来越好,村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充实。

29

随着爆竹声的到来,新年也到了,走亲访友,大吃大喝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可是我觉得过年的气氛却不浓,比如今天是在姑姑家吃饭,一帮亲戚到了,相互问候一下,之后就是坐下吃东西,玩手机。两个人离得很近,但就是不讲话,不是低头玩游戏就是盯着屏幕看电视,手机成了我们最亲的、最无法割舍的。过年的时候,大家聊的话题不再是“啊,你的衣服真好看呀,哪里买的,多少钱哪”,也不再是“今年过得怎么样呀,身体还行吧”,而是“你手机是iPhone几啊?我的是5s。”“你玩微信微博吗?”手机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现在看来手机已经开始渗透到我们的人际关系了。

我们可以总结一下现在的生活: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拿手机,晚上睡觉前最后一件事是放手机,两人面对面坐着,都相互低头玩手机,有话和对方说也不直接说反而在QQ上说……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这种生活呢?这样的生活真的有意义吗?虚拟世界真的比现实世界重要吗?

25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我最早接触的思乡诗,当初无法感触到作者对家乡的那份思念,而我在经历了多年外地求学之后,渐渐领会了那份深沉的感情。

又逢春节,无论在外多远,回家多坎坷,都无法阻挡人们回家过年的脚步,或许,回家是中国人对过年的另一种定义,但这已是儿时的记忆。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外出打工渐渐成为潮流,在外安家立户也已是常见,乡下人也慢慢成为城市人,城市繁华多彩,乡下也楼房林立,但在我眼里,那一栋栋楼房成为了老人和孩子的囚笼,乡下因为人少变得冷清,更因为缺少关爱变得冷清,乡下已不再是儿时乡下,或许乡下已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城市。乡愁,不单单是对家的思念,更是对儿时记忆中的家乡的留念,那个走家串门,到处充满欢声笑语的家乡只能埋在心里了。但我想说,经济发展了,也不能忽视教育与精神文明的发展,经济决定上层建筑,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不可忽视的反作用。如果经济发展了,人却变得越来越缺乏人情味了,这样达到的小康社会又有什么意思呢!我的乡愁,超过了对家的思念,是对乡村的一种愁思,淡淡的担忧,也渐渐变得越来越浓烈,不敢多思,只愿我以后的乡愁只有对家的思念。

48

春节年年过,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过年的方式悄然发生改变。如女作家蒋方舟写的:大年三十永远是最热闹的,特别是守岁夜后的炮仗震天,仿佛不是自己过的,而好像过给生活看的。像是努着劲对生活的示威,是要齐心戮力把日子过得好,过得幸福,过得体面。她对于春节的理解似乎有些反传统。但是每个人对其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如今的人们,作为第一代互联网的原住民,人数已超过两亿,网络与他们如影随形。这也形成了他们自己的玩法。一半时间在网上,一半时间在网下,一半时间和家人,一半时间自己玩。新年是与家人的团聚,也是自己堂而皇之玩的时刻,只有这时是假期,没有了约束与限制。对于年年如此的新年太过寻常或者说是厌烦。他们更喜欢新式的春节玩法。譬如把过年吃的和穿的录成视频,在网络空间发表自己吃的过程,或是把春节旅行的照片发到网络相册,甚至在网络游戏里沉迷,等等。我们对于春节年味越来越淡,也对网络越来越依赖。我们对于传统越发失去了兴趣,我也不知道我们的新年究竟缺什么,也不知什么时候我们才会回过头来去拾捡春节的记忆。

47

夕阳渐西下,无限好。落日的余晖,射向那碎碎的云,天际晚霞宛如着火般,是那么的绚烂多彩。晚霞映着落日,天边酡江如醉,衬托着渐深的暮色,秋风携带着秋日凉意,伴着暮色层林尽染。片片落叶随风飘舞,阵阵的凄楚之美,心中油然生起悲叹之意。夕影落在车身上,撒下一路金黄,淡淡余晖!几度夕阳红。

回想起大年三十的前一天,已经很晚了。那天去县上和高中同学聚会,同门云集,推杯换盏,互将进酒,对饮三百,甚是快乐。在丽龙路上,登上表姐夫的车,三个表姐加两个表姐夫,和一个大表哥,在“名车”里聊得非常高兴,自己也时不时地参与进去,本以为会好好地很愉快聊下去,可是,当我们的“名车”在小转弯后,看到正在田里劳作的农民时,身着名牌,光彩鲜丽的二表姐夫,很不经意说:“明天都快大年三十了,还在田里干活,这种人活着有什么意义,还不如跳河死掉算了。”当时的自己不禁怔了一下,不敢出声,旁边表哥表姐只是笑笑而已!“名车”驰骋在弯弯曲曲的丽龙路上,之后自己便没有再和他们聊天,因为自己觉得,我和他们,道不同,不相为谋。只是看着田里劳作的那个农民,满是皱纹的脸上,只有疲劳,没有其他,没有高兴、没有悲伤、没有忧愁。丝丝的夕阳的光辉,淡淡的无名的忧伤,那时的夕阳不再美丽,只有寒冷!只有寒冷,是那么难忍!“明天都快大年三十了,还在田里干活,这种人活着有什么意义,还不如跳河死掉算了。”那种不经意的表情,那句话,那个农民只有疲劳的脸,也许,我的父母和未来的自己和那个农民有什么区别吗?辛苦的父母,大学里恍恍惚惚的自己,我们的一生还有什么意义吗?也许以前的、现在的、将来的自己,比父母的人生,更没有价值。

夕阳渐渐地快要消失,黑色的幕布已经快拉上!我们也到了村口。自己急着和他们告别,下了车!便感到一种莫名的舒适!可惜那种已有的悲痛挥赶不去,自己的人生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不禁扪心自问,真的要如那词中所说吗?“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虞美人·听雨》。有颜面面对自己的父母充满希冀的眼眸?如今已不是不知世事的懵懂少年,父母已经不再年轻。那鬓边白发,额上皱纹,都是岁月变迁的见证,也是父母年老的征兆。再过几年,自己也该走出校园,走入社会了。若还是这般行事,如何在社会立足?我想,我该懂事了,勇敢地追求人生价值。

28

人生也许就是一种不停地反复,反复地相遇、告别,反复地追寻、停留,反复地踏上返途、离乡背井。而在学校,最盼望的就是迎接眼前期盼许已久的寒假,带着浓浓乡愁的归途如期而至。

家里知道放假,早就开始念叨。背着背包,拉着行李箱,刚一下火车,就看到老爸目光扫视着火车门,一个一个寻找着我的身影,看到我就赶紧接过我手中的箱子,嘘寒问暖,回家又赶忙做饭,一桌子全是我喜欢吃的菜,突然就感觉这一切好不真实,仿佛上一秒还在学校里。

一直后悔高考后为什么报离家这么远的学校,当时想着终于自由了,可以离家远远的。可是当真实现了,独在异乡,什么事都要靠自己,发现自己并没想象中那么坚强,生病,周围没有人会买药给你。或许,长大的过程就是这样艰辛,要自己深深体味,去经历去感受去学着不依靠别人。这半年,经历了许多事,也沉稳成熟了许多。

坐在火车上时,便一直想象下车后一家人相聚的快乐气氛,世界上最伟大的便是亲情,无论你经历了失败的爱情、坎坷的友情,家人永远都是支持你站起来的力量。珍惜短暂的相聚,也享受独在异乡的日子,因为经历了该经历的事情,就会得到你该得到的东西。

34

和以前回家不同,这次没有弟弟妹妹热情的拥抱,而是孤零零一个人走在越来越陌生的家乡。

不知是近乡情怯,还是不愿接受家乡的变化。感觉家乡和以前完全是另一幅景象,没有了在各自家门口随意交谈的邻居;没有了太久没见的寒暄;更没有了亲切的叫喊;有的只是各自赶路的行人。到家了才发现,连青梅竹马的玩伴也搬家了。一股失落涌上心头,似乎是到了老子那“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境界。

以前互相串门的邻居随处可见,这家种的白菜嫩,就给其他人分享,但是现在吃不完的菜都是拿到街上卖。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亲切地交谈,见面打个招呼就匆匆走了。需要全村人一起组织的活动也不再举行。我和家乡的玩伴们也不似从前那样亲切,见面反而尴尬起来。邻里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感情越来越冷淡,早已没有了以前那热闹的景象。

人无法把那些远逝的时光追回来,更无法抵抗一个经济时代浪潮的变化,虽不愿就此沉沦,但是那些被物质沙漠荒芜过的物件、旧知、情怀、亲情该如何疏浚?

36

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但又是忧愁的。家乡的发展使我们自豪,但无法适应的变化又使我们手足无措。今年寒假归家,这种感受更甚。

坐在卧室的窗台上,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一股落寞孤独的哀伤充斥着整个空间。九年前,我的家面临着拆迁的命运,我离开了那里,算到今日,这已经是我的第三个家了。从我的视野望去,望不到远方绿油油的麦田,只有林立的高楼大厦,听不到村落的鸡鸣声,只有不断飞驰而过的汽笛声。这是我生活的一角,它不再像水墨画中的那样宁静、婉约。如今的它正日新月异地发展成为沿海的一座商业大都市,每年都有大批人涌入这个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城市,共同创造财富。这是这个时代的时势,在发现和繁荣的过程中,必然就会丧失一些东西。财富是这个城市的灵魂,也是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的灵魂。

于是,我们会发现在某处繁华地带中夹杂着稀稀落落的小农庄,一旁还有老人家在辛勤地耕耘,他们不愿跟随子女去住十几层高的公寓,只愿生活在这片小土地上,直到离开世界。也许不久之后,这片土地也会被吞并。老人家的身心脆弱,他们已经承受不了这种变化。

在去往火车站的路上,经过园区,看到了屹立着的东方之门,这是近两年的标志性建筑,标志着这座城市的工业发展。

一方面,我为它的发展而自豪,另一方面,在内心默默地哀悼逝去的回忆。就像手中的沙粒一样,阻止不了它从手缝中流失。

38

记得刚放寒假时,想到要回家乡,心里感到十分激动欣喜。下了火车快到家门口时已近半夜,走过那熟悉的街道,也越发地小心翼翼,就怕惊扰了这座静谧的城市一般,颇有点“近乡情更怯”的感觉。到家后和父母说了很多贴心话,很是高兴,便计划着第二天该回乡下向爷爷奶奶报个到了。

第二天在回乡的路上,看到两旁的青山依旧翠绿,水田里长满了野草,有些许白鹭鸟隐在其中觅食,田边不远处还有一群群又白又胖的大白鹅。隐隐约约看到许多新建的红砖房藏在树后,还未来得及粉刷。这些景象让我感到十分舒畅。乡里的空气依旧是那么的清新干净,天空还是那么湛蓝,村里人的日子在慢慢变好,朴实真诚的性格还保留着。

平时乡村都比较安静,不热闹,不张扬,但是越靠近年关,则越是热闹喜庆。越来越多的打工人陆陆续续地从工作的城市返到家乡,小汽车、摩托车承载着人们深深地思念回到了家,归家的人总会买上很多东西给自己的父母,孩子。家家户户开始准备着年夜饭。生活富裕了,食材也就越加丰富了,有些人还是烧的柴灶,烧上一锅红烧肉,炊烟弥漫,香气萦绕,惹人嘴馋,这是家乡的味道。除夕夜不用说都是最为热闹的了,不绝于耳的爆竹声、炒菜声,还有烟花燃放的声音,全家人齐聚一桌,品尝佳肴,家长里短,这些景象都令人感到齐家欢聚的幸福热闹。绚丽的火花久久地闪耀在天空中,转瞬又消失不见。

但这样温馨热闹的日子也不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到了假期结束时,村子又会渐渐恢复以往的宁静,等待下一次的热闹。如我的寒假也结束了,想到要离家便是万分的不舍,舍不得那熟悉城市的熟悉街道,舍不得家中亲人,只愿当我再次归来时那座城市我念着的家人一切安好。

19

想家,是每一个出门在外的游子夜深人静的时候心里无数次响起的声音。

可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的不断建设,当你从外面回来后,你会发现路变宽了,房子变高了,人们的腰包鼓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状态也被打破了。以前的春节是这样的:亲戚朋友围着火炉聊工作聊家常,孩子们在外面跑着闹着;现在的春节是这样的:亲戚朋友围着打麻将赌博,孩子们个个抱着手机、玩着电脑。

我不知道怎么看待这些变化,是该高兴还是悲哀?改革开放后社会繁荣发展,新农村建设进步了。是的,我看到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我更看到了人们生活的空虚。我们总是不断强调要发展,要进步,要繁荣,要富强。慢慢地,人们的钱是多了,生活条件改善了,可是那必要的精神生活又该如何改善呢?

社会要发展,农村要进步,可是我们要的不只是钱包鼓了,我们还要精神生活的不断改善。不要让那些闲暇的人们孤单、空虚,然后只能在麻将桌上消磨时间。让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融入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去,让经济越发展精神越富有。

39

今年过年家里人出奇的多,年夜饭多达二十人一起吃。

三个姑姑、姑父还有弟弟妹妹们齐聚一堂。可热闹中我仍嗅出了一股忧愁的味道,原以为这已经是大团圆了,可未曾想过在这团圆的日子里,仍少了军校毕业的哥哥。此时此刻他正在训练着。爷爷说,哥哥不在怎么能叫团圆?我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个哥哥不在家过的新年了,当我们热热闹闹地吃着团圆饭时,哥哥却在冷冷清清的军营中度过。吃完饭哥哥传来视频邀请,每个人争相拿过手机眉飞色舞地和哥哥视频扯着家常。五个月的小侄女看见视频里的哥哥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嫂子便说:“是不是太久没有看见爸爸,所以想爸爸了呀!”我不禁感到一阵酸楚,才刚出生便要与父亲分离。

这世界上有太多无能为力之事,谁不想日夜陪伴在自己孩子身边呢?谁不想看见自己孩子一点点的长大呢?镇守在祖国边疆的战士只能思念着家人,在外面打工的父母因为路途遥远而放弃了这短短几天的相聚时间。但是谁也不能否认他们的思念之情,谁也无法否认他们那颗想家想亲人的心。没有谁愿意分离,但我更加愿意相信,每一次的分离都是为了更好地相聚。

32

当一个人离开家久了,就会被外面繁华的世界所吸引,该离开城市的时候就会恋恋不舍。然而,当你真正到了家的地方,你会为“啊!我终于又回来了”而感到兴奋和激动。我想,这就是因为一个人根本的归属感吧!

在我的记忆的最深处,我的家乡,那里,没有城市里的灯红酒绿,没有小巷子里的喧闹;那里,邻里相间,民风淳朴。不过,近年来,农村都在进行拆迁或预备拆迁中,我想,过不了多久,我们恐怕都要离开我们熟悉又再熟悉不过的宁静的环境了。其实,我很喜欢乡村那种淳朴而宁静的环境,不知道以后还有多少人能记得我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不过不管以后离不离开,它在我心中永远都是最熟悉、最值得我回忆的地方。

03

半年未归家,寒假的到来对我似乎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理所应当的小小的惊喜。与室友大包小包拖着行李便踏上了归家之路。本以为一路是兴奋,可坐在火车里心中不免有一丝惆怅。来自农村的我,总以为那里是一个人在城市中奔跑得疲惫不堪之后,可以驻足休息的港湾。可是现代生活的脚步却逐渐进入了乡村,乡村也渐渐失去了原本的面貌,淳朴的农民也似乎被城市的风气所影响,变成了我们想象中的“城里人”。我并不是对城里人抱有任何不满的情绪,而是希望作为原本农村的我们可以回归本心,不忘原本的自己,不负自我。

昨日看到一篇文章,写的是一位大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走出农村,本想这对于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件无比让人羡慕的事情。可谁曾想到,走出农村的他竟然连清明节回家扫墓的事也可以拒绝,他多次拒绝父母的要求,用各种工作学业的借口来搪塞父母,谁都看得出来他一心想留在城市。可我只想说,人不管怎样都不应该忘本,不要忘记自己最开始出发的地方。我觉得,作为农村人也应该有“这边风景独好”的自信。

16

过年前后是老人逝世的高峰时段,很不幸,在年前十五天,舅公成为了其中一员。由于常年在外求学,对于舅公只模糊地记得那温暖而慈祥的笑容。因为那丝笑容,我和妈妈走了两个小时山路,来到了舅公家那个偏僻的小山村。

挽联、花圈、灵柩,死者该有的东西一应俱全,可是我却一点都没有感觉到悲伤的氛围。舅公遗照上的笑容还是那么温暖,与周围那些寒暄、打牌、玩手机的人脸上的笑容格格不入。妈妈“照例”跪在舅公身边哭了几分钟,而后便被身边的人拽起,然后妈妈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似的加入到拉家常大军中去。我望着满屋子转化自如的脸,呆呆地愣在了原地。

晚上守丧时,妈妈和那些“远道而来”的亲人因为“舟车劳顿”早早地睡去,只有我、舅舅和两桌打麻将、一桌打牌的人“坚守阵地”陪着舅公,“欢声笑语”,一夜无话。第二天出殡时,不到一分钟,所有身穿孝衣的人不约而同地放声大哭。当然,除了我,因为一夜未睡,毫无精神的我连干号也做不到。出殡后,除了一个大约十岁的小男孩仍旧哭个不停,其他人又像川剧变脸高手那样快速换回笑脸。我望着舅公的儿子和媳妇哄着小男孩叫他不要哭,我又一次成功地愣在原地。

貌似“把欢笑带给别人,把悲伤留给自己”这句话在丧礼上一点也不适用。王磊光说:现代生活是一种让人心肠变硬的生活。王磊光:《博士返乡手记:越看,对中国乡村的未来越迷茫》,《共识网》,2015年2月22日。这次真真切切体会一番后,心里莫名的多了一些悲哀。

回家后,我和所有参加过这场丧礼的人一样,兴高采烈地开始准备过年。舅公的去世就像一件“小”事,快速地逃离我的嘴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生活里。

生活仿佛在片刻之间就恢复到了“正常”。但敢问这样的生活真的正常吗?

04

仍记得在体验了几个月的大学生活后的第一次回家,那种心情无以言表,唯有亲身体验过才懂。我无限憧憬着回家后的幸福生活,但是回家的生活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美好。

我家离公交车站比较远,所以一般都是我爸爸骑摩托车去车站接我回去,刚到村子入口,我就惊讶地发现村子里通往各处的小路都打起了水泥地。我很开心,这样的话我就不会被溅得全身是泥巴和脏水,一路平稳地坐到家门口。可是,还没等我开心完,我妈就告诉了我一个“噩耗”,家里的压水机没有水了,得到前面伯伯家的压水机里去接,就这样我家用了一个多月伯伯家里的水。

我很纳闷,为什么现在会这么缺水,我妈说可能是2014年下半年下的雨比较少,但是我觉得远非如此。植被覆盖率不断降低,土地逐渐硬质化等都是导致地下水不断减少的“元凶”。我们总是提倡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却又过度地伤害大自然,向它不断索取,最后伤害的还是我们自己。

44

寒假到来,我又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家中。这次回家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岁月的痕迹在父母身上越来越明显了。

回到家后,父母依旧对我嘘寒问暖,还问起我在大学学习、生活的状况。一段时间没见到他们,我也有许多话想跟他们说。这时我发现父母有许多变化,他们的皱纹好像加深了,白头发也似乎增多了。也许这些变化早已有之,只是以前的我很少去关心这些吧。父母一直都在辛勤地劳作,用自己的双手维护着这个家的温暖,呵护着我的成长。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曾经年轻的他们耗尽了自己的年华。生活的担子一直压在他们的肩膀上,不管有多么沉重,他们始终不曾放下。时光飞逝,我不再是那个什么都不用去管的孩童了,父母也不再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了。一切都在我不知不觉中改变了。

父母眼角的皱纹,鬓角的白发和忙碌的背影让我明白我应该承担起更多的家庭的责任了。谁也无法阻挡时间的脚步,我能做的只有让自己快快成长,不用再让父母担心,让自己成为父母可以依靠的人,让父母不用再操劳。我会珍惜父母对我的付出,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每时每刻。如何去关心父母,理解父母,为父母排忧解难,这些我都会努力去学会。也只有做到这样,我才能在父母渐渐变老时不感到心慌和无助。

35

一讲到红包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但是我今天所讲的“红包”与传统意义上的红包不一样,那么这是什么呢?就是我过年在家所看到的一则新闻,有很多外出务工人员和在外游学的人们在寒假期间回家过年,可是回家没几天身上就起了红疹,经过医生的诊断这是由于家乡卫生不当所产生的蚊虫咬的,所以此“红包”非彼“红包”。

其实这卫生问题在如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农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我寒假回家的途中就可以看到很多人乱丢的垃圾,我们家乡那边也不例外。一些死了的家禽和在平时生活中产生的垃圾随处可见,这和之前小时候村子里的卫生情况比较相差蛮远的。以前可以看到清澈见底的小河,在稻田旁水沟里游泳的小鱼,可如今可见的只有那随处乱丢的垃圾。造成村里卫生很不好,因此也有很多人身上有了红包。

虽然人们如今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更希望人们的健康也能够与经济同步发展。为什么如今有这么多人会患有之前没有听过的病,这和我们如今的卫生情况不无关系。希望人们在关注生活条件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了卫生问题。希望回到以前小河清澈见底,小鱼自由遨游的时代。

05

家,代表着爱与温暖,是我们最重要也是最熟悉的地方,是每一个人的避风港。如果只是把家当成了一个住所,连可贵的亲情都变得疏离了,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又会变成怎样呢?

我来自农村,在这次寒假归家中发现人与人真的是不如以前那般亲密了。从除夕夜就可以看出,虽然仍是爆竹声声响,烟花处处有,但年夜饭后,家人们不再是侃侃而谈,谈笑风生,而是各做各的事。在农村呢,娱乐方式比较单一,老一辈的人就喜欢出去走走,打打牌搓搓麻将,而年轻的一辈就喜欢宅在家玩手机和电脑,家里没有了那种热闹的气氛,还有些人根本就在家待不下去,过年没几天就出去了。我曾经问过那些人,为什么不在家多待几天,但他们的回答却是:在家又不好玩,反正每年都是如此,还不如早点出去闯闯。一个表面完整的家似乎是被一道隐形的墙给隔开了。

现在是过年没了年味,把回家当成了一种形式。如果把上面的现象都归根于时代不同的话似乎有点以偏概全。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我们的心态与价值观,如何取舍才是关键。

42

生活在快节奏的城市里,每天面对着喧嚣,在现实与梦想选择中纠结着,这样的你不累吗?何不回到乡村,去感受乡村大世界的魔力,让你的心如水般宁静。沐浴在阳光下,行走在长满花草的乡间小路上,再也不用飞速地向前奔跑,也没有速度与激情的困扰,你的心还在沸腾吗?看那些悄然兴起的小楼房,正静静地注视着你,仿佛在告诉你它们不再是昔日的土坯屋。听远处的爆竹声噼里啪啦地响起,原来这一天是除夕,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放鞭炮,猜灯谜呢,好热闹啊!夜幕降临,坐在电视机前,与你的家人一起对着春晚吐槽,年味不是更足了吗?尤其是守岁的时候,想睡又不能睡,是不是很郁闷?但当时间走到零点,钟声响起的那一刻,你就会感受到这等待是多么值得,在第一时间,你享受到了新年的新气象,过去一年所有的烦恼在此时此刻都烟消云散了。走出家门,与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享受着亲情、友情的欢乐,就像花儿享受着阳光、雨露的滋养,你的心情还是像之前那样糟糕吗?雪莱说过:“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望着不远处盛开的桃花,你的春天也该到了吧。绿意成海,日光温和,到处弥漫着春天的气息,春天也热烈地张开了怀抱,出发吧,用轻快的脚步,看山看水,让心情鲜艳起来。乡村生活如此美好,趁着这个时候,好好享受这一切吧。

08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对于这首诗我们都有所了解,无论是在课本之中,抑或是作为父母曾经让我们背诵过的古诗,还是在不经意间听到过。它描绘了一幅喜气洋洋、欢乐融融的春节景象。的确,对于我们中华儿女来说,春节是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节日,它意味着“家”。

怀着放假的喜悦和对家的想念,已经离家近半年的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路。我家在浙江省平湖市乡下的一个普通的村庄,虽然就地理位置来说,还是比较靠近城市,但这日新月异的城市和城市里灯红酒绿的生活似乎并没有给我们的村庄带来太大的改变。村庄依旧炊烟袅袅,伴着几声鸡鸣,朴素地矗立在那里。

或许对快节奏的都市人来说,大年夜基本是在餐馆酒店度过的,因为这样方便;但对我们来说,大年夜的晚餐是一顿一家人精心准备的大餐。每年必备的一道大菜是老笋干烧肉,要在灶头的锅上用硬柴慢慢地烧很久,让它入味。灶头里放两根粗粗的木头,小孩子坐在里面看火,脸上映着红红的火光;锅里则是满满一锅的老笋干和肉,伴着浓浓的汤汁;远远望去,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飘着几缕炊烟,然后被风吹散。这就是我们从大年初一到元宵节都可以吃的必备佳肴,从某种意义来说,它代表着我记忆中的春节,这么多年来从未改变过。春节傍晚,可以清楚地看到,一边是灯火通明的城市,一边是炊烟袅袅的乡村。

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城市和乡村也在发生着变化,不同的过节方式只是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在我看来并没有对错,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这都是顺应发展潮流的一种表现。只是令我感动的是,回家等待我的依然是那一缕熟悉的炊烟。

11

鞭炮声响,张灯结彩,人们总是用最热情最虔诚的心去迎接新年的到来。小时候最期盼的就是过年,总是问大人什么时候才过年?等到小年到来,每家每户开始一年中最快乐的忙碌,准备各种食物时,心里就会想,终于要过年了!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觉现在过年已经没有儿时的欢乐了。

在异地读书终于等到放假,心里很是欣喜,可是在看到那一幕时,我明白为什么过年会没有儿时快乐了。过年在家,亲人久别重逢,热热闹闹地聊天,开开心心地吃年夜饭,这些是最平常不过的了。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年后耳边响起的不再是热闹的聊天,而是震耳的搓麻将的声音,桌面上的各类零食也被那一张张牌替代了,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就剩下打牌一种形式了。

年味变了,最主要原因还是人的心态变了,开始不注重家人的沟通,久别重逢也就不再像之前那么喜悦。心态为何改变?只因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金钱的占有欲日渐增长,而打牌是除工作外的另一个赚钱的方法,所以打牌可以满足人们对金钱的需求。只重视物质享受而忽略了精神追求,现代人的年味自然就变味了。

51

天格外冷,我却并没有因冷而放弃回校。我拎着包上车,车开始移动,隔着窗户看着外面,雨水早已模糊了我的视线。妈妈转身了,脸也看不清了。车窗外的雨水就像是一条条割线一样割断了这幅画面。一滴水从妈妈的眼角滑落,我却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

车走了,妈妈也看不见了,我却不知道如何去表达我心里朦胧的牵挂。我今天离开了家,不知道多少天后才能再次回来,也许半年,也许一年。但现在的我却非常想家。“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游子吟》)用来形容妈妈的心情是最好不过了。而我却还是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我的心情。

“想家,想家,无论我在海角天涯。”我相信这是每个游子的心情。家,它是什么?家是感情的港湾,家是成长的摇篮,家是灵魂的栖息地,家是任你放纵的乐园。家同样是社会的个体,没有家庭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没有家庭的平安,就没有社会的安宁。和谐正是社会的主流,和谐正是家的美好。家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永远是那么温暖明亮。

想象着,我们的未来,同样是这样的生活。生活,以家为基点,一点点延伸至这貌似天涯的世界,最终我们将回到这里。这里是家,这里是我们的归宿。

我总是想去旅行,却始终是个恋家的孩子。

在这里,我们拥有安宁。

在这里,我们拥有快乐。

在这里,我们拥有了一切。

12

春节的气息渐近,我随着浩浩荡荡的返乡潮回到久别半年的家,由于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把学校到家的距离由十多个小时浓缩为三个多小时。沿途,列车在乡村与城市之间穿梭着,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的巨大变化。

漫步在乡村的小道,低矮的村舍,放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田野,鼻间弥漫着的是泥土的芬芳。挨家挨户都在除尘、贴春联,为春节的临近而忙碌着。当然过年最热闹的莫过于放鞭炮,辞旧迎新,相当喜庆。而在充斥了汽车尾气和柏油气味的城市,随处可见的是高楼大厦,川流不息的车辆与人群,人们正忙着在大型商场采购年货,忙着订年三十的饭店。在高度发达的城市经济下,人们把物物交换发展为货币交换,一切东西都是可以直接获取的。那些年轻人或许正忙着收拾行李开始便宜快捷的航空旅游。

原本是举家欢聚、其乐融融的春节,乡村与城市人选择了不同的过节方式。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四通八达的交通延伸进乡村时,城市的灯红酒绿与乡村的古朴宁静冲突在所难免。当乡村的内部的稳定被打乱时,我们去哪里寻找那熟悉的过年的味道。

23

“家”,这个在所有人心目中温暖而又明亮的词语,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份情感的寄托。特别是在外游学的我们,回家是一份热烈而又美好的期盼,这份思念是如此的强烈而又不可抗拒,即使把我们碾碎,它依然飘散在我们的血肉与骨髓之中。当除夕来临,我们终于踏上回家的路程,怀着美好的渴盼与期待。然而,美好的除夕似乎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记忆中的那飘散着浓浓香气的年夜饭,充斥着喧闹温暖的爆竹声,黑夜来临时小孩子提着灯笼的游行,似乎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默默地隐藏了自己的踪迹。只留我们这些时间的遗留者在怅惘中怀念,然后继续带着遗憾义无反顾向前走。现在的春节,充斥的是各大商店的打折和促销活动,就连过年必备的食品也被标价和打折所占领。相比较我记忆中的过年,这个除夕似乎有些过于寂静与寒冷了,我经常同好友与家人说:“我记得去年是怎样的……”但去年又是怎样的,也许是记忆中的模样,也许又是其他的模样,谁知道呢?

长大之后的回家与过年,似乎永远充满怀恋与遗憾,但我们又能怎样呢?无非是在口头与笔尖用眷恋的情感带着怅然与叹息这样说着或写下:“我小时候的除夕……”但无论多么眷念与遗憾,它都携带着它独有的香气与温暖消失在我们的记忆中了。

13

小时候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乡下,最期待的日子就是过年了。过年,在外打工或在外上班的人们都会返乡回家过年,一家人凑在一块,一起准备着年夜饭,别提有多么的快乐。

但现如今,水泥房取代了以前四合院般的砖瓦房,同时也分割了一个大家庭,一个大家庭中的兄弟姐妹各自有了自己的房子。有的搬离了乡村,有的则在乡村建起了自己的水泥房,生活水平在农村看上去似乎提高了好多,但同时也存在着问题。儿女外出打工,乡村里则容易出现许多空巢老人,导致乡村劳动力不足,加上乡村医疗设施的落后,这些老人的身体健康也令人担忧。今年过年我回到家乡,发现没有小时候过年快乐,大家庭没有聚在一起吃年夜饭了,现在过年都是以小家庭为单位,缺失了小时候过年的那种年味,失去了过年的乐趣。那种以前在四合院过的年或许再也回不来了。现在的乡村缺失了人情味,家家门上都上了一把锁,这把锁锁住的不仅是门,同时也锁住了人们的心,在早几年的乡村家家户户大门敞开着,邻里之间相互往来无比的和谐。现如今,大门一关,隔开的岂是一扇门,隔开的是人心。现在的乡村也愈发的世俗化,缺失了那抹温情与信任。

14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诗人李白在睡梦里也望着边城之月思念家乡,一颗心早随着月光飞回了故国。故乡是什么?为何我们为它如此魂牵梦萦。童年时期我一直待在家乡,即使外出走走,也不过几天便归,而现在我为了求学而远离了故乡,方能感受到那份乡愁。

寒假回家,内心急切不已。但由于回家的时间比村庄里外出打工人员要早,村子可谓是一片宁静,丝毫没有临近过年的气氛。因为改革开放以后,村里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家里就只剩下老人和孩子,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县城的经济水平提高,教育水平要更好,所以村里的大部分孩子都选择去城里上学,因此村庄里就只剩下老人了,在日益发达的世界外面,他们不断地去适应电气时代,当然随之而来的虚拟世界就显得更加遥远。老人们固守着这袅袅炊烟,仍然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正是这一片片黄土地,给外出漂泊的人留一份乡思。

随着这几年的新农村发展,我的家乡修通了马路,告别了泥泞的泥巴路,安装了自来水,告别了每日一担担的挑水的日子,虽然现在物质生活得到改善,但是也悄然改变了村里人的那份熟络,没有了母亲们围在老井边洗衣、洗菜、大声讨论着自家的猪、牛、锅碗瓢盆的事情,这种集体活动的减少,无疑使乡村情怀出现最大的落差。

今年回家过年我尤其的孤独,因为从小和我一起玩的小伙伴们,大多数并没有和我一样在外求学,他们选择在外打工,并且一个个都早早结了婚,更甚的是孩子都已经出生了。小伙伴都已为人父母了,和我之间悄然有了沟壑,再也没有了当年一起下河摸鱼、大雪里打雪仗的乐趣,有的是相互之间对话的风马牛不相及的尴尬。而父母亲这辈的人不再是各处串门话家常,做家乡菜,准备小年夜和除夕夜的饭菜,而是都围着牌桌打起了牌,搓开了麻将,而这样便更找不到情感的寄托了。

快速发展的中国,物质条件不断提高,人的精神追求却越来越颓败,乡村文明越来越没落,如何回归到最淳朴的民间生活,拥有最暖心的乡村风俗,值得我们深思!

26

或许是时间过得太快,一直处于忙碌状态的人,在这特有的返乡悠闲时光才会想起过去的孩童烂漫与随之消逝的风景,在回忆与现实场景对照下,难免会有失落。

回到万载首先看到了凤凰山,我们小时候攀爬的足迹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城市水泥建筑的层层阶梯,在水泥地上奔跑嬉闹的孩童应该难以想象往昔我们的疯狂玩耍吧。坐上公交车,慢慢驶入县城,看着原来我们抓泥鳅爬摸滚打的田野已然被一幢幢高层建筑取代,时光匆匆,我们回忆着过去的岁月看着过去的风景慢慢从我们眼前消失,不知所踪。我们在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同时,也为自然风光的消逝感到惋惜。回到家中,看着弟弟妹妹都在玩电脑,谈论游戏……表现着信息时代的特征。当我提议他们玩捉迷藏、跳房子等我们常玩的儿时游戏时,他们的不情愿让我内心生出些许失落,或许这就是代沟了。

正如自然世界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状态,人类社会终将不断前进发展,现代的气息越来越浓,对我们的适应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或许我们应该正视这种变化,不要一味地追忆过去,以老子的辩证法思维分析现在的变化,你也会发现这些变化带来了巨大的利益。邂逅了过去,珍惜了现在,才能更好地面对将来啊!

31

乡情是内心真挚的感情,是无法割舍或隐藏的一个秘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总会有这样一种沉默的乡思,而乡俗则是对这种情感的传统表达。

祭祖是中国的传统,无论在哪个省都一样。寒假回家是最激动的事,幸福与亲切是写在脸上的,熟悉的人熟悉的事,依旧的乡民依旧的物。

年前和年后的祭祖是一件大事,曾经的年代,都是放着震天的爆竹以示对先祖的尊重与怀念,即便是一种形式,人们还是会这样去做,因为是传统。所以新年前后几天,天空总是灰暗与雾霾成结,能见度是急剧下降的。那样子的天空是让人心疼与自责的,同时这样的结果也是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危害。

年初轰动社会的柴静的《穹顶之下》让人们感受到雾霾的可怕与惊悚。即使烟花不是主要杀手,可是它也在危害着空气,危害着人类的生活。大自然是无辜的,它提供着人类所必需的空气与其他资源,而人类只顾着利益与面子。所谓越来越频发的呼吸道疾病则就是人类的报应。人类社会是依赖大自然的,在所有的事情上,大自然的规律是不可抗拒与改变的,我们不能试图去改变大自然,我们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09

哲学是男人的天下,东方孔孟老庄,西方亚里士多德尼采。政治经济文化大刀阔斧纵横捭阖,儒学尊卑等级,道家玄妙高深,墨家苦行济世……很多人觉得它很枯燥。

宗教是女人的天下,东方焚香礼佛,西方斋戒祷告。东方皇后德懿天下,西方闺秀饭前感谢上帝。佛教深入人心的是观世音,基督教人人亲敬圣母玛利亚,所有人都感到舒适柔美。

那么是否女性就没有哲学呢!非也非也!只能说绝大多数女性的哲学意识不强,不强体现在哪里呢?从哲学的特点出发,哲学的特点是逻辑性和思辨性。绝大多数的女性可能会看人生哲学书,但是专业细致的执着研究哲学逻辑完成哲学体系的就很少了。

那么仅有的不出名的几个女哲学家究竟在哲学上留下了什么样的文墨呢?真正说出来大家有点印象的也就西蒙了!因为她对存在主义有贡献。汉娜也是一号人物,政治经济学当年搞得有声有色,但是说实话和尼采、马克思这种大家比不得,同叔本华比依旧是少三分名气。

很多女权主义者又要争论了!其实我也是女性,女性虽然不能直接创造哲学文料,但是女性用生命哲学,从恋爱到出嫁到择偶养生育儿都有一套独特的原理。

女性在哲学领域处于弱势地位,归根结底,是因为哲学不够生活化,所以男人用哲学支撑信念,女人用宗教驱除烦恼。在女性这里,女性更爱宗教。

女性身边的宗教品种最具浓重色彩的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女儿身上用纱包裹得严严实实。这种压迫显而易见,屈辱卑微,有人争辩头巾是当地气候决定的,但是那滑稽的布基尔尼泳装,包裹得严严实实令人无语。这种宗教是男权社会强加给女性的,强加给女性一系列的道德责任,伊斯兰教压抑女性,电视剧《锦绣缘之华丽冒险》中女主角质问深爱她的日本武士为什么杀害她的父母,武士回答:“他们不是你的父母,他们只负责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把你带给我。”伊斯兰教把女性看作男性的财产、附属品、家庭的生育工具和劳动工具。有人争辩,伊斯兰教赋予女性享有自己劳动财富的支配权,然而,被繁重家务奴役的广大妇女能有多少时间精力去创造自己的财富。

女性最喜爱的宗教是天主教,天保村盛行天主教,每逢周日村中可谓万人空巷,村中人都去做礼拜去了,哪怕农忙时节依旧如此。历时一个半小时的弥撒开启于一首优美的宗教音乐,穿戴整洁的村民被音乐抚慰疲惫、劳作的辛苦、儿女的教育、人际的不顺、生活的繁重与波折。焦灼和愤怒都在音乐中得以平息,犹如人浸泡在温暖的海水中的舒适感,纯洁,感化,身与心依附在崇高的意境里。天主教对女性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它的归于宁静的独特魅力吧。

15

家,是温馨而充满爱的地方。临近春节,车上多是归家之人,熙熙攘攘。除了卧铺票,坐票外,还有站票,上个洗手间可见站票的人一脸疲惫不堪地靠车厢站着,心中有点异样涌动。人多睡不着,过了零点,只见一男士上洗手间,久久不回,一站票的中年妇女见没人,便坐下来,一会儿靠着椅背睡着了。待那位男士回来,疑惑地看他座位上的人,也不作声,在旁边站着玩手机。大约一个小时后,因中途站广播,妇人醒来,看占了人家位置,连忙道歉,那男士客气地说没关系,让她再坐会儿,妇女也不好意思,起身走了。我看着窗外,心情高兴起来:生活周围时常发生着善行,中国自古传承的美德看来还不至于让社会冷漠,如阳光总是明媚暖人心呀!

我们在生活中只要多留个心,便可发现美好,细心留意身边的生活,它会让我们学到与众不同的知识。知识,不在书本,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是需要发现。

17

腊月二十六是我家吃年夜饭的日子,原本每年吃完都会放烟花,今年却没有准备。原本都是妈妈在吃的前几天就准备好腌蹄、鲫鱼等必备年夜饭菜品,从去年开始也改在饭店。到了饭点亲戚才陆陆续续到场,吃好饭后又匆匆回家。就算是大年三十,有些打寒假工的学生还在店里忙碌。春晚的节目越来越不受关注,老少青年都痴迷于“抢红包”了。正月里做客的礼品包也没了,改成了送钱送烟。也是啊,小时候拿着一百元的压岁钱心里美滋滋的,看着夜空中绚丽的烟花都不舍得离开阳台,做客的时候和哥哥姐姐到处走,放鞭炮,跟着奶奶在大年初一去庙里烧香祈福。我们在不断成长,观念也在接触新事物时不断变化。用着几千元的手机时不再觉得一百元的压岁钱能多让人兴奋,吃着从热带运来的水果也不会去想做客的礼包。过年的新衣服想穿就提前穿了,也没有等了很久终于盼来穿新衣时候的开心。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放烟花禁令的执行,原本吵吵闹闹的夜空也沉静许多。村里,只有那些老人和少数父母辈的人还在遵循着以前传下来的,在我们看来可有可无的规矩。似乎只有从满村奔跑着玩耍的小朋友的脸上,才看到了只有过年才有的欢乐,就像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

寒假快过去的时候,我一边整理行李,一边想着:两个月的旅行结束了啊。那天我坐着火车回到家,一个温暖熟悉的地方,在这里过冬再合适不过。在家里吃着可口的饭菜,睡着宽敞的被窝,感觉每天都在过年。

如何拯救正在消逝的年味,我们应当好好反思了。

40

今年的年过得和以往都不同。在很多年前便听爸爸说过自己的故乡在几百公里外的樟树。但当时祖父带着爷爷来到了现在被称为故乡的地方。不知不觉几十年过去了,爷爷在弥留之际嘱咐爸爸和叔叔们,将来一定要回到樟树去看看,找回家乡的亲人们。之后经多方打听,得知樟树老家的位置所在,便商量着约定时间一起回故乡看看。

在初二,一家人和叔叔姑姑们踏上了寻根之路。一路上,爸爸和叔叔们都在谈论着故乡的亲人现在该是什么样子。经过近四小时的车程,我们一行人到达了樟树。一到那,家里的堂哥们就满脸笑意地朝我们走来,并不停地说着“辛苦了,辛苦了”。在他们的带领下,车子驶进了一条蜿蜒的小路,半小时后,终于看到期盼已久的故乡。表哥们立即拿出一大箱爆竹,点燃以表示欢迎我们远道而来。爆竹噼里啪啦地作响,爸爸和叔叔们心里是说不出的高兴。几十年后的重聚,半个世纪的见面,大家都感到甚是欣慰。爷爷的愿望在后辈的努力下也得以实现。

大伯们拿出了家里最好的菜肴盛情款待我们,看着两桌满满的菜,想到大伯和伯母们一定是一大早便开始洗菜备菜,准备了大半天。我们便有说不出的感动。亲情真的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不管相隔多么遥远,不管历经多少岁月沧桑,这份情意永远都不会改变。就像闪电后的雷鸣,太阳雨后的彩虹,都是亘古的永恒。

正如席慕蓉在《乡愁》中说的那样,“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不管我们身处何地,不管我们富贵与否。家都是永远的港湾,心灵的庇佑。有了根,我们才能在迷惘时知道自己是谁。

46

天空中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而早已疲惫不堪的我却还要拖着沉重的行李箱往家的方向赶去。斑驳的木门那边是我待了十多年的地方,以前我放学回家推开门总是能够看见妈妈在门那边的灶台上烧晚饭,不知道妈妈现在是不是在那灶台边准备今天的晚饭?

距离上次回家已经半年多了,而我就像长不大的孩子离不开父母。在学校的晚上总是能够想起和父母坐在不大的床边围着一台20英寸的电视,看赵本山的小品,笑得不亦乐乎。有时想念到偷偷地落下两滴眼泪,但我还是要假装坚强,因为爸爸妈妈并不在我的身边。也许有人会认为我就是温室的花朵,永远也离不开父母。是,我认为父母是生我们养我们的人,正是由于我们是花朵我们才能更加体现出父母的价值,而且我们只是在家的花朵,在外面我们也懂得坚强、懂得照顾自己。正是由于我们是家里的花朵,我们才会有对家的依恋和想念,不管刮风下雨,我们也要赶回家,看望爱我们的父母。

站在门口,往日的思念之情全部涌上心头,苦涩的味道占据着心扉,泪水不断地涌出眼眶。突然,门的那边传出了一阵脚步声,我急忙擦干眼角的泪水,但那红红的眼圈却毫不客气地出卖了我。门被打开的那一刻,妈妈好像僵在了那里,片刻之后才回过神来。

——“回来了?”

——“嗯,回来了。”

妈妈连忙转回身,连同那盆要倒掉却没来得及倒掉的淘米水也被端了回去。在泛黄的围裙上擦干净手,转身就要帮我提行李箱。在妈妈转身的时候,我隐约看见妈妈的眼圈也红了。

妈妈,我想说,即使你的手再脏,即使家再破,我也永远不会嫌弃。

晚饭很简单,一碗白菜,一碗妈妈特地去小卖部买回的红烧肉,再加上四碗饭。四个人在黄色的灯光下,安静地吃着世界上最美的食物。

这就是家,这就是爱,这就是幸福!

49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短短十四个字叹尽人生的无奈悲哀。时间的步伐从来不会为任何人而停留,带走母亲华丽的容颜,父亲健硕的体格,留下的只有那饱经沧桑的痕迹。

羊年钟声的敲响,步入二十岁的殿堂,我们所要明白的不仅仅是自己有了多少的权利,也更应该懂得自己肩上所要扛起的责任。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父母已然不再年轻,生活的重担早已压弯了父母原本挺拔的脊梁,生活的锋刃在父母的脸上也已留下太多的痕迹,我们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的发生,却也只能站在原地,无能为力。

曾经的孩童无数次质问着自己:“真的是这样吗?自己看着父母渐渐老去,却无能为力?”

不!不是的!

日月星辰,沧海桑田是自然的规律,任谁也无法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能为力。我们仍可改变自己的内心,改变自己与父母相处时的点点滴滴。父母老了,逐渐长大的我们应该多抽点时间好好陪陪自己的爸爸妈妈了。在外求学,一去半年,应该记得时不时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打电话,好好聆听他们的话语。在家时也应知道要帮帮爸妈了,哪怕只是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帮妈妈洗洗筷子刷刷碗。我们长大了,也就意味着爸爸妈妈老了,我们应该懂得照顾他们了!

昔日的孩童已经长大,往日的肩膀却渐渐老去,长大的孩童已经明白,是时候用自己不够宽广的肩膀去分担父母肩上的重担了。

孩童会永远铭记:“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形同陌路,而是天人永隔;世界上最大的悲哀,不是不亲不孝,而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愿时光给我一丝怜悯,放慢您的步伐,让我这不懂事的孩童再好好看看爸妈的容颜!

20

回家,第一次离家那么久的我们充满了期待。不可否认,当家离自己越来越近,当那片熟悉的景象映入眼帘的时候,心中产生了一抹无法言喻的情愫。许是激动愉悦,又许是近乡情怯。

家,依旧是那个家,母亲的怀抱依旧那么温暖。可是久了,当我走在那个熟悉的街头时,心中思绪万千,甚至产生了一丝厌恶。是了,是那种熟悉中的陌生!那条公路上,车辆疾驰,甚至为了超越,开进了行人分割线内。“危险”两个字在我脑中乱窜。明明有着人行道,却总有那么几个跨栏的人。人行道上,明明有着红绿灯,可是总有那么几个结伴而闯的人。商店里,银行里……总有那么一道道势利的眼神向你射来。

我最熟悉最爱的家乡啊,是我跟不上你的步伐了吗?

都说人生追求的境界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何时我才能在你的眼中看到功利黯淡下去呢……

45

家是温暖的床,每个人都会有思乡情怀,尤其是对于在外面的人来说,然而,当我真正回到家乡时,所见所闻却惨不忍睹,我的心久久无法平静。

小河成堆的垃圾,一群整天赌博的年轻人;火山喷发似的自来水无人搭理任由其浪费;挪用公款的村干部逍遥法外;一家家独守空房的老人日日远望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为了挣钱,大年三十外出打工的他们;一过完年,人们拜年不再是在亲戚家住上一两天而是骑着摩托车匆匆走一遍,放下东西,馈赠礼品,客套几句就要离开。邻居家之间有的“老死不相往来”,似乎挺热衷老子“小国寡民”的状态。年味越来越淡,感情越来越淡,关系越来越淡,还有一栋栋传统的建筑被铲车推翻……

“无数的、千奇百怪的灯,入夜以后的都市和乡村,比白天更多了一些新奇和眩惑”,“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萧萧《灯火》)。“迷失在灯与灯之间”的怅惘,是因为在乡村里曾经有的东西如今已经很难看到或者已经荡然无存。目睹这一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此时的我又显得如此渺小。在农村的角落里充满着污浊的邪风,让我呼吸日趋困难,因为它太强大了。

时间终究吹散每个人的味道,消失是必然,留存是偶然,显得如此怪诞。时过境迁,终究物是人非,甚至物非人也非。

乡村一直被视为人们精神的“归宿”,乡村传统文明的衰败,这个大问题不得不让我们深思。

拯救被破坏的乡村,还那片宁静清纯祥和的乡村吧!

30

大一第一个学期放假,让我着实期待了一番。第一次离家这么远,第一次离家这么久,第一次寒假这么长……众多第一次加上过年的临近,我的心情极度喜悦,计划着寒假回家要做些什么。然而,一个寒假过去了,回想一下并没有什么和计划相同的事。上了大学以后,阅历丰富了一些,想的事情也更加深刻了许多。在家的这五十多天看了许多,也想了很多。

现在的农村发展了,人们富裕了,大多数人都不再农耕,所以空暇的时间多了。但怎么利用这些时间就成了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产生的条件有三个:惊奇、闲暇、(精神)自由。村里的人有着大把大把空闲的时间却无所事事,那是一种精神上的贫穷。他们把时间花在牌桌上,呼朋引伴只为打牌,打麻将。人们常说:小赌怡情,大赌伤身。在我看来,人是贪婪的,输了想赢回来,赢了又想赢多一点,无穷无尽。

农村的发展总体上就是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人们的腰包鼓了,水却不再清澈了;人们的腰包鼓了,山却不再秀丽了;人们的腰包鼓了,天却不再碧蓝了……这次回家村里所有冶炼厂都已经关闭了,相信这是个良好的开始。终有一天,我们能再看到青山绿水,再看到湛蓝的天。

在家里的这段时间,最悠闲的时光便是吃过晚饭后一家人去散步。即使每天都是相同的道路,即使不到一个小时,但这种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幸福。走在一起,父母讲着他们年轻时的故事,我们讲着我们的同学老师,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流逝。

回想回家经历的种种,躺在床上玩手机,看电视的时间还是占了大部分,但这些事情带不来成就感,真正带给我成就感的却是那认真写出来的实践报告,是那陪伴家人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