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20世纪前半期日本能源问题变迁的四个时期
本文将20世纪前半期日本能源问题的变迁划分为四个时期:(1)以能源生产安全为主要矛盾的时期;(2)以能源来源安全为主要矛盾的时期;(3)以能源运输安全为主要矛盾的时期;(4)从能源困局走向能源绝境的时期。本文将通过整理这几个时期的史实,分析日本的能源问题(特别是石油问题)与包括社会科学在内的科技发展的关系。
一 以能源生产安全为主要矛盾的时期(1900—1929)
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推行“富国强兵”和“殖产兴业”政策,至20世纪20年代基本实现了以轻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并发展了通过直接金融进行资金筹措的近代市场经济。当时英国在完成第一次产业革命后,正在进行第二次产业革命,德、法、美等国也被卷入第二次产业革命浪潮中。日本工业近代化一方面吸收了以轻工业为中心的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另一方面还引进了以重化工业、电气工业发展为中心的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技术成果,“两次产业革命同时进行是日本近代化和科技发展的特点”。而日本之所以能够迅速地推进工业化和近代化,一个重要原因是明治维新以来举国上下全力发展教育和扩建学校,强调教育发展要与振兴国家和产业、与实现物质文明近代化的需要相结合,实行了前所未有的实业技术教育,培养了工业化所需的技术和技能人才。
自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的主要工业产品是生丝、火柴、纺织品、电灯泡等轻工业产品,特别是生丝一直保持着“创汇产品”地位直至二战后。至于重化工业虽在日俄战争后已有所发展,但还不发达,总的来说工业品进口大于出口。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后,与英国结成同盟关系的日本站在联合国一方,于1914年8月23日向德国宣战,趁机占领了山东半岛的青岛和德国属下的南洋诸岛。在战时和战后的六年间,日本输往欧洲交战国的军需品急剧增加;在亚洲等其他地区,日本商品代替了欧洲商品,出口激增;日本海运及造船业迅速发达;日本由债务国一举而为债权国;加上美国经济形势好转,致使日本的军需、海运、造船、煤炭、铜等主要产业呈现空前盛况,对外贸易额大幅增加。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于1920年3月陷入了战后经济恐慌,又在1923年9月1日遭遇7.9级关东大地震,地震引发的大火灾将东京、横滨烧成一片废墟。
20世纪20年代美国兴起大规模技术革新,迅速传播到日本,促使日本的电力、电灯事业获得了急速发展,从1903年到1920年,日本的发电能力增长了38倍,从1920年到1940年,又增长了8倍。伴随发电能力的增长,原来主要为照明而兴办的电力事业日益成为提供动力的重要源泉,特别是使中小企业获取动力成为可能,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大发展,而中小企业的发达构成了日本工业化的坚实基础和重要特征。
日美关系较为协调的20世纪一二十年代正值日本的“大正民主时期”,在外交上基本上采取了对英美协调的外交。在此背景下,美国等外国企业纷纷对日本进行直接投资,基本上采取了与日本企业合资的方式,例如GE与东芝、Westinghous与三菱电机、Standard Electric与住友电工、Goodrich Dunlop与横滨橡胶、Libbdy Owens与住友橡胶,双双结成了合资企业。GM也在1927年开始向日本出口汽车零部件在当地组装汽车,至1929年日本加工组装生产的汽车产量达到29000辆(此前日本依靠从美国进口汽车,每年进口大约1000辆)。美国等外国企业的直接投资对日本经济产生了“魔术般”的效果,日本企业不仅通过导入直接投资而获得了资本和先进技术,而且企业本身也出现了“美国化”倾向,包括强调对企业的爱与忠诚,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重视员工福利等。当然日本自身对外国企业直接投资也有吸引力,主要是随着工业化进展而迅速扩大的市场,更重要的是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就大力普及教育,其劳动力具有较高素质,对日本进行直接投资的外国企业看中的正是日本的市场和既廉价又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
在这个时期,煤炭成为钢铁和电力产业的主要能源,煤炭生产量和使用量迅速增加,最盛期日本国内的煤矿数超过800处,年产量达到6000万吨。除去煤火力发电外,水力发电事业也迅速发展起来。日本雨量丰富,河川落差大,这成为兴办大规模水电事业的有利条件。随着远距离高压输电技术的推广,可在山区建造大规模的水力发电站,再通过远距离输电网将电力送往城市用于电灯、电车以及工业生产等诸多方面。
1909年电动机在动力机总功率中所占的比例为14%,1919年就达到了62%,1931年更达到了90%。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虽然为很多企业解决了工厂动力问题,但当时日本的纺织业等主要产业所依靠的主要“动力”取自残酷剥削童工和女工,特别是对女工实行低工资制,大部分女工受住宿制度的约束,被迫彻夜工作或从事长时间劳动,身体健康受到损害(直到1928年,彻夜工作在原则上被禁止)。
总之,20世纪前30年是日本以轻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时期,主要依靠的能源是煤炭、水力和受到残酷剥削的劳动力自身。而在发电方面,1912年水力发电容量超过火力发电,形成了“水主火从”的发电体制,水力提供基础电力,火力则在用电顶峰时起到补充水力发电不足的作用。在煤炭和水力之外,作为液体便于储存和运输的石油具有发热量大、发烟少等优点,逐渐被作为取代煤炭的燃料。
在以轻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时期,日本能源安全问题的主要矛盾是能源生产安全。这是因为作为日本主要能源采集地的煤矿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相比,地层结构复杂且深度大,加之煤矿经营者为了节约成本,视煤矿工人的生命为草芥,不是依靠机械化来提高采掘效率和改善劳动条件,甚至也不开发预警毒气发生的安全装置,致使煤矿劳动条件极差,事故大量发生,矿工死亡人数很多。此外,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毫无计划地从容易挖到煤的地方挖煤,导致煤矿生产出现乱挖滥采的状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工农运动高涨背景下频发的罢工事件等问题也给日本的能源安全造成威胁。
二 以能源来源安全为主要矛盾的时期(1930—1940)
1929年纽约华尔街股市暴跌发展成资本主义世界恐慌,1930年日本也随之发生了“昭和恐慌”,波及整个产业陷入生产萎缩,300万人失业。1931年发生冷害导致日本东北地区发生大灾荒,农民吃不上饭,饥饿儿童激增,农家女被迫卖淫,工人罢工,垄断资本、政府和军部借口日本“人多、地窄、资源少”,大肆宣传“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欲将独占和支配“满洲”和推动经济军事化作为挽救资本主义危机的灵丹妙药。在国内经济困难和阶级矛盾尖锐的背景下,军部法西斯势力趁机猖獗,他们猛烈攻击资产阶级政党政治,极力倡导法西斯主义的独裁和集权,制造了一连串的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
在国际关系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受到国际社会的和平气氛的影响,召开了旨在抑制海军军备竞赛的华盛顿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日本政府认为实现海军裁军是挽救陷于财政崩溃状态的日本的“神风”。然而在1922年签署的华盛顿裁军条约虽在限制英、美、法、意、日五国的海军军备方面取得成功,但只限制了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主力舰的数量,却没有限定各国拥有辅助舰的比例,而随着造船技术的进步,按照辅助舰的舰型而建造的巡洋舰完全可以具有同主力舰相匹敌的能力,于是列强便以辅助舰的舰型为中心重又展开了建造军舰的军备竞赛。1930年1月,上述五国在伦敦再次召开海军裁军会议,日本要求辅助舰数量达到对美七成、大巡洋舰对美七成和潜水艇78000吨,但在美国的坚持下,当年3月13日最终达成协议是:日本大巡洋舰对美六成、轻巡洋舰及驱逐舰对美七成、潜水艇都是52700吨、辅助舰对美6.97成(见表1—1)。可以说,在辅助舰方面几乎达到了日本军部所要求的对美七成。然而,当时日本军部的建军思想还停留在“巨舰大炮主义”,以多造军舰作为军备竞赛的中心,强调辅助舰对美七成必须以大巡洋舰对美七成、潜水艇78000吨这两个条件作为前提才有意义,而政府同意的却是大巡洋舰对美六成和潜水艇52700吨,远远不能达到海军方面的要求,为此,在1930年4月批准伦敦裁军条约的滨口雄幸首相被军部斥责为擅自决定兵力,是对天皇“统帅权”的侵犯。同年11月,背上“卖国贼”骂名的滨口雄幸首相遭右翼刺杀(于次年8月死亡)。此后,过于相信日本的国力、认为对美必有一战的强硬派势力日益抬头,海军内部的稳健派日益失势。在退出伦敦裁军条约后,日本展开了狂热的“建舰竞争”和新一轮海军扩张运动。与此同时,在1905年日俄战争后主张再次与俄国交战的陆军与主张将战略指向从宿敌俄罗斯转向美国的海军之间的分歧更趋尖锐。
表1—1 伦敦海军条约规定的美日军舰的保有量
资料来源:石橋湛山‘統帥権の要求は議会制度の否認’、“東洋経済新報”1929年5月31日号‘社説’。
在陆军方面,1931年9月由驻屯“满洲”的关东军少壮军人策动“九一八”事变,显示了日本军部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失去了控制,1932年2月关东军占领了“满洲”全土,3月成立了关东军的傀儡国家——“满洲国”。1932年发生“五一五”事件,此次政变终结了长达八年的政党内阁,成立了以海军大将斋藤实为首、由军部指导的“举国一致”内阁。不谙外交的军部完全缺乏应该“减少敌人、增加朋友”的外交战略重要性的认识,也完全缺乏对“如果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最终会导致日美对抗”的战略大局的认识,在外交上日益从与英美协调路线转向帝国扩张之路,建立排除英美的“大东亚共荣圈”的野心昭然若揭。1936年发生“二·二六”兵变,傀儡政权广田弘毅内阁被扶持上台,成为日本国家法西斯主义确立的标志。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日本与英美等国关系的对抗色彩越来越浓,“明治维新以来,一直走上升道路的日本国运,从此以后,就开始走上了陡峭的下坡路了”。
大搞军备竞赛的需要,促使以军事为中心的重工业、化学工业得到畸形发展,工业结构亦发生重大变化。1929年重工业及化学工业仅占工业总产值的30.28%,1933年其比重开始超过轻工业,1938年达到54.8%,同时轻工业所占比重从35.1%下降到22.2%(见表1—2)。1936年日本钢产量达531万吨,居世界第六位,造船总吨位达18万吨,居世界第三位,其他重要工业品产量也均已接近英、美、法、德等世界强国的水平。然而重工业的迅速发展主要是为军事需要服务的,例如30年代日本机械工业的90%是面向军事需要的。随着日本产业特别是以军事为中心的高耗能的重化工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急速增加。从当时日本的能源结构来看,煤炭仍是产业用的主要能源,电力生产则主要依靠水力发电。然而,由于军备竞赛和发动战争的需要,对石油的需求迅速增加,如何保证石油供应成为战前和战时日本能源安全保障的最大课题。
表1—2 1929—1940年日本工业总值及相关产业比重
资料来源:“ゼミナール 日本経済入門”,日本経済新聞社1985年版、60頁。
1886年德国开发了使用内燃机的汽油汽车以后,航空、船舶、车辆的燃料开始向石油转换。特别是在海空战决定胜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军机、军舰使用的石油成为十分重要的军事物资。战争离不开能源,尤其离不开石油。在1910年以前,世界各国海军的主要舰艇还以煤炭作为燃料,然而在1911年就任英国海军大臣的温斯顿·丘吉尔积极推动英国海军舰艇的燃料从煤炭向石油转换,1914—1915年英国相继建成以重油作为燃料的战舰。进入20世纪20年代,世界主要国家的海军军舰也都开始从烧煤转向烧油,致使石油成为进行战争不可缺少的、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战略物资。第一次世界大战则成为验证石油对战争的重要性的巨大“实验室”,证明石油是“战争的必不可少的燃料”。法国总理克里蒙梭甚至说:“一滴石油相当于我们战士的一滴鲜血。”
1930年,日本海军保有的所有舰艇全部从烧煤或“煤油混烧”改为专烧石油,加之飞机必须使用高性能航空汽油,致使确保作为军舰、军机动力源的石油供给,成为日军最重要的课题,特别是日本的大型战舰堪称“油老虎”,被视为日本海军象征的战舰“大和号”(排水量6.9万吨)以每小时16海里航速航行7200海里(相当于1.33万公里)需消耗燃料6400吨(约4.6万桶),相当于当时日本本土石油日产量的10倍之多。
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尤其是石油埋藏量极少,为了发展军事重化工业,为了军备竞赛和发动战争的需要,向海外拓展“生存空间”和掠夺石油等资源的扩张野心日益膨胀。与此同时,对外实行侵略扩张政策也有利于将民众对国内问题的不平不满转化为“一致对外”的极端民族主义,成为日本统治集团“凝聚”民心和转嫁尖锐的阶级矛盾和国内危机的手段。1934年、1937年、1938年、1939年日本相继制定了“石油业法”、“人造石油制造业法”、“石油资源开发法”和“石油垄断销售法”,积极准备实现库页岛北部油田“迅速而充分的开发”,还计划“实现抚顺页岩油的增产”等。然而,对本土和殖民地的能源生产和统制,并不能完全满足全面侵华战争的巨大消耗,即使加上已被日本吞并的地区(例如中国东北),日本仍然缺乏石油而需要依赖从国外特别是从美国进口石油,这意味着日本的能源瓶颈主要表现为石油瓶颈,而这个瓶颈又恰恰控制在美国手里。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与日本的主要石油供应国——美国的关系的不确定性和石油运输易受攻击的脆弱性,成为当时日本石油供给保障的最大威胁。为此,军部早就考虑从美国以外的国家、从海外的势力范围找到独自的油田。
(一)在中国东北、库页岛等地掠夺和寻找石油
1926年日本政府经营的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在抚顺采用油母页岩干馏技术开采出重油卖给海军。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后几年,日本在辽宁省南部找油未有收获。此后日本陆军没有死心,从1938年开始派遣钻井部队在中国东北大地上到处找油,却在后来成为著名的大庆油田所在地——黑龙江省安达县,与深埋地底的石油宝藏失之交臂,终于灰溜溜地于1940年中止了在中国东北的勘探活动,将勘探设备、器材和技术人员调往南方。
日本未能在中国东北地区找到石油,其原因主要在于科技的失败。起初日本根据石油埋藏在具有海相沉积的地质区域理论,将找油重点放在比较靠近海洋的辽宁省南部阜新地区辽河油田的边缘构造带,但此处的高流动性原油埋藏在地下6000米深处,而当时日本的技术只能下探到2000米,所以后来日本人听说新中国地质专家根据李四光的陆相生油理论发现辽河油田后感叹说:“当时即便站在油田正中央,也找不到石油。”虽然日本也有探矿公司采用美国先进的探矿设备,但关东军把在东北勘探石油列为最高国家机密,没有让与美国有瓜葛的日本公司加入实际探矿活动。到了1938年,驻扎在哈尔滨附近的日本陆军航空队的飞行航线就在黑龙江省安达县上空,来去的飞机经常看到草甸子水面上有黑色油膜状漂浮物,于是他们向南满铁道株式会社下属“满铁调查部”通报说“发现大油田”。然而“满铁”认为这里是典型的陆相沉积构造,理论上就是“贫油”地区,这种错误判断使他们只是打了1000米深的探井,掘出少量含硫量很高的重油,感到这对尚未掌握利用高含硫重油生产航空汽油技术的日本来说没什么意义,于是就不了了之。总之,科技落后等因素使日本人错失了发现那个在20世纪60年代成为新中国最大油田——“大庆油田”的宝贵资源的机会。有专家分析说,如果日本人当时在中国东北发现了石油,或许就不会到南洋去冒险。
日本也在俄罗斯的库页岛寻找和掠夺石油。1902年日本趁俄国内乱之机占领库页岛北部,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根据《朴茨茅斯条约》,战胜国日本放弃战争赔偿,但却获得了北纬50°以南的南库页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有权。1925年苏日建交,日本从库页岛北部撤兵,苏联让给日本库页岛北部油田和煤矿45年的开采权,于是库页岛油田成为唯一属于日本的“海外石油权益”。
北库页岛的石油早在1880年就被发现,但未能实现商业开发。1919年日本的石油开发财团在海军支援下与俄国的一家商会合作,开始在北库页岛进行石油勘探,但由于十月革命的影响,勘探活动一度中断。1923年恢复勘探后,终于发现油田,1924年日本海军首次将北库页岛的原油运回日本。1933年日本在北库页岛的石油生产达到峰值19.3万吨(22.4万千升),加上从苏联国营石油公司购入的油,当年输送到日本的石油达31.3万吨(36.4万千升),相当于同期日本国内石油消费量的约10%强。但随着1936年“日德防共协定”的签订,日苏关系日趋恶化,原油生产量日益减少,至1944年来自北库页岛的石油供给彻底中断。
东南亚在当时被认为是一个“拥有惊人资源的地区”,1940年东南亚的石油总产量为1040万吨,是当时日本石油产量的近30倍,日本国内消费量的2.5倍,且属于轻质油,还有欧美人建立的整装的油田和炼油厂。为了将石油进口的重点从不可靠的美国切换到东印度,日本与荷属东印度在1937年就大量采购石油等资源进行谈判,一时达成协议,但由于美国的压力,东印度在成为谈判焦点的航空用燃料方面,只同意提供日本要求量的1/4,日本则以东印度的供给量不能满足其要求为由,于1941年6月中断谈判。此外,日本每年可从台湾地区获取几万吨石油,日本海军还通过三井物产等商社企图在巴西、阿富汗、墨西哥、沙特阿拉伯等地获取油田和矿山的开发权,均由于美国的压力而未能达成协议。1941年日本彻底放弃了通过民间渠道开拓海外石油来源的努力,而就在这个时候,日本的航空用燃料的库存接近见底。
(二)从美国进口石油
日本国内自然资源十分贫乏,其钢铁生产在最高峰时也只有美国产量的1/13,发电量在其最高峰时相当于美国的16%,煤产量只有美国的1/9,为此日本工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进口原料,特别是日本缺少石油,战争期间日本本土的石油年产量只维持在20万—30万吨的水平,其所消费石油的90%以上依靠进口,在其他重要战略物资中,钢铁对进口的依赖度高达87%,生橡胶和镍则全部依赖进口。据美国国务院估计,当时日本的军需物资有54%依赖从美国的进口,据齐世荣推算,“1937—1939年日本所需石油来自美国的比例从80%增至85%,石油精制技术及其设备对美国的依赖程度也很大”,特别是海军用石油燃料的90%以上依靠从美国进口。尽管日本已经侵占了中国的广大地区,但认为中国有煤炭,却没有可以直接驱动战争机器的石油,完全被“中国贫油论”所蒙蔽,而日本的战争机器唯有求诸美国的石油供应,才能真正运转起来。石油成为日本战争机器的软肋。有鉴于此,英、法和中国都曾游说美国对日禁运石油等战略资源,扼其经济咽喉,逼其停止扩大侵略战争。
众所周知,美国是石油产业的发祥地,美国石油产量高居世界首位(例如1940年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2/3),而且世界上的石油产地基本上掌握在美英等国的石油巨头手里,日本的石油进口主要依靠的正是美孚石油公司(美国)和皇家荷兰壳牌公司(荷兰和英国)。然而,由于日本在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侵害了美国在中国的利益,导致美国对日经济制裁论抬头。1938年近卫内阁发表“东亚新秩序”声明,充分暴露了企图吞并整个中国并独霸远东的野心,进一步加深了美日对立,但美国甚至在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还在一时“保持中立”,被后人批评为采取“孤立主义和绥靖政策”。
从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美国之所以迟迟不肯切断对日石油供应,原因是多方面的。当时日本主要石油来源有二:一是美国,二是荷属东印度。对于没有石油就不能打仗的日本来说,其面临的选择唯有或停止侵略,以防止战时拖长和战线拉长而导致石油等后勤供应跟不上;或至少在美国与荷属东印度这两个主要石油来源中保持一个来源。显然日本不可能停止侵略,这意味着如果美国贸然切断对日石油供应,将加快日本向荷属东印度“南进”的步伐,而对1940年的美国来说,随着“德军以闪电之势直逼巴黎……法国(向德国)发出了停战求和的声明……形势转入英国单独应付德国的进攻……美国当然要尽力支持英国”,罗斯福甚至声称“美国的前线是在英国!”为了执行“欧洲优先”战略,美国需避免同时打两场战争,为此就有必要推迟与日本的战争,此外,以“加强世界霸权”和“维护世界的资本主义”为基本政策的罗斯福,显然也期待日本“北上”去打“在世界六分之一土地上‘未被邀请’地出现的强大的社会主义苏联”,以便把日本这股祸水推向北方。由此可见美国站在“维持或强化美国的世界霸权”的高屋建瓴层面,“在这中间有很多算盘可打的”。
日本要独霸东亚,必然要排挤欧美在东亚的势力,从而导致日本与欧美之间的深刻而尖锐的对立。不过,惯于投机取巧的日本,很善于利用世界各国之间的矛盾,它首先抓住英、美等反苏心理,取得侵略中国的借口;英、美等则希望日本打先锋反苏,期待日本由侵华战争发展成反苏战争。由于英、美存有这种期待,放松了对日本侵华的压力,日本也乐得借助“反苏防共”的幌子笼络英、美。有时当英、美对日本采取较强硬的态度时,日本甚至会装出要和苏联友好的样子,以钳制英、美。其次,日本又利用英、美间的矛盾,乘势离间英、美,使英、美在远东的合作更加困难,以减轻对日的压力。当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硝烟在欧洲战场上初起,日本是四个“保持中立”的强国之一,日本一边与同为“中立国”的美国谈判停战和撤军,一边又派兵去东南亚,准备太平洋战争。1939年日本疯狂地实施对中国重庆的大轰炸,还在占领区贬低美元、限制美货进口,美国才开始实施“道义上的出口禁止令”(美国国务部发布的要求飞机制造商及出口企业“对防止美国的产品和技术被用于非人道行为的出口限制”给予合作的通知),但禁运范围也仅限于高性能航空汽油的制造方法、设备及其相关技术资料等。
此前,日本陆军为了取得美国的高性能石油制造技术,在1927年设立日本挥发油公司(后改名“日挥”),企图通过该公司从美国的UOP公司进口接触分解设备和技术,美国发布“道义上的出口禁止令”大大影响了日本正在与UOP公司开展的引进制造辛烷值100汽油的触媒分解法谈判,被通告说有关触媒分解装置的技术情报的提供已完全不可能。
航空汽油辛烷值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军机的性能,美国保证辛烷值100的航空汽油供给是令人生畏的挑战。这种燃料比辛烷值87以下的航空汽油具有更强的爆发力,可使战斗机增添追歼敌机的爆发力,使满载炸弹的轰炸机提高承载力,使飞机的速度加快,航程加长,而且更为灵活,极有利于在空战中压倒对方。日本海军拥有的速度最快的飞机是侦察机“彩云”,时速为610公里,而美国使用高性能汽油和润滑油的战斗机时速达695公里,这意味着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可使飞机的速度增加14%。对于日本陆海军来说,高性能汽油是增大引擎的输出功率所必需的最重要物资,而日本凭借自身技术努力在1936年仍只能生产出辛烷值86汽油。这样,美国限制向日本出口高辛烷值的汽油可一举三得:既避免全面禁运导致与日本彻底决裂;又可保证美国军队的高性能汽油供应;还可阻止日军取得高性能汽油,保证使用辛烷值100汽油的美国空军,比只能使用辛烷值86或87汽油的日军飞机“胜出一筹”。
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海军和陆军先后开始了对航空汽油的研究开发。日本陆军为制造汽油生产装置,在与美国谈判过程中,以极密手段获得了美国UOP公司的触媒分解装置的图纸,在1938年利用九八式水添装置进行开发,制成辛烷值92的航空汽油。在太平洋战争中,被认为是“日本最优秀战斗机”的陆军四式战斗机(疾风)利用辛烷值92汽油和水甲醇喷射装置的结合,时速提升到624公里。此后日本也曾利用九六式水添装置开发出辛烷值100汽油,但只是试验成功,未能达到批量生产阶段,其原因是日本缺乏特殊的能耐受氢添加工艺所需的高温高压条件的铬钢制造技术。这意味着虽然日本为了战争需要在开发急需的专项技术方面确有一股非凡的技术拼劲,但却无法摆脱整体综合科技实力落后对解困石油危机的束缚,致使日本最终未能达到批量生产辛烷值100汽油的水平。
随着美国全面禁运石油的风声越来越紧,日本采取了减少“优先程度低的物资”进口,优先购买石油、钻井设备、散装油库及其他重要物资的策略。1939年日军侵占海南岛。1940年1月美国宣告日美通商条约失效,但仍未对日彻底禁运,结果导致日本在1940年7月以后的五个月里,在美国收紧对日出口但尚未全面禁运的情况下,设法从美国进口远远超过其正常用量的辛烷值86汽油,进口量比此前增加了550%。通过“军民共同全力进口石油”、“以全国力量积极储备石油”、“推行全民节能”等措施,日本储油量激增。可以说,正是由于美国的绥靖政策,日本得以在太平洋战争前储存了4300万桶石油,造成了日本利用美国资源攻打美国的荒唐结果。
由于日本依赖美国资源进行战争,美国施加经济压力使资源贫乏的日本陷入恐慌,美国则步步紧逼,于1940年8月宣布对石油产品(特别是航空用燃料)等的出口采取许可制;于1941年6月对石油出口采取许可制;于同年7月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于同年8月对日本全面禁运石油。这意味着美国在日本发动“七七”事变的四年后,才完全切断对日的石油及石油产品供应,美国还促使荷兰也加入了禁运行列。在美国宣布对日全面禁运石油后的1941年,日本的石油进口只有136万千升,减至1937年进口量的20%。
三 以能源运输安全为主要矛盾的时期(1941—1944)
1940年9月,日本与纳粹德国、意大利签订军事同盟。然而,直到1941年12月对美开战之前,日本一直在“北进”还是“南进”之间动摇,坚持要“北进”的陆军主张以苏联为“主敌”、以中国大陆为主要战场;坚持要“南进”的海军则主张以英国为“主敌”,认为只要击溃美、英的大海军,再来收拾苏联才是顺理成章,显然,日本如果南进,就意味着挑战美国在西太平洋的霸权和对美开战。1941年7月2日举行的御前会议制定了《依据形势推移的帝国国策要纲》,其具体内容是:(1)继续对中国的战争;(2)如果德军对苏攻势顺利就攻打苏联;(3)对美国则一边加紧战争准备,一边继续“日美谈判”。“要纲”显示出“四面树敌”、“四面出击”的姿态,完全背离了要集中力量应对主要敌人的战略思想,时任陆军大臣的东条英机甚至认为外交手段毫无用处,反对同美国达成任何妥协。1941年7月31日,日本海军军令部向昭和天皇表示:“石油来源断绝,眼前只有两年的储藏量,倘若打起仗来,一年半就消费罄尽。”
1941年8月9日陆军制定《帝国陆军作战大纲》,主张加速准备在南方的对英美战争,开始积极推行“南进”战略,“目标是在11月底完成之”。8月16日,在日本陆海军局、部长会议上,海军提出了《帝国国策实施方针》案,依据于此,日本准备外交与战争准备同时进行。即“1.以10月下旬为目标,同时进行战争准备与外交交涉。2.到10月中旬,如果外交交涉仍不见妥协,即采取发动武力的措施”。9月6日,天皇召开御前会议,决定了以10月上旬为期限、外交与军事准备并进的“帝国国策实施要领”:“1.帝国为了确保自存自卫,在对美(英、荷)不辞一战的决心下,大致以10月下旬为目标,完成战争准备。2.帝国在进行前项的同时,对英、美尽量采取各种外交手段,努力贯彻帝国的要求。在对美(英)交涉中,帝国所应达到的最低限度的要求事项,以及与此有关对帝国可以承诺的限度,如附件。3.通过前项外交交涉,到10月上旬仍未达到我方要求时,立即下决心对美(英、荷)开战。”日方最低限度的要求事项附件包括,“美英不得干涉或妨碍帝国处理中国事变;美英不得在远东采取威胁帝国国防的行动;美英协助帝国获得所必需的物资(汽油、橡胶等)”。
9月8日参谋总长杉川元向天皇上奏的南方作战构想确定的战争目标是:“摧毁、占领英美在东亚的主要根据地,攻略荷属东印度,确立自存自卫的体制。”其理由是:(1)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遇到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陷入了长期消耗战的泥潭,而日军察觉华中、华南等地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通过法属印度支那获得了国外的大量物质援助,因此,日军在1940年9月下旬在亲纳粹德国的维希法国默许下进入法属印度支那,其目的之一就是切断中国抗日战争的外援。(2)占领法属印度支那,也是为了进一步踏上向南入侵石油、橡胶等战略资源丰富的荷属东印度群岛的跳板,当时日本每年大约需要500万吨石油,但自给率不足10%,而距离日本最近的大型产油区就是印度尼西亚(荷属)和马来西亚(英属)一带的南洋油田,油田由英国和荷兰合作开发,附近建有炼油厂,1940年石油产量达900万吨,如果日本将其收入掌中,可有效保障日本对外军事行动的能源需求。(3)东南亚是英国的势力范围,而英国在欧洲战场遭遇失败,给日本提供了入侵东南亚的可乘之机。日军占领法属印支后,随着美国对日全面禁运,英国也切断了从婆罗洲向日本的石油供应,从而使日本陷入了其所称的ABCD包围圈(ABCD分别是美国、英国、中国、荷兰的英文国名的字头),日本每年约290万吨的石油进口渠道被完全封死。其后,石油问题成了促使日本走向太平洋战争的导火索。
日美之间一方面积极相互备战,一方面又坚持相互谈判,其原因在日方是存在着决心开战与“通过谈判解决分歧”的国内政治对立;在美方则是为了争取时间做好军事斗争的准备。这意味着日方内部的不同意见“消失”之日,或美方军事斗争准备完成之日,就是日美战争开始之日。而实际事态的进展是:日方内部不同意见的“消失”早于美方军事斗争准备的“完成”,从而出现了日方主动开始袭击美军而美方仓促应战的局面。
日方内部不同意见“消失”体现在10月14日内阁会议上,曾表示“愿亲赴火奴鲁鲁(檀香山)同罗斯福总统会谈”的时任首相近卫与时任陆相东条发生了尖锐的意见对立,近卫认为虽然日美谈判有困难,但如果日方“略加让步,通过谈判解决还是有希望的”,但东条坚决不同意日方让步,认为“如果应允美国主张,则中国事变的成果将完全丧尽。进而危及满洲国的存在,并动摇对朝鲜的统治”。10月16日,第三次组阁的近卫又一次垮台,东条英机上台,10月30日,东条英机内阁决心对美开战,时间规定为12月初,在此之前完成作战准备,同时继续进行“外交”。11月5日,日陆军拟定好《帝国陆军作战计划》,内容为:“1.南方作战的目的在于,摧毁美、英、荷在远东的主要根据地,占领并确保南方要地。2.根据前款,须占领的地区为菲律宾、关岛、香港、英属马来、缅甸、俾斯麦群岛、爪哇、苏门答腊、婆罗洲、西里伯斯、帝波岛等。”12月8日(夏威夷时间12月7日拂晓),日军偷袭珍珠港并向美国宣战,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此后,日本接连对菲律宾、马来半岛、香港、荷属东印度、婆罗洲等地发起进攻取得成功。12月16日,即太平洋战争爆发一周后,以伞兵部队为先导,日军占领了婆罗洲西部的油田和炼油厂,遇到英属马来西亚石油公司的从业员及英国陆军的工兵部队焚烧油田并拒绝复工,日军的采油部队迅速进入油田扑灭大火恢复生产。
1942年年初日军占领了“地上出产油(棕榈油),地下也出产油(石油)”的苏门答腊以及荷属东印度的其他油田。在日军到达前,当地的石油工人和英国部队就提前对油田、输油管道和炼油厂进行了破坏,迎接登陆的日军的是熊熊烈火,漫天黑烟和遭到严重毁损的炼油厂。为了修复油田和工厂,日本从国内将钻井队和4000名石油工人(占日本国内石油工人人数的70%)以及设备器材紧急调遣到南洋油田,立即着手修复东印度的石油工业,“石油人”为此付出了超乎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到了1942年底,被日本人修复的油田年产2594万桶(实际运回国内1052万桶),相当于日本攻入东印度群岛之前的1940年水平的39.8%,1943年日占东印度的石油产量恢复到年产4963万桶(约788万千升、700万吨),达到日占期间产量最高峰,相当于1940年水平的76.7%。在1943年第一季度,日本从东印度的石油进口量已达到美、英、荷三国对日禁运之前的进口量的80%。日本人还利用了加德士公司在战争爆发前在苏门答腊中部发现的一座特大超级油田。由于整个南部地区采油工作的巨大成功,意味着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夺取东南亚石油等资源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1943年东条英机宣布日本为之诉诸战争行动的石油问题已经解决。
尽管日本在海外开采原油和精炼石油均大幅度超过战前计划,但要将这些石油运回日本国内,就不大容易了。随着日本在南部地区采油工作取得巨大成功,将石油运回国内的运输安全成了海上战争的焦点,来往于东印度和日本本土之间的日本油轮成了美国潜艇部队最关注的攻击目标,致使日本运回国内的石油一年比一年减少:1942年运回128万吨石油,1943年为214万吨,1944年下降到85.5万吨,1945年几乎没有,四年累计为427.5万吨,仅相当于计划运回量的一半。其根本原因在于,日本在战略上忽视了对海上运输线的保护,而美国却把击沉日本运输船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使用潜水艇等竭力攻击日本运输船队。
美军在太平洋投入了51艘潜艇,但在1942年美军潜艇的鱼雷性能不佳,又被日军炸毁了美亚洲舰队在菲律宾一个港口的鱼雷储存库,致使美海军潜艇的活动一时受到制约。即便如此,在1942年日本损失船舶也高达121万吨,1943年的损失增加到190万吨。1943年以后,美军潜艇接连装备电池鱼雷、敌我方识别装置、针对舰船和飞机的微波雷达等新武器,并采取“狼群战法”提升潜艇的攻击能力,致使被击沉的日本油船数目急剧增加,在1944年的损失高达390万吨。船只的损失导致日本的海运量直线下降,从1941年的4700万吨跌为1945年的600万吨,1944年被击沉的日本油船远远超过新造的油船,日军不得不把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用于运油,到战争后期甚至想把潜艇拿来运油。
日本的石油运输线遭到惨重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沉溺于“巨舰大炮主义”的日军忽视了军事技术不断革新的潮流,特别是忽视了信息战已经成为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致使日本的无线电暗号(包括运输船队的出发时间、港湾名、会合点、船队编组等关键情报)被美军破译而毫无察觉。美国早在1910年就开始准备对日情报战,专门建立了情报战的研修制度。从1929年到1932年,美国间谍雷顿在日本“研修”了三年,在后来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比巡洋舰队”还要贵重。与之对照,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三个月才开始正式着手培养通信谍报和暗号解读方面的人才,直到1941年9月,才有相关专业的大学或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出炉”(每年120人),而当这些毕业生进入情报工作第一线的时候,战争的败局已成大势所趋。1942年8月德国驻日武官警告日军“存在暗号被解读的危险性,应尽快改变暗号”,而日军却认为“没这回事”,而实际上日军的暗号确实已被美军解读。进入1945年,日军又动员东京大学数学系的教师来解读美军暗号,其实已经时已晚矣。
日本海军未能充分地估计潜艇的危险,日军用于探知潜艇的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也很差,远远不能适应信息战的要求。而被日本低估的美国的潜艇部队却成了削弱和切断南方地区和日本列岛之间的海运要道的致命武器。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美国的潜艇舰队得以采取“狼群战法”对日本船队进行聚歼。美国的潜艇部队官兵不足海军全员的2%,但日本船队55%的损失属于他们的功绩,另有5%则归功于其他同盟国的潜艇部队。其后随着美军夺取制空权,日本的运输船队又受到美军飞机的攻击。1944年美军攻克塞班岛后,美军B-29轰炸机队开始在日本周边海域投掷大量水雷,至1945年3月,美军在日本周边海域投下的水雷达1200颗,途经此海域的日本船只的1/3因触雷沉没。总之,美军通过运用信息战、潜艇、飞机攻击加上水雷这四件未被日本人充分认识的法宝,将日本的海上运输线打得落花流水。从1944年2月到1945年1月,美、英空军又猛烈轰炸了日本所占领的东印度群岛的油田、炼油厂和油轮,使日本的海外石油生产、炼油活动遭到重创。
日本海军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两年后的1943年11月才设立“海上护卫舰司令部”的。当时日本商船的损失量累计已达300万吨,但护卫舰的建造不能满足要求,“海上护卫舰司令部”增强海防舰的要求与固执于“战斗舰至上主义”的军令部之间形成对立。在海防舰队中有四艘利用商船改造成的护卫航空母舰,其中三艘被美国潜艇的鱼雷击沉,剩下的一艘也遭美军机动部队的舰载机的攻击而搁浅。日本将本来速度就低、飞机起降的甲板就短的运输飞机用的航空母舰急速改为护卫航空母舰,这种临阵磨枪的做法导致的一个恶果是,日本海防舰每小时只能航行17海里,而美国潜艇浮出海面时的速度达每小时20海里以上,日本海防舰不仅追不上美军潜艇反遭敌方还击。再者,临阵磨枪赶造出的日本海防舰的钢板也和商船一样薄,因此遭到攻击时受损严重,遭到鱼雷攻击后很容易被炸沉。
美军这种步步收紧的海上封锁和旷日持久的消耗战的成功不仅使日军的战斗力大打折扣,也对日本战争经济给予了致命打击,严重地影响到日本本土的民用石油供给。1944年7月,日本的石油储备仅剩下30万吨,勉强能满足27天的作战需要。到1944年年底日本本土与东南亚之间的海上交通线被美军切断,1945年3月,最后一支日本油轮队离开新加坡,它们没有回到日本,而是在盟军的打击下葬身鱼腹。其后,在任何有煤的地方,日本人都将现役舰只改装成烧煤,建造中的船舶则在下水前改建为用煤推动。相对来说,这种做法保障了燃料供给,但也意味着舰船失去了速度和灵活性。
在三年零八个月的战争期间,美军共击沉日本运油船156.9万吨,战争结束时日本仅有油船6.3万吨,基本上丧失了运油能力。而在日本丧失的商船中,60%是被潜艇击沉,30%是被美国军机击沉,5%是被水雷击沉,其中油轮损失了147万吨。这与开战前日本军令部的预测大相径庭,这个预测是:保有商船610万吨,每年消耗量10%,造船能力每年50万—70万吨,因此开战时的保有量可能在两至三年的战争期间基本保持不变。
1945年日本石油已接近枯竭,成为直接左右日本战局的首要因素,以至日本流行这样一句有名的口头禅:“呜呼哀哉,石油和船!”随着日本在各条战线上溃退,最终不得不放弃了荷属东印度的油田。本土各岛的大多数炼油厂也早已无油可供。
四 从能源困局走向能源绝境的时期(1945—1950)
以1942年6月进行的中途岛海战为契机,太平洋战争的局势开始发生逆转。1944年7月塞班岛被美军攻占,1945年美军在冲绳岛登陆,同年美军对日本的各大城市实行连续的大规模空袭。日本政府的调查表明,战时经济由于燃料匮乏和美国的空袭而几乎瘫痪,燃料油储备从1937年4月的2960万桶减少到1945年7月的80万桶。事实上石油已经从国民经济中消失。为了获取燃料,政府想尽办法,不择手段,甚至异想天开。
(一)人造石油计划的失败
早在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为了应对石油供给的不足和不确定性,日本寄期望于“人造石油”。人造石油是通过从油页岩、煤、油砂等可燃性固体矿物等加工而成的、类似于天然石油的液体燃料,其中用化学方法将煤液化后加氢气,需在500℃以上高温和数十气压的高压条件下使煤与氢气进行化学反应。日本的人造石油技术是从德国引进的,1937年8月日本政府制定了旨在资助民间企业的《人造石油制造事业法》、《帝国燃料兴业株式会社法》,以推进“人造石油制造事业振兴七年计划”,计划在1944年使人造石油产量(包括挥发油和重油在内)达到1400万桶,占到日本石油总需要量的一半。然而由于包括工艺、工程、机械、人才在内的技术瓶颈和管理方面的问题,日本的“人造石油”计划进展很不顺利,到1943年日本国内的人造石油产量只达到100万桶,仅为原定目标的8%,占当年日本石油需要量的约11%,占战争期间日本石油需要量的不到3%,而且为制造“人造石油”所投入的能源居然比生产出来的能源还要多,还集中了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多达40万名煤矿工人。
日本人造石油计划失败的原因包括:(1)一个国家通过技术创新来开发代替石油的燃料,借以缓解石油危机,并非不可能,但需要长期规划和科学决策,一旦决定下来就坚决推进。然而日本迟迟到1937年才制定振兴人造石油事业的“七年计划”,直到1941年9月内阁还就是否应该加大力度发展人造石油生产展开激烈争论,有关负责人摆出了“工程太大”、“需要投资数十亿日元和不计其数的钢材、管道和机器,还得集中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多达40万名煤矿工人”等具体困难,否决了加大发展人造石油生产的力度的建议。(2)原来预定从煤炭液化技术先进的德国进口现成的氢添加装置等器材,后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获取上述器材遇到困难。(3)日本国产的特殊钢、机床的性能和质量差,以日本当时的技术水平制造不出能承受煤炭液化所必需的200大气压、400℃的反应条件的铬钢材。(4)由于战时条件的限制,配套的机械和器材供给不足。(5)虽然早在1929年日本便在抚顺建设了油页岩制油厂,在1941—1944年达到产量高峰期(例如在1941年达到14万千升,占日本人造石油总产量的比例高达40%—70%),但由于朝鲜海峡受到美军潜艇的威胁,使中国产的人造石油无法顺利地运回日本国内。总之,日本的人造石油计划浪费了许多贵重资源,可谓是“得不偿失”。
(二)“松根油运动”:为石油而疯狂
1944年3月,日本驻柏林的海军武官报告说,德国正在用松树的树木生产飞机燃料,海军立即开展调查,得出结论认为利用松根油生产汽油是可能的,陆军海军的燃料厂对松根油进行了“拼死的研究”,认为以日本国内松树资源估计可能生产约100万千升松根油。1944年10月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制定“松根油等紧急增产对策指导要纲”,号召在全国展开松根油增产运动,内阁计划在1945年度生产松根油42万千升,提出“200棵松树的根可用来使飞机飞一个小时”。尽管技术专家认为利用松根油生产汽油没有意义,军部还是强制推行荒唐的“松根油运动”,将松根油蒸馏后得到轻质油,再掺上酒精混合成松根汽油。这可以说是在绝望情况下发起的一场异想天开、十分荒唐的全民运动。大人小孩都被动员起来四处挖掘松树根,并在全国征用民间铁器架设了37000个大锅,用来加热干馏松根,目标是每个装置每天将松树根加热12小时可生产三至四加仑油料,为此每天投入125万个劳动力,总共动员了4000万人。“松根油运动”导致山上所有树林和树苗都被拔得精光,大捆的树根和树枝堆积在路边,全国各地满目疮痍,遇到刮台风下暴雨,到处发生严重的泥石流灾害。
松根油的产量达到了每月7万桶,从4月到8月,总共生产了4000万千升松根油,由于缺乏将松根油转化为轻质油或航空汽油的技术,生产出来的“油”用于汽车会使引擎受到损伤。其实,以日本当时的技术水平,即便从石油原油提炼高性能汽油都有困难,用松根油制造汽油就更难以做到,所以到了1945年6月,航空汽油的原料只剩下了松根油,而且炼出的油内越来越多地掺和酒精。这种劣质的燃料和训练不足的飞行员、未经充分测试的飞机合在一起,加速了航空兵力量的崩溃。战后美国占领军将这种汽油放在军用吉普车里试验,发现它糟糕透顶,发动机的汽缸被淤塞得不成样子。
(三)因石油进口中断而在军事和经济等方面陷入绝境
由于石油短缺,日军将飞行员的训练从必须完成的60小时减少到30小时,最后甚至干脆被取消。日军还将自杀式袭击确定为最后的克敌手段,命令“神风”敢死队员驾驶飞机直冲美舰甲板,与采用常规办法摧毁一艘美国航空母舰或战列舰需8架轰炸机和16架战斗机相比,神风队仅用1—3架飞机就能实施同样的打击,由于不必返航,携带的燃料也省去一半,但即使如此,日军也嫌耗油太多而研制用火药火箭推进的“樱花”系列特攻机,成了能飞的人肉炸弹。
在民生方面,为了节油而将国内汽车改装成以木炭或木柴做燃料,1945年上半年除紧急车辆以外,民间汽车都动不了。捕鱼船队奉令停止使用石油燃料,代之以纯粹依靠风力来行驶,导致捕鱼量大减,加速食品不足。为了产油,甚至连老百姓储存的或商店货架摆放的土豆、糖、米酒也被政府征用,转换成燃料酒精。随着国民生活环境日益艰难,导致结核病猖獗,婴儿死亡率增大(因为妇女体力劳动过度之故),征兵检查合格的壮丁日渐减少,在工厂和工地受伤甚至致死的劳动者人数增加,日本除了陷入“石油资源危机”之外又陷入了“人的资源的危机”。
1944年年初,从塞班岛起飞的美军B-29轰炸机将“日本石油横滨制油所”作为对石油设施进行攻击的第一个目标。其后,到日本战败当日的8月15日为止,对日本的炼油厂、人造石油工厂的轰炸达39次,投弹量共计1.06万吨,占对日本全土投弹量15.3万吨的7%。对日本的炼油厂、人造石油设施的轰炸被称为“石油作战”,使日本的炼油能力的75%、人造石油制造能力的90%遭到破坏,并使7.5万千升日本石油储存被烧毁。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举行了雅尔塔会谈,就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签订了秘密协定,同年7月美、英、中三国于波茨坦举行会谈,提出了《波茨坦公告》,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在对日宣战后也参加了《波茨坦公告》(1945年8月)。紧接着,美国在8月6日向广岛、9日向长崎投下了原子弹。在长崎的原子弹爆炸之后,日本陆军参谋部不允许日本士兵投降,命令他们只能自杀。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国人民播送了停战诏书,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投降文件的签字仪式。这样,历时四年的太平洋战争和长达14年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终于以日本的惨败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