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价值链构建
软件作为一种知识和智力密集型的产品,其价值来源于软件开发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的创新劳动,软件服务外包依托软件业而存在,在构建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全球价值链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与软件产业之间的关系,如图3-10所示。

图3-10 软件业与软件服务外包业的关系
资料来源:整理自刘光宗、肖洪钧《中国软件外包企业发展的升级路径研究》,《科技与管理》2011年第1期。
从图3-10可以看出,软件业包括软件产品、系统集成、软件技术服务、嵌入式系统软件和IC设计(集成电路设计)五种业务类型,其中系统集成和软件技术服务属于软件服务业范畴,软件技术服务包括软件售后服务和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两项业务,而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涵盖ITO、BPO、KPO、BTO等业务领域。软件服务外包业务嵌入软件技术服务业务中,并且可与软件业的各个业务类型和价值环节同时发生关系,也就是说,软件业的每个价值模块都可以通过软件服务外包的方式实现产品或服务的供给和价值的创造(刘光宗,2011)。
软件服务外包的业务类型如图3-11所示,软件服务外包的业务范围如表3-1所示。

图3-11 软件服务外包业务分类
资料来源: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
因此,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全球价值链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构建。
一 基于软件生命周期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价值链
根据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软件产业价值链由价值基础和价值生成两部分构成,价值生成是指软件价值需要通过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销售支付、售后服务及管理咨询等一系列价值创造、传递与实现的过程而产生。价值基础是指为保证软件价值生成所提供的人力、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如图3-12所示。

图3-12 软件产业价值链
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软件服务外包分工可以发生在图3-12所示软件产业价值链不同价值分割点的多个层次上,并可在全球范围内分解转移,除了软件生成外,还包括研发创新、营销服务、管理咨询等产业链上下游诸多环节,这就为选择与实施软件服务外包业务提供了客观的基础和可能。
将软件生命周期各节点的一系列活动按价值增值程度进行构建,得到反映产业链与价值增值相关性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价值链——微笑曲线,如图3-13所示。

图3-13 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价值链——基于软件生命周期视角
从图3-13可以看出,基于软件生命周期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价值链由需求分析、系统架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系统维护、销售支付、售后服务、管理咨询等一系列价值增值活动构成。软件生命周期中各业务过程形成的价值分割点所带来的价值明显不同,越是处于价值分割点高端的如需求分析、系统架构、系统分析与设计等前端定义阶段,以及后端销售服务、管理咨询阶段,外包的层次就越高,技术含量与产业价值也越高;反之,越是处于价值分割点低端的如编码、测试等中间开发阶段,外包的层次就越低,技术含量与产业价值也越低。
其中,软件开发过程从需求分析到测试结束,这部分的外包分三个层次:(1)低端的软件外包:承接方按照发包方的系统设计要求,负责软件系统子模块的编程或测试工作;(2)中端的软件外包:承接方按照发包方系统分析要求,参与软件总体设计、详细设计,以及编码测试工作;(3)高端的软件外包:承接方从软件项目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开始参与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
在这条价值链中,除了低端和大部分中端软件外包任务可以在承接方所在地完成外,其余任务均需与发包方或客户密切接触,而最前端的需求分析和最后端管理咨询都有可能涉及发包方或客户的核心业务。
二 基于软件产品和服务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价值链
图3-10中软件产业链包括5种业务类型12种产品模块,分别具有高中低端价值,将这些模块连接起来构成基于软件产品和服务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价值链,如图3-14所示。

图3-14 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价值链——基于软件产品和服务视角
从图3-14可看出,基于软件产品和服务视角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价值链由系统软件、数据库、应用软件、系统集成、ITO、BPO、KPO、BTO等一系列分别具有高中低端价值的产品模块组成。
软件服务外包可能发生在图3-14任何一个产品或服务模块中,产业链左端以产品外包为主,右端以服务外包为主。其中,上游的系统软件和数据库属基础类软件产品,如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开发难度大、技术含量高、应用范围广,位于产业链高端价值层;应用软件、中间件和嵌入式软件属应用类软件产品,如ERP、数据访问中间件、嵌入式Linux等,通常需要在基础软件产品上开发,位于产业链中端价值层;而系统集成、IC设计、软件技术服务,如设备系统集成、应用系统集成、ITO、低端BPO等,则位于产业链低端价值层。
ITO信息技术外包、BPO业务流程外包、KPO知识流程外包、BTO企业转型外包关系有两种分类形式,一是侧重服务内容的分类,ITO→BPO→KPO;二是侧重服务手段的分类,ITO→BPO→BTO。其中,ITO强调技术,更多涉及成本和服务。BPO强调业务流程,主要解决业务效果和运营效益问题。相较于ITO, BPO对承包企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要求更高。随着外包要处理的内容越来越趋向价值链上游,所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有价值,服务方式也越来越复杂。前者重在服务内容中知识的含量和密度,知识含量越高,服务价值越大;后者重在服务手段的创新和利用,重在服务手段对客户业务流程的转型和创新带动作用。就两方面来看,软件服务外包是沿着价值链由低到高,越来越向组织的核心业务接近的动态过程,同时,ITO、BPO、KPO、BTO与核心业务之间并不是相互割裂的,既有明确的序贯式业务划分,又有相互重叠交互的地方。
三 基于企业业务特征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全球价值链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与互联网飞速发展环境下,生产和服务环节国际分工细化使得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成为跨地域、跨文化、跨企业、跨业务类型的全球性产业。各国软件企业凭借自身的业务特点和比较优势,都想在这条全球产业链中找到一席之地,并且不断探索可以取得更大价值的路径。在全球范围内,将企业业务特征按产业链的顺序连接起来,得到基于企业业务特征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全球价值链,如图3-15所示。

图3-15 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全球价值链——基于企业业务特征视角
从图3-15可以看出,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全球价值链已经从传统的软件开发与服务向两端延伸至自主创新与服务创新层次。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全球价值链包括产品、代工和服务三种模式,分别对应软件的研发、实施、服务三种形态,贯穿三者的是创新(王梅源,2015)。全球价值链向左端延伸至技术解决方案,行业解决方案乃至行业产品线等业务,最有代表性的有IBM、微软、SAP等自主创新型高端研发类软件企业。同时,全球价值链向右端延伸至二次开发、管理咨询等业务,最有代表性的有IBM、EDS、埃森哲、凯捷等服务创新型高端管理咨询类企业。另外,印度的TATA、Infosys等企业致力于同时向全球价值链两端延伸,也已走向行业发展前列。我国大部分软件服务外包企业主要从事编码、测试、代码维护等低端业务,处于全球价值链的最底层,但目前已经有企业正走在向全球价值链上端行进的路上,如用友、金蝶等企业专注于行业解决方案的实现,东软等企业正在向二次开发乃至管理咨询等高端业务方向发展。
与其他产业一样,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也必然会遵循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在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指导下,深入研究产业价值链形成特点,探索产业升级路径与策略是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首要任务。本章在对产业价值链——微笑曲线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软件生命周期、软件产品和服务、企业业务特征三个角度构建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价值链,使企业能够在全球价值链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使产业规划者能够了解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运行规律,使政府相关部门了解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和策略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