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实现“四个转变”
我们是在现代工业文明既取得辉煌成就又暴露出深重危机的历史关头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伟大目标的。把现代工业文明的成就和弊端辨析清楚,我们才知道如何着手建设生态文明。
(一)现代工业文明的得与失
现代工业文明的积极成果包括:
(1)科技进步、物质丰富。现代科技大大增强了人类控制自然环境的力量,大大提高了创造物质财富的效率,能让人们越来越便捷地满足自己的欲望。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能满足绝大多数人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按照正统意识形态和“修补论”,这方面的成果可概括为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其标志不仅包括饥饿人口的日趋减少,还包括基础设施或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如交通、通信、卫生、医疗等设施的改善。
(2)民主法治、政治文明的发展。现代民主法治的发展,逐渐取消了传统社会的等级制度,使个人的基本权利获得了制度的保护(资本主义的政治文明仍有很大的局限性)。
但现代工业文明也有如下致命的弊端:
(1)思想观念的错误。现代工业文明的指导思想就是现代性思想。现代性思想包含正确的方面,也包含致命的错误。例如,认为自然不过就是各种物理实在的总和,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知识将日益穷尽自然的一切奥秘,故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将越来越自主、越来越自由;无止境地追求物质财富就是人的“自然本性”;社会规范与自然规律无关,社会历史和道德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无关,等等。
(2)科技发展方向的错误。许多现代思想家认为,科学有其“内在的逻辑”,科学的“内在的逻辑”决定了科学只能按逐渐穷尽自然之全部奥秘的方向进步;由这样的科学支持的技术便会自然追求越来越强大的控制力和征服力。追求日益强大的说服力、控制力和征服力就是现代科技的发展方向。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气候变化与这一方向的科技进步有着内在的关联。
(3)制度建设的错误。“冷战”结束以后,西方现代化模式“一枝独秀”,西方式的工业化在全球铺展。西方工业文明制度建设的基本“逻辑”就是“资本的逻辑”,美国制度是其典型。受制于“资本的逻辑”的社会制度难以保护生态环境,迄今为止,它仍激励着人们物质贪欲的无限膨胀。
现代工业文明是不可持续的,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现代工业文明与全球性生态危机有着内在关联,通过表4.1可清楚地看出这种关联。
表4.1 现代工业文明与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内在关联
现代工业文明的盲目扩张将会导致人类文明的毁灭。现代工业文明已将反自然倾向推向极端,人类面临着自诞生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我们能否以文明的方式与地球生态系统和谐共存?超越了动物生存状态的人类文明可否不采取反自然的形态?这是21世纪的人类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实现“四个转变”
生态文明建设既非源自思想家的创新,也非源自理想主义者的梦想,而是中国人为走出前几十年(从1978年算起)粗放式快速发展所导致的深重危机,避免走西方工业文明老路而构想的文明发展战略。生态学可为这一战略提供科学依据,日本、德国、北欧各国建设循环经济的实践为实施这一战略提供了经验,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也是支持这一战略的重要思想资源,当代一些哲学家正着力探究的生态哲学则是支持这一战略的崭新哲学(它将代表一种全新的时代精神)。生态文明的基本构架如表4.2所示。
表4.2 生态文明的基本框架
由此可见,为走出现代工业文明导致的深重危机,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必须实现“四个转变”:
第一,观念的转变——摈弃现代性的物理主义、独断理性主义、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指导之下的生态主义。
第二,科技的转变——科技没有什么总体发展的“内在逻辑”,科技从来都是服务于人类实践的,坚持所谓科技的“内在逻辑”会导致科技奴役、绑架人类的科技异化。科学永远也不可能穷尽自然的奥秘,盲目追求征服力的技术会带来技术应用的越来越大的风险,最终可能会导致人类的毁灭。科技须由力图穷尽自然奥秘、无限扩大人类的征服力转向以人为本且以保障人类安全、维护地球生态健康为根本目标。
第三,制度的转变——由主要受制于“资本的逻辑”的制度转向服从生态学规律的制度。当然不是废除市场经济和“资本的逻辑”,但坚持优先服从生态规律,而不是优先服从“资本的逻辑”。
第四,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变——由线性经济转变为生态经济(涵盖循环经济),发展清洁能源和清洁生产,建设生态工业体系,建设生态城市。
(三)观念的转变
没有1978年开始的“思想解放”,就没有同时进行的“改革开放”和随之而来的经济腾飞;同样,没有思想观念的转变,就不可能建设生态文明。为了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必须做到如下两个方面。
1.摈弃“科技万能论”
现代工业文明的思想支柱就是独断理性主义。独断理性主义的通俗表述就是“科技万能论”,“科技万能论”仍有很大的影响。信持“科技万能论”者嘲笑主张建设生态文明的人们夸大了生态危机和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态破坏问题会得到轻而易举的解决,不需要节能减排,不需要建设低碳经济,不需要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生产生活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将来可以一往无前地“大量生产、大量消费”,不会再有什么“大量排放”了,科技创新和循环经济的结合可变一切垃圾为资源。这是科学主义的新乌托邦。物理学和生态学告诉我们,不可能一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一边实现“零排放”,“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必然伴随着“大量排放”,除非这里所说的“量”不再是物质生产和消费的“量”。
“科技万能论”所预设的自然观和认识论是荒谬的(本书“二 现代工业文明的观念错误”对之已做了较详细的分析和批判),它所支持的价值观是粗俗的。
2.批判物质主义
欧洲启蒙之后,物质主义逐渐成为最有影响力的价值观。物质主义与“资本的逻辑”互为表里,已渗透于制度并积淀于许多人的生活习性之中。媒体无时不在传播着物质主义的“福音”。不祛除制度和人们心灵积习之中的物质主义,就无从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涵盖了生态学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马克思的思想博大精深,有各种不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是与时俱进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能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是涵盖生态学和生态哲学的马克思主义。著名生态学家康芒纳曾概括了生态学的四条法则:(1)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2)一切事物都必然有其去向;(3)自然界所懂得的是最好的;(4)没有免费的午餐。第一条法则显然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联系原则,而第二条不过就是物质不灭定律的另一种表述方式。第四条无非强调不能把自然资源当作可以任意取用的东西,使用自然资源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恩格斯也指出过。最需要解释的是第三条。“自然界所懂得的是最好的”这一说法是针对工业文明长期以来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而言的,即指如果不像现代人那样干预自然生态系统,则生态系统会更好。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当然不可能不改造环境,不可能不干预自然过程,更不可能不进行物质生产,但只要我们遵循着生态规律(即自然规律)就可以在这一切实践活动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双赢,而按客观规律改造世界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
鉴于以往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实践没有凸显生态学和生态文明建设,我们也可以简明扼要地说,建设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是生态学和生态哲学。
马克思主义所涵盖的生态学和生态哲学的基本思想是:(1)人不在自然之上,也不在自然之外,人就在自然之中,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永远依赖于地球生态系统。(2)人类对自然过程的干预(征服)力度越大,自然过程对人类的反弹力度就越大。例如,一个烟花爆竹作坊爆炸,其害不过方圆一公里,而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则贻害好几个国家,日本福岛核电站的被破坏则引起了全世界的恐慌。为生活得安全和幸福,我们只需要能适度控制环境的科技,不需要征服力越来越大的科技。征服力越来越大的科技会给人类带来越来越大的危险。放弃追求征服力越来越大的科技决不意味着放弃追求科技进步。(3)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的生态承载力是有限的,它不容几十亿人都过美国人那种奢侈浪费的生活。这意味着物质主义价值观是反生态的、反自然的。这也表明人们追求什么样的价值,并非与自然无关,反思人们的价值观也并非与科学无关。生态学告诉我们,物质主义价值观是彻头彻尾的错误。
(四)科技的转向
没有现代科技就没有现代工业。没有大量利用矿物资源的现代工业就没有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包括气候变化)。
现代科学观设定:
(1)物理主义自然观:自然不过就是物理实在的总和,自然中的一切都可归结为四种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2)科学有其内在的总体逻辑,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日益穷尽自然的所有奥秘。故科学有其自主的发展方向,科学家有充分的理由“为科学而科学”。
(3)正因为科学正日益穷尽自然的所有奥秘,故技术将使人类越来越能够在宇宙中为所欲为,即保证人类越来越能够自主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4)按其内在逻辑,日益穷尽自然的奥秘(追求科学的统一)就是现代科学的发展方向,追求越来越强大的征服力就是现代技术的发展方向;总起来说,追求日益强大的征服力就是现代科技的发展方向。
现代科技的发展方向是错误的,理由如下:
(1)生态学、耗散结构理论、复杂性理论等新兴科学表明,物理主义自然观是错误的,自然并非物理实在的总和,自然是生生不息的,是有创造性的(普利高津语)。
(2)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科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研究表明,科学没有什么内在的总体逻辑,“统一科学”的理想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科学永远不可能穷尽自然的所有奥秘。
(3)人类运用科技手段对自然过程的干预力度越大,所受到的反弹力就越大,即风险越大,人类干预自然的风险已接近人类无法承受的量级——引起地球生态崩溃的量级。
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实现科技的生态学转向,这要求做到:
(1)科技必须以人为本。科技没有理由成为自主发展的事业,而应该服务于人类的安全和幸福,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2)放弃追求越来越大的征服力。为生活幸福,人类无须征服力越来越强的科技。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人类亟须能保障生态安全、维护生态健康的科技,而不需要征服力日益强大的科技。
由追求日益强大的征服力的科技转向以人为本、保障生态安全、维护生态健康的科技,就是科技的生态学转向。实现了生态学转向的科技将优先发展生态学与环境科学;优先发展清洁能源和清洁生产技术、生态技术以及一切支持循环经济的技术(包括低碳技术)。
(五)制度的转变
受制于“资本的逻辑”的社会制度是与生态文明不相容的。资本主义制度无疑是受制于“资本的逻辑”的,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产生与资本主义制度有内在的关联。中国由于一度过分注重效率,其制度建设也过分受“资本的逻辑”的制约。“资本的逻辑”对个人的要求是:“要不遗余力地让你的资产增殖!”对社会的要求则是:“要尽可能保障GDP的增长!”在中国,GDP至上思想的影响至今仍十分强劲。为了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生态学应成为制度建设的主导思想,或是制度建设的主导思想必须由GDP至上的思想转变为生态学思想。
强调生态学应成为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并不意味着要取消市场经济,从而也不意味着要取消“资本的逻辑”的作用。市场和资本都可以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但若想让它们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而不让它们成为主导社会的力量,就不能让市场原理和“资本的逻辑”成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主导原则。主导原则应该是生态学原理,市场原理和“资本的逻辑”应该只是从属性的,即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应该优先服从于生态学原理,而不是像长期以来那样优先服从于经济增长这一目标(即各种制度的建立都是为了保障经济增长),即优先服从于“资本的逻辑”。
建设生态文明也不能不讲求效率,也不能全靠人们的思想觉悟,也需要制度发挥激励作用。市场和资本能激励人们为建设生态文明而努力,如美国采用的污染权交易制度以及欧洲推行的碳交易制度,都可以产生积极作用。但由于在欧美社会“资本的逻辑”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故污染权交易制度和碳交易制度都容易背离保护环境的初衷。要想使市场和资本成为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且不扩张为主导性力量,领导阶级必须坚持生态规律高于市场规律的原则。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利制度条件。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大工程项目、大科研项目都应该经过充分的民主讨论以后才能付诸实施。例如,像怒江水利开发这样的工程,不能仅因为工程上可行、经济上合算就立即上马,在民主讨论时,不能只听水利专家和经济学家的意见,而应该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特别应该认真听取生态学家的意见。总之,一个大工程,不能仅因为它符合某一个学科(如化学)的规律,就认为它是科学的,一个化工厂从事的符合化学规律的生产,完全可能严重污染环境。经过不同学科从业者的民主讨论才可能制定出最合理的建设计划。
要谨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受“资本的逻辑”的侵蚀,确保在各级人大代表中各行业、各群体、各地方抵制物质主义的精英占多数,而不能让以赚钱为人生主旨的人占多数。能否成功地限制“资本的逻辑”,取决于何种人成为领导阶级,或何种人居于社会领导层。如果以赚钱为人生主旨的人居领导层中的多数,则“资本的逻辑”必然会成为制度建设的主要指导原则。唯当具有生态主义价值观的人居领导层的多数时,生态学规律才能成为制度建设的主要指导原则。那时,“资本的逻辑”才会在法律给它划定的范围内发挥其积极作用(包括保护环境的作用)。
(六)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事实证明,线性经济(开采——生产——消费——废弃)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为了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必须走向稳态的循环经济(3R经济,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经济)。
生态学告诉我们,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流量是不可无限扩大的。如今,几乎世界各地的生态足迹都已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限度。达到极限后,生态化的物质经济也不可能继续增长。物质经济增长达到极限后,经济的持续增长只能靠非物质经济的增长得以实现。非物质经济活动是满足人们非物质需要(情感需要、精神需要、归属需要等)的经济活动,是可以大幅度节能减排的经济活动。发展非物质经济同样必须遵循生态规律。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城市建设必须走生态化的道路。现代城市是严重浪费资源的城市,是反生态的。建设生态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未来的几十年势必是中国城市化迅速推进的几十年,必须抓住时机建设生态城市,尤其是新建城镇,必须走生态化的建设道路,如有宽敞的自行车道,鼓励人们绿色出行;有资源循环利用的各种设施,包括利用居民粪便做有机肥的设施;有绿色建筑,“绿色基础设施”,等等。
建设生态文明不是建设人间天堂,不是要回到田园诗般的农业文明中,而是为了走出现代工业文明所导致的深重危机,走上真正可持续的文明之路。生态文明不是一两代人即可建成的,而需要几代人乃至十几代人的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