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师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第二十二章)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我可以效法的人,选择他的优点而学习,看到他的缺点而自我检查,自己如有就予以改正。)
“三”和“九”,在先秦古书里大多是表示多数的意思,不一定实指具体数字三和九。“师”是“效法”的意思。前一句是肯定别人有值得自己学习的长处,后一句是说以别人的缺点错误作自己的鉴戒。
类似的言论,《论语》中还有: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第十七章)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自己反省(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第八章)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知识啊。有乡下人问我一些问题,我的脑子空空的。我询问了那事情的正反、本末、始终,才把问题完全搞明白。)
“鄙夫”指乡村的人,周制以五百家为“鄙”,后也称小邑、边邑为“鄙”。世界上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人,对于自己缺乏的知识,就要学习,随时随地向一切入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也随时修正自己错误的认识。
博学如孔子自称“无知”,正是学问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俗语说:“半罐水叮当响,水满罐不响。”书读得越多越觉得自己知识不足,因为他认识到世界知识之无穷尽,个人所知的确是太少了,对许多知识领域,对复杂的问题,任何一个个人,常常是无知的。所以我们要多闻多识: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述而》第二十八章)
(孔子说:大概有不懂就去造作的人,我不是的。多闻,选择好的跟着学;多见而记在心里;这比“生而知之”的人次一等了。)
孔子从来都说自己是“学而知之”的人,不但“三人行必有我师”,还随时随地多闻多见,永不满足地充实自己的知识。
卫国大夫公孙朝问孔子的学生子贡:“仲尼焉学?”(孔子向什么人学呢?)
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第二十二章)
(子贡说:周文王、武王的道,并没有与他们一同埋于地下,而传在人间。贤能的人记得其中的大处,不贤能的人也记得其中的小处,不论大小,莫不有文王武王之道。我的老师无处不学习,又哪里有固定的老师呢?)
这段对话,说的是“学无常师”。学无常师,就是向所有的人学习,吸取各家的知识和长处,集各家之长。只向一位老师学,你永远不会超过那位老师;只向一个学派学,你的知识不会越出那个学派。世界的知识永无穷尽,学无常师,才能博学多才。现代的各门学科互相联系,学科分支细密,而它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许多问题常常要运用多学科、跨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研究。在我们的现代,更需要“学无常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