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特色资源
一 自然资源
1.土地和水资源
犹太人重返巴勒斯坦地区时,这里并非《圣经》中所描述的“流奶与蜜之地”,呈现在犹太复国主义者面前更多的是一望无际的荒漠、绵延不绝的荒山秃岭,昔日的一些城镇竟也繁华不再。然而,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犹太人带来了组织方法、科学技能和资金,尤其是全心全意的献身精神,其最大贡献正是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他们开垦农田,改良农作物品种和耕作方法;植树造林,抗沙防沙,发展灌溉农业,让沙漠开出鲜花。
耕地一直是以色列国最重要的资源,占国土面积的1/5以上,其中半数得到灌溉。20世纪60年代,以色列人终于找到了能够大面积开发干旱少雨地区的金钥匙——滴灌技术。该技术在以色列农业生产中的普及率达80%(世界第一),60%以上的农田,几乎所有的果园、绿化区和蔬菜种植均采用滴灌技术进行灌溉。以色列人铺设管网,采用自动控制系统,按时按量将水、肥料直接送入作物根部,不会产生地面径流和深层渗漏,可节水40%~50%,水资源的利用率更是达到了95%以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色列农业用水总量一直稳定在13亿立方米,而农业产量却翻了5番,农业产值不断增高。总之,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在低劳力、高技术、高投入和高产出基础之上的高科技农业已成为以色列的一个金字招牌,为全球沙漠农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对于水资源匮乏的以色列国而言,保护和开发利用水资源是其生存发展之关键所在。建国初期,水就被定为国有资源,由政府掌控,并于1959年颁布实施了《水法》。水资源委员会是管理和保护水资源的政府部门,负责收集信息(包括水文服务机构);制定发展水利经济的长期规划;通过颁发生产许可证来规范和监督供水单位、规定用水价格等。
以色列国的地表淡水资源集中在北部地区,主要是以约旦河和太巴列湖为中心的水系。约旦河年径流5.2亿立方米,上约旦河流入太巴列湖,下约旦河注入死海。太巴列湖是以色列最大的淡水湖,湖面长21公里,最宽处12公里,面积166平方公里,集水面积2730平方公里,蓄水量约40亿立方米,其北部三条支流年补给水量约5亿立方米。太巴列湖是世界上最低的淡水湖,低于海平面210米,相当于是一座大型水库,已完全实现人工调节,每年的抽水量约为4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用水量的30%。
除了地表淡水资源,以色列的中部山区和沿海平原的地下含水层是其重要的淡水资源。中部山区的地下含水层,北起海法所在的卡梅尔地区,南至内盖夫沙漠北端的贝尔谢巴,每年从该含水层大约抽水3.5亿立方米,占全国用水量的26%。西部沿海平原的地下含水层,与中部山区地下含水层平行,大致也是从卡梅尔地区延伸至南部的加沙地带。每年大约从地下抽水2.5亿立方米,占全国用水量的19%。由于地下水超采导致沿海一些地区出现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等一系列问题,现在对地下水采集的控制已比较严格,并采用了地下水回灌的补救措施。整个以色列有2800口地下水开采水井,其中1300口属于国家供水公司(Mekorot)。在沿海平原区还有150口专门用于地下水回填的水井。
全国输水系统(National Water Carrier)工程196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它通过水泵把太巴列湖水抽到海拔152米高处,经过消毒处理后通过管道运向沿海地区和内盖夫沙漠。如今,全国的大部分地区水资源都被并入一个由泵站、管道、沟渠组成的供水综合网,并实现由计算机联网控制。既根据需要对各处的需水做统一调度,还收集污水经处理后提供给农业灌溉使用。尽管人口、水质要求和农业生产用水不断增加,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75%的用水来自循环利用,这一利用率为全球第一(第二位是水循环利用率12%的西班牙)。国家输水系统不仅用于供水,而且还能排放过多的雨水,同时补给沿海地区的地下含水土层。大多数地区供水系统同全国输水系统相结合,从而形成一个较为平衡的供水系统网络,通过这个网络,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和需要将水从一个地方运往另一个地方。
此外,沿海城市的海水淡化,南部地区地下咸水净化以及直接灌溉也是以色列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重头戏。以色列水资源委员会认为,解决以色列乃至整个中东地区水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只能靠淡化海水,海水淡化是消除未来用水“赤字”的唯一途径。海水淡化是未来以色列新增水资源最大的行业。与一般的海水淡化标准不同,以色列水资源委员会要求淡化所生产的水必须高于饮用水的标准,尤其是氯化物浓度。其原因是以色列天然水资源的氯化物浓度偏高,注入这样的淡化海水可以使整个供水系统的氯化物以及硼离子浓度降低,并且使废水中的盐度降低,有利于农业灌溉。
自20世纪60年代起,以色列的科技人员就一直致力于咸水淡化技术的研究,实际生产量也逐年增加。进入新世纪后,由于技术成熟和成本降低,海水淡化生产量增长得尤为迅猛,以色列政府投资兴建了大规模的海水淡化厂。以色列共有31座海水淡化厂,规模较大的有阿什凯隆淡化厂、哈德拉淡化厂和帕尔拉其姆淡化厂。这些海水淡化厂从地中海和地下提取咸水,并将其转化成适合饮用与其他用途的淡水,年产量为5.05亿立方米。
2.动植物资源
以色列国非常重视保护动植物资源。1964年,政府专门设立自然保护局,与自然保护协会共同负责环保工作,既要满足发展基础设施的需要,同时还要保护自然环境。政府还制定了保护自然资源和野生动植物的法律,例如禁止采摘路边的野花。
以色列地处气候和植被分布的过渡区,动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北部地区是地中海式气候,南部是干旱的荒漠气候,中部是这两种不同生物地理区的过渡带,最适宜于动物的繁衍生息和植物的生长。以色列有25%的国土面积被确定为自然保护区,其中80%位于干旱区。
以色列有数百种动物,其中有300多种鸟。以色列人的动物保护意识很强,不仅保护小瞪羚、大角山羊、豹和秃鹫等珍稀动物,还给狼和狐狸等动物建造饲养站,为鸟类搭建营巢的地方,收集并孵化地中海岸的海龟蛋,将小海龟放归大海,跟踪记录鸟类迁徙的路线,严禁飞机在这些路线上飞行。
对于圣经时代的动植物,以色列人情有独钟,政府则竭尽全力予以保护。以色列中部有一个“奴阿基杜明”风景保护区,专门收集栽培《圣经》中提到的尚未灭绝的植物,以及其他古老物种。以色列人在世界各地寻觅并引进濒临灭绝的动物,待其适应环境后再放归以色列故土上的自然栖息地,已成功迁回的有鸵鸟、波斯黄鹿、羚羊和索马里野驴等。
从北部赫尔蒙山坡的阿尔卑斯山植物,到南部阿拉瓦谷地的撒哈拉植物,以色列已识别的植物有2800多种。以色列很重视花卉的栽培,是世界第二大鲜花种植国,四季鲜花不断,诸如长梗玫瑰、郁金香、风信子、百合花、金盏花、藏红花等,大多销往欧美。以色列是继荷兰和哥伦比亚之后,世界第三大花卉出口国,其玫瑰花出口量居世界第一。在以色列农业出口中,花卉一直位居榜首,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3.矿产资源
以色列钾盐丰富,为世界最大生产国,其他矿产资源较为贫乏,仅有磷酸盐、溴化物、镁、食盐、铜、石膏、石灰石、云石、石英砂和少量的石油、天然气等。
二 名胜古迹
以色列是个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
1.西墙
西墙位于耶路撒冷的圣殿山上。公元前957年,希伯来王国所罗门王穷7年之工建造了一座规模宏伟的耶和华圣殿,史称“第一圣殿”。但不幸的是,公元前586年,巴比伦军队攻占耶路撒冷,“第一圣殿”被毁。后来,犹太人曾两度重修圣殿,然而又在罗马占领时期被损毁殆尽。犹太圣殿的可见遗迹仅剩下了西部的一段基座,即圣殿区西墙的一部分,一堵长52米、高19米的大墙,即“西墙”。犹太人认为这是当年圣殿的唯一遗迹,因而它成了处于流散状态的犹太人千百年来的精神寄托,被视为犹太教最神圣的地方和犹太民族往日辉煌的象征。每当犹太教徒在这里面壁祈祷时,不禁潸然泪下,“哭墙”因此而得名。犹太人在西墙前祈祷的特权是16世纪初期征服并重建耶路撒冷的奥斯曼苏丹苏里曼一世给予的。
2.圣墓教堂
圣墓教堂位于耶路撒冷老城基督教区,又称“复活大堂”。4世纪初,罗马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圣海伦娜巡游至耶路撒冷,下令在耶稣蒙难、安葬和复活的地方,建造一座教堂,即后来的圣墓大教堂。教堂外观像一个十字架,圆形大厅中央是圣海伦娜发现的安葬耶稣的洞穴遗址。洞穴周围的岩石全被削去,圣墓则被围在一个被称为“Edicule”(意为小房子)的建筑内,即整座建筑的核心,由希腊东正教士守卫。教堂内气氛庄严凝重,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络绎不绝。
圣墓教堂是耶路撒冷的大教堂之一,耶路撒冷牧首的总部,而建筑本身则由基督教的6个教派(罗马天主教会、希腊正教会、亚美尼亚使徒教会、叙利亚正教会、埃塞俄比亚正教会、科普特正教会)共同管理。
3.阿克萨清真寺和萨赫拉清真寺
阿克萨清真寺和萨赫拉清真寺都是伊斯兰教著名的清真寺,位于耶路撒冷老城东部的圣殿山上。“阿克萨”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是“极远”的意思,因此阿克萨清真寺又称“远寺”。在穆斯林心目中,世界第三大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的地位仅次于麦加禁寺和麦地那先知清真寺。萨赫拉清真寺又称岩石清真寺,得名于阿拉伯文“岩石”的音译。清真寺呈八角形,每边长21米,圆顶由真金箔贴成,顶上有新月形标志柱子,墙壁由大理石砌建,以彩瓷马赛克装饰。寺内拱顶富丽堂皇,圆顶下方栅栏内有一块长17.7米、宽13.5米、最高处高出地面约1.5米的巨大浅蓝色岩石,石头上有类似脚印的痕迹,传说这是穆罕默德当年踩石登霄时留下来的。穆斯林奉该石为圣石,与麦加禁寺天房的玄石同样神圣。岩石下的比雷-阿尔瓦洞穴是灵魂之井,传说是世界的中心。
4.大卫塔
大卫塔靠近耶路撒冷老城西面的雅法门,位于亚美尼亚基督徒区,是老城的最高点。“大卫塔”是由拜占庭基督徒命名的,他们认为该地是大卫王的宫殿。大卫塔城堡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是为了加强耶路撒冷老城的战略薄弱点,后来曾多次被毁并重建。公元70年罗马人攻入时,希律王(公元前37~公元4年)建造的城塔固若金汤,未被摧毁。
大卫塔城堡遗迹是耶路撒冷城最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陆续被发掘出土的有古老的哈莫尼城墙,法赛尔塔、希皮库斯塔和米里亚尼塔三座城塔,以及罗马、拜占庭、十字军和土耳其时代的建筑遗迹。1988年以色列在此建起了一座历史博物馆,收藏着迦南人、希伯来人、希腊人、十字军、土耳其人、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的历史文物。夜幕降临后,几乎整座城堡都成了声光秀的“舞台”,美轮美奂的声光表演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大型声光秀把耶路撒冷几千年的沧桑巨变呈现在了观众面前,使人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沉浸在一条有声有色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之中。
5.锡安山
锡安山位于耶路撒冷老城之南,对于犹太人和基督徒来说,极具宗教价值。多米森教堂是锡安山的地标性建筑,一座拥有圆顶钟塔的本笃会教堂,相传为圣母玛利亚逝世的地方。教堂地下室有座沉睡的圣母玛利亚雕像。此外,这里还有犹太人仍视之为神圣之地的大卫王墓,以及拉丁文原意为“饭堂”的马可楼,即耶稣与其12门徒共进最后晚餐的地方。马可楼始建于十字军时代,拥有美丽的拱形线条,15世纪伊斯兰教占领锡安山时将之改为清真寺,在长达约5个世纪的时间内禁止基督徒和犹太人进入。目前,耶路撒冷虽由以色列管辖,但是圣弗朗西斯教派却拥有一份1335年签署的地契。
6.橄榄山
橄榄山位于耶路撒冷老城东面,周围遍植橄榄树。站在山上远眺,耶路撒冷的城市风貌尽收眼底。耶稣曾在此布道,基督教圣迹随处可见。据说,耶稣与其门徒在最后的晚餐之后,上到西南面的山坡,进入客西马尼园(客西马尼意为“榨酒器”),园中有8棵树干形似假山的橄榄树,相传在耶稣时期即存在。耶稣在这里被犹大出卖,并作最后的祷告。但东正教徒认为,客西马尼园是使徒安葬马利亚(耶稣的母亲)的地方。客西马尼园旁边的万国教堂又叫苦闷大教堂,祭坛前的岩石传说是耶稣度过最后一夜的地方。橄榄山上的圣玛丽神女教堂是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纪念其母亲而兴建的,俄罗斯风格的葱头顶金光灿灿,熠熠生辉。旁有多米内斯弗列维特礼拜堂,上方有座升天教堂,传说留有耶稣升天时的脚印,不远处的彼德涅斯特教堂里面有以44国文字书写的主祷文,颇具宗教意义。此外,橄榄山上还有犹太人的古老墓园,是犹太人梦寐以求的归宿,因此对犹太民族来说,此地亦是值得纪念的神圣之地。
7.赫茨尔山
赫茨尔山位于耶路撒冷西部,以犹太国的先知、犹太复国主义的先驱和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的创始人西奥多·赫茨尔的名字命名。犹太军事公墓建在赫茨尔山北部,是以色列阵亡军人和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重要人物的墓地。1995年11月以色列前总理拉宾遇刺身亡后,也安葬在这里。
8.马萨达
马萨达希伯来语意为“堡垒”,屹立于死海西南的沙漠地带,高出死海海面434米。公元70年罗马军团进攻耶路撒冷城,九百多名犹太人退居易守难攻的马萨达要塞。公元73年4月15日,即逾越节的前一天,他们集体自杀,仅有7名妇女儿童幸免。因此,马萨达被视为犹太民族争取自由的象征,成为以色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以色列国防军每年在此举行仪式,弘扬马萨达精神,高呼“马萨达永不沦陷!”
1963~1965年,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伊扎尔·亚丁教授带领考古队对占据整座山头的马萨达遗址进行发掘,清理出与史料记载完全吻合的犹太希律王宫殿城堡。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具有宗教和艺术考古价值的建筑奇迹,宫殿、居室、储藏室、古罗马蒸汽浴室、水窖、犹太会堂、墓碑、犹太教经卷、瞭望塔、防御工事和供水系统等一应俱全。2001年,马萨达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马萨达要塞是以色列的旅游胜地,其地势险要,除空中缆车外,还有两条山路通往山顶:一条是西边希律王的“御道”,蜿蜒曲折;一条为古人的应急通道,坎坷陡峭。
9.雅法老城
雅法老城是地中海东岸一个具有四千多年历史的老港口,在《圣经》里多次被提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关于雅法名称的来源有多种解释。犹太传统认为,在毁灭万物的大洪水消退后,幸免于难的挪亚之子雅弗修建了这座以其名字命名的城市,后来读音演变成雅法。还有人认为,“雅法”是希伯来语“美丽”一词的谐音,因为这里风景绝佳,秀丽如画。也有人认为,雅法的意思是“闪着白色光辉之地”,系指其近处白垩纪的断崖上闪耀的光辉。
雅法老城建在一座37米高的山丘之上,考古学家在此发掘出了公元前18世纪至16世纪人类居住的遗迹。雅法虽与现代化的大都市特拉维夫连成一体,但风格迥异,它是以色列著名的艺术街区和旅游景点。在这里,依山而建的清真寺与教堂共存,用石头修砌的店铺鳞次栉比,以星座命名的街巷曲径通幽,汇集十二星座雕像的许愿池巧夺天工,根植于大铁球的橘树空中悬吊……风景秀丽,游人如织,流连忘返。2003年,雅法老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0.阿卡老城
阿卡位于地中海东部海岸,也是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据文献记载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最早的居民是属于闪族的迦南人。后逐渐发展成为从地中海东岸通往西亚内陆的重要商业口岸,是一座有城墙的港口城市,经历过繁华兴盛。阿卡也曾是巴勒斯坦重要的军事要塞,历尽战争的沧桑。1104~1291年,阿卡老城是十字军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国的首都和最后据点。考古学家已发掘出部分的十字军城堡遗址,生动地再现了昔日耶路撒冷十字军王国的都城面貌。圣约翰地下城堡是十字军时期骑士们聚会的地方,巨大的石柱、拱形交叉的屋顶、精美的石雕都展示着中世纪建筑的巨大成就。
如今,阿卡老城里保存完好的城堡、清真寺、商栈和土耳其浴室等建筑都是土耳其人在18~19世纪时修建的。建于1781年的加扎尔清真寺,是阿卡最大的清真寺,也是土耳其建筑风格的典范。大厅内部用蓝色、棕色和白色三种颜色装饰,庄重典雅、美轮美奂。庭院呈长方形,四周是供朝觐者投宿的房间。穿过东侧的拱门,走下狭窄的石阶,是一个巨大的修建于十字军时期的蓄水池。历史上,阿卡曾数度被围困,几乎每次都是这一池水拯救了一城人。
因较好地保存了大量中世纪和近代文明遗迹,2001年,阿卡老城成为以色列第一个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古迹。
三 著名城市
1.耶路撒冷(Jerusalem)
耶路撒冷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名城和宗教圣城,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耶路撒冷在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中都是“和平之城”的意思,但长期以来该城却饱受战乱之苦,其中宗教之争是一大原因。鉴于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三教都把耶路撒冷视为自己的圣地。“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这句源自犹太经典《塔木德》的话,是对耶路撒冷最恰当的比喻。
耶路撒冷既古老又现代,是一个多样化的城市,其居民代表着多种文化和民族的融合,既严守教规又有世俗的生活方式。老城位于东部,周围有一道高高的城墙,一些著名的宗教圣址都在老城,如萨赫拉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圣墓教堂和西墙等。耶路撒冷新城区位于西部,是在19世纪后逐渐建立起来的,比老城区大2倍,以色列的政府部门、科研、文化等机构大都集中于此。
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后,以色列旋即占领耶路撒冷西区,约旦控制老城和东城新区。1950年1月以色列议会通过决议,宣布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永久首都。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军占领整个耶路撒冷。以色列议会随即宣布在东耶路撒冷及其周边地带实行以色列法律。1980年8月以色列议会通过法案,宣布“统一的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久的、不可分割的首都”。1984年,伊斯兰会议耶路撒冷委员会特别会议决定5月18日为耶路撒冷日,以抗议以色列的占领。1988年11月,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布耶路撒冷为新成立的巴勒斯坦国首都,并得到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承认。
2.特拉维夫-雅法(Tel Aviv-Yafo)
特拉维夫的全称是特拉维夫-雅法,面积51.76平方公里,是以色列第二大城市,仅次于耶路撒冷。
雅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古城雅法也随之兴旺起来,成为地中海东岸的一座重要港口城市。由于雅法城人口越来越密集,生活成本居高不下,1909年,来自俄国的一群犹太移民在市郊建立了一个叫艾布扎特·巴伊特的定居点。1910年,改名为特拉维夫,意为“春天的山丘”。特拉维夫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其地位和影响很快超越了雅法老城。1947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的分治决议,建议雅法(当时人口为10万,包括3万犹太人)归阿拉伯人所有;特拉维夫(当时人口23万)归犹太人所有。1948年,以色列军队占领了雅法,城中的阿拉伯人纷纷逃亡。
1948年5月14日,本-古里安在特拉维夫宣布以色列国成立。特拉维夫作为政治首都虽然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但其地位独特,堪称圣地的大门。由于国际社会对于耶路撒冷的地位颇有争议,绝大多数国家的大使馆都设在特拉维夫,以色列外交部也不得不暂设于此。1950年,特拉维夫和雅法两市合并成特拉维夫-雅法市,但人们习惯上称特拉维夫。
特拉维夫是中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国际大都市,宛如地中海东岸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特拉维夫见证了以色列经济飞速发展的奇迹,是以色列的经济中枢。特拉维夫拥有除美国硅谷之外全球最集中的高科技企业群,英特尔、IBM、微软、惠普、雅虎、谷歌等世界顶尖的高科技产业都在此设有研发机构,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因而被称为“硅溪”或“世界第二硅谷”,被美国《新闻周刊》评为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的高科技城市之一,被CNN财经频道列为全球网络行业的最佳经营场所。此外,特拉维夫的写字楼、银行、购物中心、博物馆、音乐厅、体育场、画廊、酒店、餐厅、犹太会堂、公园等荟萃,集地中海风情与多元文化于一身,具有活跃、摩登、世界主义的特征,其氛围与耶路撒冷大相径庭。特拉维夫以“不眠之城”而著称,海滨步行道旁酒吧、咖啡馆和餐厅林立,夜生活丰富多彩。
2003年,包豪斯建筑风格的特拉维夫白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特拉维夫“媒体艺术之都”称号,纳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
3.海法(Haifa)
海法是以色列第三大城市、最大海港、重要的商业中心及工业重镇。海法城可分为四个区域:一是下城区,有繁忙的海港、美丽的海滩、雅致的民居;二是湾区,不少现代化工业云集于此;三是半山区(旧社区),酒店、餐厅和商店鳞次栉比;四是山顶区,休闲娱乐设施比比皆是。
海法是以色列风景最为秀丽的城市之一。海滩景色宜人,周围风景名胜众多,这里现代街区与古老城区并存,教堂与清真寺错落有致,山明水秀,营造出一种奇妙的和谐感。由于地处海滨,繁华忙碌的港口更为海法增色不少,吸引商旅、游客纷至沓来。美丽的海滩非常适合运动与休闲。每到夏季周末,海滩上总是人潮涌动。海法附近海域非常适合冲浪,所以每年都会吸引大批国内外的冲浪爱好者。此外,这里还经常举办各种帆船比赛和其他体育活动。因此,以色列人说,理想的生活状态是“在耶路撒冷求学,在特拉维夫游玩,在海法工作”。
海法是巴哈伊教(即巴哈伊信仰,旧译“大同教”)的圣地巴孛陵寝(巴哈伊空中花园)及其最高管理机构(世界正义院)所在地,举世瞩目。
4.埃拉特(Eilat)
埃拉特是以色列第四大城市,位于内盖夫沙漠的南端,环山面海。埃拉特濒临红海亚喀巴湾,东南紧邻约旦的重要港口城市亚喀巴,西南与埃及的塔巴接壤,地处三国交界,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埃拉特是以色列通向红海、阿拉伯海乃至印度洋的唯一出海口。埃拉特即《圣经》中的以禄,曾多次被提及。
埃拉特的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旅游业是其支柱产业。埃拉特的宾馆饭店及各种休闲娱乐设施齐全,是世界著名海滨度假胜地和最佳潜水地之一,也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乐园。这里几乎终年阳光普照,炎热干爽,海水温度适宜珊瑚虫生长,碧海蓝天的埃拉特享有“珊瑚城”的美誉。埃拉特是候鸟在亚非大陆之间迁徙的必经之地。每年春秋两季,大量候鸟在其附近海域觅食,吸引了数万名鸟类学者和观鸟爱好者。埃拉特还有一个著名的“海豚公园”,成群的海豚在围网保护的海域里生活嬉戏,充分得到了人类的爱护和尊重。
四 建筑艺术杰作
1.特拉维夫白城(White City of Tel Aviv)
特拉维夫市内有一群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物,因其外墙大多为白色或浅白色,在地中海东岸强烈阳光的照射下白得耀眼,当地人习惯称之为“白城”。
特拉维夫白城是20世纪早期新城镇规划和建筑的代表。1925年,苏格兰建筑师帕特里克·盖德斯提出特拉维夫城市总体规划,并于1938年获得批准。一时间,特拉维夫成为来自欧洲的建筑设计师实践现代主义城市运动的试验场。他们中虽有师从柯布西耶和孟德尔松等建筑大师者,但多数是深受德国包豪斯学院的影响、在欧洲备受争议的建筑师。他们将现代主义运动的宗旨与特拉维夫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和科技水平等因素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新的建筑风格,其作品被称为“包豪斯建筑”。此类建筑是以不对称的布局和有规律地反复来取代古典建筑的对称,同时避免使用任何没有实际用途的装饰。1931~1937年,约有2700幢包豪斯建筑相继建成。二战后,特别是以色列建国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纷纷移民以色列,住房问题亟待解决。当时以色列人对其新住房有着美好的设想,不仅要有完善的给排水系统,而且门前还要有花园。事实上,这种设想与当时流行于欧洲的现代运动包豪斯建筑理念相契合。包豪斯建筑虽形态各异,但理念相同。建筑物多数是住宅,也有一些公共建筑,大多占地面积不大,楼高2~4层并涂有浅色的灰泥,阳台长而宽大美观实用,窗户窄小利于遮阳保温。这种现代主义风格、多功能、简洁而不重装饰的建筑,非常适合年轻而发展迅速的特拉维夫。
目前,特拉维夫市约有4000幢这样的建筑。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罗斯柴尔德大街等数条大街上近千幢建筑物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理由是,白城“完美结合体现了城市对当地独特文化、传统和地理要素的需求,是20世纪早期现代建筑运动不同流派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新兴城市建筑规划的杰出范本”。
2.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Yad Vashem)
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位于耶路撒冷纪念山上,是全球最大的犹太大屠杀纪念馆。2005年3月15日,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的主体建筑——犹太大屠杀历史博物馆正式开馆。博物馆始建于1993年,由著名加拿大籍犹太裔建筑师摩西·萨夫迪(Moshe Safdie)设计,造价9千万美元。这是一座长183米、高16.5米的三棱柱式建筑,由南向北横亘于纪念山上,两头悬空,中间部分埋入地下,只露出顶部长长的脊梁,面积1.77万平方米。三角形代表一半的大卫星(六芒星),意味着在二战中全球半数的犹太人死于纳粹大屠杀。建筑物由钢筋混凝土浇灌而成,阴森晦暗,沉重压抑。屋顶由天窗和网架组成,投射出变幻无穷的光与影。博物馆的出入口分别位于建筑物的两端,入口一头地势较高。内部有一条笔直的走廊贯通,在长廊两侧设有10个展厅,陈列有序地向世人展现了骇人听闻的犹太大屠杀。最后一个展室是颇具震撼力的“名厅”,由两个相对应的圆锥体构成。一个是吊在空中、高9米的圆锥体,内壁贴满了那些有名有姓的大屠杀受害者的照片或资料;另一个是在天然岩层中开凿的、倒置的圆锥体,以纪念那些永远也不知道姓名的受害者。地势较低的一头为博物馆的出口,两侧墙壁微张呈喇叭状。在博物馆的这一尽头,参观者可远眺耶路撒冷的市区美景,以缓解沉重压抑的心情。
3.巴哈伊花园(Bahai Garden)
巴哈伊花园坐落在海法市负有“上帝之山”盛名的卡梅尔山上,面朝蔚蓝的地中海。这里是巴哈伊教的创教先驱巴孛(原名赛义德·阿里·穆罕默德,1819~1850)的安息之地,是巴哈伊教的圣地之一。
巴哈伊教(旧译大同教)起源于19世纪上半叶,是一个独立的一神论宗教。1844年,巴孛在波斯宣称接受天启开始传教,被当局放逐到阿塞拜疆,1850年遇难。巴孛殉教后,密尔萨·侯赛因·阿里(尊称为巴哈欧拉,1817~1892)自称巴孛预言的圣使,成为该教的创始人。1853年,巴哈欧拉被奥斯曼帝国流放,最终辗转至阿卡。1891年,他亲自在海法为巴孛选址建陵。2001年,经过数代信徒百余年的努力,以巴孛陵寝为中心终于建成了一座世界著名的巴哈伊花园,耗资2.5亿美元。
巴孛陵寝由加拿大建筑师威廉姆·麦克斯韦尔设计,金色穹顶的白色楼阁完美地融合东西方的建筑风格,精妙地体现了巴哈伊教简约、明晰和包容的特点。在巴孛陵寝的基础上,巴哈伊世界中心在1987年任命加拿大建筑师法理博·萨巴主持设计和建造了巴哈伊花园。
巴哈伊花园沿袭了波斯花园简洁、细致和对称的设计准则,同时也吸收了古典欧洲花园的设计理念。巴哈伊花园呈梯田状,共有19层平台花园。以巴孛陵寝为中心,上下各有9层平台,设计为18个同心圆,象征着最初追随巴孛并为之献身的18位门徒。层层叠叠的平台中间有一条由大理石铺砌而成的笔直阶梯,是整座花园的中轴线,从山脚直达山顶,全长近一公里,垂直高度达225米,最大坡度达63度。中间通道两侧的园林景观、几何图案完全对称,所有的弧线和直线都将人们的目光引向巴孛陵寝。
尽管卡梅尔山地势陡峭,气候干旱,但由于具备完善的灌溉系统,巴哈伊花园一年四季绿草如茵、鲜花绽放,美轮美奂。距中轴通道稍远处,花园的设计不再严格追求对称,而是融合多种园林风格,博采众长,甚至还添加了中国元素,两尊铭刻着“大清乾隆年造”的铜鼎点缀其间,相映成趣。总之,依山而建的巴哈伊花园,气势恢宏,庄严肃穆,静谧圣洁,充满灵性。
巴哈伊花园因其具备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承载着浓厚的朝圣传统,200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该名录中第一个与近代宗教有关的建筑群(包括阿卡的巴哈欧拉陵寝)。巴哈伊花园不仅体现出虔诚的、普世的精神价值,使参观者的心灵得以净化,而且在建筑风格和设计上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独具魅力。如今,巴哈伊花园已成为以色列的旅游胜地,免费向游客开放,但每年的维护费高达4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