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着情歌走向彼岸花开:仓央嘉措的诗与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乡村俊美的少年(6)

十四岁的少年,身姿已挺拔颀长,举手投足儒雅而稳重。日日参禅悟道、研读经文,使他拥有超凡脱俗的气韵。他深邃的眸子里闪烁着睿智的灵光,俊朗的面容皎洁如月、清逸出尘,当他长身玉立于人群之中,那与众不同的气质,轻易便能引来关注的目光。

他是巴桑寺里最年轻、经学最出众的学徒,除此之外,令他傲然于世的是他惊世骇俗的诗词歌赋。

自古有云:知止然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因阿妈的离世而悲痛欲绝的仓央嘉措,在愤然逃离巴桑寺之后,在漫长而孤独的几年里,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在了研读经论和涉猎群书上,不断提高自身的修为,并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诗词。

他的诗词歌赋,如被净化过的星光月华,饱含着人世间最纯美、最真诚的慈悲,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一经流传,便经久不衰。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

用来蒙蔽世俗的眼,

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

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

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娑婆世界,

娑婆即遗憾,

没有遗憾,

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

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

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

不是疏忽错过,

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佛把世间万物分为十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

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为六道众生。

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

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

凤凰,涅盘……

世间浮生如梦,尘埃落定之后,一切时光的幻影都已销声匿迹,唯有这样的诗行,载着那个灵慧少年眉宇间的幽思,跨越时空亘久留存,然后如晶莹的露珠落进世人干涸的心田,轻灵开出来的花,如此芬芳怡人。

那个幽居于西藏巴桑寺的少年,静守孤独的身影如此风姿卓绝,硬是将那些清远寂寥的光阴点化成了写意的风景,刻进历史的经卷。

当我们于闲暇之间、困倦之余,沐浴着傍晚祥和的霞光,端一杯香茗,借他几段诗行,浮躁的心便于瞬息之间宁静悠然,任思绪顺着时光逆流而上。恍然间,三百年时光亦不过弹指一挥间,荣辱兴衰几度轮回,再抬眼,纵是身边再多喧嚣,也已淡然……

那年那月那日,巴桑寺里的几位德高望重的高僧,蓦然从自我陶醉中惊觉,这许多日来,来巴桑寺的诸多访客似乎都不是冲着他们而来的,而是因为那个静美的少年——仓央嘉措。

虽然,仓央嘉措沉默寡言,也很少踏足闹市之间,可就是莫名其妙的,有那么多人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只为看他一眼。

有厚道的藏民拿着胡琴将他的诗词弹唱,有朴实的妇人送来酥油茶和糕点,甚至,有许多年轻美丽的姑娘,含羞带怯地走到他的门前,不声不响痴望半天。

仓央嘉措一如皓月、艳阳,掩饰不住自己的光芒,他又有那样善良慈悲的心肠,不忍心拒绝人们的探望。他为喜欢吹拉弹唱的藏民写新的诗歌,又给辛苦的妇人开解愁闷的心结,面对那些可爱的姑娘,他也总是笑脸相迎,用最真诚的话语和她们交谈。

仓央嘉措丝毫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自他懂事以来,就和族人们一样信奉宁玛佛教,教规不禁止僧徒娶妻生子,自然也不会禁止与姑娘们正常交往。

可是,他是以后的六世达赖,达赖所属的黄教严禁僧侣结婚成家、接近妇女。所以,仓央嘉措的举动让几位高僧又羞又恼、惊恐不安,他们像被点着了尾巴的猫,想方设法地维护黄教的清规戒律,禁止仓央嘉措“一错再错”。

仓央嘉措完全不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没有人告诉他他是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他以为他和所有信奉宁玛教的僧徒一样,可以和喜欢自己的人倾心交谈,也可以和自己喜欢的人交往。

高僧们忍无可忍,连夜传书桑结嘉措,他们怕再这样下去,仓央嘉措会过早暴露身份,招来更多不必要的麻烦。

桑结嘉措很快下达了指令,让高僧们同仓央嘉措一起转移到错那宗的贡巴寺。

那个贡巴寺距离桑巴寺并不远,但地处偏隅,山路难行,很少有人会跑去那个地方。因此,僻静的贡巴寺更有利于学经修行,那里面有比巴桑寺更多的经卷史籍,藏书之多令人咋舌。

有那么多的书可看,仓央嘉措自然无暇与人交往。

这就是桑结嘉措的盘算,而且,事实正如他所想的那样,搬到了贡巴寺的仓央嘉措,很快就被寺院里丰富的藏书所吸引。这次,几位高僧不费吹灰之力,就成功地让仓央嘉措长坐书房,昔日那些叨扰的访客再也不会打扰他们的清闲了。

仓央嘉措并不知道突然搬到贡巴寺的原因,他也不关心这些,更不愿意去向高僧打探。他的亲人早已不在人世,他身在何处有什么要紧,何况,这里有这么多藏书,像磁铁一样吸引着他的目光。

经卷史籍早已医好了他孤独的伤,还给他心灵的滋养,他早就学会了享受孤独,然后在孤独中读书、冥想。这里的藏书简直浩如烟海,许多的经卷都是孤本珍藏。

高僧们有意把第巴桑结嘉措有关星相学的著名论著《白琉璃》放在显眼的地方,想要让这少年听第巴的话,就先要让他学着接纳第巴的思想。

仓央嘉措并不知道高僧们所想,他以谦逊之心认真研读那些文章,看完了《白琉璃》,然后是五世达赖的《土古拉》、红蚌巴的《诗镜注释》、《除垢经》、《般若波罗密多经》……他终日与书为伍,汲取书中的精华。浑然忘我之间,他拥有了更好的学识修养。

足不出户,目不窥园,仓央嘉措如痴如狂地读史观经,在青葱的岁月里,让更多的感悟触动他的灵魂。

知识的丰富、精神的强大,让他不再是昔日那个愁苦忧郁的少年,他对人生有了更多、更全面的认知,对人性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了解。他向往光明和自由,祈盼友谊与爱情,他构想着自己美好的明天——与自己心爱的姑娘,相依相伴过平静幸福的生活,多发善心,多行善事,在有生之年,无怨、无悔、无憾。

一如,他诗中曾写的那样:

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

和有情人,做快乐事。

别问是劫是缘。

这样的构想,让每一个孤独平淡的日子变得充满希望,它们如通往幸福的阶石,他相信,只要他徒步而上,循着冥冥中注定的缘,定会在某个奇妙的瞬间,与那个越过千山万水前来寻他的姑娘在人世间重逢。

所有的相逢,都是久别重逢;所有的相知,都是再续前缘。

仓央嘉措微笑的唇畔漾起了春天的诗意——他一定会和心爱的姑娘回到那梦中的草原,再一次踏上绵软的青草地,看野花绽放如繁星满天,伴彩蝶起舞,尽情歌唱,他要实现阿妈与阿爸生前的愿望,建一座新房,门前种上美丽的木桫椤和金铁锁。

就这样,仓央嘉措用书香熏染每个寂寞的日子,用思悟充实空虚的心灵,在希望中医好孤独的伤。年少的少年,山中岁月,独自行走,月华染遍衣袂,星光缀满夙愿,那是一个诗意的身影,回眸间,云淡风轻,逸雅悠然……

9.此心不动,岁月无殇

天地化生,万物有灵。

此心不动,岁月无殇。

静守孤独的日子,在博览经史中悟道、参禅,十四岁的俊美少年仓央嘉措慧心独具,冷眼观世,所思所悟倒比贡巴寺里的高僧更通透些。

古往今来,无论是王候将相,还是凡夫俗子,没有一人可以真正无忧无虑。

做官有做官的苦恼。同僚间的亲疏远近需要拿捏把握好,要会讨好上级,也要能安顿好下级,偏偏人心难测,保不定就在哪个环节上出了纰漏,轻则招人嫉恨,重则惹来杀身之祸,终日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清廉了日子难熬,贪污受贿又害怕被抓,明哲保身的办法基本没有;今天这个百姓申冤告状,明天那个高官鱼肉乡民,想为百姓出头怕惹怒高官,想偏袒高官又怕百姓造反,实在是左右为难,无以为安。

做佛僧也有做佛僧的苦恼。红尘万丈,花花世界,到处都是诱惑,明明难以勘破,偏偏要穿着一身道袍,戴着僧帽,低眉顺眼地肃穆起来,捻着一百零八颗珠子串成的佛珠碎碎念,看别人灯红酒绿,听别人爱短情长,本就不甚淡定的心越发无限向往;即使有那得道的高僧一心向佛,无欲无求,可这日复一日的寂寥常常让人蓦然惊觉,自己这血肉之躯真如行尸走肉一般,只比那又冷又硬的石头多口气,比那纹丝不动的垂柳能走,需要超度的那些人心口不一、杂念丛生,表面态度恭敬,心里其实完全不那么想,佛僧是什么东西?连自己都活得清贫拮据,又能有什么办法让别人活得富足安乐?

如此,遍看天下,众生皆苦。

人生七苦:投胎、夭折、废疾、野蛮、边地、奴婢、妇女;天灾八苦:水旱饥荒、虫噬、火焚、水涝、地震、山崩、海难、疫病;人道五苦:鳏寡、孤独、绝症、贫寒、卑贱;人治五苦:刑狱、苛税、兵役、国法、家规;人情八苦:愚蠢、仇怨、爱恋、牵累、劳苦、愿欲、压制、隔阂;人尊五苦:仇富、嫉贵、憎寿、争王、求仙。

真正是苦海无边,疏而不漏。

人生在世,这许多种的苦里,总难逃一二。

这些苦,有的是以可视可观的外在形态呈现,有的却是潜伏于人的内心,外人难以察觉。很多痛苦根本就难以解脱,更可怕的是,它能在瞬息之间便使人家破人亡。所以,相比而言,如果一个人能了解自己的痛苦并寻求解脱的方法,那苦也就不再是苦,而是一种幸运了。

所以,苦是相对而言的,有轻重缓急之分,而只要不是猝不及防的天灾,只是人祸,或者根本就是自己的心魔,则完全可以通过增强自身的修为、开阔胸襟,得以苦中求乐,然后化苦为乐,最终离苦得乐。

仓央嘉措正是因为参透了生世之苦,才从阿妈离世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以读书之乐化解孤独之苦。

万物有变,然而,纵横不出方圆,万变不离其宗,所以,万物变而有序。

乾天、坤地、震风、巽雷、坎水、离火,艮山、兑泽,五行八卦循环往复,阴阳相生相克,苦乐亦相辅相成。

世上的事,变幻莫测,看得穿,悟得透,便知即使身在苦中,苦不为苦,即使身在乐中,乐不为乐。以此从容冷静的心态来面对人生种种幻化之境,就可以坦然自若。

有了坦然自若的心态,就可以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如此修为,苦乐、爱恨、离合尽可化为无形,还天地一片清明。

仓央嘉措穿花拂柳,独步天下,在那湛蓝天宇下的灵山秀水之间,于静悟中居高临下遍布佛语: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以不变之心应世间万变之事,以豁达乐观的心态面对种种苦境,才能化苦为乐。

所以,若一个人有坚定的信念、乐观的心态,立志毕生为做到仁德、正义、至善、解难、慈善而努力,这样的人就不会为暂时的困苦处境而担忧苦恼,他会把这些苦难当成对心志的磨砺,从克服这些苦难中获得生命的愉悦;相反,若一个人好逸恶劳,总想着不劳而获,又心胸狭隘、意志薄弱,那么他的生活就会像一片沼泽一样暗无天日,他置身于这样的泥沼中,只会在怨天尤人中越陷越深,任牢骚和痛苦彻底将他埋葬。

人生在世,若想脱离苦海,必要心志坚定,乐观豁达,不以物喜,不为己悲,能拒绝各种诱惑。

人的一生,苦境多,诱惑也多。这许多的诱惑,看似会让人获得快乐,实际却是苦境的诱饵。名利、美色、地位等,都容易让心志不够坚定的人误入歧途,因贪图名利而违背良知,为贪恋美色而祸国殃民,因贪得地位而行贿受贿……这样的人难得善终。

只要心不动,念不移,万般苦境都将不足为虑。

万物通灵,私相授受,有心的人才能得到更多的点化与彻悟。

心境纯净如仓央嘉措,饱读经文史籍,洞明世事百态,更于自然这无字书中参悟万种禅机。

月有阴晴圆缺,天有阴晴雨雪,春去冬来,四时交替,荣辱环复,兴衰更迭……这世间的所有,都遵循着一种神秘而奇妙的规律存在、发展,没有什么可以例外。

命有生死,境有顺逆,事有成败,花有开谢,叶有萌枯……这世间的所有,没有哪个可以自始至终一成不变。

至于爱恨情仇,不过是心中一念,朝令夕改,更没有一定之规。

如此,若还执迷不悟,苛刻自己或他人,实在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如这满树繁花,当春乃发,数日间,便爆艳夺人,那集天地灵秀于一身的态势姿色,是如此惊魂摄魄,令人痴爱,可数日后终究会香消玉殒、落英纷纷,化作满地狼藉。此时,纵然再爱,再伤春悲秋,也不得不接受这残忍的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