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凌晨四点半:哈佛大学送给青少年最好的礼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今天不走,明天得跑

1.一天过完,不会再来

闻名于世的约翰霍普金斯学院的创始人、牛津大学医学院的讲座教授、被英国国王册封为爵士的威廉·奥斯勒在年轻时,也曾经为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后来,他在读书时偶然看到的一句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这句话是:“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事,而是做手边清楚的事。”

对此,哈佛大学教授提醒学生说:“一天过完,不会再来。”明天再美好,也不如珍惜时间,抓住眼下的今天。正如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所说:“一切都不是我们的,而是别人的,只有时间是我们的财产。”钱花出去了还可以再赚回来,时间花出去一天便少一天,所以我们要把时间花在最有价值的地方。

曾经获得哈佛大学荣誉学位的发明家、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一位非常珍惜时间的人。有一次,他接到了一个年轻人的求教电话,想上门来请教,本杰明答应了,双方在电话里约好了时间。

当这个年轻人如约而至的时候,却发现本杰明的房门敞开着,里面的东西摆放得乱七八糟,一片狼藉,这让年轻人很是意外。还没等他开口询问,本杰明就招呼道:“不好意思,你看看我这房间,太不整洁了,请稍等一分钟,我收拾一下,你再进来吧。”说完,本杰明就轻轻地关上了房门。

一分钟后,本杰明打开了房门,热情地把年轻人请进客厅。此时,刚刚还乱作一团的屋子瞬间就变得清洁干净了,房间的物品也摆放得井然有序,最令人惊奇的是客厅的茶几上还摆放着两杯倒好的红酒。一切实在是太快了。

当年轻人从诧异中走出来,正准备把自己有关人生和事业上的疑惑问题向本杰明提出来时,本杰明已经拿起了红酒,对着他非常客气地说道:“干杯!你可以走了。”年轻人拿着酒杯一下子愣住了,带着一丝尴尬说:“我还没向您请教呢……”

“难道这些还不够么?”本杰明一边微笑一边扫视着自己的房间说,“从你进来后已经又过去一分钟了。”

“一分钟……”年轻人若有所思地说,“原来你是告诉我用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可以改变许多事情的深刻道理!谢谢您。”说完,年轻人干掉了手里的红酒,高兴地走了。

我们常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力量,时间就是速度……如果你能成为一个制造时间的谋士,你便能学会制造生命、制造力量、制造速度。如果你能够将生命中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发挥到极致来学习,那么你的成就必将不可限量。

伟大诗人但丁曾说过:“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意浪费时间的人。”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从每天都只有24小时这点来说,时间是一个常数,它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对于勤懒不同的人来说,时间又会相差几倍,珍惜时间的人使每年、每月、每天、每小时甚至每分钟都有它的特殊价值。

爱迪生是一个非常珍惜时间的人,他说:“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说完,又低头继续工作。

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用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

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

爱迪生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助手的脸红了。

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任何工作都要在时间中进行,任何才智都要在时间中显示,任何生命都要在时间中诞生,任何财富都要在时间中创造。时间就是生命和财富,就是知识和力量。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其实,黄金哪里比得上时间珍贵?黄金可以被人当作财富,永久地保存起来;而时间却像一条川流不息的江河,默默地、不停地流逝着。

正像朱自清先生所描述的那样:“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过去。”谁也别想把它占为己有。随着一天天、一年年的流逝,时间会刺破青春的彩饰,会在美人的额上挖下深沟浅槽,什么都逃不过它那横扫的镰刀。

屠格涅夫曾说过:“没有一种不幸可与失去时间相对。”但生活中,仍然有人对浪费时间无动于衷,在虚度年华中混过一生。如果说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那么不珍惜自己的时间就是“慢性自杀”!对此,即使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生也无能为力。

2.你并不总是最好的

世上总有一些自以为是的人,他们习惯揣摩别人的心理,自以为对别人了如指掌,对自身的能力却没有全面的认识。哈佛的教授们总是善意地提醒学生说:“认识你自己,为你的无知而求知。因为只有自知的人,才能知晓他人。”

对于“自我认识”这个话题的探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特尔斐被认为是迄今最古老的城市,它建于帕纳索斯山脉的斜坡上。阿波罗神庙是这座城市最受敬仰的神庙之一,在这座神圣的寺庙的墙壁上,写着7位圣贤的箴言。其中有一条就与自我反省和自我节制有关,它就是“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哲学之父苏格拉底甚至将它作为自己一生的座右铭。“自我认识”是我们达到身心平衡的关键。当我们还很年轻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在了解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中的一些成为了我们个性的一部分,而且难以改变,而我们总是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基于这个原因,自我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哈佛大学第22任校长洛厄尔曾经说过:“认识自己能够做什么固然重要,但认识自己不能做什么更为重要。”

罗斯福小时候是一个十分脆弱和胆小的学生,在课堂上总显露出一副惊惧的表情。有一次,老师让他背诵一篇课文,他从座位上站起来,呼吸就好像喘气一样,双腿发抖,嘴唇也颤动不已,背诵起来含含糊糊、吞吞吐吐,最后只能在同学们的哄笑声中颓然地坐下。

由于牙齿的暴露,罗斯福长得并不英俊,同学们也常常因此嘲笑他,说他的牙齿可以用来挖地瓜了。渐渐地,小小年纪的罗斯福变得很敏感,他通常不会参加同学间的任何活动,不喜欢交朋友,成了一个只知自怜的人。不过,虽然罗斯福有这方面的缺陷,但他也有着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仿佛是每个人天生就具有的。事实上,缺陷促使他更加努力奋斗。

他没有因为别人对他的嘲笑而失去勇气,他喘气的习惯变成了一种坚定的嘶声。他咬紧自己的牙使嘴唇不颤动,从而克服了惧怕心理。罗斯福比任何人都更了解自己,他从来不欺骗自己,认为自己是勇敢、强壮和好看的。他直面自己的缺陷,并用行动证明自己可以克服先天的不足,获得成功。

只要是他能克服的缺点,他就一定要克服;不能克服的,他便加以利用。通过演讲,他学会了如何利用一种假声,掩饰他那无人不知的龅牙;他裹着毯子、坐着轮椅进行“炉边谈话”的样子,令民众再也记不起他以前那打桩工人般的姿态。他没有洪亮的声音或是威严的姿态,他也不像有些人那样具有惊人的辞令,然而在当时,他却是人们眼中最出色、最有力量的演说家之一。

罗斯福在面对自身缺陷的时候,并没有退缩和消沉,而是充分、全面地认识自己,在意识到自我缺陷的同时,正确地评价自己,为自己的无知而求知,在困境中抗争,不因缺憾而气馁,甚至将它加以利用,变为资本,变为扶梯,从而登上名誉的巅峰。

同样,对于我们来说,要发现自己的缺点,就必须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剖析,不单单是找出优点、肯定成绩,更关键的是要把自我剖析的手术刀滑向心灵的深处,对心灵进行忏悔式的追问:我的缺点到底在哪里?明天我将如何努力?哈佛有一句格言说得很好:“一个目光敏锐、见识深刻的人,倘又能承认自己有局限性,那他离完人就不远了。”

3.尽力而为还是全力以赴

人本来是有很多潜能的,但我们总是会对自己或对别人找借口:“管它呢,我们已经尽力了。”事实上,尽力而为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我们要常常问问自己:“我今天是尽力而为的猎狗,还是全力以赴的兔子呢?”

富兰克林·罗斯福曾经说过:“信心与能力通常是齐头并进的。每一个追求卓越的人都必须全力以赴面对人生的难题。”我们的价值不取决于别人对我们的态度,而是取决于我们自己如何去看待事情本身。很多时候,我们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

一位靠强大的信念成功的哈佛大学毕业生、名叫齐格的推销员回忆了如下经历:

一天晚上,我开车回南卡罗来纳兰卡斯特的家,准备一个晚餐展示会。我很晚才回到家,睡觉就更晚了,而且婴儿整夜吵醒我们。当早上5点半钟闹钟响时,习惯的力量将我拉出了被窝。当时我们住在一家蔬菜店楼上的小公寓里,我迷迷糊糊地看见窗外在下雪,而且地面已经落得有10英寸厚了,而我却要驾驶无空调的克罗斯利汽车出门。那天早上,我像任何一个聪明人会做的那样,又回到了床上。

当我躺着时,我开始意识到我从不曾误过或迟到过一次推销会。这时,母亲的话也在耳边响起:“当你替人工作时,就得想方设法做好,做什么事都要全力以赴,要是不全力以赴,那就别做了。”《圣经》上也说:“我宁愿你是冰冷的或是火烫的。但你如果是温和的,我就要把你吐出去。”我迟疑着爬起来,开着车子向着查勒提进发,同时也是向着我不曾料到的一个全新的生活进发。

那年年底,我在美国一家7000多名推销员的公司中脱颖而出,推销成绩名列第二。我从用克莱斯勒车变成用豪华小汽车,而且有望获得提升。第二年,我成为全州报酬最高的经理之一。后来,我成为了全国最年轻的地区主管人。

很多人都把自己想得太卑微。他们常用的借口是:“唉,我能力太差!”这使得他们总是觉得做什么事情只要尽力就好,是否能够实现目标并不重要。然而,在哈佛的学生身上,我们完全看不到退缩的影子。对于哈佛的每一个人来说,他们一开始就将自己放在了全力以赴完成目标的位置上。

奥里森·马登说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如果我们分析一下那些卓越人物的人格特质,就会看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在开始做事前,总是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排除一切艰难险阻,直到胜利!”

其实,成功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努力。只要你保持自信,并且坚信能达到目标,将畏缩全部抛在脑后,最终,你就一定能到达既定方向的终点。当然,在前进的途中,一定不能产生任何无法达到的观念。

麦克阿瑟在西点军校考试的前夜,感到非常焦虑,非常害怕自己会落榜。

这时,他的母亲走过来,说:“我的儿子,你必须相信你自己,为自己鼓掌。只要抛弃内心的怯懦,给自己一份信心,你就一定能赢。尽管你没有把握成为第一,但你要有充分的信心,即使最后没有通过,但你知道自己已经全力以赴了,不留遗憾。记住,儿子,没人给你鼓励,就自己给自己鼓掌。”

母亲的话给了他极大的鼓励与支持,第二天,他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后来,西点军校的考试成绩公布了,麦克阿瑟名列第一。

这次后,凭着自信,他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成为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将军。

当你为自己的失败找各种借口和托词,自我安慰已经尽力时,殊不知,你已经为自己设定了权限,无法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拓展。

用尽力而为的态度做事的人碰到问题会退缩,会抱怨,会把问题丢给他人处理;用全力以赴的态度做事时,碰到问题会主动寻找解决方法,主动寻找解决问题所需的资源,把困难很好地解决掉,把工作圆满地完成。这就是平庸者与成功者的差距。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一定要想尽方法、全力以赴地去做。不要为自己留下疑问,否则,我们必然会陷入自己所设定的踯躅的圈套中,永远都只能徘徊在成功的路上,永远都在为自己找各种借口,而非到达终点。

4.主动学习,“书到用时方恨少”

很多人只知羡慕哈佛学生头顶的光环,却没有看到他们为此付出的努力。哈佛历史上最著名的校长埃里奥特曾经告诫自己的学生:“人,若是能养成每天读10分钟书的习惯,20年后,必判若两人。”如果我们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那就必须时时刻刻主动学习,寻找机会给自己充电。

美国著名商业杂志《财富》曾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美国80%的财富仅被少数的20%的人拥有,余下的20%的财产却被占人口绝大多数的80%的人拥有。针对这种情况,记者在后面注解说:“即使我们将全国的财产平均分配,每人一份,那么若干年后,美国社会依然会被二八分配规律所控制。”

记者注解的这句话引人深思: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他们始终能取得与众不同的成就?原因其实不难理解,据《财富》杂志统计,这20%的富人来自于各行各业,其民族、性别、性格、年龄等因素也千差万别,但有一样是这些人中绝大多数都具有的,那就是超于常人的知识。

而更关键的一点疑问是:在美国拥有大学学历的人比比皆是,那么为何不是所有掌握知识的人都拥有财富呢?因为掌握知识并不足以致富,致富的真正手段是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能够合理地运用知识。

无论是谁,不断为自己加油充电都是其实现理想的关键要素。让自己在持续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含金量”,提高自己的身价,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灵魂,这样我们才能在任何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2007年,根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在几年的改革之后,哈佛大学有了一套全新的教学指导原则,推出的新的必修核心课程包括8个主要科目。这套新原则主要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旨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如今这个社会早已不适合只顾埋头苦读的书呆子。学习在于继承,而创造是为了开拓未来,一个总是原地踏步的人,终将为别人所取代,尤其是在领导岗位这个竞争激烈的地方,更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创造。

日本化学家福井谦一在上大学时接触到理论化学,学习过一段时间后,他突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有数理物理学,为什么就不能有数理化学呢?”在他人看来,这样的想法搁在一个年轻大学生身上未免有点“狂妄”。但后来,量子化学的产生,充分证实了他的设想是很有预见性的。

但是,当时的日本重视应用技术,轻视基础理论,福井谦一的研究根本受不到重视。甚至当他关于量子化学的论文在美国物理学会的《化学物理学》杂志上发表后,日本国内仍有些人不以为然,就连他的一些同事和上司也对福井谦一报以讽刺的态度。

20世纪60年代,福井谦一所创立的“前线轨道理论”受到欧美许多著名科学家的高度评价,自此以后,他才逐渐得到了日本化学界的承认。此后,他继续进行研究,把新理论的适用范围推广到了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以外的其他各种化学反应过程。由于此项研究成果,1981年,福井谦一荣获诺贝尔化学奖,成为日本也是亚洲第一位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

哈佛的一名学生曾经说过:“每个哈佛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他们自信并且出色。不论有什么爱好和特长,大家都十分愿意表现出来,即便可能会暴露自己的缺点也没有关系,因为这样就能从别人身上学到更多自己所没有的东西。”或许正是因为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极进取,哈佛才能每年培养出大批的能人志士。

身处于这个社会中,我们每天都在不断地与身边的人竞争,而主动学习是常怀危机意识、让我们能够永远领先于他人的关键因素。因为,只有当我们去主动地接收知识,我们的眼界才会更开阔,才不会落后于他人。

如果你此时已经在竞争中倍感吃力,觉得自己有点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那么从现在开始,不妨主动给自己来一场“学习的革命”吧。主动打破惰性的束缚,不断激发内心自省,将学习当成一种兴趣、一种生活自觉,如此,你就能永远领先于他人一步。

5.即便是现在,对手也没停止翻书本

在哈佛的校园里,不见华服,不见化妆,更不见晃里晃荡,只有匆匆的脚步。哈佛不是神话,它只是一个证明,人的意志、精神、抱负、理想的证明。在哈佛,几乎没有人会随意浪费时间,因为对于视时间如生命的哈佛学子们来说,每一天都有无数新的知识去迎接自己,每一天也都有无数的对手在等着自己。

为此,哈佛有这样一句流行箴言:“即便是现在,对手也没停止翻书本。”这句话无时无刻不在告诉哈佛学子们,竞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要想超越对手,就不能停止翻动你手中的书本。

曾经有一名留学于哈佛的中国学生在央视栏目的采访中说过:“哈佛的本科生,每学期至少要选修4门课,一年是8门课,4年之内修满32门课并通过考试才可以毕业。一般而言,学校都要求本科生在入校后的头两年内完成核心课程的学习,第三年开始进入主修专业课程的学习。只有最聪明的天才学生才能在两三年内读完这32门课,一般的学生光应付4门课就已经忙得头晕脑涨了,因为在课堂上教授们讲得飞快,不管你听得懂听不懂,课下又留下一大堆阅读材料,读不完,你根本就完成不了作业。”

当你停步不前时,别忘了别人还在奔跑。他人的进步明确地昭示了你在逐渐退步,尤其是当你发现你已与新生事物脱轨时,或许你已经没有时间与精力去追赶了。

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合理地分配这有限的资源,使之成为实现理想的助推器,是每个渴望成功的人都要仔细斟酌的。如果能够有效利用时间学习,而不是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打瞌睡,那你就定能尽早学会应懂的知识并不断为其更新换代。

迈克和杰瑞是从小玩到大的伙伴。迈克比较聪明,学什么都是一点就通;杰瑞反应比较慢,尽管他很用功,但成绩平平。因此,与迈克相比,他心里时常流露出一种自卑。

然而,杰瑞的母亲却总是鼓励他:“奔驰的骏马尽管在开始的时候总是呼啸在前,但最终抵达目的地的,却往往是充满耐心和毅力的骆驼。所以,不要总是以他人的成绩来衡量自己,你的每一点进步都是了不起的杰作。”

就这样,杰瑞不再为自己的不足而自卑,而是想方设法让自己不断进步,并从各个方面充实自己,一点点地超越着自我,最终成就了非凡的成绩。

而迈克自诩天资聪颖,从不想着让自己获得进步。因此,他被杰瑞一点一点地甩到身后,直到再也无法赶超这个小时候笨笨的伙伴,最终一生成绩平平,没能成就任何一件大事。

人要在适当的压力中才能更好地存活,如果少了压力,惰性和懒散就会逐渐侵蚀掉动力和活力。在哈佛,有的人天分很好,但一生却无所作为,因为这些人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多休息、多享受,而没有看到身边的人在不停地努力。渐渐地,与不断进步的对手相比,原地踏步的他已经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当你产生惰性时,不妨多去看看身边的人,去看看你的竞争对手。要知道,懈怠时间如同懈怠生命,当你发现他人已经有了超越你的势头时,你就要改变你的学习态度,加快自己的学习步伐了。

6.向成功者学习

凡是去过哈佛的人,都无一不为哈佛那种自由、平等、和谐的学术氛围所感染。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无比谦恭,不论是知名教授还是普通学子,他们都不会刻意显摆自己的身份,并且有着虚心向他人请教的雅量。

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如果你能够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并且主动放下自己的身份去请教他人,将对方的经验化为己用,那么你在学习上就迈出了一大步。

丰田的成本管理技术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技术,作为这一技术创造团队的直接领导者,丰田喜一郎堪称管理界的神话。能够带领团队创造出如此大的成绩,除了得益于丰田喜一郎刻苦的钻研精神和管理头脑外,其谦逊、好学和不耻下问的品质也功不可没。

丰田喜一郎经常被邀请到世界各地区演讲。每次演讲前,他都会认真地准备和练习,而且,虽然他在台上讲得非常完美,但在每次演讲完,他都会下来和员工交流,问他:“我今天哪里讲得好,哪里讲得不好?”丰田喜一郎这样并非故作姿态,也绝不是问问就算了,他会拿个本子仔细地记下这位员工的意见,并和他探讨自己哪里做得不妥,哪里需要改进。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即使你是一个天才,你也不可能一通百通。一个聪明的人,他的聪明之处在于不耻下问,虚心地向他人求教。”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当我们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一定要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并且细心向他人学习,加以改正,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事实上,大多数的成功者都能够客观地评价和对待自己的优缺点,并不断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和调整,采取方法克服这些不足,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哪怕他们已经攀登到了一个顶点,他们也依然在不断地吸取他人身上的长处和经验。

1952年,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与荷兰飞利浦公司决定进行技术合作。为了保证技术合作项目的效益稳定,松下幸之助亲自去往飞利浦公司,对其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调查飞利浦公司一个拥有3000名研究人员的研究所时,松下发现他们设备精良、技术先进、人才济济,每天都在进行着世界最新技术和最新产品的开发研究。

松下知道,如果依靠自己现在的技术和力量,想要创造一个这样大规模、高水平的研究所,需要花上几年的时间,耗用几十亿日元;但是如果与飞利浦公司合作,便可以充分利用其现有研究团队和研究技术,这恰好能弥补松下公司在此种技术上所有的不足。

于是,松下以55万美元作为专利转让费,并且以总付形式一次付清。虽然这笔相当于两亿日元的技术转让费对当时的松下公司来说是一个相当沉重的负担,但是来自飞利浦公司的技术支持,以及他们的理论知识和管理经验等,为松下电器公司发展成为驰名全日本乃至全世界的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终,飞利浦公司称雄世界的技术实力,使松下公司发展成为了世界著名的电子工业公司。

世界第一行销大师赖兹曾经说过:“很少人能单凭一己之力,迅速名利双收;真正成功的骑师,通常都是因为他骑的是最好的马,才能成为常胜将军。”而向已经成功的人学习,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和方法,有助于不断增强我们的能力。为我们的成功之路配备更好的马匹,可以避免走过多的弯路。

“股神”巴菲特最早也是走的单打独斗的路子,他整天泡在费城交易所看走势图表,找小道消息,但是,当时的巴菲特并没有收获许多财富。后来,巴菲特意识到自己应该向成功人士学习更快速致富的成功经验。于是,他先是申请到跟随价值投资大师格雷厄姆学习的机会;1957年,他又向知名投资专家费雪求教。最后,巴菲特成为了一代投资大师和世界首富。

成功最快速的秘诀是模仿和复制,然后伺机快速超越。向成功者学习,看似是一种模仿的思维方式,实际上,它是一种模仿中的创新。学习成功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不断地总结和改进,才能让我们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完善。

7.机会总是留给不断学习的人

曾就读于哈佛大学的比尔·盖茨说:“亲爱的朋友们,我认为你们应该重视那万分之一的机会,因为它将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有人说,这种做法是傻子行径,比买奖券的希望还渺茫。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开奖券是由别人主持,丝毫不由你;但这种万分之一的机会,却完全是靠你自己的主观努力去完成的。”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抓住机会,因为在某种意义上,机会就是一种财富,它对改变人生面貌具有巨大的作用。很多的成功人士都认为,机会成就了他们的事业,带给了他们无尽的财富。

然而,机会稍纵即逝,极不容易把握,有时也许只存在万分之一的可能。但是毕竟它存在着,只要有锲而不舍的毅力去争取,就一定能有所收获,有所建树。

当年轻的罗纳德流浪到美国的时候,口袋里只剩下不到5美分,而且他也没有一技之长。罗纳德非常清楚,发财的希望不是靠偶然的机遇,而要靠自己的勤奋努力。于是他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在刚到美国的两年内,罗纳德频繁地更换工作,而且每次从事的工作性质都不同。但对任何一项工作,无论是做机修工还是搬运工,他都认真对待,绝不马虎。

有一位老板看中了罗纳德的才干和敬业精神,决定把整个工厂交给他管理。可是半年后的某一天,他很突然地向老板提出了辞职,跳槽到一家日用杂品厂当推销员。罗纳德知道,要想成为一流的商人,只具有企业管理经验是不够的,还必须要了解市场,了解顾客的需求。

20年后,这位白手起家的青年轻轻松松迈入了亿万富豪的行列,并且十分热衷于慈善事业。在一次捐赠活动中,罗纳德讲述了自己成功的经验,他说:“一个人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大事业,仅靠苦干蛮干是行不通的,要靠你富有智慧的大脑,靠你那犀利的双眼看准时机去把握机遇,并且要用你勤劳的双手将它变成现实的财富,这才是你智慧的体现。”

无论发现机会还是抓住机会,都要靠能力而不是靠运气。因为机会常常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而一个勤奋的人当然有更多抓住机遇的机会。

一家知名公司的标语牌写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有智慧,请你贡献智慧;如果你没有智慧,请你贡献汗水;如果两样你都不贡献,请你离开公司。”在一个公司里,并不只有具有杰出才能的人才能得到提升,那些勤奋刻苦、自觉执行并拥有良好技能的人也同样有很多的机会。

两个乡下女孩来到大城市打工,她们合租在同一间房子里。这两个女孩都曾经因为家境过于贫困而辍学,她们希望能在这里找到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以改变自己的人生境遇。虽然两人的条件都差不多,但是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她们后来的遭遇却迥然不同。

其中一个女孩,她心里清楚机会不会凭空从天上掉下来。于是,她早早就开始为她的未来做计划。最初的时候,她在一家宾馆做清洁卫生的工作,尽管这是一份不起眼的小工作,但是她非常认真,而且在业余时间到附近的培训学校选修了酒店管理的课程。她还注意矫正自己的乡下口音和一些都市人难以接受的习惯。现在,她已经成为了这家宾馆服务部的经理,后来拥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她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她想要的幸福。

而另一个女孩,整天沉溺在自己的梦想之中,幻想着能突然遇到一个白马王子,带自己过上向往中的幸福生活。所以一直到现在,她还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最底层。

那些终生平庸的人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如果遇到很好的机会,我一定能做得很好。所以,他们老是哀叹自己没机会。其实,他们更应该问问自己,是否为那个机会努力奋斗了呢?

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等待机会是一种极其愚蠢的行为。不要以为机会就是一个到你家里来的客人,敲敲门,等待你开门把它迎进去。事实恰好相反,机会是不可捉摸的,无影无形、无声无息,它有时潜伏在你努力的工作中,有时徘徊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里。假如你不用苦干的精神,努力去寻求、去创造,也许你永远不会遇到它。

在哈佛的校园里流行着这样一句经典的话:“勤奋,会使平凡变得伟大,会使庸人变成豪杰。”成功者的人生,无一不是勤奋创造、顽强进取的过程。机会总青睐那些不断学习、勤于奋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