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16堂智慧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前言

回顾季羡林平实的一生。

他出身白屋寒门,缺衣少食。无钱买盐,便把盐碱地上的土扫起来,在锅里煮盐水,一年到头,就吃这种盐水腌制的咸菜。平日里吃的是红高粱面饼子,偶尔吃次白面馒头,仿佛龙胆凤髓一般。

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不久,季羡林赴德留学。一介穷书生留德十年间,除时间和书籍,无他。孤独寂静中,以阅读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书籍为伴。

回国后不久遭受十年噩梦:被开会、被“打倒”、被批斗、被痛打、被关进牛棚。后来,作为一个“不可接触者”,他枯坐门房中,闲得发慌,挖空心思,想找点事干,最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便是翻译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

随后,季羡林文学成就硕果累累。学术类:《〈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印度古代语言论集》等;译作类:《沙恭达罗》《优哩婆湿》《罗摩衍那》《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散文传记类:《朗润集》《季羡林散文集》《牛棚杂忆》《阅世心语》等。

2009年7月11日9时,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驾鹤归西。生前好友唐师曾写道:“惊悉恩师往生,老鸭心比冰寒。”遗像之下,摆放着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敬献的鲜花。

季羡林学贯中西、享誉中外,被奉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而他力辞三顶“桂冠”。他说:“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工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人们敬仰季羡林的学识,更敬重其难得的谦虚勤恳。

与季羡林并列“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的张中行先生,曾经评价他:“有三种难能:一是学问精深,二是为人朴厚,三是有深情。”看似朴素的话语,却是对“国宝”的最高赞誉。

季羡林一生严谨、求知。家穷时也好,家富时也罢,均在凿开知识大山的路上,孜孜不倦。学者的敏锐让他看透了朝闻夕死的悲哀,却从不放弃求学为学,传承薪火,用毕生的精力为后人凿山取玉。他在佛学、历史学、古文字学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足以令后人飨食一生。

季羡林平实自然,君子谦谦。在跌宕起伏的人生道路上,尝尽世态炎凉、离合悲欢。辨得清成败是非、功过对错,但又不较真,长者的善良和宽容让他总是平心静气地对待生命中的不如意。一块璞玉,并没有在表面精雕细琢,不做作,不徒有虚名,他以本色示人,但仍熠熠生辉。

季羡林并非视钱财如粪土,但其淡泊名利,世人皆知。对待世人逐利,他总能看得破,忍得了,放得下。智者的德慧造就他恬淡闲适的情怀,足以给在名利中奔波忙碌的人上一堂重要的心灵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