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郎中看病不疑惑:实习中医师快速入门指导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Part 6:一有症状或体征,就应立即除之吗?

症状、体征,犹如双刃剑,既是疾病对人体的伤害,也是机体对疾病的防御反应和自我修复反应。但在临床上,我们很容易产生一边倒的心理倾向,一见到有症状或体征,就会产生“斩草除根”、“必除之而后快”的心理。如果说普通民众有此想法,尚可理解,但为医者有此偏颇的想法,则不应该了。

发热、汗出、咳嗽、咳痰、恶心、呕吐、腹泻、疼痛、疮痈的红肿热痛、皮肤疾病的皮疹、水疱等——这些临床常见的症状或体征,也是我们人体的防御、修复反应。下文就发热、咳嗽、腹泻、疼痛等试浅议之,以求抛砖引玉。

1. 发热

极为常见,尤其在中医的外感病中。生病发热了,要不要退热?当然要退,但是退热很有讲究。一般来说,体温在39℃以上,要考虑积极退热,以防高热对大脑的损伤;体温在38~39℃,可以观察,不必急于退热,或仅采用物理降温法;而体温在38℃以下的低热,仅治疗病因即可,不必对症性地退热。为什么要采取如此策略?因为发热,既是一种症状,也是机体抵御外邪的一种反应,我们不能搞一刀切、一棍子打死的方法,而应据临床实际区别对待。在我的家乡,有一位乡村医生,在当地可是有点名气的,就是因为她是“退热高手”,小孩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发热了,去挂一两天水,保准退热。但其退热的“秘诀”是什么呢?就是糖皮质激素、解热镇痛药和抗生素。这对于急功近利的医者和患儿家属,可谓皆大欢喜,但是最终受害的却是患儿。经此折腾,患儿体质每每下降,三天两头感冒,此起彼伏,贻害可谓大矣!但乡民仍然把这个乡村医生捧得很高。这种现象,在缺医少药的农村似乎很普遍。笔者以前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做动物实验,是用酵母诱发大鼠发热以做发热模型,在实验过程中,有一只大鼠体温骤降,结果第二天早上查看鼠笼时,这只大鼠死掉了,而其他发热的大鼠则一直到实验结束都存活着。这用中医术语讲,那只大鼠是阳气暴脱而死。临床上,还见到很多老年人或身体极度虚弱者,发生肺病感染时,不发热,白细胞不升反降,但这种患者往往预后最差,也许是因为他的“国防实力”太差了!

2. 咳嗽

咳嗽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症状,但也是机体的正常防御反应。中医自古就讲究外感咳嗽,病程短者、邪气盛者,不能使用收敛止咳的方药,以防“闭门留寇”,这可以说深深揭示了古人治病的智慧。笔者临床体会,不少咳嗽患者,往往在痊愈前会猛咳一下,可谓“黎明前的最后一击”,试举例说明。

王某某,男,6岁。2011年12月27日初诊。

主诉:咳嗽一个多月。

初诊:患儿已咳嗽一个多月,喉间有痰,但咳不出来,无咽痛咽痒,咽部望诊无红肿,扁桃体无肿大,无发热、恶寒,晨起第一次小便较黄,口唇颜色正常,舌淡红偏暗,中根部白厚苔。

中医诊断:咳嗽。

病根:风寒犯肺,寒痰壅肺。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化痰,止咳。

方药:华盖散加半夏。麻黄10g,杏仁15g,炙甘草5g,陈皮15g,茯苓20g,紫苏叶10g,桑白皮15g,法半夏12g,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4次服用。

二诊:12月28日上午,小孩奶奶打电话诉说,“昨天傍晚开始服药,昨天晚上咳嗽就开始加剧,今天仍然很咳。”我告诉她,这种情况,不是排病反应,就是药不对症。刚好28日下午有门诊,于是叫她把小孩带过来再看看。经仔细诊察,结论依旧——风寒犯肺咳嗽。初步确定咳嗽加剧为排病反应,嘱继续服用前方,并加川贝粉1.5g,每日两次吞服。

三诊:12月29日下午17时多,突然接到小孩奶奶打来的电话,第一句话就是“何医生,告诉你好消息……”原来,小孩29日下午开始,咳嗽就明显缓解了!

按:咳嗽加剧为排病反应还是药不对症?一般来说,排病反应的咳嗽加剧,持续时间为1~3天,之后病情就明显缓解。3天后咳嗽不缓解,就要考虑药不对症。只要确信自己辨证用药无误,即可观察1~3天,此时医生自己要心中有数,不然患者及家属看到医生都心无定见,就会更加焦虑心慌,从而对治疗失去信心。

2006年,笔者到马来西亚工作期间,一位马来西亚的中医师也谈到,他曾用小青龙汤治疗一位咳嗽患者,服药后咳嗽反而加剧,之后就明显缓解。看来,咳嗽加剧作为一种排病反应,在临床上还是比较多见的。

3. 腹泻

腹泻是消化系统很常见的症状,同时也是机体排出毒物的防御反应,用中医术语来说就是“驱邪反应”。再仔细研读一下《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篇278条,对此就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了。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对“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这一段,请看看大学第五版教材《伤寒论讲义》的精彩诠释:“……接着下利日十余行,则是正胜邪去的反映,因此,为太阴病将向愈的佳兆。由于脾阳恢复,运化正常,清阳能升,浊阴得降,原来滞留于肠中的腐秽物不得停留而向下排出,所以腐秽尽则利自止。”这里所说的“脾家实”,指脾阳恢复如常,与“胃家实”为邪实的涵义不同,不可混淆。脾家实,腐秽当去,是机体的自然疗能,切勿误作病情恶化。然而,如何正确区分脾阳恢复下利与阳虚寒盛下利呢?必须从整体出发,综合全面病情进行辨证。在烦利的同时,手足温和,精神慧爽,苔腻渐化,才可判定为正复邪去,邪尽则利自止,不需治疗。假使手足厥冷,精神困顿,苔腻不化,则下利为病情恶化,决不会自止。

4. 疼痛

疼痛也是很常见的临床症状,它的积极意义在哪儿呢?

(1)在生理情况下,疼痛反射可以让机体躲开有害物。如手接触到温度较高的物体,瞬间就会因疼痛而躲开。可以想象,疼痛反射帮人类减少了多少伤害!

(2)在病理情况下,疼痛可以“告诉”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出问题了,需要处理。所以在普通外科,对于腹痛患者,不会轻易地止痛,以免掩盖症状,耽误诊断和治疗。

(3)在病理情况下,疼痛导致的功能障碍,可以对患部起到一种保护作用。比如关节发炎了,红肿热痛,由此关节活动不利,这似乎在“告诉”机体:这个部位有问题,不能像正常时一样使用,要限制使用甚至禁用,否则会导致进一步损害。在痹证的治疗中,有时服用中药后,肢体关节疼痛反而加剧,之后则大为缓解。这种关节疼痛加重的现象,有可能是经络在打通之前的一种反应。中医讲“不通则痛,通则不痛”。当中药激发机体的阳气以疏通经络,在疏通前的那一刻,可能这种疼痛会加剧,但是经络一旦得到疏通以后,这个疼痛就大为缓解。

对于皮肤的皮疹、斑、水疱一类的体征,从中医角度讲,也是邪气得以透发的表现。所以清代温病大师叶天士说斑疹“宜见不宜多见”,所谓“宜见”,即指斑疹能透发出来,则邪气有外驱之机,否则邪气内陷,则病情会加重,发生诸多变端。在中医儿科,麻疹如果突然陷没,则为“麻毒内陷”,为逆证,凶多吉少!在皮肤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常常也会见到皮疹、水疱、渗出等皮损一过性加重的现象,实为机体的驱邪反应。对此,请详见第五章“皮肤科疾病的治疗反应”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