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试验与评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5 人的感觉

1.5.1 概述

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刺激首先作用于人体的感受器或感觉器官,在感受器细胞或感觉神经末梢引起过渡性的局部电位(local potential),经过感受器的换能和编码作用后转换为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动作电位通过各自的神经传导通路传向中枢。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分析与整合后,使人产生各种各样的感觉(sense)。人的感觉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本体感觉(位置觉和运动觉)、温度觉和痛觉等。

各种不同的感受器通常只对一定性质和种类的刺激敏感,而对其他种类的刺激不敏感,感受器的这种特性称为“特异敏感性”。例如,视觉器官感受的是一定波长的电磁波;听觉器官感受的是一定频率的机械振动。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引起感觉。引起感觉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感觉阈(sensory threshold)”。感觉阈的测定也是人机工程学试验中常用的一项测试。

1.5.2 视觉

1.眼的构造

视觉的外周感觉器官是眼(eye)。眼由眼球和眼副器组成。眼球又由眼球壁及其内容物组成。眼副器主要起保护眼球的作用。图1-9是眼的组成示意图。图1-10所示为眼球的水平切面。

图1-9 眼的组成

图1-10 眼球的水平切面(右侧)[6]

2.视觉生理

眼感受的是外界环境中波长范围在370~740nm的电磁波。来自外界的光线,通过眼的折光系统后,在视网膜上成像。视网膜的基本功能是感受光刺激并将视觉信息变化为动作电位,通过视觉传导通路传向大脑皮质视觉中枢。

来自6m以外物体所发出的光线,可以认为是平行的,可以不需要眼睛折光系统的调节而直接在视网膜上形成图像。但眼睛看6m以内的近物时,进入眼内的光线不是平行的,这时眼的折光系统要进行调节,随后才能在视网膜上成像。在折光调节过程中,晶状体变凸,晶状体的曲率半径增加,折光能力也增加。物体距离眼睛越近,晶状体变凸的程度也越大。除了晶状体以外,看近物时,瞳孔缩小,称为“瞳孔近反射”。双眼观察近物时,两眼视轴向鼻中线会聚,称为“眼球会聚”。当眼的折光能力异常时,会出现近视、远视、散光等现象。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使得原本聚焦在视网膜前方的光线后聚。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使得原本聚焦在视网膜后方的光线前聚。

视网膜上存在两种对光刺激非常敏感的感光细胞:视杆细胞(rod)和视锥细胞(cone)。视杆细胞能在昏暗的环境中感受弱光刺激,而视锥细胞在强光的条件下被激活。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如表1-5所示。

表1-5 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之间的区别

视锥细胞含有红、绿、蓝3种感光色素,具有分辨颜色的能力。当一定波长的光线作用于视网膜时,3种视锥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兴奋,从而产生颜色的感觉。例如,当红、绿、蓝3种视锥细胞的比例为4:1:0时,产生红色的感觉;比例为2:8:1时,产生绿色的感觉[4]

视紫红质是一种结合蛋白质,它在暗处呈紫红色。食物中的维生素A对于视紫红质的分解与合成密切相关。一个人如果饮食中长期缺乏维生素A,就会影响视紫红质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影响人在暗光时的视力,导致“夜盲症”。对于夜间工作的工人和驾驶员而言,这将直接威胁到劳动安全和交通安全。

人从亮处突然进入暗处时,起初什么东西也看不清楚,经过一段时间后,视觉才逐渐恢复,这种现象称为“暗适应”。反之,人从暗处突然进入亮处时,起初感到一片光亮,看不清东西,片刻后视觉即恢复,这种现象称为“明适应”。与暗适应相比,明适应所需的时间较短。

外界光线的强弱可使瞳孔的大小发生变化:光线较弱时瞳孔扩大,光线较强时瞳孔缩小。光照一个眼时,两眼瞳孔同时缩小的现象称为“瞳孔对光反射”。

视网膜上有一处称为“视乳盘”,它是视神经的起始端,这里无感光细胞,因此在视野中形成一个“盲点”。双眼视物时,两眼视野中有很大一部分重叠。双眼视觉可以弥补单眼视野中的盲点,扩大视野,并可产生立体视觉。

1.5.3 听觉

1.耳的构造

听觉的外周感觉器官是耳(ear)。图1-11为耳朵的解剖图。人体耳朵由外耳(outer ear)、中耳(middle ear)和内耳(inner ear)3部分组成。外耳、中耳和内耳的耳蜗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听觉器官。

图1-11 耳朵的解剖结构[8]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外耳道是声波通向中耳的弯曲管道,外接耳廓,内连鼓膜。中耳是一个容积为1~2cm3的小空腔,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中耳肌和咽鼓管等结构。鼓膜(eardrum)是一层椭圆形的薄膜,是外耳和中耳的分界。鼓室位于鼓膜和内耳外侧壁之间,向前经咽鼓管通往咽部。听骨链由锤骨、砧骨、镫骨这3块听小骨依次连接而成。锤骨柄附着于鼓膜,镫骨与内耳的卵圆窗相连,砧骨连接锤骨和镫骨。咽鼓管(eustachian-tube)又称耳咽管,是耳朵和鼻咽部的唯一通道。在正常情况下,咽鼓管的鼻咽部开口通常是关闭的。当吞咽、咀嚼、打哈欠或打喷嚏时管口暂时开放,从而使鼓室内的压力与外界大气压平衡,以维持鼓膜正常的位置和形状。内耳包括耳蜗和前庭器官。耳蜗是感觉声音的器官,前庭器官是感觉身体运动状态和空间位置的感受器。

2.听觉生理

声源的振动所产生的疏密波,通过外耳和中耳传音系统传递到内耳,经内耳的换能作用把声波的机械能转换成听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冲动沿听觉传导通路传递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使人产生听觉(hearing)。

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正常情况下,次声和超声不能被人耳所听到。人耳能感受到的声波振动频率为20~20000Hz。对于这一范围内每一种频率的声波,都有一个刚好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称为“听阈(hearing threshold)”。在听阈以上,强度增加,听觉的感受也增强。但强度过大时,会引起鼓膜的疼痛感,强度的最大值称为“最大可听阈”。人耳的听阈和最大可听阈都与频率有关。图1-12中的下面一条曲线表示听阈,上面一条曲线表示最大可听阈。两条曲线之间所包围的区域称为“听域”。从图中可见,人耳最敏感的声波频率为1000~3000Hz。

图1-12 正常人的听域[4]

(1dyn/cm2=10-1N/m2

声波传入内耳的基本途径有“空气传导(air conduction)”和“骨传导(bone conduction)”两种传导方式。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骨链和卵圆窗进入耳蜗,这一声波传导途径称为“空气传导”,简称“气导”。声波也可引起颅骨的振动,再引起颞骨中的耳蜗内淋巴振动,这一声波传导途径称为“骨传导”,简称“骨导”。相比之下,骨导的敏感性比气导低,在正常听觉的构成中作用甚小。因此正常情况下,气导是声波传导的主要途径。当中耳病变导致传导性耳聋时,气导明显受损而骨导影响较小;当耳蜗病变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时,气导和骨导都将受损。

1.5.4 平衡觉

前庭器官(vestibular apparatus)是内耳迷路的一部分,是感受人体运动状态和空间位置的感受器。它包括椭圆囊、球囊和3个半规管,如图1-13所示[8]

图1-13 前庭器官的结构[8]

人体在进行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速度的变化(即正负加速度)会引起前庭器官中感受器的兴奋。这种感受器的兴奋,对于机体运动的调节和平衡的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3个半规管分布在3个两两垂直的平面上,感受人体各种方向的变速旋转运动。椭圆囊和球囊感受人体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变速直线运动。机电产品作变速升降运动时,乘客产生运动感,就与椭圆囊和球囊的这一功能有关。

椭圆囊和球囊内都有感受装置称为囊斑,其中的感受细胞称为毛细胞。每个毛细胞顶部通常有60~100条纤毛,纤毛插在耳石膜内。当垂直方向产生直线变速运动时,耳石膜因惯性而发生偏移,牵拉纤毛使其弯曲,引起传入神经纤维冲动发放的变化[8]。这样,人体就会产生变速运动的感觉,并反射性地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骨骼肌的紧张度,以维持身体姿势的平衡。例如,当电梯突然上升时,球囊的毛细胞受到刺激,肢体伸肌抑制而腿屈;下降时伸肌紧张而两腿伸直。这就是人体前庭器官对垂直方向加(减)速运动的姿势反射。

当垂直方向加(减)速运动持续时间过长或加(减)速度过大时,人体的前庭器官就会受到强度过大的刺激,从而引起一些自主神经反应,如恶心、呕吐、眩晕、皮肤苍白、心率和血压略有改变等,这种反应就是前庭器官的自主神经反射。个体对这种反应的差异很大。某些前庭功能特别敏感的人,即使受到并不强烈的刺激,也可能出现不舒适的生理反应。例如,在汽车和电梯的启动和制动阶段及船舶乘坐过程中感到头晕感。

当头与身体作变速旋转运动时,角加速度会引起眼球的不随意运动,这被称为“眼震颤”。例如,当头与身体向左旋转时,两侧眼球先是慢慢地向右侧移动(与旋转方向相反),随后又快速回到眼裂正中(与旋转方向一致)。当匀速旋转时,眼震颤停止。眼震颤是由于半规管受到刺激而引起的。通过检查眼震颤,可以判断受试对象的前庭功能是否正常。

1.5.5 其他感觉

除了如上所述的感觉外,其他的感觉还有触觉、温度觉、痛觉、本体感觉等。痛觉(主要是指体表痛觉,而不是内脏痛觉)、温度觉和触觉统称为“浅感觉”。本体感觉也称为“深感觉”,包括运动觉和位置觉。本体感觉又可分为“意识性本体感觉”和“非意识性本体感觉”,前者传入大脑皮质,后者传入小脑。触觉又可分为“精细触觉”和“粗触觉”两种。“精细触觉”是分辨皮肤上两点间的距离和物体纹理粗细的感觉。粗触觉的感觉传导通路与痛觉、温度觉的相同,而精细触觉的感觉传导通路与意识性本体感觉的相同。痛觉的感受器是游离的神经末梢。脊髓的后角是调控痛觉信号的“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