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实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会有各种经济业务发生,经济业务的发生必然引起资产或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如果单纯地从会计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上来反映经济业务对企业的影响,就难以满足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会计需要对这六种会计要素进行细化和分类。

为了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就需要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分门别类地确定项目。例如,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都是企业的劳动资料,都具有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的特点,应把它们归为一类,叫做固定资产。又如,钢材、铜材、铝材、电子元器件等同为企业产品的实体,都是企业的劳动对象,应把它们归为一类,称作原材料。再如,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和银行对企业的各种期限的贷款都属于权益,但前者属于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债权人权益,所以应归为两类,分别称为实收资本和短期借款。这里的固定资产、原材料、实收资本、短期借款就是会计科目。

1.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设置会计科目必须结合企业会计对象的种类和特点,像某些简单工具在一些中小企业可能作为固定资产处理,而在大型企业内仅仅作为低值易耗品核算。

设置会计科目必须符合经济管理的要求。

会计科目的设置要将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企业会计制度》对各行业的会计科目有标准的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行业和企业的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科目体系来建账。

会计科目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不可以朝令夕改。这是为了保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一致性。会计信息的作用是为使用者提供关于企业运营方面的信息,是历史资料,如果会计科目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那么由此提供的会计信息的价值也很小。

会计科目按其提供会计指标的详细程度可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2.会计账户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会计科目,然而会计科目仅仅是分类核算的项目或标志,无法对各项经济业务分类记录,因此核算指标的具体数据资料,则要通过账户记录取得。账户是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系统、连续记录的一种手段。

每个账户都有专门的格式,严格反映一定的经济内容,随着经济业务的不断发生,这些内容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需要在账户中反映出来。账户一般可分为左右两方,一方反映增加,另一方反映减少,如果规定在左方记录增加额,就应该在右方记录减少额;反之,如果规定在右方记录增加额,就应该在左方记录减少额,在具体工作中应规定在账户的左、右两方中究竟哪一方记录增加额,哪一方记录减少额。除此之外,账户的格式还应包括:

①账户名称及编号。

②经济业务发生日期和摘要。

③凭证号数,即账户记录的来源和依据。

④增加和减少的金额。

每个账户都有四个金额要素,即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增加额和本期减少额。

其左方和右方登记的增减金额称为本期发生额,到期末应结算出期末余额,本期期末余额转入下期即为下期的期初余额。四个金额之间的关系为: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账户的格式取决于采用的记账方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采用借贷记账法,它的“三栏式”账户格式见表1-1。

表1-1 账户名称

会计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及利润六大要素,相应的,账户也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益类、成本费用类、利润类六大类,而利润类账户包括“利润” “利润分配”等账户。它们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具有相同的性质,因而可以并入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这样一来,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益类及费用类五大类账户。

资产账户用来反映资产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账户的发生额反映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账户的余额反映资产的结存情况。

负债类账户的发生额反映负债的增减变动情况,账户的余额反映未偿还的负债情况。

所有者权益包括投入资本和未分配利润。

收益类账户用来归集企业的收入情况。

成本费用类账户用来归集企业的成本费用。

3.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有何关联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其联系表现在两者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都说明一定的经济业务内容。同一名称的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反映的经济业务相同。两者的区别在于,会计科目只是经济业务分类核算的项目或标志,它规定了所应包括的一定经济业务的内容,会计账户却是具体记录经济业务的内容,可以提供具体的数据资料,登记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过程和结果,具有一定的结构。也就是说,科目是一个名词或术语,而会计账户以科目为名称,并且具有一定的结构,可以具体记录业务情况。

虽然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是不同的,但在实际工作中账户与科目这两个概念已不加严格区分,往往是互相通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