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要有爱的好方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读懂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2)

自己童年时期如此,自己的孩子同样不会如此吗?我们总认为养育孩子“来日方长”,但算这个“来日”,也不过短短的20几年,再去掉读书在外的时间,可以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

李莫我的大学同学,她是某公司的市场部高管,前些天说好了要陪10岁的儿子出去玩一天,可因为工作一直很忙,实在是抽不出身,只好抽空到商场给儿子买辆模型汽车来补偿。“业务多,平常应酬少不了,只好牺牲小孩子了。”李莫说,“小孩子嘛,买个礼物哄他高兴就好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几天后,李莫自己做主给孩子买的模型汽车居然安静地搁置在客厅一角,这让她大为不解。她问孩子:“那么多小朋友喜欢玩汽车,你怎么会不喜欢呢?”

孩子回答道:“妈妈,咱们家的小区路面不好,小朋友又多,我根本不想和他们挤在一起玩汽车,我只想去公园那里玩滑梯。”

那一刻,李莫忽然意识到,自己似乎一直都没过多关注孩子的真正成长需求,只是自以为是地把自己的认为当做孩子的所需,这实在让她心生惭愧。事实上,李莫还有一点不知道的是,那些看似精美的各种益智玩具、高科技玩具,无法取代自己对孩子的陪伴,自己才是孩子最好的玩伴,最好的“玩具”。对于孩子来说,如果能有人在身边陪同玩耍,要比一个价值昂贵的玩具更有诱惑力。

儿子9个月时,我给他买了好些玩具,有磨牙玩具、哗铃棒、布书、车床挂等等,买回这些玩具目的就是开发宝宝的智力和动手能力,并想以此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我可以轻松一些。

但慢慢地,我发现儿子对玩具的兴趣一般保持在10分钟左右,再长一点,他就不愿意再玩了,除非我把他抱起来,或是陪他一起玩才行。有时我即使陪着他一起玩玩具,可过不了多长时间,他就会表现得“心不在焉”,一会儿,就会把眼睛转向我。

但是当我把他当“玩具”,和她一起嘻闹时,儿子则显然要高兴得多。甚至我只需要一个眼神、一个亲吻或者一个笑脸,儿子就会咯咯大笑,更不用说动她的痒痒肉、和她玩“斗斗飞”等游戏了。

从儿子的反应中,我意识到,也许他并不真正需要太多的玩具,而我则是他最好的“玩具”,即使有太多的玩具,他也需要我这样的“同伴”一起玩,才更起劲儿!

如此小的宝宝就知道“粘”着妈妈玩,而对于认知能力较高的一些稍大点儿的孩子,其内心对和妈妈一起玩耍的期盼则必然更加强烈。所以,我开始告诉我的姐妹淘们,要适当的放慢自己的“脚步”,多和宝宝一起玩耍,“办家家”,拼搭积木比赛,在这样的玩耍中,读懂孩子并和孩子一起成长,则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心理学家指出,一天中与父母亲接触不少于两小时的孩子,比那些一周内接触不到6小时者智商要高。所以,如果夫妻间一方没有时间空挡,另一方则必须要多抽时间和孩子陪伴玩耍。当然,玩耍也是一个能力,需要用心修炼才能达到炉火纯青之境界。

关于这个经验,我的做法是,用心尝试在日常交往中多和孩子进行游戏的沟通方式。比如让老公配合,让他下班回家,进门前可以跟孩子说:“大灰狼来了,小兔子开开门!”孩子听到大人的“引导”,会很快“入戏”,跟大人演一段游戏!

你也可以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家中的废弃物:一个大纸箱、一大片旧布、一个空塑料瓶,等都可以变成和孩子玩的宝贝,在亲子玩耍中创造出各种不可思议的神奇效果来。例如,纸箱变“投篮”,旧布变云彩、巫婆斗篷,塑料瓶变保龄球等等……当然,户外活动对孩子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你可以抽时间和孩子一起到大自然中玩耍,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的花草树木,为孩子创造了更多玩耍学习的机会与空间。

所以,从现在起,你要主动创造一些家庭的快乐时光和孩子一起玩耍,这有助于孩子的情绪平和,学习优秀……尤其是,这种玩耍是亲子良好沟通的催化剂,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深远的影响,当然,说服你的老公,让他在这样的游戏陪伴中也能参与一部分角色和时间进来,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你的需求未必是孩子的希望

我坐在李莫家那张宽大的沙发中,却不在像往常一样几乎是整个人深陷在沙发中,我直着身板,两眼盯着手中一张学习功课表,上面写着英语、书法、钢琴、跆拳道、小主持人、相声课程。这是一个八岁孩子每个周末需要学习的课程,它几乎占满了孩子的所有休息、玩耍的时间,别说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大人也难以承受这么多课程所带来的压力。

“看完了吗?”坐在我对面的张玲单刀直入地说,“这是我认为培养一个男孩各方面素质的最佳课程。”

张玲是李莫的好朋友,据李莫说她是一所大学的教授。半个小时之前,她毫无征兆地来拜访,简单的寒暄后,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把眼前的精明强干、说话直爽的她与大学教授的身份等同起来。

当张玲得知我是一名幼教工作者后,突然仿佛像情绪失控了一般,开始对她儿子进行了长达十几分钟的控诉。张玲抱怨儿子软弱,远远不如她好强。她说她小的时候,家境不好,但这不妨碍她努力学习。经过多年的奋斗,她创造出了一番事业的同时,也为儿子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可儿子太不争气,连这么几门课程都学不好。

我朝她挥了挥手中的课程表,说:“这么多课程,哪里是一个八岁孩子能学的过来呀。即使孩子能学过来,你想想他该多累啊!”

对于我的话,张玲表现出一副不置可否的样子,她说:“我小的时候,在学习上承受的压力远远要比他大得多,即便如此,还老被我妈说娇弱,一点抗压能力都没有。”

“你让孩子学习其他课程尚可理解,可是为什么还要求他学相声?”我朝她挥挥手中的课程表好奇地问。

她说:“男生很需要幽默呀!”

我不由得一乐。可张玲却无视我的笑,她严肃地说:“当下社会竞争这么激烈,更别说以后了。现在让孩子多学习,也就等于以后拥有了竞争力。况且,现在很多孩子都是这样学习的,如果我的孩子不去学,以后拿什么和别人竞争?我这么做,也是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张玲的话让我陷入了沉默。是的,天下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成龙成凤,于是每个周末,他们会带着孩子上各种兴趣班,放学之后立刻去学钢琴、学完钢琴再学美术,回家之后再做作业,一直折腾到很晚孩子才能休息。

记得我儿子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我也和所有的父母一样,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儿子精心挑选了一个钢琴,意在培养儿子一些艺术气质。可儿子对我私自为他选择兴趣班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他告诉我说,他不喜欢钢琴和音乐,只喜欢绘画。

因为之前我听过著名钢琴家朗朗的现场演奏,我至今记得,那晚朗朗身着一袭黑色西装,蝴蝶领结,款款走上舞台,像一个翩翩公子。还未等他正式演奏,场内不少女士都不可抑制地发出了惊叹声甚至是尖叫声。而等他正式开始演奏后,听着那美妙的琴声以及朗朗那双不断在黑白相间的琴键上飞跃跳动的修长手指,我被震撼了。我想,如果我的儿子如果以后也能像朗朗一样,那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基于这样愿望,所以我对儿子的抗议置若罔闻,先是费尽口舌地说明学钢琴的种种好处,甚至还狂热地在网上找出朗朗弹琴的视频,意在让儿子遵从我的安排。可儿子似乎对我努力并不领情,依然坚定地说不喜欢学钢琴。他的拒绝让直接破坏了我培养一个钢琴王子的愿望,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几乎失控地对他吼道:“我已经给你报了名,钱也交了,也无法退掉,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儿子终于妥协了,每个周末都会去学钢琴。我作为最后的“胜利者”不免有些沾沾自喜,这小子以后真要成了钢琴家,指不定能迷倒多少小女生呢!可我美好的幻想还未持续多长时间,儿子的日记就让我变得沉重起来了。

一天晚上,在辅导完儿子功课后,他便上床休息了。我在帮他整理书桌的时候,无意中翻开了他的日记本,上面写着自从他学钢琴的感受。他说他不喜欢学钢琴,可妈妈很霸道,总强迫我去学,我其实最喜欢画画。我不喜欢这样的妈妈,我以前的那个善良的妈妈去哪儿了?

儿子的日记让我心头一震,心里难过极了,他居然不喜欢我了,这可怎么办呀!我心乱如麻,一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于是我回房把儿子的情况告诉了先生。先生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也是一个很睿智的人,每次我遇到难题,我总能一下抓住问题的关键,给出最中肯的建议。

听了我的叙述,先生笑着说:“当初你给儿子报钢琴课的时候,我就不同意。可你呢,自从听了一次朗朗的钢琴演奏,就非要把咱儿子也培养成钢琴家。你知道吗,朗朗也是在父母的强迫下学的钢琴,他的整个童年几乎是在联琴中度过。况且咱们的儿子又不喜欢钢琴,这你也是知道的,现在好了吧,儿子讨厌你了。”

先生的话让我气不打一处,我拿起一个枕头一边朝他身上打去,一边说:“让你说风凉话,也不知道给我出出主意!”

先生一边用手臂挡着枕头,一边求饶说:“好了,这不是正给你想出主意嘛!自从儿子学钢琴后,就明显有情绪,我看着也心疼,而你却一味沉浸在自己的愿望中,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马上让儿子停止学钢琴,按照他自己的意愿去学习就可以了。”

我虽然心疼那笔不菲的报名费,但为了儿子,我还是选择停止让儿子停止学习钢琴,并陈恳地告诉儿子:“以后妈妈不会强迫你做你不喜欢做的事情了。不过,你要知道,比如一些原则性问题,比如放学回家要先完成作业再做其他的事情,这些你必须比妈妈的。至于兴趣选择,比如你喜欢画画,以后妈妈不仅不会干涉而且还会支持你的!”

儿子有些不相信我的转变,当他再次向我确认不用学钢琴之后,终于变得高兴了起来,而我也终于松了口气。

事后,我又反省整个事情,突然发觉,我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对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状态十分熟悉,可是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我居然会犯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身上的这种低级错误!真可谓“知易行难”!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认为人生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任务要完成,不能提前或者滞后。对于孩童来说,除了学习之外,家长应该给予他更多自由玩耍的时间,即使有意让孩子参加一些兴趣班,也要征求孩子的同意,要知道很多父母也会像我一样,他们的愿望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的愿望,而他们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就如同给不饿的孩子喂食,给不渴的孩子强制喝水,只会引起孩子的痛苦和反感。

当我把我和儿子的故事分享出来后,张玲沉默了好久,说:“确实,我和原来的你一样,希望儿子以后能够成为我所期待的样子,并以我的经验和阅历,把一些东西强加给孩子,这其实就是一场自以为是的爱,对孩子并不公平。”

听了张玲的话,我也松了口气,我想她终于明白了我要表达的意思。

适当放手,孩子才能独立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憧憬,不论走到哪里,总会东摸摸西看看,不断探索着这个陌生的世界,来增长自己的见识。所以,孩子需要成长的空间。而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总是喜欢蛮横地破坏孩子世界中的规则,比如一个孩子从街上捡到一个小瓶子,并乐此不彼地玩着。孩子的妈妈发现后,立马告诉孩子瓶子很脏,并要求他立马扔掉。孩子不舍得扔,妈妈便一把夺过来扔进垃圾桶。

这种的场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甚至我们自己也曾担任过这样的妈妈。我家楼下住着一对夫妇,他们有一个与我儿子年龄相当的女儿。小姑娘长得漂亮极了,精致的小脸蛋,大大的眼镜,好像一个洋娃娃。我非常喜欢这个小姑娘,偶尔在电梯里遇到她的时候,总要蹲下身来和她说上几句话,以至于引发了我儿子的不满。不过时间长了,我慢慢发现这个小姑娘不太爱说话,起初我以为是怕生的缘故,可后来我才发现是与家长有关。

可以看得出来,那对夫妇也是十分心疼女儿,不仅每天亲自接送女儿上学,放学后,不论孩子去哪玩在干什么,这对夫妇总有一个人会如影随行,生怕她会有什么闪失。这个小姑娘就失去了自由空间,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被干涉,于是变得有些胆怯。我这才意识到,如果家长不适时放手,永远把孩子保护在羽翼之下,不放心孩子做任何事情,最后只能使他变得畏手畏脚,还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我曾亲眼见过一个相对独立的女孩和一个羞怯的男孩的不同表现,更加充分地说明,家长适当放手对孩子的重要性。

那是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两个朋友各自带了自己的孩子,一个是八岁的女孩,另一个是八岁的男孩。

在点饮品的时候,贴心的服务员笑眯眯地问:“两位小朋友,你们想喝什么口味的果汁?”

女孩马上说:“姐姐,我想喝苹果味的。”末了,还加了一句谢谢。

那位服务员明显被这个懂礼貌的小姑娘打动了,十分认真地回应道:“好的,姐姐马上帮你拿。”

而坐在我身边的那个小男孩就没有那么大方了,他轻轻地拉了一下妈妈的衣角,低着头小声说:“妈妈,我想喝柠檬口味的。”男孩的妈妈听后,也没说什么,十分自然地告诉了服务员。